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课后反思

时间:2020-12-12 11:05:49 网站:公文素材库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课后反思

  在本次青年教师公开课上,我选择了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来筹备,在初一语文组老师们的悉心帮助下,我得以顺利的进行这一堂公开课,非常感谢他们。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课后反思

  授课现场

  我认为我本次课程设计的亮点在于预习案——《捅马蜂窝》的设计。在进入课文之前,我先带着同学们进行了这篇类文阅读,交给大家“从梳理人物心理到整理事件脉络,从而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这实际上是交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运用,提高阅读的能力与成就感。

  教学的目标是几经修改最终敲定的。一开始是“找到文中‘我’的心理的句段,梳理心理变化脉络;分析‘我’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体味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了解以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经过老师们的批评指正,我很快意识到这样的目标多而杂乱,可操作性不强,需要指向更清晰明确才行,于是修改为“通过梳理人物心理变化,了解事件发生的脉络,感悟人物形象;了解以事明理的文章特点,并能结合实际生活体验,体味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这样的目标设计就更加清晰明了,落实了从人物心理发展到事件梳理的学习目标,人物形象分析也就从二者的梳理中清晰起来,可操作性更强;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体验,体味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也会让文章主旨更加具有亲切感。

  设计导入时也几经周折,一开始选择的是好句导入——“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但是很快,在试讲过程中就暴露出了问题——难以和课堂产生紧密联系,调整几次,过渡起来还是十分生硬,于是最终选择用作者莫顿·亨特自身的经历来进行导入,让同学们能够带着“是什么启示使得他成为孤胆英雄”这样的问题来进行文章的阅读梳理。

  在梳理人物心理变化时,同学们给了我不少的惊喜。他们文本读的非常仔细,比如在: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在分析这部分中“我怒吼着”这句话人物是什么心理时,有两位同学关于是“生气”还是“崩溃”进行了讨论。

  这样的讨论是很珍贵的,说明他们并不只是阅读文本,更是在深挖文本;同时也提醒我在备课时一定做好文本细读,认真准备课堂环节,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

  接下来,我通过引导学生在文章第18—28自然段做精读,来梳理“我”最终走下悬崖在心理上到底有那些变化,从而使学生完善“我”的人物形象。

  分析“我”这段童年经历到底给我什么启示时,学生也能准确找出文中最后一段: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

  至此,为了拉近文本与同学们的距离,我又展示出以下这张PPT,并且有意设计让每段文字不按照特定书序出现:

  学生的想法

  我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并且鼓励他们像作者一样“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走出生活的困境,走下人生的悬崖,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次公开课中,五班的孩子们非常配合,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在讨论时也可以做到充分参与,十分令我惊喜和骄傲。

  但是在这次授课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课堂设计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其一是时间把握,人物心理的变化是为之后人物形象做铺垫,但是实际上在课堂中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如果课堂的任务表述在清晰一些,也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个问题;其二是整堂课欠缺朗读环节。

  18—28自然段有大量的语言描写,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角色中进行朗读,结合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的自主思考。

  其次任务单的设计也有两个部分还需要再好好打磨。

  第一要有效地利用课本侧面的批注区域,比如可以直接把人物心理的文本分析批注在空白处;用表格实际上增加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也增加了课堂任务的工作量;

  第二是对学生的课堂生成关注不够,任务单的设计不够细致。评课时,老师们建议可以根据小组的不同层级,设计不同的任务单;也可以把指令更加明确,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甚至产生学习的成就感,避免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发呆。

  还有板书问题还需要继续打磨。

  板书中间有大量空白,如果能将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添加到空白部分,不但能解决空白问题,还可以画龙点睛。

  而且,我还需要急提高自身应对可能突发状况的能力。课堂中,由于翻页笔使用不当,导致电脑不断跳屏,实际上授课情绪是受到影响的。这说明我在课前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对随机发生的事件应对能力较差。

  听课教师

  最后,由于个人比较紧张,我有一部分教学设计没有落实到位。

  比如,没有总结清楚“我”的人物形象,只是落实到了人生启示,但是语文课毕竟是文字的探究,任何人生启示都不能取代文学分析;

  再比如,没有把“以事明理”这一类文章的特点清晰的点出来,这样就会隔靴搔痒,难以真正把教学的“进阶目标”落实到位。

  “一堂好课总在下一堂课”,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对我不成熟的课堂的包容和配合,感谢我的同组前辈的帮助,以及和我同年入职的青年教师的鼓励。

  孩子们令人惊喜的课堂反馈,同组老师的悉心帮助,听课的老师们的宝贵的建议;使我在教学中收获了许多预设之外的东西,我想,教学相长正是如此。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愿意继续努力,我希望我值得被学生们喜爱,我更希望我值得被期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课后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1101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