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研究
公共选修课《科技论文写作》
关于莎士比亚对于戏剧语言的研究
郭丹
(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摘要:中国现代戏剧从萌芽期开始,就一直深深地受到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滋养。这种影响可分显性的影
响和深层的关联。显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莎士比亚作品的阅读、翻译、研究和传播等主体意识较强的影响;而深层的关联,除了为中国学术界较为熟悉的,如莎士比亚戏剧在人物、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语言的诗意化、风格的浪漫化等方面的影响外,更为重要的是莎士比亚悲剧最独特最根本的审美方式对中国现代戏剧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地受到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滋养。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艺术悲剧审美方式戏剧传播文学影响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独特的语言创造能力和普于操纵及发展语汇意义的能力。他的作品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一词多义形成的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对俗语、但语、行话和切口画龙点睛式的运用,生动而极富生活气息,特色突出,对近代英语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者早就注意到莎士比亚语言中的这种现象。因此,他们对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关系,莎士比亚语言的结构,语法,修辞,用词特色.语言特点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中国莎士比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多年来对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的成果却疏于总结。为莎士比亚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莎士比亚不愧为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对英语的纯熟运用竖立了由中世纪英语过渡到伊丽莎白时代近代英语的一座里程碑。笔者在占有较全面资料的前提下,对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弄清中国莎学研究在这一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凸显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对中国莎学乃至世界莎学所做出的独特贡吠。
歌德昏经说过:莎北比亚是用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1]作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坛上的戏剧巨子,莎士比亚使中世纪的典雅华丽语盲特色与都铎王朝以来聚积的新语言相结合,一切生活范围内的丰富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突出的表现,精致入微地描绘了适合于剧情的人物性格和诗歌中奔放而又细腻的情感特征。
[2]劳允栋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中比较典型的语言现象,表现为词类转换,即古英语中屈折词尾已经大量消失,词类间基本消除了形态区别的标志,使许多词类可以转换使用;形容词在意义上的绝对化,使原有的性质概念转化成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的概念;性质形容词主、被动意义的自由转化;莎氏作品中常见的混合式形容词;副词作形容,取代形容词;形容词的级、名词、代词、关系代词、动词、独立分词、虚拟语气、介词、句子等18个方面指出了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差异之处。赵毅衡指出:莎士比亚作品是形象语言的宝库。形象语言技巧是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夸张不一定有形象,甚至很可能完全没有形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早期静态为多,后期动力性为多;早期堆砌排列为多.后期以形象流为多;早期妆饰级贯穿形象多,后期象征性贯穿形象为多;早期形象语言开展速度缓慢,后期开展急促,甚至跳跃。莎士比亚形象语言技巧最大变化是早期以钝化形象语言为多,后期以新鲜形象语言为多。[3]潘明元发现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大量的实例,主格的thou,you;宾格的thee,you;所有格的thy,you:之间交替使用这种情况,作者并非是随手随意使用的,而是有明确目的的。最荃本的一条是:you,your是比较正式的用法,显得有礼貌、庄重、客气、或非常生疏、冷淡、敌对;thou,thee,thy则用于较随便的场合,显得不拘礼节,或亲密、融洽,或轻视、鄙弃、敌视。