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小山村的变迁之四代人娶亲

时间:2019-08-22 23:35:43 网站:公文素材库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小山村的变迁之四代人娶亲

  一、毛驴驴

  我妈说,她是骑着一头毛驴嫁过来的。

  我外婆家住在祁县南山一个深山老林的小村庄。三圪梁夹两沟一面坡,出门就爬坡,洗衣服蹲小河。山民们出出进进十分不便,不是肩挑就是背驮,路远一点就赶着毛驴。因此,毛驴运输成了当地村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从我记事起,外婆家人每年种田耕地、送粪,收庄稼等一系列农活基本用的都是毛驴。出山走亲访友路近一点步行,远一点的赶着驴驮驮,山民们成了地地道道的“驴邦人”。

  说起送亲的喜驴当地的村民也有一番讲究:毛驴要选本地的土种驴、身体修长健壮、有耐力、不捣蛋、雌性的。脖子上要带一串铜铃,下面吊一个大红穗穗,笼头上也裹着红布布,走起路来“叮咚...叮咚”远远的就听到了,驴驮来了,十分威风。

  送亲那天我妈骑着一头玉顶驴。驴把式牵着驴,慢慢地下了弯弯曲曲的小山路,过了潺潺的清水河,又转弯抹角上了巴巴坡,爬过了北岗头,就一头进了老鹰沟。野鸡呱呱呱,山雀吱吱吱,七拐八转的好不容易出了沟,一看满目清翠,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们继续往前走,前面的八洞河又拦住去路。执事人在河边来回察看了一番,准备淌水而过,突然南山顶一个炸雷,转眼间发来了洪水,河浪劈脸袭来,波浪从天而降,其势汹汹,随从人员捏着一把汗,都不敢轻举妄动。跟随的媒婆嘴巧的像八哥,右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笑着说:“不要紧,河神爷不是拦路,是龙王爷迎亲。这是你家的喜事,咱们准备大胆过河吧。”众人面面相观,半信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吱声。

  果然,驴一下水,河水就逐渐变小了。一霎那,风平浪静,转危为安,一行人顺利通过了提心吊胆的小河。原来这是一条季节河,河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就这样,一头小毛驴把我妈驮到了婆家。闯河水无险,也许这就是命吧,有人说是母亲命硬。

  母亲过门后,一辈子勤俭持家,千辛万苦,费尽心血养育我们五男二女长大成人。母亲的品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女性的一种可贵的美德吧!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提起一曲祁太秧歌《割莜麦》的山歌“灰毛驴驴上来灰毛驴驴下,一辈子也没有坐过好车马!”

  如今我也满堂儿孙膝下承欢,多少欢乐和悲伤的往事都记不清了,唯独母亲骑驴出嫁的故事至今使我记忆犹新,永远刻在我的心上。

  二、自行车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遭受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我从祁中应证入伍,当了义务兵,一晃六、七年,眼看成了大龄青年了。父母为我的婚事十分着急,成了他们的一件心头大事,几次催我回家相亲办婚事。是啊,婚姻是人生一辈子的终身大事。

  这年,正赶上“四清队”下乡入村。我们村也来了工作队,对大、小队干部进行“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作风”的政治活动。当时工作队员下乡是吃派饭,住贫下中农家。(大队不设住处,也不起灶),和社员们打成一片。

  工作队要求大、小干部“洗澡”过关,轻装上岗,搞工作,抓生产。听说有一个大队干部关在公社不让回家,老婆就吓得在家上吊自尽了。

  不管怎么说,娶媳妇,嫁居奴也是农村人的一件头等大事,事情总是要办的。不过俺村的干部一向工作作风过硬,办事认真。姑父又是大队书记,自己侄儿要娶媳妇,这是农村的头等大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就和俺妈说:“要想个办法呀,总不能让新媳妇走到咱家。”后来他和四清工作员一通气,人家也通情达理,人之常情,给姑父留了个大面子。想了个好妙计,来了个新事新办:娶亲那天,借了本街一个“㗑㗑”家的一辆白山牌自行车,车把上缠了红布,结了个绣球,后座上拴了块厚厚的垫子,娶亲工具做好了,往院里一放,众人一看,还真好看。

  姑父亲自骑自行车接上新媳妇,全村大街小巷转了一圈,红红火火,给街上观看的人也增添了几分喜气,创造了一个喜事新办的模式。听说后来还得到公社领导的表扬,说四清工作队和大队领导娶亲有“创举”。

  一辆自行车当做结婚娶亲的工具,总算了却了我妈心中的一件大事。

  再说,娶亲当天大家吃什么“宴席”。现在是下大酒店,什么“聚仙酒家”、“汾水大酒店”、“巴王川”……八碗八碟,大鱼大肉,或者去农家乐聚一聚,多畅快呢!

