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谈谈机关干部的成才之“道”_在新晋机关干部集中培训上的讲话

时间:2020-11-18 15:42:55 网站:公文素材库

谈谈机关干部的成才之“道”_在新晋机关干部集中培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很荣幸组织部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看到年轻的你们,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20多年前,我作为一个懵懂无知的毛头小子,来到XX工作,一转眼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我经历和见证了很多机关干部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既有经验教训,也有心得体会,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在于一个“悟”字。成才之路,要在悟道。当好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要坚持向内修身养性,向外实践强能,唯有尝尽酸甜苦辣,才能悟得成才门道。下面,主要和大家交流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要用好“六器”

  人体器官很多,各有其地位和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脑、眼、耳、口、手、脚。这些器官犹如机器的零件,善用则灵敏,不善用则锈蚀。要想当好机关干部,就必须充分挖掘这些器官的功能和作用,切实使他们各守其位、各尽其职、各扬其长。具体讲,应该做到这么几点:一是用脑要善思。脑是主管全身知觉、思维和运动、记忆等活动的器官,好比人的“司令部”,起着“指挥中枢”的重要作用。与脑有关的词很多,比如,思想、思考、思维、思路等等,最终都归纳于一个字“思”。善思者聪明、睿智。我们常讲一个人站得高、想得深,就是因为能思别人所未想之事,能谈别人未讲之理,能出别人未献之策,妙在先想一步、多思一层、高人一筹。比如,谋划年度工作,就要琢磨怎么抓重点、抓突破、抓创新,不能今年照前年、明年套今年,思路不改、方法不变。比如,落实首长指示,就要吃透要求、明确意图,切实把指示具体化、落到地,能够由一变多、由虚变实,既不能当“传声筒”、简单化,更不能吞进肚里、没有下文。二是用眼要多观。我们常讲“眼观六路”,就是要看得广,眼光不能“窄”了,囿于小圈子、小领域;常讲“高瞻远瞩”,就是要看得远,视野不能“近”了,囿于一时一事、一得一失;常讲“心明眼亮”,就是要看得清,眼力不能“盲”了,被假象、伪言所迷惑。比如,观察世界大势,需练就“火眼金睛”,否则就会被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纠葛、宗教矛盾的乱象所缠绕,“雾里看花”迷了眼,“人云亦云”盲跟从。比如,认清政治方向,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十分复杂,尤其是互联网使这个斗争的空间更加拓展、手段更加多样、变化更加迅即的情况下,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智慧,来养肝明目、擦亮双眼,任凭“乱云飞渡”仍从容,决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只俯身拉车、不抬头看路。三是用耳要兼听。耳为“兼听官”,可进高雅之音,也可进颓废之音;可进中正之言,也可进谗佞之言;可进纯净之语,也可进噪杂之语。作为机关干部来讲,要懂得筛选辨识、去伪存真,不能一概全听、照单全收,听东就是东,听西就是西。俗话说,耳朵根子要“硬”,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在听取意见时,要区别是正常途径、如实反映,还是私自行为、恶意告状;在考察干部时,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尤其是对不善言谈、表白功绩的同志,要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四是用口要慎言。当机关干部不会说不行,但多说乱说也不行。过去常言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某著名主持人的教训就是这方面的反面典型。喜欢说的要少说,不要“竹筒倒豆子”什么都说;脾气直的要柔和着说,不能轻易不出口,一出口就把人打个趔趄;表达差的要有准备地说,不要辞不达意、逻辑混乱、颠三倒四;会上该说的不要会后乱说,违反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定。比如,同事之间说话要和气,需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十日寒”,不要三句话不对,就出语伤人,甚至恶言相向。还比如,给领导报告工作,要抓住重点、简明扼要,特别是急事急报更要做到这样,决不能领导想听没几句,不想听的废话一大堆。五是用手要勤快。手是干什么的?就是吃饭的,就是劳动的,就是干活的。人类进化最初就是从使用石器打火开始的,人想干什么、怎么干,大都要通过手来完成和实现。可以说,勤动手则灵,懒用手则废。比如,写材料是靠手写出来的,只有勤动手、勤练笔,磨出老茧,才能成为一个笔杆子,否则轻轻松松、舒舒服服是决然不行的。还比如,干事情要亲自做,任何人是代替不了的,不能靠“二传手”,不能走捷径,不能偷懒耍滑。六是用脚要接地。人人皆知安泰与大地的神话故事,安泰神力来自哪里?就来自大地母亲。这个典故启发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接地气、扎深根、长力量,不能底盘不牢,身子发飘。机关是因为基层而存在,价值也就在服务基层之中。因此在平时,我们要勤下基层,深入一线,多到群众中去听真言、察实情,多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到落后单位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二、要把握“五字”