胡听明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莎士比亚使用双关语:同音异义、同形异义、出其不意、模棱两可等双关语使用的情况,莎士比亚利用各种词在不同范围内音、形、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细微差别,使用双关语表现剧中各类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思想感情,加强喜剧中的欢乐气氛,增添悲剧中的阴郁色彩。[4]顾缓昌对莎士比亚的语言问题格外重视,原因在于莎氏掌握了最大量的词汇,是最善于发挥舞台效果的一位超群绝伦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语言继中世纪英语之后,开近代英语风气之先,而又吸收融合了古罗马、凯尔特、盎格鲁撒克逊和法国诺曼第文化的精华,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在演变中得到发展,因此,有研究其历史渊源、文字演变乃至作用和影响的必要;莎氏语言研究根据的是客观历史材料,较公正可靠;同时,莎士比亚语言是研究莎作的基础。顾缓昌从语言性质、语音、拼法、语法、词汇诸方面探讨了莎士比亚的语言问题。[5]王佐良在研究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时发现,莎氏很大的一个成就正在于为他们那样的新兴戏剧找到了合适的语言。莎士比亚善于使用双关,更多变的韵律,更接近口语的民间词汇,更关键的戏剧讽刺,更挑逗人们思想的形象构成了莎士比亚白体诗的特点。申恩荣探讨了莎士比亚在剧本语言中是如何出色地运用排比与对照,发现莎士比亚精于运用排比结构来说明一种现象或一个观点,可以分为段落、句子、单词、短语的排比;对照也构成莎士比亚的一个特色.[6]浅剧中一个突出的修辞手法,即反映剧情嘲讽的对照,表现不同性格人物的语言反映人物内心冲突的语言对照,言语交锋中的对照。汪义群提出:莎士比亚的非规池语言,首先表现在他对地方性语言的运用上,其次莎士比亚语言特征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气和爱好。罗志野论证:虽然莎士比亚没有留下有并怜辞的埋论,但是,从他对修辞的实际运用上,能够了解修辞的态度与倾向。莎少沙亚在他的作品中7次提到修辞。他认为修辞和日常口语有关;修辞和词藻在他的语言中有时是同义词;善于使用“词倒用”;排比与重复;矛盾修辞;烘托;句分割;莎士比亚不仅掌握了修辞理论,更长于实际运用。[7]胡晰明从莎士比亚使用的29066个词汇中择出使用的成语进行分析,指出源于莎士比亚的成语丰富了现代英语,择出源自于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历史剧中的成语,并进行分析。。李伟舫分析了莎士比亚运用圣经典故,突出人物性格某一特征,表现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氛围下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起咒骂或讽刺作用,表达作者对剧中人物的态度。。昊念总结了莎士比亚对现代英语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生动、细致、酣畅,富于生活气息,拥有极大的词汇量,在用词方面大胆巧妙;在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同时,广泛采用民间谚语、侄语,注意吸收各类新词,创造性地使用某些已经存在的词表示以前没有过的崭新意思;从民间语言、古代语言和其它语言中汲取营养精华;把某个词性的词作为另外的词性来使用,赋予语言以新鲜活力和变化;把语源不同的词结合使用,刻划场景与人物性格。[8]俞唯洁剖析了《哈姆莱特》中产生喜的因素和语言手段及其修辞规律。《哈姆莱特)中的摹仿讽刺语有几种形式;机智语的运用,将表面上互不相关的想法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种幽默可笑的感觉;双关语同其他语言修辞手段一起被大量地运用;似非而是语通过表面荒诞不经、自相矛盾,而实际上却内含了一般真理的语言修辞手段;反讽语总能在揭露和嘲讽对手的同时表现出说话者幽默的精神面貌,激起观众和读者心理上的喜悦;哈姆莱特的夸张语通过对事实的夸大、过分陈述、词藻堆砌渲[9]张美美染和强调了原因和结果;粗俗语的使用,表明了哈姆莱特对丑恶世界的冷嘲热讽。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许多比喻短语与中文短语是类似的。中国学生赏析莎士比亚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讲,无须在缩小文化隔阂上花费太大的气力。由于隐喻是以两个概念的类似性为依据,所以在这种类似性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两国语言中有着同样的隐喻也就不足为怪了。李宇东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音韵和意象的角度审视了莎氏的语盲艺术及其所表现的技巧与特征。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大量地运用了各种和谐悦耳的一头韵或内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意象十分丰富。意象是诗歌语言的灵魂。莎氏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语言[10]费小平分析了(哈姆莱特)的修辞特色。变化多样,形式新颖。(哈姆莱特)的修辞特色有:用词确切、形象鲜明、使用含义丰富的熟语;使用整齐匀称的平衡句、使用省略结构、融合结构、反问、倒装;在辞格使用上有明喻、暗喻、拟人、双关、夸张、婉言、挖苦、引典、借代、重言法、蝉联式、跳脱、临时语、可笑的误用等。张奎武发现莎士比亚不仅在剧作中大量引用圣经词汇、人物,而且在用词、句子结构以及行文风格上有时也刻意模仿《圣经》。