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体会与思考(投稿)

时间:2019-05-29 20:49:3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体会与思考(投稿)

接通“地气”强“底气”

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肖本明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各项事业方能根深叶茂、永葆生机。早在1945年延安干部会议上,毛主席就把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结果。时隔六十多年,尽管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时代不同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共产党人作为“种子”的特质没有变。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近期,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三解三促”为主题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为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接通“地气”、去除脱离群众危险的“官气”、增强做群众工作“底气”开出了“一剂良方”,对于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为全党亲民爱民楷模、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市率先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活动,并且形成了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省委罗志军书记的充分肯定。

一、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有效载体,增强了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

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就不会有坚定的群众立场。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肩并育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情同鱼水。

现在,尽管通讯、交通发达了,联系更便捷了,但现代技术代替不了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所带来的情感效应,民情民意必须用“脚步”去量。淮安市连续多年深入开展“三进三帮”活动,即“进农户,帮增收致富”、“进企业,帮发展转型”、“进社区,帮和谐创建”,促进领导干部深入到农村、社区和企业,与广大群众在促膝谈心中拉近距离,在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活动连续开展数年来,共有5000多人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6万多人次的机关干部走进基层,走访群众120万人次,为民办实事5万多件,拉近了干群关系,领导干部群众立场更加坚定。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三看”,即看天空蓝不蓝、看流水清不清、看老百姓的口袋鼓不鼓,已成为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三把尺子,使各级领导干部更自觉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定决策,群众利益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好地维护和发展。领导干部下去了,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关键在干部,开展领导下基层活动就是联系群众的一个很好纽带,让各级干部最广泛、最深入地走进基层、联系群众,增进感情、密切关系,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当亲人。

二、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办实事、解民忧的一项惠民举措,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让群众得实惠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落脚点。群众有了实际困难,首先会想到找党委政府,找领导干部。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主动靠上去解决,群众就会顺气,更加信任党员干部;反之,如果群众找上门来,还三推四躲,肯定造成干群关系矛盾。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件中明确每个领导干部每年至少为所在村群众办

一件以上实事,切实让基层和群众感受到领导干部“三进三帮”带来的实惠。仅201*年,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就先后走访农户1.4万户、企业1400多户、接待群众4600多人次,为民办实事2210件,无偿投入各类资金7000余万元;为社区和居民办实事300多件,帮扶特困家庭400户,帮助780多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873个,办实事756件。如针对在“三进三帮”活动中基层反映的城乡养老问题以及保险费用一次性缴纳难的情况,率先建立农民城乡“尊老金”制度和实施“万人助保工程”,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否得到群众拥护、受到群众欢迎,关键在于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我们必须带着造福于民的宗旨,带着改善民生的责任,下到问题和矛盾集中的地方,走到生活相对困难的群众中去,真正帮到点子上,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难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所带来的党委政府的温暖关怀,感受到各级领导干部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深情厚意。

三、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种基层历炼,锻炼提升了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善于做群众工作、发动群众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致胜法宝。当前,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种种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到位,沟通疏通不及时,利益照顾不周全。我们坚持把群众工作能力作为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第一能力,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第一阵地,推动领导干部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深扎根于基层,扎根于群众,使部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领导干部补上了群众工作“必修课”,领导干部在这一活动

中锤炼了执政为民的政治品德,丰富了组织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方法,锻炼了指导和推动基层工作的能力,提升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近年来,淮安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阳光信访、和谐城管等群众工作新鲜经验,成为“全国亮点”并被广泛推广。接通“地气”,做群众工作才有底气。只有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作,使路子越走越宽广,事业越来越兴旺。

四、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化解发展难题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心群众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本方式,也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更是实践党的宗旨,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根本保证。由于工作原因,领导干部思路较为开阔,办法比较多,能够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对于帮助基层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特殊优势。多年来,淮安市各级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中,帮助所在村、社区和企业,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解决了一批制约发展的难题,引进了一批发展项目,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了群众增收致富。至201*年底,全市22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已全部破“零”,有15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18个村达到20万元以上。市直部门的主要领导,结合工作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部门、系统资源,切实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招工、技术创新等难题,产生了一个单位主要领导下基层、大家齐心协力帮发展的乘数效应。要把领导干部下基层帮助发展,作为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的实际行动,帮助基层找准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帮助群众上好致

