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29 20:26:14 网站:公文素材库

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于201*年1月开始工作,三年来,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直接指导下,在全国党建研究会、北京市党建研究会和北京市高教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研究会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研究和交流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里,我谨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汇报。

一、三年工作回顾

在本届理事会开展工作的三年期间,正逢党中央对党的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1*年本届理事会成立,我们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1*年中央发出通知,全党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201*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中央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决定。与此同时,第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分别就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加强青年学生和青年党员发展工作以及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和部署。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本届理事会结合高校实际,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紧紧围绕中央对党建工作的重大部署开展学习和研究。党中央对党的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届理事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把如何在高校切实贯彻和落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各项要求作为研究会讨论和研究的主题,发动各高校对高校党建的理论和实践开展研究。

201*年,研究会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上。为了帮助高校的同志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党建研究会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清华大学党委的支持下,组织了两次学习十六大精神辅导报告会,参加报告会的各高校的同志反映水平高,收获大,效果好,对于推动各校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六大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年,研究会积极配合中央关于在全党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通过《北京高校党建研究》这个刊物及时刊登、报导各高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验和学习体会,对于大家进一步提高对在全党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认识,相互交流开展学习的好经验、好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围绕高校党建重要内容组织力量进行课题研究。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年6月开始,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围绕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了四个党建研究课题组,这四个课题是:(1)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2)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民主集中制建设;(3)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的研究;(4)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共有33所高校积极参加了课题研究。两年多来,各课题组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201*年各课题组进行了研究成果的交流和总结,分别召开了交流研讨会,撰写了课题论文等,进行了结题工作。研究会已将这些成果按课题印制了一套四册论文集。

这次组织课题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党建研究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党建研究工作的理论水平;二是参与党建研究工作的学校多、面大。担任各课题组组长、副组长的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调动各学校的积极性,组织各课题组成员学校,分成若干子课题组,集中力量,共同研究一些高校党建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各课题组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到学校了解情况等多种形式,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使我们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分析,同时提出了许多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四是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各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特别是经历了抗击“非典”的斗争后,各高校及时总结了在这场斗争中创造的许多应对突发事件、面对特殊时期如何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经验、新方法。

(三)开设“党建论坛”加强研究成果交流。党建研究会每年的年会是各高校交流党建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探索改进交流方式、增加交流的深度,201*年1月,研究会成功地召开了“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1*年年会暨党建论坛”。这次“党建论坛”紧密围绕北京市高校关注的党建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党建论坛”的主题为“新情况、新问题、新探索”。会上,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就如何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等问题作了主题发言,与会同志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党建论坛办得比较成功,发言的同志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听众踊跃提问,不仅形式活泼、气氛热烈,而且对所论及的问题也有了较深入的交流和理解。与会同志普遍反映收获不小。许多同志认为,虽然我们的第一次论坛还显得有点稚嫩,但我们可以不断改进,使论坛成为各高校交流经验、探讨问题的平台。

(四)结合形势开展专题研讨会。201*年,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我们研究会共同在清华大学召开了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主题的学习邓小平党建理论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领导和北京市三十多所高校的4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6位同志作了发言。大家重温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结合新时期高校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畅谈了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家表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搞好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推进高校的改革发展。201*年8月,《北京高校党建研究》编辑出版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专辑。同时,根据要求党建研究会向全国党建研究会推荐了纪念论文。

(五)办好年会、年刊,继续做好优秀论文评选。201*年底,研究会开展了优秀论文评审工作,经过严格的审阅、评审,最后评出29篇优秀论文,而且正式编辑出版了《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文集》,教工委书记朱善璐同志亲自为该书作序。这本文集系统地反映了北京市高校党建研究会努力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思想教育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等方面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三年来,研究会会刊编印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色,刊登了一些对高校党建有指导意义的领导讲话和重要理论文章等,同时及时刊登了各高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方面的新鲜经验。在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秘书处努力工作,三年共编发了会刊《北京高校党建研究》24期。会刊努力保持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受到高校党建工作者的欢迎,在此感谢大家的支持,并希望今后我们的会刊越办越好。

