公文素材库 首页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29 15:47:5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李赛辉

长期以来,学困生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中高年级)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今天在校小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下个世纪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小学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具有普及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中转化学困生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要,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学困生的致差原因多种多样,转化的措施和途径也就不一而同。致差原因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生理诱因如遗传素质、身体素质等;二是心理诱因如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态度不端正、智力情绪消极、还是家庭方面等等。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只有先查清病原,才能对症下药。

我曾对我班七位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致差原因分析。在自然观察、教育调查、智力测验后获得大量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发现,除一位学生是因家庭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外,其余六位学生两类致差原因都有。大脑机能如记忆力、理解力等原因比成绩优异者稍差。学习过程中表现又不够令人满意,老师的批评语、同学的嘲笑声日渐增多,学习兴趣日渐低落,自卑心理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成绩越来越差,原本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就逐渐沦落为“学困生”。从“学困生”的形成过程可见,生理方面是“致差”的根本诱因,心理方面是“致差”的“加速器”。

根据以上分析和本人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转化“学困生”的: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制定教学任务,实施分层教学。传统的教学通常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困生的个性发展和缺陷补偿,并且原本使用的教科书,只适用于智力相对正常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在课程难度、设置上不适用于存在缺陷的儿童。所以我在接手这个班的时候通过从各任课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的差异,并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与之相应地提出不同的目的、要求,并使用“扬弃”的方法,在原教材中选出适合于他们的学习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关系,将它们归类组合,重新整理成教材供他们学习。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为学困生的学习降低了难度,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加强个别教育,实行同班中的分层教学,对每个级别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二、运用高效表扬,使语言成为学困生的“心灵鸡汤”。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他人的肯定与赞扬中证实自我价值。学困生遭受过不少的冷眼和嘲讽,但他们一样渴望肯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本着一个教育目的,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用科学规范的教育语言,多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少用、慎用批评语言。心理研究表明,对孩子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而生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强烈的荣誉感。“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班的张恒同学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缺陷,但在体育方面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天赋,我就极力把握他的这项优势,来调动他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并将简单的数学运算与体育项目相结合。他学的有趣也有味,也能积极地学习下去了,我一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就进行表扬。一段时间下来,学习有明显进步。所以表扬能够创造奇迹,使每个学生都能赢得自信和成功,也能使教师的语言成为学困生的心灵鸡汤,使老师的心和学生贴得更近,成为学困生黑暗中的引路人。

三、创造情境教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

“情境教学”着眼于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从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大力发展形象思维,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意境深

远的特点。学困生由于其智力稍差,影响了他们的认知、思维、理解、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特殊的学习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往往停留在表象、形式上,缺乏想象力,缺乏通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缺乏认识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这对他们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数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教学迫在眉睫,因为形、象、声的情境教学可以补偿学困生感性经验贫乏的缺陷,帮助其积累,形成丰富的理性知识。另外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以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以至课堂气氛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困生的心理,就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中。那么通过那些途径来进行情境教学呢?主要是通过生活情境、操作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等多方面途径来实现,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

四、创造集体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我是应届生学困生由于成绩低下,在集体中没有自己的地位,但他们同样需要在班级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为集体办事的良好愿望得不到实现,强烈的自卑感使他们的心灵更易遭受伤害,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地对待任何事情。因此要教育好学困生,必须依靠班级体。那么,如何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体呢?我认为应该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是班级体的核心,起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生自己的管理者,在班级体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我在具体操作时,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并且制定了相应“班干部标准”,促使他们多关爱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也多鼓励学困生参加集体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帮助他们树立自强的信念,展示自信,增进学困生的集体归宿感,从而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为班级体而努力。

五、注重实践,提高学与做紧密结合。

学困生学习数学最大的目的是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课外,注重实践,把课堂上所学所感运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巧妙地让课堂知识复现,得到及时的巩固,而且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体会到数学的意义。

六、教书育人,爱是基础。对于学困生,他们本身的不良成绩就令自己感到痛苦,我们教师就更需要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田,用爱去开发他们的智力。我所教的上届学生汪虹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一年级时,不幸大脑摔坏,去上海开了大脑,治愈后,大脑失去记忆,从一到三年级语数成绩几乎是一对鸭蛋,一百以内的加减法都不是很清楚。当地人都叫他“傻子”。不幸读五年级时,他的父亲因车祸死亡,家中是雪上加霜。因此,六年级开学时,他就辍学在家,我针对这种情况,多次上门做他妈妈的工作,动员他重新迈进学校大门。在我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又重新背起书包跨入校门。但他离校有五里路,必须住校。这样,他的学习和生活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别的同学打饭了,他呆呆地坐在教室里,其他同学作业做好了,他一道题也不会做。因此我就及时帮他打饭,数学作业每天只教他做一题,有时一个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一两个小时也做不出来,但我总是耐心地一步一步教他,让他弄懂。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教师应该爱什么样的学生呢?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爱优等生,更重要的是要爱那些学困生。

