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分享|《今天怎样做老师》
近期我阅读了王晓春的《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案例展示和案例分析,书里面的100个案例设计的范围很广,但都是围绕着“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来去谈的。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里面的案例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一样,我深深地感受到,不管你在哪里做教师,不管你是什么学科的教师,只要我们的身份是同样的——教师,那么我们便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困惑,同样的追求!
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把一些感受比较深的案例摘录下来,把一些打动自己的文字摘录下来。
第4—6页
你会喜欢每一位学生吗?
1.我不一定对每位学生都喜欢,但我一定对每位学生都平等。
2.尊重每一个学生,我完全能够做到!喜欢每一个,有时候可能做得不够。
3. 其实大家认真地去观察的话,每个同学都有着他的可爱之处,不要只盯着他们的缺点,慢慢的你就会喜欢每一个学生!
4.品行好的学生我一定喜欢,不一定成绩好!
5.品行差的学生,真头痛!!
6.对学生的态度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即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家长,你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老师试着和每位学生沟通,试着去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你会发现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挺棒的。
案例反思:
区分职业的爱与私人的爱
“爱”这个词已经弄得几乎所有人都很头痛了。家长和教师的许多“爱”,孩子实在是不敢享受;而校长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师爱,也已经变成了悬在教师头上的一把宝剑了。
为什么你教不好学生?因为你对学生爱得不够,爱的浓度和剂量不够,只要你的爱达到最高的温度,石头也能融化,这一说法几乎成了教育广告词了。
于是就闹成了这样,只要身为教师,谁都不敢说自己不爱学生,特别是在写总结的时候。然而到底爱不爱,爱到什么程度,爱的覆盖面有多大,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笼统地歌颂“爱”虽然不能算错误,但是也没多大意思。教师岂但应该爱每一一个学生,难道他不应该爱每一一个人类吗?“博爱”嘛!还有,你也得爱动物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更不用说爱你的家人了,还有事业,还有祖国。
可见,每一个人“爱的负担”都是很重的。你心中至少需要储备一万吨的“爱”,才凑合够用。
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给温度极高的爱。如果校长这样要求我,我就会满怀爱心,满脸微笑地请求他:”麻烦您爱下我看看!”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
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我早就说过, 我要是学生,我对教师是否爱我,不会太在意,但我希望他们都尊重我。至于私人感情,我们就不能也无法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喜欢, 那是不合情理的。
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私人感情是无法强求的。现在许多老师提起“师爱头就大。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无法爱上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就会怀疑自己师德不够高尚,就很焦虑。我想着顾虑是多余的。如果您竟然喜欢一个说谎成性的人,我看您就有问题了。学生撒谎当然会反感,但这不妨碍我关心他和帮助他——像帮助一个病人一样。这就是师爱, 师爱不是私人的爱。
第14—16页
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
回顾这一学期的失败,我还是应该感激一切。这一学期的教学比我前十年的教学总和都更让我明白什么叫教育。在公立学校里,在带好几个班并且每班人数80个左右的时候,我其实从未具体地关心过大多数学生的心灵。也就是说,在公立学校,我首先是一个学科老师而不是教育者,我每天大量的时间是用来备课而不是与学生交谈,我只考虑我提供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但在私立学校,这一切颠倒过来了,我不得不把更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而用在备课上的时间却大大缩减了。
我曾经为此抱怨,但现在看来,我花在与学生沟通上的时间不是太少,而是严重不足。我渐渐地明白,老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所以我这半年来依然沿袭的是公立学校的思维,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缺乏相互的理解,结果我对学生的爱与关心不能被学生感觉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这段经历告诉我的另一个道理是,所谓的专业化,并不是知识化,老师的专业化应该首先指一种人际沟通的能力,其次才是学科知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该是教学能力的首要因素。从传统学科教师的角度讲,我是个相当优秀的教师,但是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讲,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我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缺点。这些缺点能不能补上,是一个问题。
案例反思:
从教育角度说,我觉得私立学校可能比公立学习更锻炼人,普通学校可能比重点学校更锻炼人,差生可能比好学生更能锻炼人。说来遗憾,我们常常会在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身上,感受到更多的人性的弱点和优点,我们并不是说好学生的缺乏人性,而只是说,当我们面对好学生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功利主义,我们会侧重把他们看成“考试选手”“道德样板”,而忽略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有些好学生的生活质量可能反而不如某些差生,他们的“自我”消失了,他们需要戴着面具生活。教育首先是人对人的影响,人与人的交流,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大家交流的话题和媒介。我们到底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呢,还是通过人与人的某种关系(例如管理)来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呢?这是两条不同的思路,我赞成前条。人不能成为知识的奴隶。
知识是力量,而掌握这力量的是人。
第20—21页
一个女老师的悲哀
我当中学班主任十几年了,自认为书教得还可以,班主任当得也不错。但我走上社会和人相处总是怪自卑的,感觉自己想问题很单纯、很幼稚。就是和以前高中时的女同学相处吧,她们谈什么服装、美容呀,我什么牌子也不知道(当然我不是仅为不懂这些而伤心),我像个从山里来的女人。有时,我也想,我这一辈子早出晚归也是生活呀,我没有双休,连单休也没有。早上不能给老公做饭,不能帮孩子扎小辫,晚上很少辅导孩子功课。打扫卫生还要在晚自修回家后。我像个女人吗?可是我不教书,我还能拼什么呢?但是我每天这样反复有意思吗?
