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要求
一、题目:以下是参考撰写内容,任选一个方面,题目自拟。
1.高速铁路线路
2.高速铁路牵引动力与供电系统3.高速铁路客车
4.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
5.高速铁路车站布局设计与作业组织6.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运行图7.高速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8.高速铁路防灾系统
二、严禁全盘抄袭,所引证文献均应列入参考文献。书面材料和电子稿件一并上交。
三、撰写要求1.课程总结要求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构完整。
必须包含:中文题名、作者姓名与学号、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要求符合科技期刊一般格式要求。课程总结字数(含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等)在5000字以上,固定行间距20磅打印稿。中文一律为“宋体”。
2.题目: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要求小二号黑体,居中。3.作者:作者姓名(班级和学号),小五号居中排版。
4.摘要与关键词:中文摘要限150-200字以内,附关键词3~5个;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宋体,小四号。5.正文:宋体,小四号。页脚要加页码,居中-1-
分层次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应用文献字句、观点用数字上标标注,并与参考文献一一对应,注意严谨的学习态度,他人观点一定注明来源,不可剽窃他人作品,不可瞎编乱造杜撰。
6.正文层次标题: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黑体,并一律左顶格编排。
一级标题:中文数字连续编号一、哈哈哈哈哈哈(黑体小三)二级标题: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2”等(黑体四号)三级标题: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2”等(黑体小
四)
7.结论:要有自己的结论,应简短明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不可完全抄袭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
8.参考文献最少5篇,宋体,五号。专著、期刊、论文集、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分别为:
[1]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等.文章题名[J].刊物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3]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作者.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扩展阅读:《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报告
********大学
课程总结报告
报告题目浅述全球高速铁路技术院(系)土木建筑学院专业城市轨道工程班级*****************姓名小关任课教师******老师
201*年目录
一、概述...................................................1二、各国高速铁路发展特点...................................1二、世界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发展.............................22.1站间距离...............................................22.2最小圆曲线半径..........................................32.3允许的超高值............................................32.5线路最大坡度值..........................................52.6道岔...................................................62.7轨道....................................................92.8扣件系统...............................................102.9高速列车...............................................112.10调度系统..............................................12三、结束语................................................14参考文献..................................................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一、概述