扩展阅读: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衡量一个班主任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绩的重要方面,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他们在成绩分化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分化也在同步发展。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后,上进心严重减弱,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厌学后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也随之淡薄,于是违纪甚至犯罪行为开始发生。学困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一个校的校风校纪的好坏,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下一代素质的好坏,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主题,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何在呢?分析一下,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另一类是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感情、动机、信心、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我认为成绩最好和成绩最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属先天性生理原因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学生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的感情融洽与否,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有无,对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等等,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也包括学生的性格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等。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是由于心理品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类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下面是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克服错误偏见

要使学困生转化,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偏见要改变。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了“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他们以分数划线而决定亲疏,以成绩取人而厚此薄彼。错误地认为学困生是不可调教的“朽木”,把学困生打入“另册”。有的长期歧视、冷落,上课从来不提问,表扬从来没有份;有的隔离、孤立他们,明令不许其他学生与其搭讪,把座位调到教室的最后排;有的进行惩罚(罚作业、罚打扫卫生)、体罚;有的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小题大做,刁难他们,以赶出班级而后快。这些恶劣的现象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摧残了学生的身心,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的急剧下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学困生问题上,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简单粗暴,缺乏细心、爱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在这些专长、特长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当年的学困生现在成为企业的强人、社会的能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比比皆是!(4)表面差实质并不差。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模仿老母鸡孵小鸡,把老母鸡赶开自己坐上去,人们从表面现象上看,认为这孩子愚蠢透顶;在动手制作课上打造了一个三只脚的凳,老师、同学纷纷嘲笑,认为愚不可及。其实这不也体现出小爱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创新、发明吗?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在学习上多下苦心,在生活上多加关心,在精神上付出爱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二、满腔热忱点燃心灵火花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学困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一桩苦差事,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从细微的思想工作

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差生的学习、生活小事抓起,勤谈心,多了解,常关心,多爱护,重来往,交朋友。对他们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启发,适当降低标准,努力开辟这些学生的思考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激发学困生情感深处的火花。只要老师能审时度势,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不知不觉中树立信心,增加前进的动力。

信任是觉醒的催化剂,鼓励是前进的助燃剂,信心是成功的推进器。要点燃学困生的心灵火花,教育者一定要满腔热忱,对学困生付出爱心。教育者既要像慈母又要像严父,以情感为桥梁,以交心为途径,以关爱为纽带。多微笑,少瞪眼;多尊重,少刺激;多表扬,少批评。要使学困生觉得这个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愿意接近并能诉说心声,这样才能打开和谐师生关系的绿色通道,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鼓起奋发的勇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们要学生树立信心,教育者也要树立信心。付出精力,花了功夫,做了工作不能期望在短期内立即见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多一点宽容。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是一掠而过,稍纵即逝。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了解、调查,一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立即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如球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棋类比赛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很少的甚至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引导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我们要满腔热忱,想方设法点燃学困生心灵的火花。

三、用师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由于初中学生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个性特征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大多属于行为而非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学会体谅和宽容,保持冷静,有

一个博大的胸怀,有一片炽热的爱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事完了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新老账一起算,要学会遇事“冷处理”,先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某个学困生的个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耐心地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容易和你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才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坚决不能一味地谴责或发生冲动性打骂行为,想以老师的权威强行压制解决问题,更是决不可取的。

另外,我们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能首先要激活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产生于需要,要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要设法让他产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比如,人在饥饿时会一心觅食,口渴难耐时要四处找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狼吞虎咽;口渴难耐时喝起水来“一饮而尽”。同样,如果一心渴求知识,那么学习的愿望、学习的动机也自然强烈。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不妨制造一种“饥饿感”,使他们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饥肠辘辘,变“要我吃”为“我要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试行。其一,要教育学生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不能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要过俭朴的生活。不能养成用要随手掏,吃要味道好,穿要讲时髦的不良习惯。要像诸葛亮教育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样去教育学生、约束学生,达到既不浮躁也不奢华,防微杜渐,避免骄奢淫逸。其二,我们的老师要设法使学生感到知识方面的“饥饿”,增强求知欲。老师不妨先让他们做些简单的题目,他们肯定会顺利完成。给学困生以成功的机会。一次成功的愉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不少学困生基础差,听不懂课,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为学生定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有梯度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摸得到,或者让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感到困难。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

从简单的题目中悟到复杂题目的做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饥饿”,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

四、持之以恒耐心浇灌

学困生品行、学习上的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经常反复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正确面对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的反复,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注意在教育中反复和在反复中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肯定,积极鼓励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切记面对学生的反复,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如何转化学困生,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比如,对学困生进行挫折教育,磨练坚韧的意志力;适当的心理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等,这些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做。总之,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慈母般的爱心、磐石般的恒心,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振兴培养一批批的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困生转化经验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511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