  在工作方法层面,“时、序、度、变、效”这五个字,虽然简简单单,但耐人寻味、大有文章,需要很好地把握。所谓“时”,就是惜时如金、不失时机。时间具有单向性、节点性和不可逆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最好诠释。抓机遇好比赶火车,惜时光就是爱生命。善用“时”者主动,可得先机;不善用“时”者被动,常失机会。比如,有的同志干工作时间观念很强,什么时间干什么都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能够从容干事、圆满完成;相反有的同志干事情惰性十足,拖拖拉拉,领导不催不着急、不到火烧眉毛不着急,以致屡次出现误时误事的情况。还比如,有的人爱学习,当别人在玩时,他在发奋读书、练笔,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挤时间学习,把一天当三天在过,使生命的维度得到延长,成长的质量得到提高,这是何等的快乐啊!所谓“序”,就是轻重缓急、有先有后。这里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重点、抓住重点,头脑中没有重点,工作中就没有章法,必然是杂乱无序。机关大多越往下,人越少事越多,上面“千条线”要靠下面一两个人来“穿针”,如果没有“序”的观念,是断然难以从容应对、难以有效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一年到头、按部就班、忙忙碌碌,结果回头总结时没有烙印深的工作,没有亮点的成果,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就出在不懂得或不善用重点工作法,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把精力耗费在琐碎事务上了,这是常犯的错误、最大的忌讳。所谓“度”,就是把握平衡、懂得节制。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烧开水到100℃才能沸腾,这种分寸、火候讲的就是“度”。比如,当副职的度就较难把握,擅自做主就是“越位”,上下不靠就是“缺位”,需要注意按主官的意图办、按分管的职责干,对主官负责,对党委负责。还比如,宣传典型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从先进性上作适度的提炼是必要的,但不能“高大上”得无法学、无法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人性,一说能干就没有了其他人,一写敬业就是从不顾家,等等,这些都是不注意先进性与群众性的“通病”,就必须力戒和克服。所谓“变”就是因时而动、随机应变。“变”的学问最大,充满着智慧,体现着人生观,决定着工作“果”。当形势变了,就要顺势而为,而不可逆势而动,比如,在大抓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那种我行我素、顶风违纪的人,就必然会受到惩处;当领导变了,就要及时适应风格、适应要求,而不可主从颠倒、习惯行事,比如,有的适应了前任领导,开展工作顺风顺水,新领导来之后变得无所事从、别别扭扭,问题就在于以己不变应领导之变,这怎么能行呢?当事物变了,就要变通方法,不可简单处理,比如,在推广工作经验时,应针对不同单位的特点基础,去搞“移植”和“嫁接”,否则就会“水土不服”、事与愿违。所谓“效”,就是干则必成、务求所获。我们干工作,就好比农民种地一样,收获“粮食”是追求的目标,是人生的乐事。干要有标准,不是稀里糊涂地干,一开始就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尔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干要快乐着,有工作可干是一种幸福,要把岗位当舞台,展现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实践证明,快乐工作法远比“推磨”工作法的效率高得多,成果也大得多;干要靠素质,光靠朴素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而没有良好的能力素质作支撑,对个人是难以成事的,对单位是难以重用的。靠品德做人、靠本领建功,二者必须结合起来、相互作用。