自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以来的实践表明,高速铁路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占据明显的优势,发展高速铁路在国际上已形成共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高速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之中。高速铁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本文就高速铁路发展中的部分主要技术作简要介绍,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较缺点和错误,恳请指正。二、各国高速铁路发展特点1.1日本
日本是高速铁路首创国,目前已建成高速新线通过小型新干线及变轨距转向架,高速列车也能下既有线。主型高速列车是N700系、E2系、E4(Hayabusa)首度通车上路。这项最新高科技特快新干线时速达1.2法国
法国是欧洲高速铁路第一个建成国,目前已建成高速新线320km/h,通过高速列车下既有线,能通达的里程已达之量(TGV-TMST)、塔列斯1.3德国
德国目前已建成高速新干线虽然只有线都能运营200km/h能全国通达,主型高速列车是1.4西班牙
西班牙目前已建成高速新线
(标准轨(双层)。201*年3月6(TGV-PBKA)、TGV-2N(双层1020km,但德国是客货混运的高速铁路系统,ICE1、ICE2、ICE3。最高运营速度是1518km,高速为准轨,既有线为宽轨,高速列车通过变
)2779km,既有线是窄轨,但:300公里。1914km,最高运营速度8000km,主型高速列车是:欧洲)等。
330km/h
700系、隼鸟号”
既1
系日,日本最新子弹列车“快速列车,既有线中的困难地段已建成高速新线,因此高速列车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轨距的转向架能够下既有线。西班牙主型高速列车是AVE(法TGV-A衍生),最高运营速度300km/h。
1.5意大利
意大利目前已建成高速线766km,目标是在全国形成T字型高速干线,主型高速列车是ETR500,最高运营速度300km/h。
1.6韩国韩国是亚洲第二个建成高速铁路的国家,目前首尔釜山高速铁路里程为高速列车为1.7中国1.7.1台北台北高雄高速铁路系综合)1.7.2大陆中国大陆目前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韶山8型电力机车内运营时速沪客运专线上1.8美国美国东北走廊既有线改造后,km/h。
二、世界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发展2.1站间距离日本高速铁路是按照客流量和运输组织特点来设计车站站型。大中型站在咽喉区正线
KTX(法国TGV-A衍生(345km)300km/h。212.6km/h北京环行铁道,截止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CRH380BL“和谐号”运营
),最高运营速度201*“飞人号”300km/h。高速列车是201*年107431公里。487.3km/h(庞巴迪制造426km,700T(日本700/5001997年1月201*年1月9日在京
),最高运营速度2402
已于年开通运营,,最高运营速度
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电力动车组达到了的速度
高速列车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间设渡线;小型站在两端咽喉区正线间不设渡线,在正线区间也不设渡线。法国高速铁路采用高速列车下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方式。线路上均设有反方向运行信号设备,可达到每站区、每区间的反方向运行目的。在区间内每隔20~25km均铺设双向渡线,采用1/65号道岔,侧向通过速度达220km/h,因之其站间距离较长,最大站间距离达274km。
2.2最小圆曲线半径
最小圆曲线半径与高速铁路运行最高速度和运输组织模式相关又要满足行车安全及经济合理等条件。在国外曲线半径的决定因素各异。在纯高速列车运行的线路上Vmax、实设超高(h)与欠超高路上,最小圆曲线半径主要取决于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高(hq)与过超高(hg)之和的允许值运专线在未来的运输组织模式中客列车共线运行,且这种模式将是我国高速铁路未来的基本运输组织模式。径主要取决于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之和的允许值[hq+hg]等因素。2.3允许的超高值2.3.1最大欠超高值
允许的最大欠超高值主要由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这一条件确定。铁科院于1980年先后在京广线、等国曾使用过的方法,试点时的自身感觉并给出评定。对应的最大欠超高值作为允许值。表(hq)之和的允许值[hq+hg]等因素。我国的京沪、沪杭、秦沈、武广等高速客,由于在运营的初近期有相当规模的跨线中速或准高速旅Vmax
