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201*年初中思品学科优质课评课稿
滕州市201*年初中思品学科优质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
刚刚结束的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犹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次盛宴,每位选手的优质课就像是为盛宴献上的一道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菜肴,大家在享受了美味,增加了营养之后,我的讲评是献给大家的一杯清茶,希望能有助于大家消化吸收,更希望它是对菜肴如何做得更加美味的一个菜谱,以唤起大家对下一场盛宴到来的期盼。
我感觉本次优质课有六大亮点:
1、参加赛课的各位老师教学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学科素养好。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满激情,满怀深情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热情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对学生的行为指导,充分发挥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参与率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大部分参赛选手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他们努力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上课前,各位选手都十分重视对借班上课班级的学情调查,都能根据新学情重新设计教案;课上能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系列化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育才中学郭德祥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表演“放学回到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加强自我管理”;官桥中学的张发芹等老师通过由学生担任小记者在课堂进行的专题采访,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告诉我们,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老师只要真正转变教学思想,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一定会较好地体现出来。
3、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案,教学情景富有创新性。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次参赛的各位老师在如何创设教学情景上都下了较大的功夫,他们不是简单再现学生生活情景,而是精心设计围绕教学主题,具有系列性、发展性、典型性的学生生活问题情景。这种教学情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具有学生课堂活动的价值。例如:创设同一人物经历不同的事情,如滨湖中学朱军老师“乐乐的故事”、育才中学郭德祥小刚的故事、李程老师冬夏同学的故事等等。
4、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此,各位上课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积极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他通过观看学生小品表演、电视视频等现象、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件事等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认识生活道理。课堂展示的学生小组讨论是真交流、真讨论的热烈场景。从学生小组讨论的状态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该班学生比较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看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对自己的言行有了反思,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告诉我们,老师只要真正转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伴随而来。
5、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也在发挥作用。参加本次优课竞赛的各位老师都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总体上说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比较精当,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制作的多媒体投影画面十分清晰。视频资料如张汪中学高老师“目标的故事”,有效激发了学生情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参赛老师在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孙艳老师白板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具有提高教学效果的价值,仍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必须从提高教学效果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6、教师十分重视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校本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文本课程转化为课堂现实课程的重要环节。在本次优课竞赛中,很多选手都运用了北辛中学的校园面貌学生的一些内容作为材料,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也体现了教师备课中真正在备学生,不只是备自己的学生,还备讲课学校的学生。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的重要体现。
在本次听课过程中,不少教学现象引发了我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思考,针对本次教学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各位老师参考:
1、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在一堂课里,应该体现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而我们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必须搞清它们在一堂课中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应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知识目标应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我们看到有些目标仅仅是知识目标,是不完整的。
2、学习情境的创设。对教师而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是教学智慧的综合反映,是平时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的结果,是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反思的成果。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情境一定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2)情境一定要具体探究性,须经学生积极的思考过程才能理解所学内容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浅而无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设置情境的目的。(3)情境应具有生活的真实性,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自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最好不能脱离生活而虚拟,拿一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的事件作为情境,这样学生没有切实的感受,谈不出真实感受。(4)情境应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这样的事件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又能产生冲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情感共鸣。(5)情境宜精不宜多,要用得经济,用得有效益。防止情境的滥用。
