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单元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三怕”的对象之一。当下文言文教学一般以逐字逐句分析为主,甚至字字翻译,逐句带领学生翻译,以至于大部分的文言文教学课堂都较为枯燥无味。如何教学文言文就一直是语文教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
1、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教学
文言文教学内容主要是实词、虚词和句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些常考的实词和虚词以及句式,如果教师能够提前把握这个单元的详细内容,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了。
可惜,作为第一次教学的我,在教学完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可以有别的更好方法去进行教学。
因此,有教学经验往往可以带来更好的教学方式,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的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和总结。
2.群文/对比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廉颇蔺相如列传》与《荆轲刺秦王》有许多共通之处。
另外,学生学习《史记》的作品已经不是第一次,必修一的《鸿门宴》也是属于《史记》的文章。
因此,一方面,可以从人物特性和人物刻画这个角度来进行群文阅读;
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站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来进行群文阅读;
除此之外,还可以站在文言文字词句的角度去进行群文阅读。
最后在实行的时候,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人物形象对比——《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荆轲刺秦王》的人物进行pk:
初始的目的是让学生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和形成这样的对比意识。
但是理想总是丰满的,最后实施的效果却因为时间问题,成效也不怎么样。
有时候想法是好的,但是实现起来是另一回事。
2、实践:学生在翻译文言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安排1班和2班都尝试翻译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些段落,不难发现学生其实是有理解到的,但是会“无中生有”,翻译的字词存在误差,曲意理解。
我把学生们对同一句话不同的翻译展示出来,让同学们指出,虽然有一些效果,但还是效果不够显著。
在网络上有一个PPT是专门讲文言文翻译方法的,我适当地进行修改了之后就拿去上了。课后经过交流,才发现自己的这种方式比较盲目,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而且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比较多的都是停留在方法论和理论上,在实际应用上的可行性不高,因此从根本上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成效微弱。
因此,探讨一种适合学生的方式,而不是探求一种适合自己的上课方式。
3、文言文到底教什么
最近年级语文科组一直将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翻译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我一开始的文言文教学是想突破字词句的分析,尝试从文本的内容赏析角度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后来却因为这样“提高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与初心背道而驰。
但某一天晚上,和高三的科长聊了起来,说到公开课的内容,他建议以研讨课为主,讨论到底应该如何阅读文言文。
他鼓励我“敢于尝试“”突破常规,他认为“阅读和思考以及表达才是教学的价值”,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我有时候会思考——我们现在如果一直以文言文的翻译、字词、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这些角度去教学,那么当学生真的以较理想的分数结束高考,那之后呢?
当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文言文,除了想到词类活用、通假字,又能体会到什么呢?是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有提升吗?对作者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吗?
“文言文教学之后怎样?”
因此,科长的想法是值得去深究的。
扩而谈之就是——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直到有一节课,是在师父的点拨下,我想到以司马迁为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挖掘同一个素材,最后讲到一种“逆境观”,说到尼采的“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顺势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学生,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可能无风无浪,无惊无险地度过我们的青春期,那是波涛汹涌,浪起浪落的旅途,要以不坠青云之志的意念走好人生的每一个坎坷。
我认为这种,比文言知识的传授更加有意义。
语文是一种情怀的、人文的传播,当然,也不能忽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如何在知识与德育上进行平衡,一直是探讨的对象。
4、文言文教学新模式探究
第一次尝试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苏武传》课文的分析。
准备过程:
按照《苏武传》段落内容分配7个小组不同任务和内容。
要求:每个组的每个同学都要上台讲,组长根据课文的文言文现象进行具体任务的分配。包括但不限于句式、古今义、一词多义等。
实施过程:
1班:
xxx翻译第一段主要含义。(翻译得非常到位!)
xxx写出本段出现的官职名。(非常完整!)