  不言而喻,那特殊的困难时期,只有家常饭而已。不过只因为书记是姑父,媒人是大队治保主任,多少特殊了一点。在生产队菜地搞了一些鲜黄瓜,洋柿子(西红柿),五月鲜豆角角。供销社割了疙嗒豆腐,后院摘了一把香椿芽,勉强凑了四个菜。

  凑巧,这天工作员在我家吃派饭。妈说,咱就这个条件,咱“简”就“简”单吧。在大门道放了一张小饭桌,搬了两个木墩墩,几块烂砖头就算是凳凳了。四样小菜就举行了盛大的婚宴了。姑父笑着说:“这是干群心连心的最好形式。”大家都哈哈大笑了。

  俺妈是街坊邻居,公认的治家能手,节约标兵,用多年积存的一点白面,给我们吃了一顿韭菜鸡蛋饺子。

  农村的风俗习惯就是烦人,你看才吃了晚饭,新媳妇要向婆婆要馍馍呢,回想起来真有趣,我看这就是婚礼的高峰期了。

  听管事的大娘说:“咱虽然是新事新办,也要按习俗走,热闹热闹!”婶子也说:“新郎背上新娘向婆婆要馍馍吃,这是咱村的老规矩,老传统,多年的习惯了。”

  我心想:背就背吧!

  这时大姑娘,小媳妇,娃娃们跟了一大堆都看热闹来了,你说怪不怪,妈妈(婆婆)的门是关着的,只开着“顶门窗”。只听里面的婶子发话了:“新媳妇叫了妈妈才开门呢!”

  “叫,我们听着呢,”

  “快叫妈!”

  “快叫!”

  噢,我心里明白了,新媳妇要馍馍吃,原来是“强迫”媳妇叫“妈妈”。

  “门顶窗”上传出话来了“听不清,声音高点!”

  “叫,高声叫,大声叫妈!”旁边婶子也凑红火来了。

  听大娘们儿说第一声叫“妈”是破语,也叫开口话,要把新媳妇的嘴巴打开,过门第一天就必须养成喊婆婆“妈”的好习惯,这是传统的优良家风家规家训,以后的日子生活在一起相处,一个锅里吃饭,没有称呼,怎么能行呢?人常说“小孝治家”就是这个理儿。

  第二声喊“妈”,俗称“开口”馍馍,一定要喊响“妈妈”,听人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这是婆婆调教儿媳妇的门道,就是儒家的启蒙教育,明明叫响了门顶窗内里的人,也要说听不清,重叫妈!

  婆婆“治”的新媳妇服服帖帖,规规矩矩。

  媳妇嘴甜“妈,妈”不断的叫,预示着以后婆媳和睦,家和万事兴的好兆头。

  第三声叫“妈”,是实质的内容。

  “妈,我要吃馍馍。”

  门顶窗里面传出话来了“馍馍不是好吃的,明年要给我生个大胖小子嘞!”这是点名要媳妇生孩子,为家族的繁衍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妈”道出了媳妇进婆家的门,首要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修身治家的态度和礼仪,是孝文化的核心,以德治家,道德治家的宗旨。

  “快说,快说,答应,答应!”门口的人又高声说,随之一片哄堂大笑。

  “嫂嫂,应承,应承!”大姑则们大声帮腔,这时可就是逗新媳妇的高潮了。

  只等新媳妇羞羞答答的叫一声“妈”,应承了生孩子,于是从门顶窗送出来筷子两头扎着两个馍馍,婶子急忙说:“媳妇则把筷子衔在嘴里!”然后回到洞房。这天的活动基本结束了。

  三、步行

  那年全国山河一片红,我回家参加了弟弟的婚礼。

  弟弟是生产队队长,书记的红人,社员的知心人,女方是邻村生产大队的民兵连长。据说是在一次公社召开的劳模大会上,各自介绍工作典型经验后认识的,而且两人都是公社的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这样,两人在公社开会的次数多了,见面的机会也多了,一来二去,天长日久,慢慢的就“恋”上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这是人生最起码的生活底线,谁也无法抗拒,不可违背。

  结婚那天,快中午的时候,新娘大步流星地前面走,他弟弟拉着一辆“跃进”牌小平车,装着满满一车东西来了。

  我心想:新娘步行来了,有道是既时新又省钱,真是别开生面的红色江山万年青呀。

  小平车停在院内,我走上前去打招呼,迎亲。只见车上装着镰刀,锄头,耙耙,钎……等一系列生产劳动实用的农具,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实干家。

