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普洱市革命老区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29 22:11:11 网站:公文素材库

普洱市革命老区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普洱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普洱茶|作者:潇无痕|来源:|文字大小:[大][中][小]|在线投稿一、普洱市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革命老区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1999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确定了46个革命老区县(区)和40个革命老区乡(镇)。我市革命老区包括思茅、宁洱、墨江、景谷、江城和澜沧6个县(区),有国土面积3280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0.7%;人口1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8%,隶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普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普区包括了现在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玉溪市、临沧市部分县,共17个县,面积约7.3万平方公里。

普洱市革命老区是思普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主要根据地。早在1927年,云南省临委委员杨正元就在宁洱建立了中共普洱特支和中共宁洱县委,培养发展了一批党员和共青团员,组织了拥有会员近千人的“互济会”及“青年读书会”。1931年,普洱特支、墨江支部准备举行武装起义建立红色区域,虽然由于事机泄露,未能成功,但在各族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火种,使党在民族地区的活动得到迅速发展,把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1932年,共产党员罗有祯在宁洱举行了勐先武装起义,攻下了江城勐野井盐矿,并沿途向各族人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开仓济贫,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在思普区转战数月,给国民党地方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后因叛徒暗杀了领导人罗有祯、罗承美,起义最终失败。这一系列武装斗争,虽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达到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实现武装割据的目的,但为以后党在思普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46年6月,滇南党组织沟通了磨黑中学党员之间的组织关系,成立中共磨黑中学党支部,被国民党彻底破坏的思普区中共党组织又开始活动起来。同年8月,又成立思普特支,下辖磨黑中学党支部、墨江中学党支部。随着建党工作逐步开展,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地方,陆续建立了党的基层支部,主要有磨黑中学支部、磨黑镇小学支部、磨黑西北分支、普义分支、通关支部以及墨江中学、勐主(现景谷碧安)中学支部。普洱特支通过地下组织网络,密切基层组织的联系,及时贯彻党组织各项指示决定,推动思普工作的开展。1948年10月,一批华侨回国参加解放战争,经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同意,40人先后进入景谷、澜沧,其中的中共党员组成党组(简称归侨党组)。1949年2月,在中共勐主支部和归侨党组的领导下,组建了人民自卫军普光部队和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一支队。这些革命武装在滇南逐步发展壮大,先后解放了20多座城镇,建立了由17个县连成一片、占地7.3万多平方公里的思普革命根据地,为云南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解放后,普洱革命老区又面临着民族之间的矛盾、各种残余反动势力干扰、边境和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敌我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社会矛盾融为一体。面对这些情况,普洱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开展了“生产自救”、“清匪反霸”、“巩固边防”(江城曾是对越自卫还击战区之一)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平定了反革命武装叛乱,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创建了安定的社会环境。1951年在宁洱举行了由26种民族代表进行的剽牛盟誓,代表各民族人民盟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一心一德,团结到底。谱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的新篇章,立下了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回顾普洱市革命老区的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普洱人民、普洱老区人民,都作出了无畏的牺牲和巨大的贡献。在革命战争年代,普洱老区人民从1927年建立中共普洱特支和中共宁洱县委到1950年普洱全境解放,在敌强我弱、工作艰险,党组织多次遭受挫折的形势下,依靠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切爱国人士,组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为滇西南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宁洱磨黑被誉为滇西南的“小延安”,磨黑中学也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基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普洱老区人民清匪反霸、保家卫国、维护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民族团结奋斗史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和精神代代相传,为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普洱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普洱市6个革命老区县(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各老区县(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扶贫攻坚、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弘扬老区革命传统,不断完善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老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6个革命老区县(区)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思茅区围绕“农业稳区、工业强区、茶城名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201*年,实现生产总值26.08亿元,同比增长20.6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2.9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6亿元,同比增长15.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6元,同比增长8.79%;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同比增长13.42%。

宁洱县全面实施“开放活县、产业立县、文化兴县”战略,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普洱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201*年,实现生产总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18.4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59亿元,同比增长27.4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9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元,同比增长10.82%。