富项目,帮助解决发展中的种种制约,促进基层更好更快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蛋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裕。

五、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推动基层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有效探索,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在基层。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既是发展阶段性特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集中反映,也是基层管理薄弱环节的外在表现。我市在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过程中,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创新完善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1223”的思路和举措,即明确“一个发展宗旨”,即发展为民;抓“两强”,即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基本队伍;抓“两早”,即对问题要早发现、早处;力争“三解决”,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源头,巩固了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我市信访工作连续五年赴省进京上访保持全省较低水平,连续五年工作排名位居全省前列,连续五年无省级“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县(区)”,连续五年无有影响的信访事件。如我市清河区成功获得全国首批、苏北唯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这与领导干部“进社区,帮和谐创建”活动,市、区两级机关的强有力的对口指导帮助是分不开的。“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活则全局活,基层强则全局兴”。利用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使更多的注意力、工作精力、工作资源配到最基层,各项措施落实到最基层,促进工作重点前移、重心下移,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实根基。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有效形式,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务实作风是内在支撑。因此,必须在深入开展集中活动的基础上,坚持以群众的认同感、满意度为导向,从干部教育、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环节入手,探索建立一套促进领

导干部经常性下基层的长效机制,使领导干部下基层由制度约束向自觉自发转变,由集中活动向常态开展转变,努力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联系人:淮安市委办公室调研处梁同景

电话:0517-83934339手机:13861551066邮编:223001

扩展阅读:干部下基层心得体会

“我下基层该做什么”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街道**

按照街道统一安排,在“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立功竞赛活动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我为发展能做什么”和“我下基层该做什么”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本次活动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使我感受深刻,体会颇多。

一、深刻认识,增强活动自觉性。

在全市上下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化管理以来,市委提出要以“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立功竞赛活动为载体,全面增强社会化管理水平。其中作为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一个实际步骤,年初开展这样一项大讨论活动,是要进一步引导机关干部尽快从节日的氛围中走出来,投入各自的工作角色,从全局战略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主动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加快地区发展的决心,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职能作用,提升工作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二、积极研讨,加快成果转化。

本次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是成果转化。我们科室也在学习的基础上,围绕部门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讨,按照立功竞赛活动要求,从本科室业务和职能出发,就201*年工作区分常规、重点、难点、亮点,研究制定工作目标、主要措施、

完成时限,落实责任,确保全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按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展开,最终实现工作效果最优化。

三、走进社区,拉近干群关系。

在机关“干部下基层”日,我同科室同事一起到包保的玉华社区,结合科室职责协助社区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走访了贫困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向个体工商业户宣传了安全防火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向他们了解需求,掌握社情民意,尽管有些问题不是我们能当时解决的,但我也认真记录下来,反馈到相关科室。

四、分享体会,促进活动效果。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知民之怨。群众有意见,作为干部面对这些情况,决不能回避矛盾,怕见群众,更不能一味压制,要及时深入第一线,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让他们诉诉苦、吐吐怨,把心窝子的话说给你听,这样才能摸清情况,知道群众的怨在何处,解决问题起来才能心里有底,有的放矢。我们也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晓民之盼。从走访了解的情况看,现在群众迫切愿望就是加快发展,脱贫致富。而我们街道能做的就是把发展的软环境营造好,给群众提供就业的信息和援助,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而不是“端架子、送麻烦”,这样才能让群众信任我们,支持我们。我们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解民之难。当群众在困难时,我们应该要做他们的主心骨,领导干部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取舍标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体察他们的苦衷,充分尊重群众的志愿,只有一

件件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我们这次接触到的每一个群众对我们的到访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有找麻烦思想的群众必竟在少数,绝大多数的群众是愿意跟我们真诚交流的,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有着这样共同目标,没有过不去的鸿沟。

总之,我将紧紧抓住这次下基层的有利契机,尽可能多的抽时间深入到所联系社区,尽己所能为基层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与帮助,为街道的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活动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O一二年二月一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体会与思考(投稿)》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体会与思考(投稿):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的体会与思考(投稿)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3953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