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自觉投身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旋律,进一步倡导和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街道团工委以公民道德与价值取向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于8月开始,举办了“不是3·5,一样谈雷锋”新浪微讨论和“学雷锋做好事,我奉献我快乐”青年主题辩论赛。近2个月来,社区青年分别围绕“新时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学雷锋是否应该高调宣传”、“学雷锋是否应该物质奖励”、“当代社会,弘扬雷锋精神更需要进行制度建设还是精神宣传”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和激烈辩驳,在思辩的过程中共同探讨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期间,也形成了青年自己对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的鲜明观点。
新时期的雷锋精神拥有更多的涵义和表现方式
“雷锋,在他那个时代是个英雄,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种精神,而对整个时代来说他是一座人类精神上的丰碑。”网友在微讨论活动中如是说。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时代同行,雷锋精神也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活力,赋予新的使命。即便时光流逝,雷锋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新时期的雷锋精神已不仅仅局限于助人为乐的服务精神,而是体现在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岗敬业、关爱他人、锐意进取、勤俭奋斗、钉子精神等都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真实体现,志愿者、义工等都是雷锋精神的延续。
以物质奖励为手段,将学雷锋植入人心
无可厚非,学雷锋从其本质意义而言,是为人民服务,而非为人民币服务。如果单纯将学雷锋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来考量,物质奖励的确有违背其内在驱动力之嫌。况且物质奖励的标准很难界定,多少奖励足矣?我们不得不说,身边诸如郭明义这样的平民雷锋,绝不是出于物质奖励才会伸以援手,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行为。若将学雷锋与物质奖励相挂钩,我们不得不在施助者的动机上打上个大大的问号。然而,从另一角度出发,作为一个处于和谐社会建设之中的国家,不是每一个个体都能有如此崇高的价值观认识,物质奖励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亦或是一个推手,鼓励和号召更多人投身学雷锋的行列,并将其慢慢植入人心,通过一个理念的灌输升华为一种习惯的养成。
当代社会,弘扬雷锋精神需要制度建设和精神宣传双管齐下制度作为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等特征。伴随着社会进步,制度建设已从宏观覆盖到微观的方方面面。就学雷锋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将雷锋精神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用各项制度分别加以体现,以制度鼓励、促动和加以引导,让人们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常态化地形成学雷锋的习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此前彭宇案、小悦悦事件、该不该扶老人等道德滑坡事例的接连发生,让人们对学雷锋做好事抱着一丝担忧,更让我们意识到好的社会风气还需要有法律、法规或者制度层面的依托和保障,让做好事者不会有后顾之忧,也就是所谓的“必须用制度托起助人的美德”。同时,制度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人们学雷锋的途径,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让人们在学雷锋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方向性和指导性。
若站在精神宣传的角度而言,发挥主观能动性靠的是内在意识,精神宣传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自觉认同,也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弘扬雷锋精神。我们绝对相信,促使“最美妈妈”吴菊萍舍身救坠楼儿童的一霎那,绝不是她左思右想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举。在当今各种价值观和文化充斥的背景下,人们急需一个精神家园的回归。精神宣传就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进而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
其实,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精神宣传,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非要争个你长我短本不可能。应该说,弘扬雷锋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宣传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如何创新学习雷锋精神的形式,并将其代代相传,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归结到我们青年自身,务实地学雷锋更有意义。
高擎雷锋精神火炬,不需要多高的起点,只需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小到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公车让座、捡拾垃圾……滴水汇成海,许许多多小事集合起来就变成“大事”了。
高擎雷锋精神火炬,不在于搞一场运动,只需要贵在经常,重在持久。学雷锋做好事更需要注重的是一种理念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高擎雷锋精神火炬,不追求宏大蓄势,只需要踏踏实实,立足岗位。就让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从身边做起,将雷锋精神转化为日常行为,关心身边人、做好身边事,以自己的能力扩大服务的半径,从青年开始,引领社会正力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街道青年大讨论活动心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60758.html
- 上一篇:201*七一纪念活动总结
- 下一篇:学校化学物理实验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