并对各种评定加以统计1给出我国及有关国家铁路允许的最大欠超高,高速铁路存在两种运输组织模式(h+hq)等因素。在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的线(分正、倒坐、站立,最小圆曲线半径取决于最高速度Vmax、中速列车运行速度Vz,选定具有一定概率的舒适度指数所故最小圆曲线半(hq)与过超高试验沿用了日本),记录列车通过各测,其最小圆Vz、欠超(hg)年和[hq]值:
3,既要满足旅客舒适度,、中速列车运行速度及欠超高
1979滨洲线以及开通后的广深线作了专门的测定试验。由专聘的旅客分坐于车厢各处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可以看出,国外新建客运高速铁路线路允许的最大欠超高值,一般情况,在76mm~90mm之间,最大(或个别曲线)在90mm~130mm之间,新建客货混运高速铁路线路在60mm~120mm之间,既有线改建在90mm~150mm之间。根据我国专门试验研究结果及建议值,并参照国外客运专线采用标准,对京沪、沪杭、秦沈、武广等高速客运专线线路允许的最大欠超高值[hq]建议为:一般地段80mm,困难地段110mm。2.4.2最大过超高值
由于高速旅客列车在高速铁路线路曲线上运行时,将产生未平衡的向心加速度,即产生过超高。允许的最大过超高值[hg]主要由运行安全、乘坐舒适度和经济合理性等这三个条件确定。受车辆运行安全、乘坐舒适要求的[hg]值的确定,与确定[hq]值原理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后者是车辆向曲线外侧倾斜,而前者是向曲线内侧倾斜。据美、日等国试验结果看,可以认为[hg]值与[hq]相近。从我国《时速160km铁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设计参数的研究》课题组所作倾覆试验得出,在静态下过超高达到150mm时,部分"旅客"已稍有不舒适感觉,所以满足安全、舒适的[hg]值,可取150mm。下面将德国、意大利新建客货混运高速铁路及法、美、印度既有铁路改建的允许过超高值[hg]列于表2,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从表2可以看出,国外客货混运铁路线路允许的最大过超高值主要是由经济合理性这一条件确定。我国京沪、沪杭、秦沈、武广等高速客运专线是以高速客运为主,且客车轴重比货车要小,因此,在借鉴国外铁路允许的过超高值标准时可予适当放宽。据此,允许的最大过超高值[hg]初步建议为:一般地段80mm;困难地段110mm。
2.5线路最大坡度值
高速铁路线路设计最大坡度的选定,牵涉到的因素较多,但决定因素还是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主要工程数量及相应投资。下面参照国外及以我国京沪高速客运专线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国外新建客运高速铁路,通常选用较大的线路坡度,是为了适应地形,减少工程数量,以节省投资。高速旅客列车,无论是采用动力集中型(以法国为代表),还是动力分散型(以日本为代表),线路最大坡度值都是根据机车(或动力车组)功率、列车编组辆数、以及所经由地段地形经比选确定。例如,法国巴黎至里昂东南新干线(SETGV线),曾对35‰方案与50‰两种最大坡度值方案进行比选,35‰方案的投资虽较50‰方案略有增加,但可保证机车在1台牵引电动机发生故障时,列车仍能在35‰坡道上起动,而50‰的方案则不能。最后,从运行安全角度出发,选用了线路最大坡度35‰的方案。新建客货混运高速铁路线路最大坡度值是由货物列车运行要求确定的。表7给出法、日、意、德、罗等国高速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2.6道岔
2.6.1国内外高速道岔
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应属法国和德国,其高速铁路商业运行速度已达到300km/h以上。法国在1990年就已创下了直向过岔试验速度501km的世界纪录。德法两国高速铁路道岔的设计制造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产客运专线道岔线型与参数直向过岔速度为250km/h和350km/h、侧向过岔速度为80km/h和160km/h的道岔平面线型采用复圆曲线和圆曲线+抛物线线型,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α≤0.5m/s2,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时变率ψ≤0.4m/s3,尖轨尖端ψ≤1.3m/s3。稳定性系数为2.5;脱轨系数0.8;减载率为0.6。尖轨和心轨轨型采用60D40断面钢轨岔区设置1∶40轨顶坡。2.6.2道岔设计技术理论
德法两国采用全动态设计手段,运用轨道动力学、结构分析及计算机动力仿真等多种理论分析方法,开展道岔设计的优化。运用各种试验手段,对高速道岔的适应性、安全性进行
,6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验证与评估,通过几十年不断的试验、优化,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与道岔结构体系。2.6.3道岔平面线型设计
德法两国以行车舒适度为目标,追求导曲线线型的良好平顺性,并考虑不同线间距的通用性,从线型设计上提高道岔尖轨的耐磨性。法国侧向速度160km/h以上道岔采用圆缓(抛物线)线型;德国是缓圆缓(螺旋线),在尖轨前端采用轨距加宽最大15mm,以改善轮轨关系,提高曲尖轨寿命。