二、工作体会

本届理事会的工作是在前几届理事会工作的良好基础上开始的。我们认真学习前任的经验,把一些已经比较规范并且行之有效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直接应用在本届理事会工作中,使得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的各项工作稳步前进。与此同时,理事会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使研究会的工作适应党建新形势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常务理事会的集体作用,群策群力做好工作。在本届理事会工作的三年期间,常务理事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年里我们共召开了9次常务理事会。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课题的推进、年会主题的确定等等,我们都在常务理事会上讨论决定。这样做,不仅是群策群力,集中了大家的智慧,而且,常务理事所在的高校都积极带头,模范地完成研究会的各项任务,保证了整体工作的推进。

(二)充分发挥各高校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开展党建课题研究。在我们进行四个党建课题研究时,常务理事会决定,由各高校自由报名选择课题参加,这一做法很好地调动了各学校的积极性,许多学校都是党委书记、副书记牵头,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概括,取得了许多很有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年会和论坛上交流,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同一课题或子课题的各所学校互相补充材料,共同分析提高,加强了高校之间在党建工作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三)充分发挥顾问的作用,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党建研究会的顾问都是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和理论积累的老同志。理事会积极发挥顾问们的作用,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水平。如这次优秀论文评审,我们提前十天把各校推荐的79篇论文送请五位顾问审阅初评,提出建议,然后召开常务理事会进行正式的评审。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评审工作的质量。

(四)充分发掘历届理事会积累的工作经验,在继承中求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历届理事会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每次遇到一项任务,我们都会先翻一下前任的文字资料,或是向上届秘书处所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请教,这使我们这届理事会能在继承中发展,顺利完成使命。

三、不足和建议

本届理事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一是四个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不够充分,在课题进度上拖拉了。本来应该在201*年年底结题的。虽然因为抗击“非典”受到一些影响,但是还是我们抓得不够紧,把握得不够好。二是研究会活动形式还应改进,论坛只是一种尝试,还需要在讨论的深度上下更多的功夫。三是我们在处理现职工作繁忙和党建研究任务方面还有一定的矛盾,影响党建研究的深入,也影响论文质量。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会员大会,新一届理事会即将产生。我们相信在新一届理事会的努力下,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的工作一定会做出新的成绩和更高的水平。

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形势下,全国各地和各高校的党建研究工作都在深入地推进,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今年,遍及全党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即将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研究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北京高校的党建工作作出我们的新贡献。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全体成员,对一直支持和关心研究会工作的各位领导、各高校和在座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各位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扩展阅读:北京林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北京林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上午好,今天,北京林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如期举行。现在我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向各位来宾和代表汇报学会过去四年的工作,请各位指正。

一、第七届理事会任期工作回顾

北京林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于201*年7月1日经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七届理事会在中国林学会、北京市科协的领导和业务主管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原北京市林业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广大理事及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继承历届理事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紧密团结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国内外林业热点难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发扬林业学术民主、繁荣林业学术交流、普及林业科学知识、为林业政府相关部门献计献策、促进林业社区居民生计改善、推动首都林业科技进步及林业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以会养会的路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学会创办了北京森林论坛、北京市园林绿化科技奖、北京林学会官方网站、建立北京林学会产学研一体基地等学会品牌活动。学会先后主办或协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4次,参加会议代表近201*人次,其中国内学术会议9次,参加交流的代表有1500余人次,交流论文400余篇;组织或参与协办国际学术研讨会5次,境外代表300余人次,交流论文200

余篇。主办或参与举办主题科普活动16次,直接受众达2万余人次,间接受众达1亿多人次。组织开展林业新理念及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0余次,累计受益8000余人次;承担国内科研及技术推广课题研究6项,推广先进技术3项。承接国内外合作项目30余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19项,先后引进了森林认证、森林景观恢复、林业碳汇等国际林业先进理念及新型生态环保材料生态垫、菌根等;出版(内部)发行《现代林业》(原《北京林业科技》)期刊5期、论文集3本,发表论文280篇,总印数约1万册;编发学会动态70余期3万余份、印发学会及项目宣传折页6套,总印数约2.5万份;编辑出版科技科普图书8本,累计印数8.1万册。