3、处理好几种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节优质课应是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预设有三个要求: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特点。二是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三是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课堂应是互动与生成相结合,不要只顾推进自己的流程,不能硬把学生拉回老师的思维套中。学生质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鼓励与培养。目前,各位参赛课堂中教学问题基本上都是老师预设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试图分析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往往对课程生成性的东西置之不理。比如,七年级《新生活新起点》一节,在制定目标时学生谈到到达目标时要物质奖励,对此如何认识,就要求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讲课教师却没有对此加以关注。一旦关注了这点,无疑将是一堂课的亮点。(2)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要防止两种片面性:即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和教师使命的淡化。一节优质课应是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成分调动的课。教师角色定位是五位一体的: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闪光点的发现者、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而这五个角色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后三者。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是要做到该点拨的点拨,该夯实的夯实,该纠正的纠正。更重要的是要做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教师应有敏锐性、适应性,及时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和鼓励。并要积极的向学生学习,在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形是相当常见的,一节好课应是促进师生双方完整生命成长的课。而学生的参与应是多方面的,是知识的参与、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动的参与。互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应是思维的互动、情感的碰撞。(3)形式和实效的关系。有的老师过于看重课堂形式,整堂课“活动”不断,“问题”连篇,或者干脆来个问答式,学生回答完后,要么几句不疼不痒的总结,或根本没有评价,也没有总结,缺少鼓励,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要么就是一味地教师鼓励,学生鼓掌,比如:一个过于简单得没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不加思索随口答出来,教师还要说“非常好”,“太聪明”,“掌声鼓励”。于是造成鼓励贬值,掌声泛滥,把个课堂搞得热闹非常,一堂课下来,只不过是对教材活动内容的“炒作”。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都在课堂上多次尝试着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探究、发言。除了一两节比较成功的课堂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取得实效的少,流于形式的多。究其原因大至有以下几种:一是没有探究的素材或情景,二是活动时间不够,三是问题设计不合理,不是偏难就是偏易,四是活动目的不明确。我觉得讨论、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只是通过学生讨论、探究解决课堂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形式去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精神等等。也有些学生不明确,我回答了这些问题有什么感悟,要达到什么目标,只是觉得上课好玩,难以达到教材编者的真正意图。更不要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的习惯。甚至一些课堂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乱”。在这方面,我们很多老师都犯了同样一个认识上的错误:认为课堂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解决一个现成的问题,得出一个老师想要的答案。(4)个体和全体的关系。在教学中,部份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却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缺乏引导、鼓励或者设计的问题偏难,不切合学生实际,结果整堂课下来,真正参与活动的学生不多,能答得上的只是那几个成绩好又聪明的,这种现象最严重的是七年级某班的一堂课上,有一位同学发言七次,有两位同学各发言三次,而更多的同学没有机会。长此以往,课堂成了少数优等生表演的舞台,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不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4、老师对现有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讲解挖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体上教师对教材难点和重点知识的精彩讲解较少。事实上,并不是没有什么可讲。学生对教材中一些基本观点理解并不全面,需要老师作必要的讲解。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对基本观点的解析内容,决不可忽视文本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但决不能满足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再现,必须引导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提高道德认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如七年级课堂上对目标的定位,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认识上都有偏颇,不仅仅是学习目标,还有更多,不能太功利,比如很多学生把目标定位考上一中,就值得商榷。
5、增强教师自主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如何避免以课本为中心和偏离课本的教学内容泛化两种片面性呢?结合本次优质课评比中的展示课,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实现教科书内部课程资源的相互整合。(2)实现教科书以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时事材料,以充实教材,又要适时介绍本学科最新的时事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和情况。此外,还要加强政治与历史学科、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渗透。人们习惯上说,“史地不分家”,政史同样不分家,政治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政治。(3)实现教科书内外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的多样整合。所谓多样整合,即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6、教师对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多研究,要把握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总体结构,从全册教材角度,从整个单元角度,设计某一节课的教学方案。