2.6.4强化道岔主要部件结构强度德法通过大量测试,确定道岔各部件的振动环境重各部件的整体性设计。道岔心轨跟端采用双肢弹性可弯结构、锰钢整铸摇篮式翼轨、减摩或滚轮滑床板、锻造或铸造的整体硫化铁垫板AT轨加工制造,法国主要采用1100MPa。尖轨尖端均采用藏尖结构确定设置1∶20或1∶40轨顶坡及尖轨轨顶降低值UIC60D轨时,尖轨尖端降低值为起始点有较大差异,法国为顶宽式,最大调整量为±9mm;为适应无缝线路温度力变化从道岔结构设计上保证扣件纵向阻力低于线路阻力温度力传递采用限位器结构,端及其联结结构能有效固定跟端移问题。通过在组合长短心轨前预设变形拱不足位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6.5注重扣件系统的功能性设计德国大多采用Vossloh窄型扣件的Vosslh扣件。为有效扣压基本轨台板处采用专用扣压件,扣压力均不低于直调整量为-4+29mm。垫板与岔枕的紧固采用预埋塑料螺纹套管和岔枕螺栓。
,对关键部件依据疲劳强度进行设计,注;法国和德国高速道岔的尖轨均采用整根UIC60D轨,不淬火,强度为900A;德国采用UIC60E轨,强度为,藏尖深度均为3mm。根据各自国的轮轨关系和理论;法国当基本轨采用UIC60、尖轨为17mm,德国尖轨尖端降低值为16mm。两国尖轨轨顶降低22mm处,德国为54mm处;德国轨距调整采用复合偏心套方,减少尖轨跟端和自由段的伸缩位移,,并尽可能降低尖轨的自由段长度。德国,不设限位器;心轨尖,保证心轨伸缩不大于±10mm,解决了牵引转换和不足位,使心轨转换密贴后能够保持线型满足要求,将;德国在心轨尖端和顶铁上都设置有心轨防跳的功能。
,或弹片扣压式。法国采用改进后的Nabla扣件或异型,保证其不外翻和提供足够的扣件阻力抵抗温度力,滑床12kN。德国道岔轨距最大调整量达到±9mm;垂
7法国则从道岔结构上控制尖轨和心轨伸缩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2.6.6转换设备结构与道岔结构设计一体化
外锁闭装置对无缝道岔尖轨及可动心轨的伸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分别达到±45mm和±30mm。
2.6.7岔区轨道刚度的设置
德法两国的岔区刚度设置因道岔结构不同而有较大区别:德国道岔当速度v小于160km/h时,道岔区仅轨下采用胶垫;当速度160km/h≤v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2.7轨道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要求是:钢轨钢质洁净,钢轨表面尤其轨头表面基本无原始缺陷,几何尺寸精度高、平直度好。
日本、法国、德国在修建高速铁路的早期均采用传统的有碴轨道。经运营多年后,发现道碴粉化严重,路基沉降量大,多处发生翻浆冒泥,轨道几何尺寸难以维持,经常需要维修,不到10年即需大修,维修费用大幅度增加,对运营造成巨大的影响。日本新干线自1975年后,大力推广板式轨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维修工作量是正线长度的2.4倍,而板式轨道的维修量仅为正线长度的80∶1。维修费:有碴轨道年均547万日元/公里二者之比为29.4∶1。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进行无碴轨道的研究余种型号。目前正式批准的有6种,即:BOGLGE-TRAC型及BERLIN型。我国台湾省及韩国的高速铁路全部采用无碴轨道。2.7.1钢轨的施工工艺
日本新干线早期采用断面为50T的普通碳素热轧钢轨的60kg普通碳素热轧钢轨,使用中钢轨出现的主要损伤为轨头踏面的黑斑钢轨焊接接头部位的低塌所引起的波状磨损。钢轨轨头踏面的黑斑主要发生在列车的加速驱动以及减速制动区间,在高速行驶车轮的转动作用下表层金属加工硬化。此加工硬化层将成为剥落损伤的起源缺陷发展成纵向水平裂纹甚至引发钢轨断裂。日本学者称这种伤损为钢轨中的癌症。高速铁路列车轴重轻,运行速度快,钢轨磨损轻微。钢轨表面的伤损以接触疲劳伤损以及短波波磨为其主要特点。目前,高速铁路比较发达的许多国家除了正在积极研究和试验由具有优良抗表面伤损性能的新材料制成的钢轨如贝氏体钢轨外法来解决这种接触疲劳伤损。钢轨打磨还能去除引起钢轨剥落的表面细微裂纹并降低钢轨与车轮接触面发生的转动噪声。焊接接头是无缝线路的薄弱环节。焊接接头的平直度以及轨顶面的硬度是否与母材匹配,将决定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低塌以及影响列车平顺运行,严重时将发生焊接接头断裂。如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在运行初期钢轨伤损大部分80%)发生在铝热焊接头处。从日本的情况来看,铝热焊接头强度难以满足铁路高速运行的需要。而法国的情况与日本不同。
,而板式轨道年均仅为RHEDA,后期改用强度等级为,引起钢轨轨顶表面(或核,主要采用对钢轨进行定期打磨的办年统计,有碴轨道每年3%,二者之比是18.6万日元/公里,,曾试验过10ZUBLIN型、ATD型、800MPa(darkspot)以及0.05~0.2mm的),随着通过总重的增加,黑斑(约占9
1997型、型、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2.7.2材料方面
法国高速铁路早期采用60kg/mUIC700普通热轧钢轨,后来采用60kg/mUIC900A普通热轧钢轨,从1983年开通运营至201*年,断轨80起,其中30%断在焊缝上,而这30%的焊缝断头中有9/10断在铝热焊焊缝处。从绝对数量看,法国高速铁路最薄弱的铝热焊缝断头率年平均1起左右,而钢轨其它部位的折断率为年平均3起左右(后者发生在钢轨母材上的断裂主要是由于钢轨擦伤以及道碴飞溅打伤钢轨造成的),这说明铝热焊接头虽然是无缝线路的薄弱环节,但从铝热焊技术本身而言是可以满足高速铁路使用要求的。日本高速铁路一直采用强度等级为800MPa的热轧珠光体钢轨,要求轨面硬度大于235HB,其化学成分及常规性能指标要求见表1。法国高速铁路在修建东南线(巴黎里昂)时采用强度等级为700MPa的热轧珠光体钢轨(UIC700),该线路自1983年开通,至今未大修换轨,也未出现钢轨的波磨,垂磨也很少,更未见严重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后来修建的高速铁路均采用强度等级为880Pa的UIC900A钢轨(见表4)。
