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20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

时间:2020-09-01 09:12:1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点击查看更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

2020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全面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是我们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权威教材。我们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学好用好这部重要著作,学出坚定、学出忠诚、学出担当,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通过深入学习,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全书的一条主线。在这部著作中,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纪委是政治机关,在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担负着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我们的政治觉悟要更强、政治站位要更高、政治立场要更坚定。要深入研读这部著作,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查处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浙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通过深入学习,增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这部著作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包括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动指南。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其历史地位、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始终保持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这部著作中蕴含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与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思考和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思路、具体路径、具体举措,做到学思践悟、学以致用。

  通过深入学习,强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政治担当。这部著作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为其中一个专题,收录了12篇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文稿,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了系统阐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等,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管党治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判断上来,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聚焦惩治腐败,聚焦作风监督,聚焦政治生态建设,坚持不懈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持不懈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


2020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深刻地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用智慧、肝胆、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治国理政智慧,展现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卓越领导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专题,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比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基础上,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比如,在主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着力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为我们增强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战略定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不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魄力和顽强斗争的精神,直面重大风险、重大挑战、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展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伟大政治家的时代风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将改革进行到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等专题,无不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的心路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所有这些,不仅为深入开展从严治党、开展反腐败斗争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而且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管党治党提供了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用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世界人民的感情,着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作贡献,其思想理论的高度、观察视野的广度、战略思维的深度、说理论证的力度、话语体系的温度,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国家情怀、天下情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指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国家情怀、天下情怀。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连续的新起点;针对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扶贫,扶真贫;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为我们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条主线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鲜亮底色,是习近平总书记用智慧、用肝胆、用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的动力之源。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始终“用智慧”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由于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能够始终“用肝胆”奋力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由于有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能够“用情怀”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

  总之,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应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最深教育、最高智慧。


2020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3)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那些为了GDP而造成“生态赤字”和“环境透支”的发展模式不仅不能成功实现发达状态,相反却会出现生态与经济的同步衰退与崩溃。

  绿色发展是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习近平同志要求“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当以生态文明为标志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大势所趋时,绿色发展便成为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让老百姓在享受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还能同步享受生态财富的福利。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绿色发展必须节约能源资源。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求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我国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能源资源匮乏已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稀缺就需要合理利用,如何做到合理利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我们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革命性变化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等专题中都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也不可或缺,而且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当各类环境污染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绿水青山就更为珍贵,而且是一种“共同财产”,人人都可共享,提供这种最公平、最普惠的公共产品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意愿。

  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简单用征服自然的程度来判断全面小康或现代化实现的进度,显然是片面的。习近平同志在《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中说,如果盲目开发造成破坏,今后花多少钱也补不回来。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生存环境的情怀。在《弘扬塞罕坝精神》中,习近平同志基于生态的永续价值高瞻远瞩地要求“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中,他通过“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史例,诠释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永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从代际公平上讲,每一代人在满足自身发展和消费需要的同时,都应该自觉承担起责任,兼顾后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同志的许多重要论述,体现了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殷殷情怀和历史担当。

点击查看更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20年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175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