也许是考虑竞赛课的完美,本次展示的课堂教学基本上看不到本课教学内容与上课内容的联系,存在孤立地教某一课教学内容的现象。只有柴胡店中学的张庆旭老师注意到了章节的前后联系。建议老师一定要通读初中思想品德各册教材,尤其要精读本年级教材,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7、教师的教学语言总体上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在本次课堂教学中,还出现教学语言不规范,概念表述不准确的现象。老师偶尔的语言失误可以谅解,但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纠正自己的口误。要杜绝口头语,比如,“干嘛”、“是不是”等等。课堂教学确实需要有活跃的气氛,需要老师有幽默的语言,但是决不能为此而忽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8、点评的语言要精当。很佩服一些老师丰厚的语言功底,饱满的文学素养,尤其是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评各具特色,现摘录几条:“语言表达很到位”、“观察很仔细”、“你很善于发现”、“分析的多透彻呀”、“当一个班长不容易,当一个让全班同学认可的班长更不容易”、“请发散一下你的思维”、“她很勇敢”、“说的真棒,思维很开阔”、“用我手写我心,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叹吧”、“我很期待,想跟同学们分享这一时刻”、“像袁隆平一样做一粒健康的种子”、“真好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结合自己的不足,你离成功更近一步了”。我认为点评与引导是否到位,主要取决于是否吃透了教材、教学智慧和应变能力是否过硬、自身知识面是否广泛、词汇储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足够。
9、要增强反思意识。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倡导老师不断反思本校、本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希望各位老师在今后开设公开课教学活动中,坚持教学反思,不断探究有效解决思想品德教学问题的策略,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我们相信未来滕州思想品德教育家就在这一过程中产生。
10、课件制作再精些,大多都是ppt,制作水平一般,谈不上精美。有些视频资料没有做好链接,不是一个整体。有些老师的课件操作都有问题。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讨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很有借鉴意义:1、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2、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3、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4、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5、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或优质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我们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专业提出的新要求。要更新教学理念,还要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做一个积极向上,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每天有一个小小的改变,每月就有一个不小的改善,每学期就有一个大大的改进,每年就有一个个惊喜,几年下来,我们就会感到做教师的幸福和成就。如果我们仅把教书当作谋生手段,那么你眼里看到的学生总是不如意,你注意的肯定是那些使你厌烦的学生和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让你厌烦的地位,一节课一节课地过,一天天过,你过的就是厌烦的生活。如果把天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尊严的生命。这样你就会“将心比心”地理解孩子们的需求与心理体验,你就会将人性光辉洒向学生,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你面前的孩子就真正成为你眼前的一个个风景。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涯中,不断进取,不断求索,成为一个智慧的创造者,一个快乐的实践者,一个幸福的收获者,共同推动我们思想品德课更有效,更高效。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优质课评课稿
201*滕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紧张有序的四天评比过去了,随着最后一张公示表的贴出,我们这次优最快评选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各位评委和34位参赛教师,感谢北辛中学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活动组织安排的各位领导老师、各班班主任老师,你们辛苦了!同时向各位参赛老师说声辛苦了,确实准备一节课不容易。但是我相信你们有付出,更多的是收获。
下面我就来谈谈评委组对这次34节课的观课感受。一、亮点:
1.学生表现精彩:评委一致认为,许多的课堂是学生的优秀表现给讲课老师加了不少分,学生的出色展现了我们北辛中学的办学质量,展示了学校教师平时的教学功夫和管理水平。
2.教师“语文”意识的回归。大多数教师能沉下心来教语文。
(1)教的是语文的内容:目标定位比较切合文体特征,突出文本的教学价值,教与学的方向基本正确。(小说散文文言文)
(2)人文精神的传承寓于对文本的解读之中:(《黄果树瀑布》《贾芸谋差》《童区寄传》),传递正能量。
(3)注重在揣摩品味语言上下功夫,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含英咀华,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妙处:丁梦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倾情地带动学生一起沉浸在语言文字中,颜雯紧扣目标“体会朴实文字里传达的深情”,引导品析背影中蕴含的关爱、牵挂、忘我,在学生心中定格经典瞬间,学生情感投入;课堂表面上没有大开大阖,但它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以读、品为本的规律。
(4)语文知识随文而教,开始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语法知识等的落实。并且这种落实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死记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环境灵活设置,适可而止,侧重体会其在表达上的效果,做到了轻理论、重运用:(刘勇补充题目;殷宪国对话中的句式,刘波的标点符号。)
(5)拓展适度,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文本,不再忙乎“思品”课的活,扎扎实实在耕自己的田:刘勇围绕怎样提高说话的艺术让学生谈收获;张慧敏用课外的资料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话中有话、言外之意”;黄帆让学生谈写作上的收获,认识到书写心灵的真实体验才能真正打动人。
3.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评价者、激励者,更是参与者。课的成败,教师负有绝大部分责任。教师应热情洋溢,倾情于文本,倾情于全体学生。教师的绝活或曰看家本领就是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呼唤学生的探求欲、表现欲。
黄帆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机巧的引导、积极的鼓动,使课堂交流从容自若,课堂气氛活而有序;张慧敏、王江波老师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快节奏的教学流程和大容量、新视点的教学内容,感召着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老师能以自己语言的亲和力,表情的亲切感和积极参的平等意识,倾情地带动学生一起读书,整个课堂书声琅琅。
(2)凸显对话意识。这次评选都是借班上课,授课教师虽都是与陌生的学生进行交往,对学生不是特别了解,但他们大都能在课堂上沉着冷静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学生产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张扬了个性。