莎剧中引用圣经词汇、典故500处,经过莎氏的精心加工、巧妙运用,在刻画人物性格、增强喜剧、悲剧气氛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11]骆公望认为莎作中虽然使用了大约3万个词,但为了更真实、生动地表现人物身份,往往使一些拉下语借词保持其原有含义;充分利用英语短语中词与词的搭配和复合词的构词灵活性;词类与词类之间、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相互转换的自由程度较大。顾妾祖认为莎士比亚揉合“过去”和“现在”两大因素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少,而弓.已经渗香到了莎氏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里。15世纪英语里偶尔出现动词第三人称现在式为结尾,16世纪这种形式大增,(亨利五世》中表现了新旧两科形犬交替出现的情景。同时,在语法上多种选择形式并存。秦国林从名词、形容词、动同、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双重否定、双关语、比喻,词序方面研究了莎士比亚的语法特点。[12]华泉坤发现时态、语气对(麦克白)一剧的剧情铺展,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结局的掌握起着特殊的功能。在《麦克白》中,将来时、陈述语气的使用占主导地位,同时,虚拟语气的使用也不可忽视。[13]华泉坤统计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使用的双关谐语至少有175个,双关谐语的使用对主题、性格、人物关系、剧情、命运、结局起着决定性作用。徐仲炳、蔡国亮认为(哈姆莱特)中的夸张谊染了悲剧恐怖气氛,突出了人物内心矛盾冲突,鲜明表露了人物感情,深刻暴露了丑陋邪恶。[14]李春凡分析了莎氏将一对语意相反,相对立的词巧妙放在一起使用,表达复杂思想感情和哲理的矛盾修辞法,打破了书面语言和言谈中不可自相矛盾的一般规律,把反义词放在一起使用,故意制造矛盾,起到了讽刺诙谐、生动鲜明、含义深刻的作用。孙建军、柴春兰通过对莎作中矛盾修辞法现象的特殊事例分析,论述了矛盾修辞法的特殊修辞功能以及内在构成。段慧如分析了莎士比亚双关语的三大类别以及形成双关语的两大要素。孙芳琴选取莎剧中黑、绿、红、灰等不同汉译文颜色词,与汉语文化背景进行了对比。薛迪之认为,莎剧语言,首先应该是戏剧语言,戏剧性是它的特质。[15]莎剧的语言是典型的戏剧语言。因为,它是富于行动性的语言;最后,是富有诗意的语言。刘新民分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双关语,并指出莎氏的双关语,常涉狠裹,多不雅驯,这是当时的市并习气风俗世情使然。莎作中的双关语是莎氏精湛非凡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莎剧的显著语言特色。
[16]莎士比亚(1564-1616)历经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文主义的崛起对传统势力形成了挑战。在晚明时期的中国,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把人们的思想从程朱理学中解放出来,引发了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和博爱主义思潮。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洗礼下,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的传统,逐渐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四个世纪以来,他的戏剧作品一直被人们阅读、上演和评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位大师都能冲破当时的艺术教条,不落窠臼,走自己的路。参考文献:
1.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2.曹禺《和剧作家谈读书和写作》J剧本1982年,第12期3.郦子柏《海滨月夜,曹禺闲谈》J剧本,1981年,第11期4.《莎士比亚研究》创刊号序言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5.田汉《文学概论》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27年版,第14页6.《沫若文集》第六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7.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后记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8.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9.悉尼乔拉德《健康人格》M华夏出版社1990年
10.卡伦霍尔奈《我们的内心冲突》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6页11.《郭沫若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黄中摸《郭沫若历史剧诗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8页13.董健《中国戏剧现代的艰苦历程》J文学评论,1998年版第一期14.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15.亚里斯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54页
