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道德经》读后感3篇

时间:2020-11-21 14:09: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道德经》读后感3篇1

  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经常想:如果我是一名语文老师,该多好。我会每天穿汉服或者旗袍,亦或者带有许多中国元素的服饰开启一趟美妙的语文之旅。在这趟语文之旅上,我可以给学生讲《论语》讲《易经》,又譬如《道德经》等国粹经典。而如今,虽不能繁文缛节似的古代装扮,却可以带领学生驰骋经典之中,品味那现代人不曾触碰的宁静世界——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也许我是一个任性而张扬的语文老师,课前演讲的背诵式作文总是让我不满,觉得这倒不如自由阅读时间学生去读作文来得更有效率,而偶然间看到老子的一句话,说《道德经》应该从小孩子时期就开始读,我先是瞠目结舌,不可思议,因为一直认为《道德经》的有无相生和“玄之又玄”太过深奥晦涩,于是上网百度,发现“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公布了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四册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课题组还表示,将对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进行研究。现在,各地高考改革的几个信号均指向国学。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不怕招骂地说一句,从普遍层面来讲,今天的高中老师没有能力去教好《道德经》。毫不讳言地说,这个群体的知识深度太浅显,价值思维太固化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刻。当然,这不是要把棒子打在高中语文老师身上,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国学教育缺失的受害者,甚至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这两个领域,教学也非常“水”。弄通深涩的《道德经》,绝非易事。更何况,国学教育不仅要受应试教育影响,还得打上严重的“政治教育”烙印,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今天的高中生把《道德经》念歪了。但是,没有开始怎么会有改变吗,索性从自己班里的学生做起吧,于是,我大胆的改变了我们班的课前演讲,每堂课都会有学生讲解一章《道德经》,八十一章的《道德经》,我们不着急,只是一点一点进行,我相信“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是伟大的。果然,学生由最开始的抗拒畏难到了后来的兴趣渐浓,现在到了不读经典不上课的习惯,如此想来,我突然倍感欣慰,突然觉得这才是一名语文老师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在与学生共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我也受益颇多,真实,善良,聪明,奉献,付出,为而不争,像水一样静水流深,以柔克刚,这些无疑都给了我经营人生最好的课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还提醒我们,要虚。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念好一本《道德经》需要面对那么多困难,面临那么多博弈,说明传统文化断裂给今天教育埋下很大的坑,应试教育给传统文化挖下巨大的陷阱。现在,要让高中生念好《道德经》,教育首先要沉下心来,进行细密的知识修补,而不是急功近利;文化更应以最大开放包容,给国学一片自由的天空,而不是保守封闭。


《道德经》读后感3篇2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读后感3篇3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三十七章道经和四十四章德经组成,共五千余字,是道家的经典。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着颇高的智慧和境界。所以人称“老子”。

  老子的职业是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档案馆馆长。这本书是当时的将军丞相诸侯遇到问题咨询老子后,老子把所有问题的总结提炼,最后成了《道德经》。

  看了不同的译文,看着看着就放弃了。可能是智慧不够,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现在重新读起,有了不同的感受,这次读的是西安交大韩鹏杰老师的《道德经说什么》,豁然开朗。也就有了兴趣。

  读完第一篇,也给自己列个小目标,用一年时间背熟,写上几十篇读后感,书读完,再去写,会更深刻,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读了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叫“中国”,以前认为我们的祖先把中国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叫中国,中华,中原。读了道理经才知道并不是,中代表“中和”的思维,阴阳相互中和,万物负阴而抱阳。

  还加深了对“无”的理解,人们总喜欢追求外在,这属于“有”的部分,认为拥有了就会快乐和幸福。所以只看到争,强,进,但很少注意和它相等的力量让,弱,退,这就是“无”,万事万物都需要从一体两面看待,而且要体会“无”的秒处,才能承载有的部分。

  要有以退为进的心态,退并不是懦弱,放下也不是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有的事物都离不开平衡。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徼是边界。“有”的东西都会有边界,比如房子,杯子。杯子的形状是边界,但用了里面空的部分才能喝水;房子有顶有墙,但里面有空,才能住人,这就是有和无的结合。

  现代的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好。但从人们的身上,并没有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反而多了一些浮躁和忙碌。因为忽视了“无”,只追求有,认为拥有越多,会更快乐。

  “无”包括深度思考,专注。这些都不是有形的东西。不管心理学,灵修,宗教都在阐述靠外在带来的快乐不会长久。

  在解决温饱时,第一次赚到钱,会让你高兴很长时间,但后来从一万到十万,十万到一百万。财富越多快乐持续的时间越短,你想寻找第一次拥有时快乐的感觉,拥有越多反而离快乐越远,因为方向错了,这时需要从信仰,精神,“无”的层面寻找。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开始的时候叫做无,后来有了万物,无中生有。我们的身体是“有”,精神世界是无形的,没有精神,剩下的就是行尸走肉。

  在精神世界里认为所有人对我不怀好意,身体就会表现出敌意;认为所有的人都对我有所帮助,就会表现出爱。无总以有形的部分呈现。所谓心想事成,心想是无,事成是有。

  风看不见,但可以发电;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灾害。“道”看不见,它代表有里面的境界,比如茶道,武道。需要哲学承载,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奇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

  译文: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常的名。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观察它的秒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物具有的两个方面,束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摘自 韩鹏杰《道德经说什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道德经》读后感3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998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