(3)关注了过程、方法的指导。如:王江波老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语句,感受作者独特的体验”;还有的老师将目光集中在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怎么学?)、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总结学习方法(学什么?)这些实际问题上来。如张慧敏指导学生做批注;李毅梳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要求;吴瑞云、孙晓凡老师在运用朗读这种方法时,采用了范读、自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及时矫正、评价,让学生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明白朗读时速度、轻重、节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我们经常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注重语文的实践性性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并帮助他们获得各自认可的学习方法,才是语文教学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学为主体”理念的落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基本课改理念已经从理论研讨到达成共识,再到自觉行动。“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不少教师已经从过去注重个人能力展示转轨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来。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部分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充分:黄帆、孙晓凡(2)小组合作竞学:王雪莲、吴瑞云
(3)以活动推进文本解读的进程:殷宪国、马丽丽5.教学环节的设计褪去铅华。
(1)重达标:杨昆:初读课文,读通文句细读课文,疏通文意研读课文,读懂人物,一步一步较为扎实地达成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人物形象”的目标;韩孝霞:初读感知精读探究研读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2)重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比较活跃,很多教师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注意生生互动,马丽丽:正确流利读故事绘声绘色讲故事七嘴八舌说故事三个活动,紧扣“传记故事”深入“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杨昆老师的小组解译,你问我答的活动、吴瑞云老师的看图想象,讲故事的活动都做的很好。
(3)重当堂达标落实:张慧敏、刘勇、殷宪国、付贵丽。二、不足:
1.文本解读(1)浅,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够充分,对文本的处理过于浅易;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够充分,“速读”“跳读”的要求过多,学生朗读的时间少,思考感悟的时间少,学生对文本内容一知半解;不待学生认真思考,就马上提问,甚至亟不可待的将答案告诉学生,使提问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于课文的写法挖掘的比较肤浅,不能很好地解决语文教学中“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
(2)散,没有体现整体意识,《黄果树瀑布》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教师只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有哪些变化,抓住几个句子反复理解为什么不激动,为什么无聊,为什么激动。学生下课后能记住的可能就是这样几个问题的答案,而不能沉醉于作者浓浓的情感体验之中。
2.合作学习假。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本不需要讨论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让学生进行讨论;二是提出问题后不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就直接让学生进行讨论;三是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太少;四是对于小组学习的任务、要求不明确;五是缺少指导与评价(结束后提问一两个学生,回答有了答案就完事大吉);六是小组安排比较随意,临时分组,“前排同学向后转”的要求指向不明,不顾及场地的不适宜。
3.教师的引导点拨硬。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布局谋篇、表达方式、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的“与众不同”之处等语言表达方法方面,有些老师或者忽视,或者关注得不够到位,或者揭示得比较牵强,不是学生自然而然获得的,不是悟得、习得的,而是教师告知的,写法修辞法的引导都较为生硬。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术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品味、体会这种写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学习运用这种写法。
4.教学设计旧。烫别人的剩饭。教学要体现扎实、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但我们的教学对象要求我们,教学要体现新意,要不断地给予学生一些新鲜的刺激,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竞赛课,在大家都扎实有效的情况下,只有创新且创新的效果好的情况下才能胜出。这里的“创新“,理解为个人的创造性,原创性。有一些文本,即便是很常规的设计,但是,如果能上出自己对文本深入独到合理的解读来,能上得感性处细腻饱满,理性处深刻有层次,能有效推动学生发生真实的学习,我想就算是有创造性的课。”有效“我认为应该是评价标准。有些课有耳目一新的形式,但是却未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却未能够让学生发生真实的思维,心灵没有真正的触动,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不少老师“靠”的思想依然严重,靠教参、教案,东拼西凑,不想不是不能自己多研读、巧设计。如:不少课的环节步骤、问题都像双胞胎(包括课件);都用庐山瀑布导入;都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都是为“孤苦伶仃的穷孩子”做传。有的老师教案抄袭,给我辩解说“都是我一个一个字敲上去的”,是我自己备的(凑的),看不到教师个人解读的痕迹。
5.问题设计碎。我们感受到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时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一问一答,课堂对话的实效性不高。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大多语言简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挤牙膏似的回答一个字、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句子,并且所交流的阅读感受很肤浅,不够深入或者单一,而绝大多数教师对此现象都是置若罔闻,没有及时的提示和引导点拨,表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淡漠。细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个是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太多太碎,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追问,学生只要表达出相关意思,教师就接着往下走,很少关注或来不及关注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有的问题是吧目标当成了手段,“贾芸有什么性格”,应是在品味话中有话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性格,同时也暴漏出小说中的人物如何分析?的方法指导缺失。有的偏离了目标:(“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
有的问题缺乏启思性、评价性,不能有效推动教学进程。如“湿透的是作者的?”学生答“衣服”,“愉悦的是作者的?”“心”这是问题吗?这是接句游戏;还有“这句话仅仅写的是听觉吗?不是,还有触觉”;还有“这个回答对不对?”“这是第几段(页)的内容?”
