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通用技术教研计划
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通用技术教研计划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二、教学理念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三、实施过程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9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6节,机动2节,教学评价2节。实施过程准备如下:
1、设计图样的绘制(1-5周)
2、模型或原型的制作(6-9周)
3、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10-12周)
4、复习(13-16周)
5、备课组讨论总结(17-18周)
6、学分认定(19-20周)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通用技术备课组
第二篇:07-08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计划
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
信息技术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本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宗旨,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突破口,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工作重点:
1、明确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全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合作精神,培养团队精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
6、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7、加强网站管理、维护工作。
三、工作目标:
1、明确教学目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备课组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达到人人参与,有目标、有计划、措施、过程、总结。
3、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科学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备课组的公开教学研究活动,即听课、评课、说课。
4、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县各项信息学竞赛。
5、通过培训,使三分之二的参训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
四、主要措施: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效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严格执行教学任务和目标。
⑴钻研教材,了解每课重难点,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
⑵认真上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电脑的兴趣。
⑶加强训练,做到扎实有效,并有计划、有过程。
⑷加强电教课题的研究,教研组定时组织上研究课、汇报课。
利津二中信息技
术教研组
201*年3月
第三篇:201*-201*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组教研计划
201*-201*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组教研计划
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开展创新教育,我校将继续深入地进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将教研与培训相结合,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的成果。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依据学校教学计划的指导,特拟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
2、学习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理论,在传承经典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基础之上,认真地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做好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
3、规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加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4、继续贯彻和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课程教学。并结合我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情况,研究和二次开发教材。
5、继续深入地进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交流共享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继续做好校级信息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二、具体事项如下:
3月份:
①制定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②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表及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③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研研讨及信息技术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先进教育理论学习及探讨;
4月份:
①规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规,教研组组织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检查活动(听评课,查教案);
听课活动授课人:
参加人员:
②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主备人:
参加人员:
③进行业务学习,学习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理论。
5月份:
①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培训;
②开展信息技术组教研工作研讨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研究和二次开发。
③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主备人:
参加人员:
④进行业务学习。
6-7月份:
①教研组配合教务处检查教案、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 ②开展信息技术组教研工作研讨;
③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主备人:
参加人员:
④教研组工作总结等。
信息技术教研组
201*年3月
第四篇: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通用技术教研中心组工作计划
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
