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08 09:32: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垃圾分类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过问、亲自部署的“关键小事”“民生大事”。根据今年省、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安排,x月份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调研,专门印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监督实施方案,成立x个调研小组,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益平,副主任任玉明、王祖焕、厉秀珍带队,深入鹿城、瓯海、乐清等x个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及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x个相关部门的汇报。同时,采取专项调研与专题询问相结合的方式,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应用于专题询问会的提问清单,为开好专题询问会做基础准备。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从调研情况看,市政府坚持全域推进、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加快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体呈现提质提效、稳步推进的发展态势。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高规格召开全市推进大会,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市、区)初步形成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上阵、基层党组织坚守一线的“多级联动”工作格局。目前,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xx.xx%、各县(市、区)达xx.xx%,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xx.x%, xxxx年全市垃圾增长率下降至x.xx%,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制度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市政府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评分细则,将垃圾分类纳入市对县(市、区)考绩项目和“x擂台·六比竞赛”比拼亮晒内容,全面调动基层积极性。各县(市、区)积极响应,专班及实体化运行制度不断完善,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和考评办法,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化、长效化、专业化开展。坚持统筹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三)分类处置体系初步建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共推进”的要求,全过程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一是分类投放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市xxx个住宅小区有序推行“高层撤桶”“撤桶并点”,xxx个商业街(小区)开展“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累计创成示范小区xxx个、示范机关xxx个。二是分类运输体系逐步建立。全市已打造分类运输线路xxx条,试点打造有害垃圾临时收集站xx个,健全有害垃圾收运站点管理。三是回收体系日益完善。建成分拣(交易)中心xx个,设置xxx个快递网点绿色回收区,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xx%,资源化利用率达xx%以上。四是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目前x共有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xx座,日均处理能力xxxxx吨,基本满足现实需求。今年将建成x座处理设施,其中垃圾焚烧厂x座,餐厨垃圾厂x座,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常态化开设“垃圾分类,x行动”等新闻专栏,开展持续不断的宣传报道。同时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八进”宣传活动,发动志愿者和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宣传动员、分类指导等,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推广“积分兑换”、“红黑榜”、“基金奖励”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市民养成分类习惯(如鹿城积极探索推广“智能化+积分制+实体超市”的“广信模式”,瓯海区有害垃圾上门收集,洞头区将每月xx日设为有害垃圾“兑换日”等),居民参与率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应当清醒地看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源头减量还需加大力度。虽然垃圾增长态势有所遏制,但结构性的生活垃圾源头增长不容忽视。目前,我市“光盘行动”“限塑令”等源头减量手段效果不佳、覆盖面不广。虽然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已实现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但使用量仍然很大。且随着外卖、快递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外卖盒、快递包装等废弃物急剧增长,成为源头减量工作的一大难点。

  (二)分类投放质量有待提高。老百姓主动分类投放意识尚未真正形成,目前的工作方法主要依赖于桶边督导、上门规劝等高强度人力监管模式,难以持续和推广。执法监管比较薄弱,处罚手段用的还不多、处罚金额也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物业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高层撤桶”并未全覆盖。总体来说,分类投放的质量、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分类收运体系有待完善。垃圾分类工作全过程监管体系尚未形成,还存在漏点和盲点。一是收运环节仍不完善。依旧存在“混收混运”现象,挫伤群众参与分类的积极性。二是转运设施有待优化。易腐垃圾专用运输车配备不足,垃圾运输车更新改造不到位,部分车辆未达到密闭运输的标准,无规范防护及环保配套设施,容易造成运输过程二次污染。部分老旧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对周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三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不完整。回收网点布局不完善、多头管理,普遍存在“低小散”问题,未能形成统一高效的回收网络;分拣中心规模小、档次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各地政策支持不足,市场培育力度不够,缺乏像x“虎哥”、x“搭把手”等有一定实力的龙头骨干企业。

