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建设
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201*年10月2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具有保定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大意义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建设低碳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顺应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定是今年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首批低碳城市建设8个试点市之一。近年来,随着“保定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的加快建设,低碳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低碳产品得到初步应用,低碳理念和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在看到基础和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低碳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先进地区的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强化低碳理念、发展低碳产业、加强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等方面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抓住有利时机,总结以往经验,加快改革创新,科学、系统、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长远的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资源意识、能源意识、环境意识,切实把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的战略举措,统筹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二、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为目标,以强化低碳理念、发展低碳产业、加强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为主要任务,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全民参与,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探索符合保定实际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二)主要目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更加明显,低碳产业优势更加突出,低碳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确立,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逐步把保定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到201*年和2020年,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1*年下降35%和48%左右。
三、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低碳理念。抓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低碳试点城市的有利时机,宣传普及低碳知识,努力提高公民低碳意识,增强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1、加强教育引导。举办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图片展览等,强化低碳知识教育宣传。教育部门要把低碳城市建设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内容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低碳、节约和环保意识。各级党校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建设低碳城市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2、开展全民创建。在全市开展低碳型机关、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低碳宣传进社区、进校园以及低碳单位认证、低碳产品标识等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3、强化示范带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机关、企业、商场、社区,建立低碳宣传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建立低碳示范企业,重点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示范。建立低碳示范园区,重点在园区生态环境、共用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示范。建立低碳示范社区(村镇),结合社区建设和农村新民居建设,重点在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社区绿化等方面进行示范。
(二)发展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低碳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保定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具有保定特色和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完善光电、风电、输变电、储电、节电、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以天威、英利集团和国电联合动力、中航惠腾、风帆股份等为龙头,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新型储能材料和节电设备等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保定中国电谷)。坚持差别竞争、错位发展,以长城、长安、中兴汽车公司为龙头,加快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生产,推进长城汽车50万辆乘用车、长安汽车20万辆微型扩能、长安汽车30万台发动机等项目建设,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华北轻型汽车城)。推进航天科工集团(涿州)基地、东方地球物理科技园区等项目建设,打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到201*年和2020年,三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8%和43%左右。
2、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产业。围绕打造京南现代物流基地,推进保定无水港仓储、市交通物流中心、英利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围绕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推进市区体育新城健身休闲旅游、易县易水湖综合开发、白洋淀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围绕打造文化创意基地,推进保定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提高全市服务业整体水平。围绕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功能。到201*年和202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36%和38%。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普及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完善绿色农业标准和监测体系。到201*年和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调整到13%和10%左右。
4、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组织实施“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提高新型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定州、涞源、博野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工程和雄县地热能开发利用工程。在风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积极推进风力发电工程建设。在秸秆、果木枝条等生物质燃料产量较大的地区,建设适当规模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在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周边,积极推进垃圾发电项目建设。
(三)加强低碳管理。把节能降耗作为加强低碳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工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建筑、交通等各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
1、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普及应用新型节能技术,重点改造提升电力热力、纺织化纤、建材等能耗较高的传统产业,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到201*年和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分别比201*年和201*年降低30%和20%以上。
2、积极倡导农村节能。围绕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组织实施以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建设为主体的“农村节能普及工程”,逐步建立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特点的节能体系。到201*年和2020年,农村沼气用户分别达到503万户和563万户,农村沼气普及率分别达到23%和26%。3、大力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改造非节能建筑,加大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断降低建筑采暖、热水供应、照明等方面的能源消耗。到201*年,完成市区既有非节能建筑改造2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完成市区80%的既有非节能建筑改造。实施集中供热,提高采暖用能利用效率。到201*年和2020年,保定主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40%和80%以上。积极调整交通能源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控制小汽车出行比例,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积极建立绿色、低碳城市交通体系。到201*年,全面完成城市公共交通油改气工作;到2020年,城市公交全部采用新型能源车辆。
(四)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低碳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应用低碳技术,推广使用低碳产品,推动全民广泛参与,使低碳生活成为自觉行动。
1、提高碳汇能力。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在城区,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高标准建设环城林带、城郊森林公园、景观片林。在农村,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推进经济型生态防护林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快河流、水库、淀区等水体沿岸和道路两侧的植树造林。围绕市区大水系建设,加大沿岸绿化和景观设置力度。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主城区绿地率达到40%。
2、应用低碳产品。鼓励城乡居民购买使用有节能环保认证标识的绿色家用电器。推广使用节能灯、节水用具等低碳节能环保新产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低碳、节能、环保办公设备和用品。
3、改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从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倡导生活简单化、简约化,明显减少单位GDP中来自居民生活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
四、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方针政策,组织低碳研究,加强宏观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问题,保障工作落实。
(二)编制建设规划。编制保定市低碳城市建设规划,明确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目标和任务,细化各重点领域工作部署,确定重点项目,以规划为引导,统筹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把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各项目标分解到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
(三)强化项目支撑。把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构建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市区,要注重产业布局,提高项目质量,对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要坚决禁止。
(四)加强协调配合。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单位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发改、规划、住建、城管、财税、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对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应用和低碳技术推广给予大力支持。有关部门要做好数据指标监测,加强动态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人才环境,吸引更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到保定创业。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低碳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严格督导考核。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制定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和核算系统。由市考核办牵头,制定具体考核方案和评价标准,将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考核,对“一城三星一淀”区、县要提出更高的考核标准。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低碳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扩展阅读: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
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有效利用能源,制定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公共治理力度,已是城市重点工作内容,与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不谋而合。具体应如何建设低碳城市?首先,要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对低碳城市进行概念界定,并且科学地界定城市发展边界,高效地利用土地和能源。其次,在区域环境和资源约束前导性指标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量化的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和考评体系之中。第三,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由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带有刚性的性质,一旦形成和实施就很难改变,因而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使城市经济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清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第四,低碳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应低碳化、循环化。城市是经济增长的重点,新型的工业布局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就业机会。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第五,低碳城市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新能源利用。中国的经济结构势必要改变,重点目标是改变现有的资源的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模式,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绿色能源”。第六,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和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交通模式。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第七,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当前,人们对绿色建筑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绿色建筑是昂贵的建筑,是形式呆板的建筑,是仅有绿化的建筑,是高科技建筑,等等。第八,倡导绿色消费。有关研究显示,1999-201*年间,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大约26%,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城市应当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低碳城市建设: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低碳城市建设》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1527.html
- 上一篇:201*年上半年消保工作总结
- 下一篇:201*上半年消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