墨江县实施“解放思想优环境,加大投入打基础,发挥优势建骨干,突出特色兴产业,真抓实干强作风,构建和谐促发展。着力打造水电、林产、矿产、烤烟、畜牧五个重点产业,努力培育橡胶、茶叶、蔗糖、紫胶、文化旅游五个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北回归线和国际大通道上绿色生态经济大县、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商贸旅游文化重镇三大目标”的发展思路,建设发展开放文明和谐新墨江。201*年,实现生产总值12.45亿元,同比增长10.34%;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59亿元,同比增长11.8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同比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元,同比增长0.99%。

景谷县坚持实施“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为重点,打牢交通市政、农业产业、科教文化三个基础,培植壮大林产、矿电、特色农产业三大产业体系,实施改革开放活县、产业项目立县、绿色工业强县、生态农业稳县、民营经济富县和科教文化兴县六大战略,着力打造活力景谷、绿色景谷、实力景谷、和谐景谷”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景谷建设。201*年,实现生产总值18.55亿元,同比增长14.6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7.4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亿元,同比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4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同比增长12.26%。

江城县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生物富县、口岸活县”四大战略,巩固提升水电、林业、畜牧、橡胶、茶叶、蔗糖六大骨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年,实现生产总值6.81亿元,同比增长15.9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29亿元,同比增长15.9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9,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1116元,同比增长0.86%。

澜沧县全面实施“改革开发活县,绿色经济强县,拉祜文化兴县”三大战略,着力打造“拉祜文化、千年古茶、糯扎渡”三大品牌,积极培育林业、蔗糖、茶叶、畜牧、矿产、水电、文化旅游、蚕桑等富民产业,促进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年,实现生产总值15.47亿元,同比增长19.73%;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59亿元,同比增长22.1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0元,同比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1006元,同比增长10.30%。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6个革命老区县(区)从贫困群众要求最迫切的生产生活困难入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老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大为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1*年,6个革命老区县(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0亿元,同比增长28.55%。其中,思茅区20.15亿元,同比增长19.13%;宁洱县6.66亿元,同比增长29.40%;墨江县14.20亿元,同比增长30.02%;景谷县8.29亿元,同比增长30.82%;江城县6.81亿元,同比增长39.26%;澜沧县12.39亿元,同比增长36.52%。

(三)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6个革命老区县(区)以推进产业调整和开发为主线,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老区经济发展。201*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思茅区为13.0:35.6:51.4,宁洱县为34.5:25.0:40.5,墨江县为32.5:28.8:38.7,景谷县为36.3:37.3:26.4,江城县为39.7:25.9:34.4,澜沧县为36.3:32.4:31.3。老区的茶产业、林产业、水电产业、矿产业、生物资源开发产业、建筑建材业、交通运输业、商贸旅游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二、三产业得以逐步壮大。(四)竞争力水平有较大提升。201*年1月1日,《中国县域经济报》对全国2062个县(市)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行了评价,我市6个老区县(区)的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竞争力都有了较大提升。思茅区综合竞争力全省排名第4位,全国排名第196位;经济发展全省排名第10位,全国排名第480位;社会发展全省排名第2位,全国排名第77位。宁洱县综合竞争力全省排名第30位,全国排名第995位;经济发展全省排名第51位,全国排名第1361位;社会发展全省排名第27位,全国排名第718位。墨江县综合竞争力全省排名第91位,全国排名第1857位;经济发展全省排名第72位,全国排名第1688位;社会发展全省排名第93位,全国排名第1872位。景谷县综合竞争力全省排名第51位,全国排名第1406位;经济发展全省排名第40位,全国排名第1164位;社会发展全省排名第58位,全国排名第1478位。江城县综合竞争力全省排名第60位,全国排名第1512位;经济发展全省排名第82位,全国排名第1744位;社会发展全省排名第47位,全国排名第1231位。澜沧县综合竞争力全省排名第98位,全国排名第1898位;经济发展全省排名第98位,全国排名第1835位;社会发展全省排名第94位,全国排名第1883位。