  (四)末端处理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我市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历史欠账严重,存在建设标准低、结构性缺失、区域性不足等问题。乐清、永嘉、平阳、文成等县(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均还不足;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较慢。x月xx日,在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上,袁家军省长点名指出,全省目前尚有xx个县(市、区)没有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其中x占了x个。由此,导致居民产生的易腐垃圾存在和其他垃圾混合焚烧的问题;大件垃圾、装修(建筑)垃圾、绿化(园林)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缺口较大,满足不了现有处置需求。

  原因分析:一是各地重视程度不一,一些制度执行刚性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到位。个别部门职能分工尚未明确,主动参与、协同攻坚的意识还不够强,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制约工作进度。二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较慢,垃圾分类质量有所下降,且防疫用品、外卖包装等垃圾显著增加,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三是宣传引导不够深入全面。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未做到入脑、入心、入户,老百姓受传统习惯影响,主动配合分类的意识还不强,自觉性难以发挥和持续,再加上从众心理较强,看大多数人都还没分,也就对参与垃圾分类产生了懈怠心理。

  三、意见和建议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是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小事”,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办好的民生实事。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根据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梳理工作短板,创新工作举措,高水平打好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把垃圾分类工作抓实抓好。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要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创新,制定详细可操作方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二要坚持机关先行。紧紧抓住“党政机关干部”这个关键人群,实现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机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宣传开路,创新宣传方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做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工作。加大对劝导员、保洁员、志愿者等培训力度,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使垃圾分类生活习惯成为老百姓的“新时尚”。

  (二)提升硬件设施,加快补齐短板。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关键在源头分类,重心在末端处置,末端处置能力是推进垃圾分类的先决条件。要统筹谋划、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我市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建设速度。推进在建或规划拟建的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确保设施早日建成投入运行。二要加快补齐缺口。针对生活垃圾处理结构性缺失、区域性不足问题,要紧盯薄弱区域,全力克难攻坚,加快推进各县(市、区)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如期实现“零填埋”和县(市、区)“全覆盖”。同时,要尽早谋划,优化结构,加大力度,加快补齐易腐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末端处理设施的缺口。三要提高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末端处理设施清洁水平和环境融合度,切实破解“邻避”困境。同时加快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中心等中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优化转运站点布局,实现与实际收集、转运、处理需求相匹配。

  (三)聚焦关键环节,完善分类体系。扣紧抓牢每个分类环节,既是垃圾综合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市民群众的关注点所在。一要突出源头减量。进一步督促超市、商场等落实“限塑令”,指导餐饮企业进一步贯彻落实“光盘行动”,加强对一次性消费用品的管控,推进绿色包装的使用,做到源头环节集约减量。二要把好前端投放。在加快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示范创建、典型培育,强化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建议通过赠送家庭分类专用桶、袋,结合物业管理奖惩措施等,深入推进居民生活垃圾精准分类。三要完善中端收运。切实杜绝“前分后混、混收混运”现象,厘清小区到垃圾收集站和转运站、再到处置场所的责任主体。建立全流程综合信息和监管系统,着力提升垃圾治理数字化平台覆盖率。四要提升回收利用。进一步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合理设置便民回收网点,按区域规划建设废品回收交易市场;加快推进“互联网+”回收模式,建立信息化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率逐步提升。

  (四)突出长效管理,提升工作实效。垃圾分类涉及面广、环节较多、操作性强,要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常态化管理,建立城乡垃圾治理同步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城镇垃圾分类和农村垃圾分类齐头并进、全力攻坚的良好态势。一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强化“常态督导”,建立多层次的监督考核体系,压实各方工作责任。二要强化激励措施。科学合理运用奖惩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可以探索运用易腐垃圾专用袋上的二维码关联居民家庭等方式,建立居民家庭分类档案,实现精准发力。三要发挥党建引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社区、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和居民的协同联动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调节和居民(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四要鼓励社会参与。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逐步使垃圾分类处理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以上报告,供审议时参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news/1307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