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共建学校汇报材料)
整体推进布局调整全面盘活教育资源
--沼山镇联村共建学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沼山镇人民政府
(201*年5月日)
为加快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农村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及幼儿园向社区集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镇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备联村共建学校推进工作。在各级领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镇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目前联村共建学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领导们作一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1、沼山教育现状。
我镇现有国土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4.6万人。现有中小学21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完小16所,教学点3个),教学班144个,在校学生4086人,留守儿童1381人;教职工241人,专任教师234人;现有中小学教学用房17175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12550平方米;35岁幼儿近201*人,幼儿园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050人,幼儿一年入园率为52.5%。
2、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是布局散,规模小。我镇中小学还是六、七十年代的格局,点多、线长、面广。2所中学学生数只有1405人,班平学生不足47人;16所完小和3个教学点学生数只有2681人,班平学生不足24人。全镇400人以上的小学仅1所,100人以上的小学也只有10所,6所完小不足100人,3个教学点都不足50人。据统计,农村村级小学学龄儿童数量还在逐年减少。
二是教师队伍结构畸形。首先是年龄老化。我镇在职教职工241人中,30岁以下的1人,占教师总数的0.41%;3145岁的118人,占教师总数的48.96%;4650岁的31人,占教师总数的12.86%;5160岁的教师91人,占教师总数的37.76%。“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是我镇教师队伍的真实写照。其次是观念落伍。年龄偏大,“老弱病残”多,理论学习、自我提高意识不强,导致教育理念严重滞后,知识结构日益老化。然后是学科结构不合理。除了语文、数学学科外,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因为专业教师奇缺,基本无法正常开课。
三是办学条件差。全镇中小学校舍大部份是八、九十年代大搞“普九”达标而新建、改建、扩建的产物,校舍质量差,维修困难,维修成本高、周期短,每年需投入维修资金几十万元。中小学配套“八室”基本是有名无实,图书和音、体、美器材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开课需求。
二、布局调整的规划
我镇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先建后撤,分步实施”的原则,着手加大“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及幼儿园向社区集中”的力度。按照“134”格局进行整体规划推进,即:将现有21所中小学,撤并为1所寄宿制中学(沼山中学),3所寄宿制小学(畈雄小学、永塘小学、居民小学),4所标准化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第二幼儿园、上片幼儿园、下片幼儿园)。据测算,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共需筹集资金3175万元,计划在201*201*年投入1107万元完成第一期建设任务,201*201*年投入2218万元完成二期新建及配套设施、设备购置任务。
三、主要工作做法
1、健全机构,加大宣传。我高度重视联村共建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泽海同志任组长,分管教育的镇党委委员夏卫国同志和中心学校干事张绪富同志任副组长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布局调整工作的日常协调、督促工作。各单位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召开2轮相关人员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界人士对联村共建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各村、各学校通过广播、黑板报、标语、家长会等形式对联村共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消除群众种种顾虑。
2、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我镇对联村共建学校选址,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财力支持、校舍建设、师资编制、人口变化等多
方因素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学校软硬件设施上,本着“适用、够用、高质”原则,根据寄宿学校“最底线”标准,采取多元投入机制,搞好硬件、软件和配套设施建设。配备标准化教室、学生宿舍、学生餐厅、游乐活动场所及设施,配足图书、仪器、艺术教育和电化教育器材;配齐专任教师、生活教师和校医。
3、四个争取,确保投入。我镇整体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资金投入是关键。我们本着“先行先试,多方筹措”的原则,采用“四个争取”筹措资金:一是争取省、市项目资金作支撑,二是争取区、镇自筹资金作配套,三是争取社会贤达捐资作补给,四是争取处置闲置校产搞添置。目前已争取省市项目资金万元,争取区镇配套资金万元,争取社会贤达捐资万元。
4、四个明确,签订协议。为解决联建学校资产投入,工作监管等问题,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由镇政府、中心学校作为甲方与撤销村小学的乙方,联建小学的丙方签订了一份《联村共建学校协议书》,进行四个明确:一是明确联建原则。联村共建,投入共担,资源共享。二是明确组织机构。联村共建学校在甲方协调下,由镇、村共同管理,实行监事会制,乙、丙方法人代表为监事会成员,监事会会长由各村法人代表定期轮流担任;联建学校校长由联建学校教师民主推荐,甲方考核、聘任,报区教育局批准、备案。三是明确各自职责。监事会负责学校周边环境的协调与治理,负责筹措联建学校基本建设维修和设备添置费用,负责开展控流保学、扶贫助学等活动;联建学校(包括
村教学点)行政管理、日常事务由校长全面负责。四是明确资产管理。联村共建学校资产实行国家投入和集体投入两类入股形式计算产权;被撤并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文体器材、课桌凳等应“物随生走”,以乙方集体资产的股份计入丙方的村级集体资产股。
5、产权归教,议事投入。撤销村小,群众最大顾虑是孩子学习生活环境及校产投入、处置。通过宣传,我镇将上述问题,通过村委会与群众代表签订意向书形式,给群众一个定心凡。一是在学生入学上,村委会指定专职人员做好本村学生进入联村共建学校就读的学习、生活、交通等有关事宜的协调接洽工作。同时,根据实情允许有的村保留一个教学点,解决低年级孩子上学难题。二是在校产投入上,在国家投入不足情况下,同意采取“一事一议”制度,筹措联建学校基本建设维修和设备添置费用。三是在校产处置上,根据国家有关文件“产权归教”的规定,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资产进行变卖、置换、租赁,所得资产按3:7的比例用于村级“普九”债务的偿还和联村共建学校的村级股份建设投入。目前,群众对这份意向书是认同的,初步达成共识。
6、一中三小,筹建铺开。目前,沼山中学校舍条件基本具备,计划暑期进一步维修、添置到位;永塘小学、畈雄小学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八月交付使用,相关添置也将一并到位;居民小学选址已经确定,正在进行征地协调,计划五月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合并。同时,我镇对相关师资配备已着手进
行。在专任教师配备上:一是在现有教师中通过考试、考核选用一批,培训一批;二是聘用资教生;三是争取城区学校对口支教。在生活教师配备上:从现有教师中转岗一批,从社会公开招聘一批。
四、存在的难题
根据初步测算,实施布局调整后,我镇中小学可节约各项资金约1110万元(其中处置闲置教育资源300万元,节约危房维修资金200万元,节约建设资金360万元,利用闲置小学资源办学前教育节资250万元)。但是实施布局调整过程中,我镇将面临着如下新的难题:
一是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问题,凭有限的财力很难解决校车的添置。
二是学生上学成本增加,势必增加群众负担,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认同问题。
三是“一中三小”的基建工程201*年计划总投入3100万元,已经争取到比较可靠的可以如期或分批付款的项目资金、慈善捐款、政府支持资金有2100万元,尚有缺口900余万元亟待解决。
扩展阅读:农村中小学学校“联村联户 富民行动”汇报材料
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工作汇报
定西市安定区周家庄学校
二一二年七月五日
安定区周家庄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工作汇报