xxx写出一些古今异义。(可以看出理解上有一些错位。比如“当”字)
xxx逐字指出具体含义。(很详细,但很耗时间。)
2班:
xxx指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但是语言表达不到位,准备不够充分)
xxx和xxx合作,一人讲字词,一人翻译。(后者声音非常小,根本听不见,哪怕给了小蜜蜂,进度非常慢)
/课后反思/
存在问题
老师方面:
①在学生讲的时候,我还是摆脱不了固有的思维,会在他们的讲的过程中添加一些内容,而没有完全把时间给他们,不信任学生。但是事实上他们确实没有想出来。
②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
1班的表现我认为比2班要好一些,2班因为调整了课,非常突然,所以比较仓促。
③没有给上台学生足够的耐心和鼓励。
当学生在上面讲的时候,表现得和自己预想偏差很远的时候,我会失去耐心,进行追问。
现在回看自己的追问,太过锋利,不够温柔,也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除了最后让同学们给第一组鼓掌之外……
学生方面:
①胆子不够大,放不开。
声音实在是太小太小了,也缺乏了自信心。(可能和老师的反应有关)
②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不够扎实。
有一些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就会出现引导性的错误。
可喜之处:
1班的第一组代表xxx这节课非常听课,他对第一段的掌握很好,是一个亮点。
1班的xxx找出来的名词也很全面。
2班的背景知识很亮眼。两个人的合作也很体现了一种默契和交流。
结果:
同学们都纷纷反映,这种方式一方面在课后花的时间非常多,课堂上的进程又慢,所以想要采用以前的方式。
和另外一个科目的研究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地理老师交流之后发现,其实问题是一样的,但是她一直在坚持,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之后可能会采两种方式都运用,比如第四段很短,可以再让学生试一试。
后续:
当天晚上,偶然从1班课代表口中得知,1班第二组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
于是喊了第二组组长来询问了一下情况。
她是班里语文最好的,也是成绩排前三的。
她组里有7个人,6个人有任务,两个人负责第二段,其中一个人负责一个段落的前半部分逐字翻译(学习老师的方式),另一个后半部分;另两个人同样分析第三段。第五个人对两段进行整体的翻译,第六个人对情节进行情节上的梳理。
她的安排非常清晰,课代表还说她做了详细的分工表格。
太用心了。我再问了她有没有不懂的,她就指出来了,我再点拨了一下,她就了解透了。
之后,xxx到了办公室给练字作业我看,顺便采访了他的感受,总结如下:
第一,比听老师讲印象深刻得多。
第二,自己学会查资料去理解课文了。
第三,自己听课和学习更加投入了。
第四,会主动预习下一段。
我表扬了他,再指出他存在的问题:缺乏团队合作、交流。
今晚的反应倒是给早上的沮丧失落浇了足够的水分,更加欣慰了。
但是,为什么反而文科班在这种方式上却没有那么积极呢?
经过思考和讨论,认为应该是2班的女生太多,缺乏表现欲,对此比较淡然。
第二组6.17表现
以下按照上台顺序进行记录:
李庆鎏:阐述第二段前半部分,逐字逐句翻译,说句式。掌握程度:80%
植海娟:阐释第二段后半部分,逐字逐句翻译,说句式。掌握程度:80%
xxx:当他准备上台的时候,恰逢下课时间,他在台上犹豫不决,底下同学们用本地化起哄说“下课了”,他就拿起桌上的小蜜蜂,用他有史以来最大的声音说:“下课!”掌声雷鸣。一边笑一边鼓掌的人也包括我。第二节课间准备上课时,看到第三组已经围在一起,拿着书在查阅资料了。
xx锐继续他的“表演”,把他负责的部分完完整整地翻译了出来,令人为之一惊。掌握程度:90%
xxx:进行字词的分析,声音洪亮有力度,也有气势,是一个好苗子,公众表现能力十分强。掌握程度:90%
xxx:前方高能!这位同学一上台,就让同学们读所要分析的段落,气场震慑全场,无人不敢不读者,皆大声朗诵之。之后骚操作又来一波,点了xxx翻译这部分!xxx也非常地给力,全部完整地翻译出来了。但“伦老师”仅仅叫他坐下,然后开始自己的字词分析。最后我们给他被俘虏般的敬佩的掌声。我补充了让他对xxx的翻译进行点评,说了一句“奈斯”,就结束了。是一个有趣的灵魂。掌握程度:87%
xxx:组长也。进行了“发”字的一词多义分析,也梳理了段落大意,对苏武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暂时的分析和总结。
这一组表现得分工得当,表现突出,亮点多多,欢乐加倍,课堂的生机活力又得到了新的焕发。
第三组6.18表现
上台的只有xxx、xxx、xx三人,而组长没有。同学们对组长进行了“讨伐”。我后面补了一些内容,就结束了。
这一组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也许是态度上,也许是组织上,我也没有及时给予帮助和意见。
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表现大同小异,声音依旧放不开,需要老师在旁边重复。
而我在其中做得不对的地方,无疑是有时候对学生的直接否定,十分打击学生心理。因此在后面慢慢改掉这个习惯,先问同学们是否同意,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做一些简要的引导即可。
5、教学问题思考
在6月的最后一天的语文科组会上,科长提到一个问题是当下学生的阅读量和视野问题,认为当下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时间。
有一位高三的文科班班主任的教学方式比较与众不同——他有选择性地挑选课内的文章进行讲解,其他时间统统交给学生自己把握,高一的时候可以泛读,喜欢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到了高二就要读一些大家的作品。现在他们的成绩也都还可以。
但是其他老师对此教学方式十分佩服之外,鲜有老师敢大胆尝试——包括我自己。
说到课外阅读,有些老师因为基于学情,发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和能力很差,因此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上。
包括我自己也是。将近两个月都在教学文言文,对于课外阅读、炼字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是没有的。(所以后面期末考试就发现他们现代文阅读非常差,文言文也好不了哪里去)
上学期起码尝试了一次整本书阅读,其实回想起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如果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会有提高的。
但是很明显的问题是我现在被身边的老师影响,着重了文言文的教学,而忽略的现代文的阅读和课外的阅读视野的掌握。
6、今后方向
新买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和订购的语文杂志已经到手,这个暑假准备研究这个方向的内容。
期待有新的感想与收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单元教学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9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