  还有一包用梅红纸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全是“红宝书”。可谓“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毛泽东思想。”大家把红宝书搬进了房,顿时给婚事带来了新的气氛,一霎那,欢声笑语装满了新房。

  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位眼前的弟妹:只见新娘下身穿一条草绿色的新军裤,上身穿一件短袖的确良衬衣,两条黑黑的羊角辫,用皮筋扎着甩在身后,飒爽英姿,端庄秀丽。回想起来和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的二哥二嫂》中的李英姿一模一样,有气质,有气魄,郎才女貌,红花配绿叶,门当户对。巧极了,只见新房正面墙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姑娘们,猴儿们把新房围了个水泄不通。

  迎新的嫂嫂,头包一块大红的纱巾,被众人挤得站不住脚,满头大汗,急忙招呼新娘。

  现在回想起来,新娘的装束,穿戴真是红色时代的特色,也是青年人的追求。在当时,工人,农民,学生谁不喜欢穿解放军的服装呢!

  弟弟的婚礼在具有时代特色的光环中步入了红色记忆的新婚殿堂。

  四、摩托车

  上世纪八十年初,我回故乡参加了侄儿的婚礼。

  说来话长,俺村是改革开放后先进模范村,公社挂名的酥梨之乡。满山的果树,满坡的香。人站在山顶高灌畜水池边,四月已是梨花一片雪白,草长莺飞,远处蓝天白云飘,昌源河水哗哗哗,眼前的花花草草也以一种随机的方式自然生长者,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美感。“春来草木荣”,满园春色惹人醉,家乡美极了。村里还有养蜂专业户赵景花,养鸡专业户申桂兰,村办酒厂(人称第二六曲香酒厂)等集体企业,经常得到公社县政府的表扬,一时我们大队成了公社的香馍馍。社员们的劲头可大呢,都为奔“万元户”不懈的努力奋斗。新生活像早上初升的太阳,向人们展示温馨的灿烂的前程,尽情享受着“包产到户”、“责任田到人”的通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喜悦。

  外村人都十分羡慕地说:“人家村的人可有钱嘞,后生们又不发愁吃槐媳妇则。”每年秋后,梨儿,苹果大丰收,外商小贩川流不息,村民们卖了果子,有了钱,口袋里家家户户都鼓起来了。邻村的人都眼馋,他们说:“咱们也好好的受察吧,明年也闹下一,两万块钱。”那时候清徐的奴儿嫁来了,吕梁,临县的奴儿嫁来了,五寨的岢岚的,武乡县的姑娘们都来了,嫁到俺村了。

  侄儿狗娃是俺村的苹果梨儿经纪人,果农和商贩的中坚桥梁,每天和后生们,婆姨们打交道,我还给编了顺口溜:“改革开放展新貌,农民致富面带笑。酥梨远销广州城,咱们旅游上北京。”

  福柱儿听说狗娃要办喜事,和哥儿们一合计,成婚那天,立马组成了一支迎亲摩托队。在祁子公路上足足排了有五里长的队伍,邻村人都来看热闹了,都说:“看人家村的后生们,多气派,有了钱就是不一样。”

  老汉们也上街了,边抽烟边唠叨:“后生们挣钱了,真狂。”

  俺家是礼仪之家,一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婚宴设在祠堂里,本家大户都来帮厨。大院里和谐喜庆的氛围,浓浓的。村里人把举行婚礼给长辈们磕头,看得十分重要,不料就在这个程序上节外生枝,风云突变,出了一件使人意想不到的不愉快的麻烦事。

  原来弟妹的生母是李家庄人,养母是陈家庄人,安一般常识应先给养母磕头,他是陈姓家的人。当年弟弟娶她是娶陈家的人,结果弟妹顾亲不顾礼,礼仪傲不过她,给李家的生母先磕头了。

  养母对这件事想不通,满脸阴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的势头,就躲在了后灶房避难去了。弟弟的连襟狗旺知书达礼,聪明过人,观言察色。一看苗头不对,眼睛一眨就有主意了。看丈母娘不在前堂,就紧紧找在了后灶,果然见丈母娘愁云满面,两眼落泪。

  他不慌不忙,顺手从衣袋里掏出了“红旗渠”牌香烟,笑着递给了厨房大师傅一支,又递给了丈母娘一支,自己嘴里叼了一支,啵咂啵咂嘴唇,吐了一口仙气,不亢不卑,:“婶子,我看这件事咱们就算了吧!为了使外甥的婚礼不受影响,咱就忍了吧,大局为重,先磕后磕又多不了一块肉,反正大姐是你陈家的人,谁也夺不走。”

  老婶子慢慢地往火塘里添了一铲煤,低着头,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泪,对旺儿说:“让我静静吧。咱也不说甚了,你大姐虽然不是我亲生孩子,可也是一把屎一把尿从小养大的。抚养成人不容易呀,我心痛!”