按照定西市安定区口学区党总支的安排和上级文件的指导,我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顺利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定西市安定区周家庄学校学校位于安定区北部,属于城乡结合部。我校为了响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号召,尽一份教师的绵薄之力,我校在学区党总支的安排下,尽快行动,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推动转型跨越新实践,着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行动开展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区党总支的整体安排下,结合正在开展的“干部进村入户破解难题”和“机关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解难题”活动,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本着“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扶贫见实效、基层增活力”的基本原则,以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内容,衔接、协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察民情、讲政策、解难题、办实事,扎实推进行动深入开展,积极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二、行动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学区动员会议召开后,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把行动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立即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议,集中学习省、市、区委、学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由校长张宗贤同志亲自任组长,副校长何永明、教导主任陈海鱼任副组长,任其他党员为组员,下设办公室。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符合我校工作实际、主题鲜明、载体丰富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至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召开动员会13场次,教师进户宣传摸底54人次,确立28名特困生为帮扶对象,制定并正在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等活动,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党支部坚持把宣传引导贯穿于行动全过程,紧扣我校实际,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制作宣传版面、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联心卡等方式,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典型的经验指导人,以先进的事迹激励人,以浓厚的氛围感染人,广泛调动党员干部和特困户投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积极性,为行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至目前,共悬挂横幅3条,开辟宣传栏5个,并结合庆“六一”等活动举行宣传咨询3场次,营造了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调查摸底,落实帮扶责任。动员会议后,学校党支部严格研究制定特困学生摸底范围、标准及程序,严格按照“成立组织机构→班主任提供特困学生名单→教师入户调查→学校最终确定联系户名单”的程序,立即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对符合条件的因学、因病等致贫的特困户,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全面准确掌握特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情况清、底子明,确保这次行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至目前,学校教师共确定特困学生28名。并登记造册了“安定区教育系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教师联系特困学生基本情况摸底表”,整理了“教育系统双联行动特困户一览表”,建造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连心卡”,教师制定了“特困学生家庭帮扶计划”,我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正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扎实有效地开展着。(四)强化帮扶措施,整体推进帮扶。我校共确立了28个特困学生为帮扶对象。学校在确定了帮扶对象后,教师积极深入特困学生家庭,结合特困学生所在村整体农业发展、草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和特困户家庭实际,面对面分析致贫原因、确定帮扶目标,研究制定了各户年度推进计划,并指导和帮助农户做好全年生产生活打算,增强了特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做到了学校有规划、教师有计划、农户有打算,为行动取得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至目前,学校28名教师和各特困户家庭全部完成衔接,两次入户调查,完成了联系表填写等工作任务,并结合当前农户生产工作为所联系特困户进行技术指导,为了鼓励这些特困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在学校的安排下根据学生实际,教师给每个学生捐赠送了图书、文具等用品,累计资金约1400元,有些教师还给这些家庭提供和推荐外出打工信息,切实做到了解民忧、暖民心。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密切联系群众。要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立足“为民”这个着力点,“富民”这个用力点,“农村”这个着眼点,切实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矛盾,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需,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尽心尽力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二)加强统筹安排。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坚持把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和帮扶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促进两不误,保证帮扶活动顺利开展。坚持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帮助群众理清思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学生上学,外出打工信息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等生产生活方面的急需问题,协调解决制种玉米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积极为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他们转变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展致富增收渠道。
(三)强化督促检查。要根据所帮扶的特困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每年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提供学生课外学习书籍,致富项目技术指导,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年终要进行工作总结和成效述评,确保受帮扶对象经济状况每年都有新变化、生活水平每年都有新提高。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将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纳入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教师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等情况作为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将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定期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督查指导,做到帮扶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工作跟进到哪里,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联村共建学校汇报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联村共建学校汇报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村共建学校汇报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6347.html
- 上一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
- 下一篇:外线电工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