扩展阅读: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莎士比亚不愧为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对英语的纯熟运用竖立了由中世纪英语过渡到伊丽莎白时代近代英语的一座里程碑。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独特的语言创造能力和普于操纵及发展语汇意义的能力。他的作品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一词多义形成的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对俗语、但语、行话和切口画龙点睛式的运用,生动而极富生活气息,特色突出,对近代英语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者早就注意到莎士比亚语言中的这种现象。因此,他们对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关系,莎士比亚语言的结构,语法,修辞,用词特色.时r}t`}:}}言特点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中国莎士比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多年来对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的成果却疏于总结。为此笔者在占有较全面资料的前下,拟对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做一个较为
流为多;早期妆饰级贯穿形象多,后期象征性贯穿形象为多;早期形象语言开展速度缓慢,后期开展急促,甚至跳跃。莎士比亚形象语言技巧最大变化是早期以钝化形象语言为多,后期以新鲜形象语言为多。②潘明元发现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大量的实例,主格的thou,you;宾格的thee,you;所有格的thy,you:之间交替使用这种情况,作者并非是随手随意使用的,而是有明确目的的。最荃本的一条是:you,your是比较正式的用法,显得有礼貌、庄重、客气、或非常生疏、冷淡、敌对;thou,thee,thy则用于较随便的场合,显得不拘礼节,或亲密、融洽,或轻视、鄙弃、敌视。③胡听明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莎士比亚使用双关语:同音异义、同形异义、出其不意、模棱两可等双关语使用的情况,莎士比亚利用各种词在不同范围内音、形、义方面的内在联系和细微差别,使用双关语表现剧中各类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思想感情,加强喜剧中的欢乐气氛,增添悲剧中的阴郁色彩。④顾缓昌对莎士比亚的语言问题格外重视,原因在于莎氏掌握了最大量的词汇,是最善于发挥舞台效果的一位超群绝伦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语言继中世纪英语之后,开近代英语风气之先,而又吸收融合了古罗马、凯尔特、盎格鲁撒克逊和法国诺曼第文化的精华,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在演变中得到发展,因此,有研究其历史渊源、文字演变乃至作用和影响的必要;莎氏语言研究根据的是客观历史材料,较公正可靠;同时,莎士比亚语言是研究莎作的基础。顾缓昌从语言性质、语音、拼法、语法、词汇诸方面探讨了莎士比亚的语言问题。⑤王佐良在研究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时发现,莎氏很大的一个成就正在于为他们那样的新兴戏剧找到了合适的语言。莎士比亚善于使用双关,更多变的韵律,更接近口语的民间词汇,更关键的戏剧讽刺,更挑逗人们思想的形象构成了莎士比亚白体诗的特点。⑥申恩荣探讨了莎士比亚在剧本语言中是如何出色地运用排比与对照,发现莎士比亚精于运用排比结构来说明一种现象或一个观点,可以分为段落、句子、单词、短语的排比;对照也构成莎弓.-.浅剧中一个突出的修辞手法,即反映剧情嘲讽的对照,表现不同性格人物的语言对u!,反映人物内心冲突的语言对照,言语交锋中的对照。⑦黄必康发表了“LT"JDEIZ,ST.}.I}"}}I土、GSHAKESPEARE"STIMONOFATHENS"o⑧汪义群提出:沙工;-.L}:的非规池语言,首先表现在他对地方性语言的运用上,其次莎士比叹戏e`}}特征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气和爱好。⑧罗志野论证:虽然莎士比亚没有留下有并怜辞的
埋论,但是,从他对修辞的实际运用上,能够了解修辞的态度与倾向。莎少沙亚在他的作品中7次提到修辞。他认为修辞和日常口语有关;修辞和词藻在他的语言中有时是同义词;善于使用“词倒用”;排比与重复;矛盾修辞;烘托;句分割;莎士比亚不仅掌握了修辞理论,更长于实际运用。。胡晰明从莎士比亚使用的29066个词汇中择出使用的成语进行分析,指出源于莎士比亚的成语丰富了现代英语,择出源自于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历史剧中的成语,并一一进行分析。。李伟舫分析了莎士比亚运用圣经典故,突出人物性格某一特征,表现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氛围下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起咒骂或讽刺作用,表达作者对剧中人物的态度。。昊念总结了莎士比亚对现代英语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生动、细致、酣畅,富于生活气息,拥有极大的词汇量,在用词方面大胆巧妙;在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同时,广泛采用民间谚语、侄语,注意吸收各类新词,创造性地使用某些已经存在的词表示以前没有过的崭新意思;从民间语言、古代语言和其它语言中汲取营养精华;把某个词性的词作为另外的词性来使用,赋予语言以新鲜活力和变化;把语源不同的词结合使用,刻划场景与人物性格。。俞唯洁剖析了《哈姆莱特》中产生喜的因素和语言手段及其修辞规律。