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29 19:41:0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关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已有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能力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气质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学的各分支学科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教育理论基础。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资料、教师参考资料也可供我们参考、选用和借鉴。

四、课题研究的研究内容

1、继续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心理素质。2、逐步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

3、不断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通过提高认识、学习技巧、培养感受力、领悟力、坚强意志等方法都能够发挥人的心理潜能。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小问题解决入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防治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具体的目标细化为:1、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心理工作和谐发展,为我校的科研特色注入新机。2、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学习更新教师心理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试与人格的提升。

3、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渗透、学科教学渗透、主题教育活动渗透等三个角度开发研究策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和谐校园。4、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形成科学的自我认识,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顺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挫折的能力。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心理教育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课题的理论和方法,调整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

2、调查分析法。采用师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针对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依据。

3、观察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交流,在此基础上谋求培养心理素质改进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增强学生心理素质。4、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各教师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七、研究的步骤进程人员分工

(1)准备阶段(201*年06月~201*年10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年11月~201*年06月):调查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分析与研究,形成分析报告。对策研究和实施,通过对策制定和实施,总结修正,形成有指导性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年07月~201*年11月):撰写结题报告,将研究过程中老师的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等加以整理,推广。

八、研究成果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全面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目标、内容、原则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1)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

人的整体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与操作技能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唱歌、跳舞、画画等活动的丰富,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体在工作、事业中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师生整体素质的核心。

(2)培学生心理素质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口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生理与心理的整体素质。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心理的健康可以延长人的寿命。

(3)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极具创造力。然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在中小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4)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学生要接受知识,提高能力,靠被动的学习,效率不高。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学生就会想学,乐学,会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5)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成人的心理素质。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家长的心理欠健康引起的。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技能时,教师家长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2、合作教育,初显成效。

(1)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校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经过实施,同学们在发扬原有的“万事要动手试一试;待人诚恳、热心、有礼貌;爱热闹、心直口快”等优点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逐步改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做事凭兴致,有始无终,缺乏恒心;自控能力差;怕苦、怕累、怕烦;不高兴时爱发脾气;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等缺点,逐步养成以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好奇心强,敢于向权威挑战;善良、宽容、主动;意志坚强,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诚实守信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远大理想、情感丰富;热情、自尊、自信;独立、乐观、豁达;人际关系和谐,合作能力强。学会与人合作的至胜法宝:心中要想到他人;学会宽容别人;积极参与活动;要努力按要求去做;要独立思考;善于鼓励同伴;虚心接受帮助;礼貌地提出不同意见;信任同伴;会表达感谢;听别人把话说完;在不懂不会时要寻求帮助等。总之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积极引导,使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

(2)教师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近两年来,我校先后有教师获得市“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多位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获奖;教师在县级优质课比赛中有多人次获奖,教师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课题组成员写出了优秀论文并获得县级教学成果奖: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经过课题研究,参与者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方法,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事处事解决事情的能力也有可喜的进步,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融洽,学习趣味增强,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长大懂事。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我们的教学理念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被传统的师生观和长期的思想经验束缚着头脑。

2.我们很多时候否定原有优秀的方法,认为太落后,但流于形式,没有把握实质,导致一些个别心理辅导效果较差。

3.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然,本次课题研究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还有许多更为艰巨的任务和问题有待我们在体验实践中去探索与解决。这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这次课题研究中认识的提高和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完善,这是关系到课题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转变观念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而渡过这个阶段的惟一途

径只能是教师对新理念的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反思、总结提高。当然,事物是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充实、提高的,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课题组人员

扩展阅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开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课题,是经教科所于201*年6月批准的县级科研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关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已有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能力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气质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学的各分支学科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教育理论基础。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资料、教师参考资料也可供我们参考、选用和借鉴。

四、课题研究的研究内容

1、继续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心理素质。2、逐步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

3、不断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通过提高认识、学习技巧、培养感受力、领悟力、坚强意志等方法都能够发挥人的心理潜能。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小问题解决入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防治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具体的目标细化为:1、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心理工作和谐发展,为我校的科研特色注入新机。2、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学习更新教师心理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试与人格的提升。

3、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渗透、学科教学渗透、主题教育活动渗透等三个角度开发研究策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和谐校园。4、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形成科学的自我认识,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顺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挫折的能力。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心理教育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课题的理论和方法,调整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

2、调查分析法。采用师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针对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依据。

3、观察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交流,在此基础上谋求培养心理素质改进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增强学生心理素质。4、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各教师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条件:

1、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都曾参加过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并获得较好的名次。他们都是从事小学一线教学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曾参与过

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都对课题研究有着较高的热情。

2、课题组每周都开展科组活动,讨论交流课题研究的进度,遇到的问题及相互交流思想、信息等。结合存在的问题,组织和安排下阶段的工作。课题组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们提供学习的平台。3、完善课题研究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经费保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学教育研究工作,给教学教育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经费保障。领导亲自进课堂,亲临指导教学研究,为营造学校的研究氛围做出了表率和榜样作用。(二)、预期成果:1、教学实践成果。

①、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增强心理素质的价值,不断深入探究,并将所学的理论和感悟到的知识通过课堂进行实践探究。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反思、总结探索出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的策略。

②、课堂上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在课堂中积极应变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思考和探索新知。2、理论研究成果。

①、《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调查报告。②、收集有关的教案、论文、案例及平时的资料收集等。③、评选出优秀的论文。3、队伍建设成果。

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规范和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的教学质量。

八、研究的步骤进程人员分工

(1)准备阶段(201*年06月~201*年10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年11月~201*年06月):调查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分析与研究,形成分析报告。对策研究和实施,通过对策制定和实施,总结修正,形成有指导性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年07月~201*年11月):撰写结题报告,将研究过程中老师的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等加以整理,推广。

九、课题组人员十、参考文献

1、《心理学百科全书》,李维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吴增强主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王振宇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年版。4、《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吴增强编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年版。5、《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贾晓波等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201*年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414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