  三、顺应“四季”

  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四季”可以是一个人成长规律的写照,也可以是一个发展阶段的体现。这里,我想运用自然“四季”的运行规律,来阐发成才“四季”的发展机理,就是要启迪工作中如何达成“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境界。春天是播种季。我们年轻一些的同志,刚进机关时间不长,正是勃勃生机、精力充沛的好时候,就好比处在这个阶段,不能辜负春天一样的好年华,不能错过抓紧播种的好农时。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抓住了,天时就抓住了。为什么要倡导趁着年轻多读书,趁着负担轻多学习,就是因为春天宝贵、决定发展,在这个季节要抢抓“农时”、少留遗憾。夏天是生长季。我们大多数同志处在这个阶段,在机关干了几年时间,如何健康成长、茁壮成长,道理就跟种庄稼一样,需要阳光、空气,需要浇水、施肥,还需要除草杂、防虫害。比如,有的同志因为脾气个性太强,在工作中不懂得团结人,就需要领导进行批评教育、点拨引导,及时给予修枝剪叶、纠偏防错,使其不致任性生长;还比如,有的同志基础弱一些,但勤奋好学,就需要适当开开“小灶”,搞些一对一的传帮带,多施些“肥”、助些力。秋天是收获季。不会收获的农民,不是合格的农民。工作一年或者干完一事,都要懂得收获、学会收获,然而,我们有的同志对这方面的道理并没有领悟,确实存在“只管播种、不问收获”的现象。一些同志年复一年地工作在某个岗位,但始终没有大长进,甚至还在犯一些低级可笑的错误,摔了跟头没有拣个明白,原因就在于不善于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干的是稀里糊涂的“活儿”,这样收获是低水平的、无长进的,在实践中要坚决摒弃和克服。冬季是储能季。收获的粮食、蔬菜,在冬天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样贮藏、保存和食用,否则就会腐烂变质、白白浪费。我们干工作也是一样,对以前积累的成果、经验,要学会转化和运用,变成新的能量、新的知识,长期储蓄,厚积薄发,使自己更加强壮、更加成熟,为迎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做好能量准备。为什么有的同志经过几年的历练,说话有了思想内涵,办事变得老练稳重,能够使人突然眼前一亮、刮目相看,就在于能量的积蓄、升华,能力素质、精神面貌各个方面发生了量变或质变。

  四、控制“四线”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前行的道路上,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处于不同的层次,存在一些有形或无形的“线”牵引着、控制着、激励着。我觉得,至少有四条线:一个是“目标线”。目标是方向所指,是动力之源,是追求体现。人生无目标就好比大海行船随时会有触礁的危险,就好比飘荡的浮萍活着毫无意义。目标有长远目标,也有阶段目标;有工作目标,也有个人目标。在确定目标时,要长短结合、高低适度,力戒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在实践目标时,要铆足劲儿、奋勇前进,力戒精力偏移、走走停停;在达成目标时,要重新调整、再度出发,力戒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著名书法大家孙伯翔老先生,在中国浩瀚无垠的书法领域中,选择专攻魏碑这个目标,矢志不移,钻研不辍,在耄耋之年荣获兰亭艺术终身成就奖。如果老先生不是正确选择目标、始终紧盯目标,而是朝三暮四、漂移不定,可以想象是决无成功的可能性。另一个是“起跑线”。当下有一个流行的育儿观念,就是从幼儿园开始,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可见“起跑线”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的程度。我们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同时或先后进机关的,原本个人基础和能力都差不多,经过若干年之后就拉开了距离,显示出好差,有的成了独当一面、出类拔萃的骨干,有的却仍然长进不大、徘徊不前。人生好比竞赛,有时需要百米冲刺,有时需要耐力长跑,能不能跑出好成绩,从起跑线上启动的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进入状态很慢、或者力量积蓄不够,就很快被拉在后面,时间越长差距越大,自信心一旦失去,就永无追上的可能性。再一个是“冲刺线”。当经过艰苦的长跑,越来越接近终点时,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渴望胜利的强烈愿望,但面对体力下降、口渴难耐的关口,这时又是最考验人的时候,有的发力冲刺、胜利撞线,有的不甘落后、奋力反超,有的耐力不足、最终放弃,可赞的是前两种,可惜的是后一种。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又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冲刺,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沮丧。有这么一件真人真事,曾经有个机关科长,平时工作表现不错,首长们对他印象也比较好,有一次首长带他下基层,他没有足够重视和充分准备,在车上面对首长问的几个情况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回来之后他懊恼不已,在这次关键的提升面试中败下阵来,多年的心血化为泡影。还有一个是“兜底线”。我们处在一个依法治党的时代,各方面的制度越来越健全、规矩越来越严格,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开列负面清单,划出严禁底线。我们要始终绷紧守纪这个弦,始终牢记党员这个身份,在纪律的保护和制约下,争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干部。