(五)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6个革命老区县(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全力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得到落实。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切实加强以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新进展,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步提高。大力推进“整合资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抓住国家重点扶持的机遇,着力实施安居温饱村、扶贫安居工程、重点扶持村、民族特困乡、茅草房杈杈房改造、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通过整合闲置资产、大力招商引资、盘活优势资源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控制了重大群访事件的发生,全力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三、普洱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市革命老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较浅层次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或缓解,但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老区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依然存在。我市6个革命老区县(区)都是以农业为主,大多是版图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收入低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纳资金和技术的能力较弱,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主要表现在“三缺三低”,即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尤其是缺企业家人才;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工业化程度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慢。

(二)基础设施薄弱,短期内实现较快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难度很大。我市6个革命老区县(区)是经济欠发达县(区),虽经全市上下合力攻坚,面貌有较大改善,但老区行路难、安全饮水难、通信难、用电难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县(区)的问题还很突出。从道路交通看,虽然初步形成了一个大的交通网络,但技术等级低,覆盖能力有限,晴通雨阻时有发生,公路网络规模效益尚未形成;从水利化程度上看,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靠天吃饭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县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还不足20%。(三)人力资本匮乏,贫困层面继续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消除。我市6个革命老区县(区)由于贫困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科技的水平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落后,无论是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或外出务工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收入增长缓慢。由于投入不足,转移培训工作远远跟不上农民外流步伐,相当多的农民没有经过培训,只能从事笨重简单的体力劳动。

(四)社会事业落后,群众生活质量低的状况改变不大。我市6个革命老区县(区)由于地处山区,改革开放的成果难以惠及老区群众,现代社会的文明新风吹不到穷乡僻壤,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观念陈旧落后,信息闭塞,上学、就医、听广播、看电视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另外,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到普洱这样聚老区、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地方来工作,人才队伍的结构难以改善。

(五)现行政策对老区的倾斜不够,缺乏必要的助推力。近年来,上级在各种建设项目上要求采取国家与地方资金配套,贫困老区因资金难筹集,达不到配套要求,该上的项目上不了。扶贫贷款是国家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以贴息或小额信贷到户贷款的方式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各类生产性项目。但是,由于政策性贷款商业化经营,导致扶贫贷款难以实现所设计的政策目标,银行要保本收利,政府要扶贫,银行方面存在着放贷成本高和回收难的风险,致使贫困老区很难得到扶贫贷款带来的好处。

(六)组织领导对老区的运作不够,缺乏强大的整合力。主要是老区建设没有专门的机构抓,没有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没有专门地布置检查,力量整合不起来,导致有限的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有限的政策很难落实,很多老区群众感受不到政府的扶持。同时,由于对老区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浓厚的氛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支持老区的声音越来越弱。

四、加快普洱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实现全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强化对革命老区实际情况的认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争取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支援我市革命老区建设。

(一)发展战略方面。建议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我市革命老区进行特殊扶持,把扶贫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尽量考虑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实行倾斜,逐步缩小革命老区发展差距。(二)长效机制方面。在充分征求我市6个革命老区县(区)意见的基础上,经市委政研室、市扶贫办研商,我市及6个革命老区县(区)均具备成立老促会的条件,具体建议如下:1.普洱市及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谷县、江城县、澜沧县成立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作为政府扶贫机构职能的一种有益补充,推选具有革命经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老领导、老同志组建领导班子,挂靠市扶贫办及相关县(区)扶贫办开展工作,由扶贫办主任兼任同级老促会副会长,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同志余热和老促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全心全意为革命老区人民服务为宗旨,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我市革命老区做宣传、搞调研、献计策、谋利益、办实事,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搞好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多做贡献。

2.普洱市在市扶贫办成立老区科,设编制3人,具体负责革命老区建设工作。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谷县、江城县、澜沧县在各县(区)扶贫办成立老区股,明确1名专人负责革命老区建设工作。

(三)优惠政策方面。建议设立革命老区建设基金、革命老区建设专项贴息贷款,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给予革命老区更优惠的政策和扶持,加快改变革命老区贫困落后面貌的建设步伐。