案例反思:
这是一种偏颇的生活方式,顾此失彼。每天忙于照顾别人的孩子,冷落了自己的孩子难道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孩子?难道自己的孩子就有超强的抵抗力,受到冷落也不会产生心理问题?这是种封闭的生活方式,看不见窗外的生活,感受不到社会的变化,与人谈话插不上嘴。除了学校那点事,几乎没有谈资。在社会般人的眼里,就是傻老师、书呆子。可是又没有陈景润那样的成就,于是在“呆”之外,又加了一层自卑。
这是一种低效率的生活方式,科技含量不高,基本上是“拼体力换质量”,是以体力劳动的策略,应对复杂的脑力劳动。这是一种低创造性的生活方式,不断地重复自我,而找不到超越自我的感觉。
活得很累。疲于应付,而不是兴致勃勃;有努力,没有活力。你很难相信这样的老师能培养出开放的、生机勃勃的、全面发展的、充满创新精神的学生。
实际上,教师的生存状态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生存状态,因为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可避免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39—41页
一本书的较量
田老师上英语课看见黄某拿着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他走到黄某身边,黄某没有发现。
“把书给我好吗?”黄某吃了一惊,条件反射地把书扔进自己的抽屉里,埋着头不动了。
田老师又轻声地重复着说:“请把书拿出来。”连说几遍,无动于衷。“那老师就自己拿了?”老师伸手去拿,黄某忙用手轻轻挡在抽屉边,不让靠近。
“那我就请班主任刘老师来拿吧。”黄某依旧不动声色。黄老师有些紧张了,没想到借助班主任的威力也产生不了效果。于是,田老师说:“好吧,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爸爸,请他来拿这本书。”黄某默不作声。
老师心想:“倘若真的给家长打电话,他依旧不把书给我,我该如何收场?我的威信靠什么来支撑?更何况,我根本就不知道他爸爸的电话。”
不过,他还是本能的边想边慢慢从包里摸出手机,而就在快要按键的一瞬间,黄某迅速从抽屉里扔出一本书来。
“对不起,刚才你看的不是这本书。”老师说,随后开始假装一个键一个键地按着号码,但脑子却是一片凌乱:“他会把书拿给我吗?”
兴许是他看老师动真格的了,黄某流着泪很不情愿地拿出了刚才看的那本美国的畅销书——《奥兹国的巫师》。
这时,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案例反思:
看问题如此简单,这就注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很难灵活了。我们退步说, 就算这件事只剩下了“违反纪律”一个含义,解决起来也仍然可以有多种方法的。田老师却认定了只有一种办法没收。没收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作用会如何? (事实上, 没收对有些学生合适,对另些学生可能就不合适) 老师连想都不想。教师实际上是非常机械地按照“自我”的习惯思路来执行“管理”。
然而学生不交,这样来, 教师的想法就出现了转折,他的思路重点立刻从“维持纪律”转变成了“维护个人威信”( 其实就是“自我”的面子),于是这位老师在教学时间,竟然置多数学生于不顾,如无人之境地与一个学生“单挑”起来了:这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吵架”了。
田老师是怎样“制服”这个学生的呢?其实也是最简单不过的老套子:找班主任,告家长。(这也是教师常见思维模式)最后学生把书拿出来了, 田老师感觉自己“胜利”了,吾以为基本上是失败了。不但在教育学生这件事上没有多大成绩(顶多把学生吓得下次不敢在你的课上看课外书了,这算什么教育成绩?学生的素质有何提高?)而且个人威信也没保住,一遇事用家长和班主任当 “王牌”,是最降低科任教师威信的,学生能看穿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只好“狐假虎威”。
第66—68页
班主任应该多一双眼睛
一个男生对着教室门踢了一脚,刚好被他的班主任看到。班主任把这个男生叫到办公室,板起脸孔将他教训了一顿,责令其写检讨书。男生没有办法,只得写好,恭恭敬敬地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就没再为难他。他走出办公室,在教室前门口,像要发泄心中恶气一般,对着大门就是一阵猛拳,响声比刚才那脚踢的还大。门开之后,他高昂着头颅,夸张地嚼着口香糖,趾高气扬地走向座位。