德国高速铁路采用客货混跑,钢轨的强度等级也只采用880MPa的UIC900A钢轨。其它欧洲国家修建的高速铁路也均只采用强度等级为880MPa的UIC900A钢轨。
2.8扣件系统
道岔扣件系统是影响行车舒适性的重要部件,一般采用带铁垫板(或滑床板)的分开式扣件,设置双重弹性,轨下有一弹性垫层,板下有一弹性垫层,扣压件联结钢轨与铁垫板,螺栓联结岔枕与铁垫板,如图16所示。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采用炭黑接枝改进橡胶新材料及分块式结构,如图17所示,实现每块垫板等厚度、不等弹性、不高于135的低动静刚度比设计,解决了岔区轨道刚度不均匀及动刚度过大的问题。采用橡胶垫板与铁垫板的复合硫化及缓冲锚固螺栓结构,确保低刚度情况下扣件系统抵抗横向变形的能力;采用轨距块及偏心套实现岔区全范围内轨
距可调;采用板下调高垫层实现-4~+26mm的高低可调。
2.9高速列车
2.8.1日本
日本研制高速列车已有40余年的经验,技术已十分成熟。先后开发出两大系列,一为0系高速列车,发展出100系、200系、300系[1996年7月创日本高速铁路(轮/轨)最高运行速度443km/h]、400系、500系和700系;二为E系,有E1、E2、E3、E4等型号,均采用小编组或双层客车以扩大载客量。最新型的700系,编组为12动4拖,1999年投入运营(我国台湾省高速列车即采用此机型),列车全长404.7m,自重634t,轴荷重11.2t,定员1323席,最高运行速度285~300km/h。最近又准备试制新一代的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N700系摆式高速列车,能以270km/h的速度通过半径为2500m的曲线,编组为12动2拖,总重700t,总功率达17160kW。日本新干线轨距为1435mm,既有线为窄轨,为便于二者列车的互通,于1998年研制出轨距可变的转向架,并于1999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运输技术中心的高速试验线上以最高速度230km/h进行了试验,现正在继续研制中。201*年3月9日在日本铁道株式会社宣布,该公司研发的最高运行速度为360km/h的高速列车已于201*年6月25日在仙台北上线进行了试验。夜间以405km/h的速度试车,计划于201*年在东北新干线的东京新青森段正式投入运营。
2.8.2法国
法国TGV高速列车已开发了4代。第一代TGV-PSE最高运行速度为270km/h。第二代TGV-A,编组为1动+10拖+1动,总功率8800kw,长度237.6m,定员522席,轴荷重17t,最高运行速度300km/h,于1990年5月18日创造铁路(轮/轨)最高速度515.3km/h的世界纪录,一直保持至今。第三代TGV-2N(双层客车)1996年12月投入运营,总功率8800kw,列车长200m,车体宽2900mm,自重380t,轴荷重16.3t,定员545席,最高运行速度300km/h。前三代TGV高速列车均为动力集中型车组,两端为动车,中间车辆采用铰接式联结,两车厢的端部共置于一个转向架上,车厢间无车钩,因之无冲动力发生,列车具有优良的整体性。第四代TGV型高速列车改用动力分散型车组,每三辆车为一牵引单元,编组有6、9、12三种。编组为9辆的TGV-9列车长度为180m,定员359席,轴荷重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1)表示层:该层为所有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所有的数据、控制命令、计划调整的输入和操作结果的显示均在此完成。用户的数据操作申请不象传统的二层结构方式下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而是通过应用层提供的服务接口进行访问,这样保证了后台数据的安全性。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所有用户终端均属于表示层。由于现代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比较成熟,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支持比较丰富,因此表示层相对比较简单。
(2)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是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各调度子系统的应用层,它对表示层的输入/输出的数据按照业务逻辑进行加工处理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八个调度子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属于应用服务层存储层、表示层及各专业调度子系统应用层间的数据交换层设备(或系统交换,解决传统铁路信息系统间信息交换和系统集成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调度子系统应用逻辑处理核心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用服务层的关键。