  旺儿接住话茬说:“理儿是这么说,可今天是外甥的婚姻大事,咱们不能让人笑话,更不能咱们的锣鼓让别人敲。”

  “婶子,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保重你的身体吧!”

  灶房内人声嘈杂,大师傅“嗤嗤”的炒菜声,人们的走动声连连不断,只听总管高声喊:“他外婆,快上桌子,外孙媳妇给您老人家进酒来了!”

  唉,何必礼长礼短呢,家和万事兴,退一步海阔天空,旺儿扶着丈母娘向饭堂走来,我弟弟见状,也连忙走上前,扶着老人家一同来到了长辈席坐下。

  只听总管大声喊:“给外婆敬酒!”

  真是,宋神宗有诗:“酒助礼乐社稷康。”

  五、小面包车

  近几年我的退休养老工资连续上调,经济富裕了,手头有钱了,托共产党的福,托改革开放的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到了儿子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因此,给儿子娶媳妇的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更加迫切了,变成我生活中唯一的一件大事了。

  我国的老习俗,儿子要在适龄娶媳妇,老人要抱孙子,这是对祖宗孝文化交待,也是中华文化老传统的担当,因此就是省吃俭用,节约点钱,为了传宗接代在所不惜,也要为儿子娶媳妇。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讲究一个孝道,这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当爹娘的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沉重的文化风俗包袱像泰山一样,压得很多做父母的喘不过气来。如若儿子适龄了,娶不到媳妇,就有当“光棍”的可能和危险,遭到街坊邻居婶子大娘的非议:“老子无能,儿子怂蛋,古怪。”

  俺们这里的民间乡俗实在太多,太烦,媒婆说:说亲属相是最重要的,俺这里扎耍耍可多咧,有“蛇盘兔必定富”,“白马怕金牛”,“龙见兔,泪长流”,“羊鼠不到头”等等。

  一天,媒婆风尘仆仆来到我家:“你家的喜事临门了,双方属相好,命好。”

  “鼠牛相随,钱财直追!”

  “好命,好命。”“好属相!”

  她还神秘地说:“牛年出生的女孩,天生就勤劳人忠厚,有一颗淳朴的心,命好,心底善良,善解人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取得好收获,婚后更是富贵加深,会给家庭带来满满的幸福!”

  我递给媒婆一支“红双喜”香烟,她喜形于色:“好主主!”“属鼠的人,天资聪明,脑瓜机灵,一生财运不断,诸事顺利,婚后更有新气象,真是天生的一对,地生的一双!”

  她说的神乎其神,天花乱坠,我听的神魂颠倒,昏昏沉沉,耳朵里就剩下“你就等着抱孙子吧!”

  人常说:“媒婆的腿,八哥的嘴”一点不假,几次三番,儿子的婚事就成了,天从人愿,我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给儿子娶媳妇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双方择日子,这也是村里人十分讲究的民俗了。

  正巧农历四月十八日,祁县郜北村泰山庙赶庙会,寨坡半路边一块小平地上围着一群人,我也挤上去凑热闹。只见一个算命先生四平八稳的坐在那里,屁股底下还垫了个包包。

  旁边放一个草绿色的旅行包,地摊前放着一面杏黄小旗:“周易,打卦算命,娶亲择日”

  我喜不自胜,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想逮个便宜,省个钱,给儿子婚事请个高手,择个好日子。于是急忙走上前去,挤进人群,报了儿子的属相,想不到相士先生看都没看我一眼,脱口而出:“三十一岁嘛!”我连忙说:“先生,不对嘛,是三十二岁了。”

  “我说的是周岁!”相士强词夺理。

  我展开右手掌看了一下,分辩说:“先生,我买的老黄历上明明白白写着按照虚岁算年龄呀,哪有算命用周岁!”