四年多来,学会共荣获由北京市科协、中国林学会等上级单位颁发的各种奖项七项。先后荣获201*年度北京市防沙治沙先进单位,201*年度第八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组织工作奖,201*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201*年度科协系统统计先进单位;201*年度市科协系统文明单位称号及首都文明单位称号等;201*年北京林学会新品种培育及科普示范基地被命名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

在机构建设方面,学会在本届任期内新增设专业委员会2个,新增理事10人,其中常务理事3人;新增个人会员272人,新增团体会员单位7个。截至目前,学会拥有专业委员会2个,共有会员2783名,团体会员8个,其中院士7人,教授、研究员级别的会员459人,硕士以上学历的会员1481人。成功申请

社会团体编制20个,现有专职工作人员5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3人。

(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拓首都林业建设新思路结合国内外林业发展动态,积极组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国内外考察等活动是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第七届理事会任期内,学会先后主办或协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4次,参加会议代表近201*人次,其中国内学术会议9次,参加交流的代表有1500余人次,交流论文400余篇;组织或参与协办国际学术研讨会5次,境外代表300余人次,交流论文200余篇。会议涉及流域保护、森林认证、森林景观恢复、林业碳汇等多个领域。

1、创建学会品牌活动北京森林论坛

201*年学会创建了北京森林论坛,每两年一届。首届北京森林论坛,被列为201*年中国科协年会专家论坛的12个分论坛之一,于201*年12月隆重召开。论坛受到了国家林业局、北京市科协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大力支持及中国林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等兄弟学会的大力协助。论坛以森林〃绿地与宜居城市为主题,旨在搭建高层研讨与对话平台,为建设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献计献策,为推进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国科学院张新时院士、中国工程院沈国舫院士、孟兆祯院士以及来自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单位和国际组织的专家、

学者共做了11个精彩的专题报告。科技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北京电视台、华夏时报等10多家媒体对本论坛进行了报道。

201*年,第二届北京森林论坛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国家林业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论坛主题为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是为落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年林业碳汇行动计划而举办。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主持开幕式。论坛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做法,系统总结了最新进展和成功经验,统筹提出我国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与对策,有利于推进我国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工作的纵深发展。

2、关注国内外热点,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四年间,学会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德双边流域管理与水源保护林建设研讨会、密云流域治理和生态补偿多方研讨会、中马生态垫在沙漠化防治及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森林景观恢复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第23届国际杨树大会等五次大型国内外高级别学术研讨会,其中三次会议被列为北京市科协重大学术活动之一。

201*年7月,学会首次承办中马生态垫在沙漠化防治及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林业局、河北省林业厅、甘肃省林业厅以及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等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并交流了中马科技合作项目三年多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展望了生态垫在我国防沙治沙

与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前景,进而探讨生态垫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我会与马来西亚益果集团还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北京晚报、光明日报、绿色时报等十余家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201*年9月,我会首次与国家林业局、英国林委会合作,成功承办了森林景观恢复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林业、农业、环境发展等领域的10多个部门和国际组织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加强了中英关于森林景观恢复的双边对话,加强了与会者对森林景观恢复的理解以及国际间交流与联系;对在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下森林景观恢复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索。

201*年10月,学会首次与中国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共同承办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办的第23届国际杨树大会。来自欧洲、北美洲等30多个国家2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研究和探索了杨树柳树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充分展示了中国杨树研究进展及开发成果。

通过论坛、研讨会等形式的学术活动,为首都林业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宽广的交流平台,开拓了林业科技工作者的思路,活跃了首都林业学术氛围,充分发挥了学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二)发挥学会科普主力军作用,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与环保教育是学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在第七届理事会任期内,学会先后主办或参与举办大型主题科普

宣传活动16次,直接受众达2万余人次,间接受众达1亿多人次;组织开展林业新理念及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0余次,累计受益8000余人次,充分体现了学会为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服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