《哈姆莱特)中的摹仿讽刺语有几种形式;机智语的运用,将表面上互不相关的想法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种幽默可笑的感觉;双关语同其他喜的语言修辞手段一起被,I}"泛、大量地运用;似非而是语通过表面荒诞不经、自相矛盾,而实际上却内含了一般真理的语言修辞手段;反讽语总能在揭露和嘲讽对手的同时表现出说话者幽默的精神面貌,激起观众和读者心理上的喜悦;哈姆莱特的夸张语通过对事实的夸大、过分陈述、词藻堆砌渲染和强调了原因和结果;粗俗语的使用,表明了哈姆莱特对丑恶世界的冷嘲热讽。。张美美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许多比喻短语与中文短语是类似的。中国学生赏析莎士比亚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讲,无须在缩小文化隔阂上花费太大的气力。由于隐喻是以两个概念的类似性为依据,所以在这种类似性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两国语言中有着同样的隐喻也就不足为怪了。0李宇东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音韵和意象的角度审视了莎氏的语盲艺术及其所表现的技巧与特征。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大量地运用了各种和谐悦耳的一头韵或内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意象十分丰富。意象是诗歌语言的灵魂。莎氏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语言变化多样,形式新颖。.费小平分析
了(哈姆莱特)的修辞特色。(哈姆莱特)的修辞特色有:用词确切、形象鲜明、使用含义丰富的熟语;使用整齐匀称的平衡句、使用省略结构、融合结构、反问、倒装;在辞格使用上有明喻、暗喻、拟人、双关、夸张、婉言、挖苦、引典、借代、重言法、蝉联式、跳脱、临时语、可笑的误用等。。张奎武发现莎士比亚不仅在剧作中大量引用圣经词汇、人物,而且在用词、句子结构以及行文风格上有时也刻意模仿《圣经》。莎剧中引用圣经词汇、典故500处,经过莎氏的精心加工、巧妙运用,在刻画人物性格、增强喜剧、悲剧气氛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骆公望认为莎作中虽然使用了大约3万个词,但为了更真实、生动地表现人物身份,往往使一些拉下语借词保持其原有含义;充分利用英语短语中词与词的搭配和复合词的构词灵活性;词类与词类之间、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相互转换的自由程度较大。。顾妾祖认为莎士比T;"u揉合“过去”和“现在”两大因素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少,而弓.已经渗香到了莎氏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里。15世纪英语里偶尔出现动词第三人称现在式以一J结尾,16世纪这种形式大增,(亨利五世》中表现了新旧两科形犬交替出a,的惰景。同时,在语法上多种选择形式并存。秦国林从名词、形容词、动同、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双重否定、双关语、比喻,词序方面研究了莎};!}:亚语4I的语法特点。。华泉坤发现时态、语气对(麦克白)一剧的剧情铺展,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结局的掌握起着特殊的功能。在《麦克白》中,将来时、陈述语气的使用占主导地位,同时,虚拟语气的使用也不可忽视。0华泉坤统计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使用的双关谐语至少有175个,双关谐语的使用对主题、性格、人物关系、剧情、命运、结局起着决定性作用。0徐仲炳、蔡国亮认为(哈姆莱特)中的夸张谊染了悲剧恐怖气氛,突出了人物内心矛盾冲突,鲜明表露了人物感情,深刻暴露了丑陋邪恶。.李春凡分析了莎氏将一对语意相反,相对立的词巧妙放在一起使用,表达复杂思想感情和哲理的矛盾修辞法,打破了书面语言和言谈中不可自相矛盾的一般规律,把反义词放在一起使用,故意制造矛盾,起到了讽刺诙谐、生动鲜明、含义深刻的作用。0孙建军、柴春兰通过对莎作中矛盾修辞法现象的特殊事例分析,论述了矛盾修辞法的特殊修辞功能以及内在构成。.段慧如分析了莎士比亚双关语的三大类别以及形成双关语的两大要素。。孙芳琴选取莎剧中黑、绿、红、灰等不同汉译文颜色词,与汉语文化背景进行了对比。。
薛迪之认为,莎剧语言,首先应该是戏剧语言,戏剧性是它的特质。莎剧的语言是典型的戏剧语言。因为,它是富于行动性的语言;最后,是富有诗意的语言。0刘新民分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双关语,并指出莎氏的双关语,常涉狠裹,多不雅驯,这是当时的市并习气风俗世情使然。莎作中的双关语是莎氏精湛非凡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莎剧的显著语言特色之一。.
以上综述仅仅涉及了莎士比亚的语言研究.其实在探讨莎作翻译的论文中,也多涉及到莎氏的语言研究,但二者终究还是有区别的。故莎士比亚翻译研究的综述本文不涉及,将在另文中综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研究》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研究: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研究》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8807.html
- 上一篇:表演艺术理论及赏析课心得
- 下一篇:走进莎士比亚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