这一切,都被我看在了眼里。在我来看,这个班主任对男生的教育并没有成功,甚至有可能还起到了反作用。可是班主任却只是觉得学生已经写了检讨,也做了保证,以后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发生了,自己的教育达到了目的。但他没有想到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谁也说不定背着他的面,学生又会做什么,也许还会故意毁坏其他的东西。我为什么能得出这么一个跟班主任完全相反的结论呢?因为多了一双眼睛,我不但看到了男生在班主任面前的恭顺,还看到了男生离开办公室后的反应。
我觉得,我们做班主任的,都应该多这么一双眼睛。
案例反思:
那么,学生做不到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做出承诺呢?这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逼的。许多老师其实是逼着学生写检讨做保证的,这种老师似乎爱听慌话。学生没奈何。只好投其所好,求得过关。第二种情况是学生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他承诺了自己实际上做不到的事情。这不属于欺骗,是自我认识水平问题。学生是未成年人,缺乏自知之明是很普通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当老师的,就准有自知之明吗?我们不也常常有保证完成的任务最后没完成吗?这不算说谎。
恕我直言,在很多情况下,与其说学生喜欢骗老师,不如说老师喜欢自己骗自己。他只是觉得学生已经写了检讨,也做了保证,以后这样的事情大概不会发生了,自己的教育达到了目的。就这样,把自己骗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教师为什么会喜欢骗自己呢?莫非这种欺骗能给他带来好处?是的。这种自我欺骗最直接的好处是缓解教师本人的焦虑。学生犯错,我很生气:学生承认了,我的气就消了一半:学生又保证今后不再犯,我甚至可能高兴起来了,我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所以再恕我直言,让学生承认错误、写检讨、作保证,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教师的自我安慰方法,我把它称之为“心理止痛片”。
第103页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白领教育”和“草鞋教育”不过是上面两句古老广告词的新版本而已。于此可见现在有些教师的精神境界。呜呼!当然,像吸烟喝酒一样,学生受了这样的刺激性诱感,会产生一时的兴奋。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分数上去了,老师很高兴。但是我要问,学生将来当了白领,又如何?他们会觉得幸福吗?说不定更空虚了,因为失去了前进目标,到头了。我还要问,更多的学生如果认定了自己将来当不了白领(这种孩子绝对是多数),他们岂不就可以而且应该拒绝学习了吗?我没有这样的目标,为什么要为此奋斗?
所以,这种“白领教育”,完全是为少数尖子服务,促使多数人赶快厌学的教育。教育,本该提升每一个孩子的精神境界,这位班主任为了眼前的工作成绩,竟然引导孩子们把目标锁定在某种“身份”上,作为教师,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有悖现代人的师德。
第113页
孩子当然要惩罚。家长从现在起,若逐渐(注意不可过急)约束孩子消费欲和享受欲,告诉他不可依赖家长,要靠自己,或许还有希望。就看家长的意志和技巧了。
老师只能帮忙出点主意,亡羊补牢而已。这时候如果教师还用通常的方法给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浪费精力,浪费感情。他心里正在可怜你,你还教育他吗?让家长教育他,让生活本身敲打他,教师略加指点即可。别忘了眼前还有更多的学生。
第113页
强调外部干预,有可能削弱个人的道德内化过程,助长道德表演。煽情,有可能削弱道德教育中的理性和理智成分,助长盲从。靠群体威力,有可能削弱道德的个人主体性,助长随大流。这三条有一个共同点不需要受教育者独立思考。你照着戒条做就是了,跟着别人起激动就行了,和集体保持致就对了。
所以总的说,我们的德育是鼓励学生不动脑筋的德育。因此,某老师提出的“促进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而不仅仅是从情感的角度(感动)”我觉得就很重要。理性的道德思维教育是我们德育的盲区。我们的德育总是促使学生热血搏斗。而不是同时帮助他们冷静思考,尤其是独立思考。我并不完全否定外部干预、道德煽情和集体的“熔炉效应”,它们的德育是阵脚的。现在的情况大抵如此。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书笔记分享|《今天怎样做老师》》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98846.html
- 下一篇:读书笔记分享之《私域流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