扩展阅读: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记栾城县南高乡革命老区建设

南高乡是栾城县革命老区乡,1939年6月栾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就在南高乡南屯村成立,位于县域东南部,与藁城、赵县接壤,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全乡辖22个行政村,共有人口6035户,2.5万人,耕地4.6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乡。

近年来,南高乡党委、政府不断发扬老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全力推进“3211”工程、建设经济强乡为目标,坚持“抓安全、保稳定、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工作思路,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乡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发扬敢拼敢干、开拓进取精神,努力打造特色民营经济南高乡党委、政府深知无工不富的道理,依托南高纺织产业聚集区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纺织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南高纺织产业聚集区也在201*年被石家庄市列为重点产业集群(石政[201*]9号)。

完善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园区。全乡现有工业企业204家,其中纺织企业167家,全乡布机拥有量9200台,纱锭12万锭,吸收劳动用工9000多人。利用南十里铺纺织专业村传

统产业优势,以南十里铺为中心,辐射南宫、南韩家庄、西安庄、北安庄等村,高标准完成了南高乡纺织工业聚集区规划,十二五期间,总规划面积达3000亩。结合第二轮土地修编和南高乡发展规划,预留出紧邻308国道,南宫村南建设用地指标230亩,谋划建设南高纺织中心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优化硬件基础,营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结合本乡实际,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投资400余万元,对聚集区内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硬化面积30000平米;新打深水井两眼;建成8000千瓦南十里铺变电站一座,主变总容量达13000KVA,大大改善了企业用电状况,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转变管理观念,积极服务企业发展。牢固树立“监管就是帮忙、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新理念。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每年年初及年终举办一次大型招工洽谈会,并适时组织人员奔赴赵县、元氏等邻县帮助招工,缓解企业用工不足的情况。筹建南高乡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对外站所一站式服务,从思想到行动上为群众大开方便之门。为更好地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造成的伤害、赔偿、经济纠纷等问题,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积极探求新机制,创造性的成立了南高乡纺织行业协调中心,为解决企业矛盾纠纷建立了良好的化解机制。

提升技术水平,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针对个体私营纺织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落后的状况,积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纺织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创建立企业品牌,实施品牌战

略。今年上半年,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西安庄丰博纺织项目;投资3900万元改扩建了南十里铺保成纺纱项目、丙立纺纱项目、恒信纺纱项目;谋划了投资3500万元扩建金丰纺织等项目。今年上半年,全乡实现总产值9.7亿元,全乡完成财政收入1679.42万元。

二、发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乡党委、政府利用群众身边致富典型,发展大户经济、能人经济,以大户带调整,以能人示范调整,积极推动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聘请市、县农业专家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理论讲解和政策灌输,并分批组织各村主要干部、南高、温家庄、南安庄、龙化等村种植大户、群众代表500多人次到乡内、乡外甚至山东寿光、廊坊等地参观取经,初步解决农户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的矛盾。一是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动“南高乡万亩洋葱种植基地”建设。依托外贸企业石家庄德远公司坐落我县的优势,大力扶持康洋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门出台洋葱种植基地土地流转奖励办法,鼓励种植基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由公司或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经营,将农户和市场紧密连接起来,根据市场行情实行洋葱与糯玉米、冬瓜、叶菜多种组合的套、间种植模式,形成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由南安庄洋葱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苏辛庄、前庄、西宫、龙化等村发展,种植规模由1200亩发展至现在的3000多亩,实现连片种植,每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力争在今年种植面积扩展到5000亩,三年内洋葱种

植面积达到10000亩。二是引进农业项目,在乡域北部打造高档苗木种植基地。在乡域北部温家庄村引进农业项目,打造高档苗木种植基地。积极与县林业局联系,在温家庄村引进北京东方园林苗圃项目,一期投资201*万元,流转土地530余亩,大力发展集观赏、培育、销售为一体的五角枫、云杉、雪松等高档观赏苗木种植。在全县“抓亮点、创特色、带全局”活动中作为全县亮点之一,得到县领导好评。现正在谋划向周边北高村、南屯村发展,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北高1000亩流转土地已签订协议。计划今年发展目标达到3000亩以上。三是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乡域中部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乡党委帮助龙化村积极跑办引进了格兰特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一期投资1000万元,占地60亩,现正在施工建设。西宫二村村民利用无土栽培技术,以香椿、苦菊等芽菜为主搞精品种植,已建成标准化大棚1个,产品销往市农贸批发市场,大棚年收益2万元以上。

