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雪在下,火在烧,来世再见!
8月14号,晚上7:30和朋友去看了点映。
电影很长,一时不知道该从何处理。其实导演讲的很好,明线暗线,各种对比分明且清晰。
一言概括就是八佰壮士守四行仓库,守1937年的上海最后底线。
我来尽量理一理线。
第一,时间线。
讲了524师和日军的交战,讲了四天的坚守。
第二,戏曲线及白马线。
也是整个电影很巧妙处,其中又分为三个视角,一为隔岸的戏班所唱的四场戏,第一场记不清了,第二场赵子龙的长坂坡,第三场是走麦城,第四场即守军冲桥时的擂鼓;二为“小湖北”视角中的戏的变化,转折从他哥战亡开始长坂坡的武生变成了他哥哥,从他们家乡的常演关老爷的皮影戏变成了李晨饰演的班长口中的武神赵子龙;三为班长最后一晚献唱的皮影戏,以及老兵的共鸣和最后护旗手的黄忠戏段。
那匹白马最初逃离仓库,冲向人群,象征自由,象征冲锋;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团座麾下,完成最后的谈判,两军对峙阵前,气度未输。
第三,成长线。
可分为很多条。按人物从小到大,那些逐渐不再隔岸观火的民众;对岸混血舞女,戏班后来捐款,鼓舞士气;那位早早牺牲的“叔”;那位舍命拉电话线的赌场小弟;那位一直在家中看战局最终举起枪的老师;那些举起“西墙”的民众;那位勇敢的学生;那一位位报名舍身的青帮志士;那位夜游送旗的女性;那位拍照的记者;那一队散兵逃兵们:那个急速成长的“小湖北”;那个最终打下飞机克服恐惧的青年;那个最终舍身护旗的逃兵;那位前来游说的特派员,那位团座;以及千万敌军。
第四,攻防线。
第一天日军直接进攻,投掷芥子毒气弹,第一天夜攻水路;第二日打西墙,上挖土机,走云梯;第三日空军轰炸;第四日制高点,照明弹火力直射。
第一日守军大规模吸入毒气;第二日最为惨烈,守军不得不跳楼自爆以压制敌人攻墙之势;第三日,肉身守旗,前赴后继;第四日,枪林弹雨里冲桥,雪在下,火在烧,可是却守不住最后一片土地,上海终是沦陷,隔岸的民众终究还是要被一起拉入战火,抗战长路还是展开。
全片也有超多对比。
首先便是苏州河两岸的对比,河这岸是烈烈战火,是生死线的交锋,是民族线的存亡;河那岸是暂且安全的外国租界,是收容有身份地位的人的安全容身之地,是纸醉金迷的大上海,是永远繁华永远快乐的不夜城。那岸有多家媒体大报举着相机记录这场负隅顽抗,有众多事不关己的麻木群众,有正常运转的社会秩序,有仿佛置身事外选择看不见对岸的炮火,尸体,残垣断壁的死城的大人物们。
然后就是两军军备对比,通过记者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人家有备而来,武装齐全,战力稳定,后勤保障,物资充足;而我们需要民众筹措物资通过投射的方式送达;对方倾举国之力来侵我国之城,可我们大有装睡之人,大有做戏之命令,四万万人却无法卫国,千万万人成白骨,再垒一道长城!
还有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洋大人们”,在岸边下注赌能坚持多久,在空中的飞艇上观察,在布鲁塞尔的会议上评议。
接着便是我们的主要人物,逃兵和原守备军。战争是一切的祸源,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永远无法开枪永远无法陷阵,有人却能气急处举枪反击,需要处献出生命。
最后是最后一天的那场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下却是满天炮火,生死渡桥,敢死队没有交代的结局。满地的血让雪流动了起来。
这还是群像,这还是小人物的电影,是炮火阴影下每个害怕的我们,是战争乌云下每个奔向安全庇护所的我们,也是面对同胞死亡气愤的我们,也是危难之时可以献出生命的我们,是战争年代会为一封家书落泪的我们,是为一声号角冲锋的我们,是为一面国旗献身的我们;也是和平年代每个纪念日扫墓的我们,也是每次防空警报响起默哀的我们,是从未忘记战争国殇民族危亡教训的我们,是记住英雄,争做英雄的我们每个人。我们的纪念碑叫人民英雄纪念碑,每个城市的烈士陵园里都有无名英雄纪念碑,都有战争遗址,都有奋战过的痕迹。
去看之前,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关于团座的历史原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抓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他们一路由华北直扑西北,另一路直奔华东地区,与中国军队在上海遭遇,淞沪会战就此展开。中国军队训练落后、武器落后,没有制空权,没有制海权,仍然硬着头皮阻挡日军的步伐。
战事进行到十月底,中国军队已经开始节节败退。驻守闸北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奉命撤出战场。为了让大部队顺利离开,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第一营奉命断后。他们在副团长谢晋元的带领下驻守四行仓库,执行阻击日军的任务。
四行仓库建于1931年,是当时闸北最高大的建筑。原本是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的联合仓库,因此被称为四行仓库。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之所以选择该仓库作为驻防地,主要考虑的是,这个庞大的建筑非常坚固,易守难攻,指挥部队也比较方便。后勤方面,四行仓库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和饮水,不怕日军的封锁。
当时驻守在四行仓库的官兵只有423人,但是后来在媒体宣传上一直称他们是“八百壮士”。“八百壮士”是不存在的,原本第一营确实有八百多人,但是淞沪会战一开打就损失惨重,经过几次补充后仍只剩四百多人。
后来四行仓库保卫战开打以后,谢晋元不希望日本人了解四行仓库守军的底细,因此故意将一个八百人的假名单透露给媒体,而媒体此后就一直称他们为“八百壮士”,后来国民政府也就将错就错,跟着喊“八百壮士”。真实人数只有宣传的一半。
四行仓库守军之所以声名显赫,也与国民政府不遗余力的宣传有关。抗日战争开打至今,政府军一败再败,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蒋委员长”也希望能找一个点宣传一下,吹嘘一把,提振一下士气,因此,尽管国民政府也知道四行仓库保卫战背后的事,他们依然要大力宣传“八百壮士”抗击日军的壮举。
同时,“委员长”还有另一层打算。当时的政府军,武器装备落后、各种武器弹药奇缺,战争所需的经费严重不足,老蒋希望欧美列强能够出手援助中国。而如果中国军队不堪一击,那么给多少援助也没用。老蒋希望用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告诉列强,中国军队还能打。这样,要援助的时候,胜算也大一些。
谢晋元的这支孤军进入公共租界后,就遭到了软禁。软禁持续了四年,1941年4月24日早上,四名士兵被汪精卫伪政府收买,在早上出操时一拥而上,将谢晋元当场刺死。事实证明,这“八百壮士”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中也有意志薄弱的叛徒。
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跟英法等国彻底撕破了脸,日军杀入公共租界,“八百壮士”成了日军的俘虏。
但我还是觉得它绝对不失为一部好电影,这个团座不是故事重点,也不是想表达的重点,“战争的背后固然是政治”,可是这守卫的八佰壮士是活生生的人,是群像,是每个想活下来却被逼着保家卫国的普通人。也是我们能找到的一种战争价值。古时行军,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佰。这个“佰”,是在告诉大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是这以四百称八百的战士不惜身死,做到了蚍蜉撼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佰》观后感——雪在下,火在烧,来世再见!》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