6.预设多,生成少。(1)预习过于充分,部分课堂“演”的意味太浓,或者课堂成了预习展示课,体现不出“教”和“学”的内容。有的课堂学生带着教辅资料上课,回答问题就是读教辅资料,没有了独立思考。(2)预设环节和内容过多,课堂教学生成的东西太少,学生主动的、探究的学习体现不够充分。不少教师不能很好地关注学情,只为完成自己预设给学生的任务而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不停地要求学生举手或直接指示学生回答问题。(3)过分注重预设环节内容的处理,片面地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而导致教学重点的落实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不到位。(4)部分直接读教案,照本宣科,完全忘记了学生,只是让学生配合着回答个“是”“对”!(5)教师抓不住生成(课堂教学机智)。
7.教学目标偏。(1)万能目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什么文体,什么重点,看不出;(2)低级目标“了解作者及瀑布的相关知识”、掌握生字生词。
8.教学环节形式主义。(1)导入“假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出自哪部作品?大家都知道今天学《红楼梦》节选;(2)作品介绍“宝黛悲剧”,与文本学习关联甚微;(3)字词积累(预习检测):突兀出现,打破了刚刚创设的情境氛围;(4)作业。没有设计意识,反正学生也不写,老师也不检查。
9.教师基本功(1)板书:不美,不敢写字;不规范“芸”;错别字“虚荣(容)”;小说三要素出现了“主旨”;(2)普通话:字音不准,缺少应有的抑扬顿挫;(3)情感:平淡,不能随文本情感起伏;(4)点评语言匮乏,学生习作“游上海:下高速、到市区、登明珠塔”,老师一句顺序还是很明显的,怎么明显?(5)形不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10.导学案没有指导、要求,更不可能有检查、反馈;与课件一样。11.课件(1)过简:30分钟过去了还只有目标;(2)多余:现代凤姐照片;(3)准备不足,音频、视频放不出来,版本不兼容;(3)不会操作;(4)成为干扰,学生朗读课文、看视频、画出精彩的句子(瀑布);少年英雄的《命运》交响曲;跳动、闪动的小人之类。(5)明显的错误;(6)过分依赖课件,以课件的演示代替教与学;(7)作用不明假如停电,没有了课件三、建议:
1.文本解读细致深入,静心精心;
2.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形式多样,读、思、导结合;3.学法指导少分析,多揣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4.学习方式分组有据,指导得法,调控得力,评价得当;5.课堂评价倾听、鼓励、适度;6.读写结合需要、真练、评价;
7.作业设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忌盲目随意;8.其他多媒体、教师素质。
特级教师李梦龙说“这法儿那法儿,教材钻研不透就没法儿。”准确地解读文本,处理好教材,正确取舍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滕州市201*年初中思品学科优质课评课稿》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滕州市201*年初中思品学科优质课评课稿: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滕州市201*年初中思品学科优质课评课稿》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7118.html
- 上一篇:201*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 下一篇:核医学 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