1、大力宣传林业碳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林业碳汇、《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名词开始为人们所了解,首都林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会紧跟国际步伐,积极与林业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林业碳汇科普宣传与培训活动,有效推动了北京市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工作的深入开展。奥运来临前夕,为了向全世界更好地展示首都绿色形象,丰富北京绿色奥运内涵,学会专家代表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创办一个‘低排放’奥运会的建议,受到了有关市领导的重视。学会成功举办了北京第一个零排放会议北京林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及你我同行主题大型公交碳汇公益宣传活动。其中多项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国林学会江泽慧理事长、国家林业局张建龙副局长、北京市牛有成副市长、赵凤桐副市长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讲话。本活动的举办有力地宣传了造林增汇新理念,提高了公众的碳汇意识,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碳汇造林、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北京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责任。

2、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大型科普活动,普及林业科学知识作为首都林业最大的林业学术社团之一,学会连续5年参

加了由科协主办的北京市科技周、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主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月等大型公益科普宣传活动,在每年的宣传活动中,学会都精心选取森林认证、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材料、林业碳汇等林业及生态环保相关的热点问题,通过开展现场专家咨询、有奖问答、展板讲解和发放宣传折页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借助科协平台开展活动,宣传效果显著。活动将科普知识、环保理念融入到普通市民生活中,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3、面向首都林业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开展能力建设是学会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第七届理事会任期内,学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与技术,搭建知识网络平台。

四年间,学会先后针对林业管理人员、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山区林农、大学生志愿者、媒体记者等不同人群,举办了以近自然森林经营、山区生态公益林管护员、森林经营认证、林业碳汇、等为主题的培训班20余次。通过开展不同形式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行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林农等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有效促进了林业科技人才的成长。

(三)发挥学会专家库优势,为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学会专家库的资源优势,围绕林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建言献策是学会宗旨之一。201*年以来,学会积极组织专家会员上报了多个专家建议,其中由我会上报的关于在201*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使用认证木材和林产品的建议、由我会荣誉理事长于志民提出的建议逐步将山区

护林员变为林务员和我会副理事长李怒云女士提出的关于创办一个‘低排放’奥运会的建议为市科协采纳并刊登,分别荣获了201*-201*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三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体现了学会在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推动现代林业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纳国际先进经验

201*年以来,学会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兄弟学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与国际组织、环保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会先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项目19项,项目涉及流域管理及水源地保护、林业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景观恢复、森林认证、社区生计改善等多个领域。

其中学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引入了森林认证国际先进理念。成功推动八达岭林场水源保护林通过了FSC森林认证,成为我国首家、全球第三家通过FSC森林认证的生态公益林。通过开展森林认证,有效促进了八达岭林场森林经营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与规范化,使各项经营活动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在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协调与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确保了森林生态功能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加强了水源保护林的可持续经营,为华北地区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示范。201*年初,经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理事会讨论通过,学会正式成为FSC(森林

管理委员会)环境议事组团体会员,是FSC首家中国团体会员。

201*年,学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合作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生计与景观战略(LLS)中国密云水库流域森林景观恢复与生计改善项目。引入了森林景观恢复技术与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等国际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为提高密云水库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改善森林景观生产力,提升山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和环保意识方面提供了示范。项目的成功开展,不仅践行了学会的服务宗旨,也锻炼了一支业务能力强、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合作团队与专家团队。

除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外,学会在引进新材料新产品方面开展了大量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会先后与马来西亚、德国合作,就可降解生态垫及菌根产品在国内生态防护与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方面开展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探索了改善北京园林绿化现状的新技术。