  这时围观的人们都愣住了,眼睛一下对准了我,好像半山坡的空气也硬化了,不流动了一样,只见相士站起来提上包,红着脸看了我一眼,转身就不见了人影。

  “唉,都怪我这张臭嘴,把人家的饭碗也砸碎了。”我自责自己,自言自语地说。

  真不该“强人所难”呀,“人家还不是为了混碗饭吃。”好像有人在背后指责我。

  太上感应篇说:“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昆虫草木尤不可伤,何况对人呢!”我心想。

  长话短说,笑话归笑话,好日子总算经双方父母协商选好了。

  好事成双,凑巧表兄的女婿是某有限公司的运输队队长,人缘好,外交关系也广,儿子办喜事那天调拨了八辆红色的面包车,可帮了我的大忙。

  儿子的婚事办完了,我也万事大吉,就等着抱孙子吧。繁衍生息,是我国孝文化的传承。这年,我总算办了一件“大事”,不过脑子里只剩下一根线了:“抱孙子,抱孙子!”媒婆的巧言,绕得我实在喘不过气来。

  六、宝马车

  转眼,我们意气风发走进了二十世纪。

  外孙女也逐渐长大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某企业上班,搞软件设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最近一段时间,全家人都为她的婚事操劳,眼看快成了大龄姑娘了。可不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给孩子找一个好婆家,有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父母亲也就放心了。

  这几天我女儿更忙得不可开交,居奴要出嫁,不是进县城家家利服装楼,就是去省城太原买嫁妆,忙呀,忙呀!

  可不是嘛,我这个外爷也要隔三差五让老婆子打开微信视频,见见外孙女的面,过问过问,说说话,问长问短。唉,人老了,真烦人,谁让你操这份闲心呢!

  临近出嫁的喜日子快到了,有一天外孙女又来看我了。

  “外外,外外!”

  “来就来吧,提上东西干什么!”

  “愿意嘛!”

  “哈哈哈!”

  “莺子,准备的差不多了?”

  “嗯,差不多了。”

  我点点头:“那好,那好!”我们坐在沙发上就和小莺拉开了家常。

  我若有所思地说:“听一位名人说过,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你可不能躺在父母的钱袋袋里过日子。”

  “噢,噢!”小莺点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生活好也要勤俭,勤养德,俭养贤嘛。”

  “外外,你都说多少遍了,我都记住了!”

  “记住就好。”我随手递了一个仙人果给她。

  “莺子,你们90后的年轻人真好,真幸福,才结婚,就什么东西都有了。”

  “你是说……?”

  我直截了当地说:“居住有楼房,出门有汽车,手头有票票。”

  “我们遇上改革开放的好时光了,社会条件好嘛,所以有幸福感,安全感。”

  “说的也是,生活条件好了,以后就不要穿有窟窿的衣服了。你看,裤脚也毛毛茬茬多难看。”

  “哈哈哈!”“嘻嘻嘻!……”小莺乐的直笑。

  “笑什么?”

  “那叫乞丐裤!时尚货,好衣服!您不懂!”

  “有窟窿是好衣服?”

  “噢!”

  “好,我不懂,不懂!行嘛。”

  我说:“我们老年人不行了,跟不上形势发展了,知识退化,器官老化,思想僵化,就等火化。”小莺笑得前俯后仰:“外外,您真逗!”

  小莺出嫁那天,上午10:30良辰吉时到,皇家礼炮车前面开道,金色炮筒,阳光下格外耀眼。“咚咚咚”十八响礼炮震天动地,喜庆的音乐悠扬悦耳,迎亲的队伍笑逐颜开,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真是无限风光美呀!

  一溜八辆宝马长龙似的缓缓停在了街上,一汽大众的白色车领头,旁边的一位观众说:“这叫白头偕老。”

  只见圆梦影楼的摄像师在车前急忙抢镜头,聚仙婚庆公司的女主持,悦耳动听,洪亮有情的普通话十分诱人。

  “气派呀!气派呀!”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幸福的90后,真牛!”我老婆子站在旁边也插了一句。

  突然,我的眼睛湿润了,视线仿佛回到了南山垴,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一头小毛驴驮着一位新娘迎面走来。一霎那,影象又模糊了。70年的一场幻梦一晃而过,眼前的宝马婚车,勾勒出青年人幸福的蓝图,高楼,汽车……

  建国70年的巨变,让人振奋,让人鼓舞,我想老年人也该“情随事迁”,迎着火红的曙光,送走灿烂的晚霞,欢度美好的夕阳。“知足常乐,健康人生”。人常说,爱心是一种美丽的梦想,新时代的娃们,生活太完美了!

  我的《小毛驴和“宝马”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再见!我们老年人真愣,“该忘的忘不了,该记的记不住”,你说是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小山村的变迁之四代人娶亲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8433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