三、发扬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精神,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乡镇党委书记、乡长带头深入各村走访调研,发现、解决问题,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一是坚持承诺服务机制,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困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重要抓手,不断深化细化,对照年初公开承诺事项,半年来南高乡党委、政府带领各村“两委”不等不靠,新上变压器9台,新打吃水井1眼,浇地深井23眼,安装节水防渗管道11200米,新修通村公路4000米,安装体育健身器材6套,为5个村

安装了路灯,投资50余万元新建、改造了龙化、小寺安庄、西一等13个村“两委”办公室。这些实事为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受到群众好评。

二是加大农村卫生卫生事业建设,提升群众医疗服务水平。乡卫生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扩建,已建成标准卫生院,卫生院各项条件大大改善,病房安装了空调。各村卫生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半年全乡新建12个村级卫生室,建筑面积1641.4平方米,总投资158万元。截止到6月份,合作医疗补偿慢性病9人次,补偿金额21620元,参合农民住院216人次,补偿金额13.6万元,门诊补偿44808人次,补偿金额20万元。今年6月份,全市卫生系统造现场会在南高乡南宫村举行,县领导对我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针对我乡纺织行业较为单一的特点,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对辖区内企业实行四级管理。即:根据企业安全性质进行了级别划分,共分为四级,明确了每个企业所在的级别。对一级、二级企业执行周检查制度,对三、四级企业实行月检查制度。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素质和能力。召开厂长、经理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组织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15次,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上半年检查企业856家次,下发企业自查安全隐患台账220份,查找各类安全隐患321处,当场整改206处,限期整改115处。通过细致周密的安检工作,保证了南高乡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四是扎实推进安居工程,新民居建设稳步推进。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示范带动、整体提升、注重实用”的整体思路,积极推进新民居建设。结合南高乡实际,依据各村地理位置,南高乡规划建设5个中心社区。温家庄各项手续已准备完备,现正在筹备建设。北高、西宫二村都已被明确为省级示范村。

五是严格落实食品监管责任,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南高乡党委政府坚持各部门协调联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除坚持每半月对所辖区域内的生产、加工、销售食品的各类门市部、小卖部、超市、饭店、肉食店等经营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外,南高乡还联合南宫工商分局、派出所、卫生院、乡农技站、畜牧站、党政办等有关人员开展了对学校食堂、食品生产企业、蔬菜种植、农资门市等专项检查,并严格建立台账,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六是认真执行各项惠农政策,保障群众得到实惠。粮食直补款及综合补贴款按时下发到农户手中,全力抓好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高效生态林网和环村林占地补贴的落实和发放工作。家电和汽车下乡工作稳步开展,今年上半年共办理623户,补贴金额48万元。

七是大力化解信访积案,全面巩固和谐稳定局面。明确提出“全力发展积极为栾城添光彩,维护稳定力争不给全县找麻烦”和

“全力突破陈年老案,坚决杜绝新的信访隐患”的工作思路。始终把维护稳定、化解信访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全乡头等大事来对待,坚持“信访工作无小事”,建立健全了信访稳定工作分析评价体系和信访沟通、协调机制,出台了《南高乡信访稳定责任追究办法》。在信访案件的调处上,我们坚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利益角度上去分析思考问题,把信访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动真情、用真心、使真劲,经过不懈努力,截止目前,南高乡共解决解决信访案件20起,其中宅基地纠纷6起,涉法民事纠纷6起,化解集体访苗头3起,彻底解决了包括南屯村李莲英、刘西敏、南宫村刘元辰、前庄村王莲姐等一批10年以上的陈年积案,为全乡经济跨越式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以来,虽然我乡各项工作进展不错,但与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县委政府提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南高乡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快南高纺织园区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乡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普洱市革命老区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普洱市革命老区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普洱市革命老区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4597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