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最为传奇的是贵州龙场悟道,也是中国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人实现超越突破的。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据王阳明记载: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穷山恶水,瘴气弥漫(但是这种记载其实是非常夸张的,没这么惨,龙场离贵阳很近,而且在一个平坝中,周围良田万顷。去参观一次便知)。龙场悟道王阳明自己描述是在经过几天沉思默想后,在一个深夜,他突然睁开眼睛,看到灿烂的星河,瞬间就顿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也即他顿悟了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找到了本心,找到了万事万物的本源,实现了真正的超越。
他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众多弟子对于他的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王阳明不但是一个有深度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实践家。中国历史上,书生的事功想跟王阳明相提并论的几乎没有。
例如,刘瑾被诛杀后,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占领浰头头,各自称王,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攻占、剽掠各处府县。而福建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抚文森托病去职。谢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主簿战死。
王阳明到任后,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盗贼的耳目,找到这些人(其实就是心理战+预审技术),王阳明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去当卧底,侦探叛军的情报,随后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全歼盗贼(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阳明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从此王阳明就有用兵“诡异”,“狡诈专兵”之名。
再例如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正准备前往福建,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孤身一人赶往吉安(王守仁平定盗贼后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无兵),忽悠组织了一支农民为主的乌合之众,出兵征讨宁王。
王阳明认为如果宁王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如果南京丢了,就会波及江南,后面平叛就非常麻烦,因为江南是明王朝的主要财政来源,一旦江南糜烂,明王朝就会摇摇欲坠。所以王阳明决定忽悠宁王: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朱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宁王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宁王。李、刘二人果然劝宁王进兵南京,宁王大疑,按兵不动。
宁王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而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阳明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
当时有人建议王阳明往救安庆,他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士气高涨,以逸待劳,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
后来的事实果如王守仁所料。另外从安庆回兵救南昌,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再例如,嘉靖六年(1527年),广西思恩、田州瑶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王阳明总督两广兼巡抚。十二月,王阳明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朝廷派王阳明来平定盗贼和叛乱,立即请降。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阳明带领归降的卢苏、王受抵达南宁,派他们立功自赎,袭剿断藤峡叛军,并派官军包围,四面夹击,叛军大败,随后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击断藤峡,全歼断藤峡叛军。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平叛大战。
所以历史上大家评论是: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王阳明的名言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历史上有名的天泉证道)。
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就是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与朱熹区别主要在人类秩序的起点和依据不同,虽然都认为是天理。但是朱熹的天理要通过格物才能寻得;而王阳明的天理就在人心。王阳明可以通过“致良知”这一“不二法门”,过直指人心的“良知”开导,就可以“安天下之民”、“成天下之治”。也即治平天下和维护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时人心,只有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终实现建立人类社会等级和秩序。
至于建立这种秩序和等级的路径,朱熹认为是由明君决定,是“得君行道”,而王阳明认为是“觉民行道”。
从学术渊源上看,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说,主张人心是宇宙本源与人世间的唯一道德准则。离开了心,便无宇宙、天地、万物,甚至鬼神。因此“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他认为万物皆存于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的心便成为人生一切行为是非衡量的标准,而不需通过认知才可以求得到的。
因此王阳明主张人要去私欲,才能保存我们内在的“天性”,“天理”才得以保存。
王阳明认为天理存在于人心之中,这种天理在人心的发露,就是“良知”,良知“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它是人人生来就有一种知善知恶的天赋本性,既然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又出于自然,因此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全在于有没有做到“致”的工夫。
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就是要人去私欲的蒙蔽,恢复良知的本来面目,并且把它扩充到底的意思。
“致良知”不是凭空捏造可成,而是一种识知的功夫,是透过实践的“行”来达致的。
王阳明重视身体力行,切实体验及实践,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的始,行是知的成。王阳明认为一切“知”(包括“善”和“良知”),都需要“行”,否则不可视作“真知”。他教人必须要躬行实践,才能成其学。总之知行不能分成两部分,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之后,其学生不争气,不愿意实践,喜欢胡思乱想(相当多王阳明学生后来是精神病,例如王艮,何心隐,李贽等等),流于空泛或荒诞,演变成禅学虚空境界的思潮,置当世事务不顾,四海穷困而不言,造成虚无主义与清谈学风泛滥,口水党泛滥。
这种情况直到清初,清初各大儒力倡敦实之学风以矫王学之弊,注重躬行、以经世致用为主。梁启超以为是“排斥理论,提倡实践”,厌弃主观冥想,而务实利思想。钱穆批评宋明理学是“蔽于静而不知动,蔽于家而不知群,蔽于中庸而不知用力”。至此,理学退出历史舞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阳明心学》读书笔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98972.html
- 上一篇:《美丽新世界》观后感
-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