与此同时,学会还与瑞典国际合作开发署(SIDA)、世界银行(WB)、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福特基金会、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WSC)等在京的国内外非盈利机构建立了交流与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国际组织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引进了国外先进理念,促进了首都林业与国际接轨,也为学会在项目管理与实施、财务管理方面引入了国际上成熟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为学会的开拓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搭建绿色产业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更好地开展咨询与技术服务,学会成立了绿色产业促进部与科技研发部,建立并完善了北京林学会新品种培育及示范基地。新部门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广大学会专家资源库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活动。先后成功承接了北京茶菊和奥运小菊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生产示范项目、山地栎类乡土树种更新研究等项目,为林业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及人才资源,提高了绿色产业科技含量,在搭建绿色产业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努力办好学会《现代林业》期刊,丰富学会出版物201*年《现代林业研究》(季刊)正式开始创办,该刊是由我会主办的一个集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林业科技刊物,是首都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者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四年间学会共出版发行《现代林业》(原《北京林业科技》)期刊5期、论文集3本,发表论文280篇,总印数约1万册;编发《学会动态》70余期3万余份,同时上传到学会网站动态专栏、并通过邮件形式发送给学会理事、合作伙伴等30多家单位;印发学会及项目宣传折页6套,总印数约2.5万份;编辑出版《生态公益林管护指南》、《森林景观恢复手册》、《青少年环保教育手册》等科技科普图书8本,累计印数8.1万册。丰富的学会出版物,在宣传林业科普知识、国内外生态环保理念,传播现代林业技术与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有效宣传了学会的工作,扩大了学会的

影响力。

(七)媒体宣传

1、创建学会网站搭建学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为扩大学会宣传力度,加强学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分享学会信息。201*年,新一届理事会上任后,学会设计并制作了会标,并成功申请商标注册;组织专业人员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网站,为学会搭建了一个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网站开辟了学会会员专区、科研项目、国际合作、绿色产业、学会出版物、媒体报道、供求信息等多个栏目,同时完善了网站后台管理,实现了多人共同维护、时时更新的功能。网站的建设不仅加强了学会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扩大了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会的服务水平与办事效率,为首都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更好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2、媒体报道中的学会

四年多来,学会开展的学术及科普活动、科研项目等工作吸引了北京电视台、中国绿色时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产生新闻报道百余篇。先后有来自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CCTV-7绿色时空、BTV-7生活面对面、昌平电视台-科教频道以及中国日报、中国科技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新闻社、华夏时报、北京晚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京郊日报、京华日报、新京报、信报、竞报、北京市林业局宣传中心等在京的20余家主流媒体就学会开展的科普及学术活动进行了报道;同时,来自网络上的首都之窗、北京园林绿化

信息网、首都科技网等政府权威网站转载报道数百次,扩大了学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会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与吸引力。

(八)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夯实学会发展基础1、加强学会组织及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学会凝聚力积极推进民主办会,充分发挥理事会集体领导的作用,连续五年召开理事会议;连续四年顺利通过社团办组织的年检工作,并在201*年被列为免年检单位;修订完成学会财务制度及《北京林学会规章制度汇编手册》;成功向社团办申请了学会正式编制20名。

2、成功成立分支机构壮大学会科技服务队伍

为发挥北京林学会在防沙治沙专业、水源地保护、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科学指导作用,学会成功向社团办申请成立了北京林学会治沙专业委员会、水源地保护与水源林经营专业委员会、林业生物质产业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壮大了学会的科技服务队伍,增强了学会在该领域的科技含量。

3、搭建学会评优、荐优平台积极组织表彰评选四年多来,学会先后组织会员及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市科协的金桥工程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评选、全国林业科普基地、中国林学会劲松奖、从事林业50年科技工作者奖等多个奖项的评选工作。成功推荐63名学会会员荣获第六次劲松奖、14名在京老科技工作者荣获从事林业工作五十年以上科技工作者奖项。成功推荐了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北京林学会新品种培育及

科普示范基地等4家单位成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多次组织推荐学会会员单位申报第三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梁希科普奖、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等奖项,并获三等奖五次、二等奖三次。通过表彰评奖,充分调动了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七届理事会任期以来,学会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由学会创办的《现代林业》期刊由于一直没能申请到正式刊号,致使学会期刊办刊过程中障碍重重,发展缓慢;

(二)学会各项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化、程序化;

(三)学会在调动和发挥理事和会员的积极性和优势方面存在不足,理事、会员参与学会活动比例不高,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学会会员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建立个人会员及团体会员资料数据库,实现会员登记信息数字化,增强服务意识,使学会与会员间沟通更加便捷;

(五)与行业内组织机构交流不足,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以上是第七届理事会四年多来的工作汇报,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尹伟伦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768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