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悟

时间:2020-11-20 11:47:51 网站:公文素材库

点击查看更多:观《放牛班的春天》心得体会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悟

  剧情梗概

  最伟大的教育片之一

  在一个叫做“池塘之底”的学校,这个学校是专门接收“问题少年”的特殊学校,校长奉行权威式教育,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对学生们十分严酷和暴力。一位叫做马修的老师来到这所学校当监学,一开始就受到了孩子们的刁难,但是他始终对这群孩子保持耐心和友善,并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发现了这群孩子的音乐天赋,带领他们成立了童声合唱团。在马修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不再调皮闯祸,师生关系也更加亲密。合唱团中的一名男孩皮埃尔天赋异禀,在马修老师的指导下成功改变了命运,成为了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剧情的正反视角分析

  电影中的“池塘之底”学校虽然是问题少年的集中地,但是马修的到来无疑改变了这个学校以往的秩序和学生们的命运,所以本文将集中以马修的做法为着手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探讨马修做法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正面视角

  善于鼓励丨发现长处

  马修老师在电影中对学生们始终是保持鼓励的态度,并且十分擅长去发现和发掘这群“问题少年”的特长和优点。比如孩子们在寝室唱着侮辱马修的歌,但是马修却并不恼怒,反而夸赞他们的歌唱得好,并帮他们纠正了音调。又比如班级孩子们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马修却并没有将那些歌唱水平较差的孩子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还一一鼓励,将他们分为了高中低三个音部。正是在马修的鼓励和努力下,学生们慢慢从原来抽烟打架的“问题少年”转变成了勤奋训练的合唱团成员。

  循循善诱丨积极互动

  电影中的马克森斯大叔被一个叫莱克的学生弄伤了眼睛,马修和校长的教育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马修到来之前,学校里的学生犯了错误后,都要经历校长的咆哮和虐待,所以这些学生很怕校长,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或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从而继续这种行为。马修到来之后,因为不忍心莱克被校长打骂,所以马修和莱克约定,莱克必须经常去照顾马克森斯大叔直到痊愈。在和马克森斯大叔的相处之中,莱克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大叔病情恶化被转移到医院时,莱克的心里产生了愧疚和自责。和单纯说教或暴力惩罚相比,循循善诱的效果更好,与其机械地告诉学生什么是错误,不如让学生自己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进退有度丨坚持底线

  虽然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和爱心,但是过于随和友善的态度有时候会使其失去震慑作用和威严,而无法帮助部分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所以在一些恶作剧和无伤大雅的玩笑上可以包容;但是在涉及到严重错误和伤害他人时,学校社工应当坚持底线和原则,恩威并施。马修虽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他明辨是非,莱克的行为伤害到了马克森斯大叔,他会坚持让莱克道歉;在发现高大的蒙东伤害幼小的佩皮诺时,马修会严厉呵斥他的行为,对其产生震慑作用。

  反面视角

  充分利用好家庭的作用

  “池塘之底”学校是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学校,所以电影中几乎没有出现学生们跟家长之间的互动,家长角色也特别少。虽然我们不难推测,这些学生是由于难以管教而被父母送到“池塘之底”的,父母们将管教的职责推给了学校,但是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场域和核心单元,父母作为影响孩子的主要人物,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学生的家庭和家人纳入到学生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克服障碍、纠正错误行为等,父母不能充当“甩手掌柜”。

  重视对学校环境的重塑

  “池塘之底”是“问题少年”集聚的特殊学校,学校里只有一条原则,即“犯错——严惩”,而校长就是这条原则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执行者。很显然,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条原则效果不佳。电影中的马修虽然不认同校长的所作所为,知道校长的严酷惩罚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但是他并没有勇敢地对学校现有的不合理秩序发起挑战,而只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影响不合理秩序下的学生,这是时代的局限性。生活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重塑健康和谐的学校环境。

  不要忽视和放弃每一个孩子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孩子、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些学生的情况十分棘手,会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是教育工作者无论如何都不应当忽视和放弃每一个学生。电影中的蒙东是个特殊存在,因为他是后来者,且外表看上去凶悍,所以和整个学校以及学校里的人都难以融合。马修一个人要兼顾那么多学生,难免有忽视之处。蒙东被校长误会成偷窃者时,没有人相信他的清白,马修也没能站出来为他说话。可以说蒙东就是那个被忽视和放弃的存在。以至于后来他心生恨意,放火烧了“池塘之底”学校。虽然无人伤亡,但是纵火性质恶劣,对于蒙东这个学生的人生来说,他最终泥潭深陷,这是一场悲剧。对于童声合唱团皮埃尔等人来说,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被马修所重视和影响,改变了人生,这是他们人生的一大幸事。在一群人的幸运和一个人的悲剧两相对比之下,教育工作者更要警惕标签理论的影响,绝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感想与体会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教育社会工作者应当相信学生是具有潜能的、可塑造的,不管是“三好学生”也好,还是“问题少年”也好,他们的未来都有无限可能,不应该被早早定义。教育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教育工作者要用真诚与真心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战胜自己和自我成长,真正做到“以生命影响生命”。希望每一个迷途的学生都能遇到他的“马修老师”,也希望在社会各系统的共同努力下,这群学生遇到“马修老师”的可能性能够转变成必然性。

点击查看更多:观《放牛班的春天》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995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