利用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的系统软件开发周期,减少重新开发引起的软件错误软件重构技术是现有管理体制下实现系统综合集成的技术关键。(3)数据存储层与管理,系统内所有用户可通过各自的应用服务器完成对系统统一数据库的访问。机存储技术尤其是网络区域化存储技术是实现统一数据库的关键技术术(SAN)可保证各调度子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层共用一套高可靠、大容量并具有数据备份与灾害恢复功能的数据存储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可降低系统成本联,需要定义其它几个辅助层。(1)基础设备层(2)通信传输层的业务对数据通信的流量、尽相同,尽管可以为综合调度系统提供统一的基于备的组成、标准存在差别发展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间的数据交换,多层交换、中间件技术是各应用层间实现数据交换的关键: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高速铁路数据的共享和集中管理。除上述三层外:主要指各子系统的现场设备:主要实现各调度子系统应用服务层与基层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在应用服务层加入中间件可以实现各调度子系统间的数据,因此容错技术、集群技术等高可靠技术是本层的重点虚拟局域网技术、,
实时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不同,虽然在目前的体制下很难实现在次层次上的统一,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中间件技术和,避免各子系统单独设立数据库而使其复杂化,,并实现对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高速铁,网络冗余等高可靠网络技术也是构成应IP的广域网,应用服务层实现与数据,采用中间件技术可以充分
,实现对所有数据的统一存储,网络区域化存储技,,远程通信的构成方式也不,但是由于不同专业的基层设
,,减少系统的现代计算,由于不同,但随着技术的,13
同时负责分别实现与各子系统基应用服务层是各同时采用软件重构技术实现系统的快速集成为实现系统间的互如信号联锁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系统最终可以实现综合调度系统的统一通信。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三、结束语
高速铁路修建技术是一项庞大的高新科技产业系统工程,修建高速铁路或在既有线在开心高速列车,最终必须以技术和经济作为基础,21世纪中国大兴铁路的时代,从201*年到现在,铁路有过飞跃的发展,也有骤然低潮的时期,我个人觉得,对高速铁路的决策和研究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一哄而下,纵观各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无不是循序渐进的。
参考文献
[1].钱立新.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进展[2].李世,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动向[3].周清跃,张银花,陈朝阳.高速铁路用钢轨的若干问题[4].李安宁.提速道岔技术水平提升与全面优化[5].李政华.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线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探讨[6].范钦海.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征与高速动车组[7].马国治.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组成[8].铁道部第四课勘查计院.高速铁路[9].毛俊杰.高速铁路速度自动控制系统[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9:19-21[R].郑州铁路局科研所.201*:35
[J].铁道建筑技术,201*,(2),54-62[R].铁道工程学报,201*,5,15-18[R].四川建筑,201*,1,111-117[R].机车电传动,201*,5,5-9[R].计算机与网络,201*,1,611[M].1984:1-2[M].1994:1-5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报告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11级《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11级《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1级《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7702.html
- 上一篇:哈大高铁CPIII测量工作总结
- 下一篇:201*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