  五、品悟“四味”

  屠呦呦是著名科学家,当我们羡慕她在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最高殊荣时,羡慕她在世界上赢得鲜花、掌声和赞誉时,更要通过她的精彩演讲,品悟从失败到成功这条充满荆棘、充满曲折的奋斗历程,品悟研制青蒿素这种抗击疟疾中药的酸、甜、苦、辣。屠呦呦的成功事迹,对于我们机关干部的成长启发意义很大。一是热爱事业,融入生命。屠呦呦从39岁临危受命担当课题攻关组长,到80多岁获得诺贝尔奖,一生都与青蒿素这种植物在做伴,都在为人类战胜疟疾这种病魔而斗争,似乎也印证了从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取名的文化内涵,报答了她父亲“蒿草青青、报之春晖”的殷切期望。我们虽然不会像屠教授这样一生就干一件事,但应该学习她这种挚爱工作的敬业精神。在机关工作,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干一年就要干好365天,唯有这样才能干出成绩、升华价值、活出意义。有一个同志说得好,“对待工作成果,就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这里就有一种负责的生命观、事业观、价值观。二是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屠呦呦团队为了找到抗疟疾药物,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搜集600多种中草药方;用乙醚制取提取物,直到第191次试验才成功。可以想象,她们走的是一条多么艰辛、多么曲折的科研道路,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百折不挠的科学探索精神。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要成长成才,不经过脱皮掉肉的磨练是决然不行的,特别是材料写作更是十分艰辛、最磨毅力的事情,需要经过废灯泡、省床铺、撒黄尿、掉头发的“修行”,需要经过无数次被否定、被批评的痛苦感受,需要历练十多年才可以说“摸到门道”,才能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领悟其中的苦与乐。这就是“不经一番寒霜苦,难得梅花扑鼻香”。三是甘于奉献,大舍大得。屠哟哟今朝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源于平时的默默无闻、淡泊致远。牺牲奉献精神在这位中国女性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在她的丈夫被派去云南五七干校工作时,她不得不将两个女儿寄养人家或送回老家;为了保证新药使用的安全,她带头和研究团队一起亲自用自己的身体试验毒性;抛弃了各种名利的影响干扰,在获奖之时依然是没有留学经历、博士身份和两院院士耀眼光环的“三无”中国老太太。这种大舍大得成就了非凡伟业,需要何等的淡泊定力!这种大舍大得挽救了全世界数亿的生命,又是何等的功德无量!四是走向成功,懂得感恩。听了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演讲,我最为敬佩的是老人家有一颗博大的心、感恩的心,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语,非常朴实、纯厚,字里行间透射着对研究团队和合作团队的感恩,透射着对博大精深中华医学的感恩,透射着对家人无私支持和深情理解的感恩。任何一个机关干部的成长进步,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靠风吹大的,始终离不开历任领导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和配合,离不开家人背后默默无闻的支持。一定要懂得“路从哪里来”“蜜从哪儿甜”,只有永远持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获得不断前行的力量,才能走向人生更高的境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谈谈机关干部的成才之“道”_在新晋机关干部集中培训上的讲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953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