南京市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仍围绕市教研室中心工作展开,继续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中心”的教研工作思路,落实常规教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教研中心组的队伍建设,关注学生特长发展,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针对性。为提高我市通用技术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支持。 ◆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全市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切实提高每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并做好每次教研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为全市通用技术教师提供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继续进行“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 “201*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通用技术教师培训”在推进本课程发展和课堂教学及其研究方面的作用。帮助和促进各区县提高通用技术教研工作的参与性与实效性。
2.乘“201*年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的通用技术教师培训”的东风,继续学习有关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能力,提高命题水平,完成201*年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完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评价方式与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
3.有效引导全市通用技术教师深刻领会《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掌握相关设施设、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教师运用实践室服务教学的能力和手段。配合南京市教育局完成20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技术设计大赛的相关工作。
4.继续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开设市级公开课、研讨课,完成201*年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和201*年暑期培训的相关工作。
◆具体活动安排:
●第3周(2月21日)
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市金陵中学
活动安排:①由田武奎老师通报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②陈界山老师研究课
③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5周(3月6日)
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活动安排:①邓超老师研究课
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7周(3月20日)
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活动安排:①丁良峰老师研究课
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9周(4月3日)
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市中华中学(河西校区)
活动安排:①葛伟江老师研究课
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15周(11月22日)
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活动安排:①吴志强老师研究课
(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bsmz.net)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17周(5月29日)
活动主题:专家报告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安排:①顾建军教授报告
②田武奎老师做本学期教研工作小结
●其他
完成市教研室主任室安排的其他工作。
南京市高中通用技术教研中心组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探究法的有效整合》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探究法的有效整合》
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设计、开发和综合应用。
探究法: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学习核心,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 《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探究法的有效整合》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热情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形成积极主动的、轻松活跃的、气氛和谐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对学生——研究对象的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本校五、六年级学生,其1120多人,其中有400多名学生家长做生意,长期无时间关照学生的学习,1120多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有400多人,中等的有620多人,差生有100多人。
三、教研时间及安排
平时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的把课题与教材结合,同时 1
生活服务每周五下午的1小时时间进行教研,每学期安排每位教研教师2-3节公开课。
安排如下:
韩献华:《比的意义》、《圆的认识》
刘丽英:《比的基本性质》
王雪丽:
任永丽:
安红霞:
张连芹:
2 《分数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列方程解应用题》《统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敐澶婄闁挎繂鎲涢幘缁樼厱闁靛牆鎳庨顓㈡煛鐏炲墽娲存鐐达耿閹崇娀顢楁径瀣撴粓姊绘担瑙勫仩闁告柨绉堕幑銏ゅ礃椤斿槈锕傛煕閺囥劌鐏犻柛鎰ㄥ亾婵$偑鍊栭崝锕€顭块埀顒傜磼椤旂厧顣崇紒杈ㄦ尰閹峰懘骞撻幒宥咁棜婵犵數濮伴崹鐓庘枖濞戙埄鏁勯柛鏇ㄥ幗瀹曟煡鏌涢埄鍐姇闁绘挸绻橀弻娑㈩敃閿濆洨鐣洪梺闈╃稻濡炰粙寮诲☉銏℃櫜闁告侗鍠涚涵鈧紓鍌欐祰妞村摜鏁敓鐘茬畺闁冲搫鎳忛ˉ鍫熺箾閹寸偛绗氶柣搴濆嵆濮婄粯鎷呴崨濠冨創闂佹椿鍓欓妶绋跨暦娴兼潙鍐€妞ゆ挾濮寸粊锕傛⒑绾懏褰х紒鐘冲灩缁鈽夐姀鈾€鎷婚梺鍓插亞閸犳捇鍩婇弴鐔翠簻闁哄倸鐏濋顓熸叏婵犲嫮甯涢柟宄版嚇瀹曘劍绻濋崒娑欑暭婵犵數鍎戠徊钘壝洪敃鈧—鍐╃鐎n偅娅滈梺缁樺姈濞兼瑧娆㈤悙鐑樼厵闂侇叏绠戦崝锕傛煥閺囩偛鈧綊鎮¢弴銏$厸闁搞儯鍎辨俊濂告煟韫囨洖校濞e洤锕、鏇㈡晲韫囨埃鍋撻崸妤佺厸閻忕偛澧藉ú鎾煃閵夘垳鐣垫鐐差儏閳规垿宕堕埡鈧竟鏇犵磽閸屾艾鈧绮堟笟鈧、鏍川椤栨稑搴婇梺鍦濠㈡﹢鎮″鈧弻鐔告綇妤e啯顎嶉梺绋匡功閸忔﹢寮婚妶鍥ф瀳闁告鍋涢~顐︽⒑閸涘﹥鐓ラ柟璇х磿閹广垹鈽夊锝呬壕婵炴垶鐟$紓姘舵煟椤撴粌鈧洟婀佸┑鐘诧工缁ㄨ偐鑺辩紒妯镐簻闁哄浂浜炵粙鑽ょ磼缂佹ḿ绠撴い顐g箞椤㈡﹢鎮㈤崜韫埛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栨稓浠氶梺璇茬箰缁绘垿鎮烽埡浣烘殾闁规壆澧楅崐鐑芥煟閹寸們姘跺箯濞差亝鐓熼幖绮瑰墲鐠愨€斥攽椤旂偓鏆┑鈩冩尦瀹曟﹢鍩¢埀顒傛崲閸℃稒鐓熼柟閭﹀幗缂嶆垶绻涢幖顓炴灍妞ゃ劊鍎甸幃娆忣啅椤旂厧澹夋俊鐐€ф俊鍥ㄦ櫠濡ゅ懎绠氶柡鍐ㄧ墛閺呮煡鏌涢妷鈺婃閹兼潙锕濠氬磼濞嗘帒鍘$紓渚囧櫘閸ㄨ泛鐣峰┑瀣櫇闁稿本姘ㄩˇ顓炩攽閻愬弶顥為柟绋挎憸缁牊寰勯幇顓犲帾闂佸壊鍋呯换鍐夐幘瓒佺懓饪伴崟顓犵厑闂侀潧娲ょ€氫即鐛Ο鍏煎磯闁烩晜甯囬崹浠嬪蓟濞戞鐔哥瑹椤栨碍顔嶉梻渚€鈧偛鑻晶顖涖亜閺冣偓閻楃姴鐣烽弶搴撴闁靛繆鏅滈弲顏堟偡濠婂嫭顥堢€规洘妞芥俊鐑芥晝閳ь剛娆㈤悙娴嬫斀闁绘劖娼欓崝銈夋煟濡や礁鍝烘慨濠冩そ瀹曘劍绻濇担铏圭畳闂備焦鎮堕崝灞界暦椤掑嫧鈧箓宕稿Δ鈧粻锝夋煥閺冨泦鎺楀箯濞差亝鐓熼柣妯哄级婢跺嫮鎲搁弶鍨殻鐎规洖鐏氬ḿ蹇涘煛閸愵亷绱抽柣搴$畭閸庨亶骞婅箛娴板鎮欓悽鐢碉紲闂佺ǹ鏈銊ョ摥婵°倖顨忔禍娆撳础閸愯尙鏆﹂柣鎾冲瘨濞尖晠鏌ㄥ┑鍡樺櫢濠㈣娲熷娲传閸曨厜鐘绘煕閺傝法鐏辨繛鍡愬灲閹瑩鎮滃Ο鐓庡箥闂傚倷绶¢崣蹇曠不閹达妇宓侀柟鎵閻撴瑩姊洪崹顕呭剱闁靛洦绻冮幈銊︾節閸愨斂浠㈤悗瑙勬磸閸斿秶鎹㈠┑瀣妞ゆ挾濮靛▓濂告⒒娴g瓔鍤欓悗娑掓櫅椤繈濡搁埡浣侯槯濠碘槅鍨靛▍锝夊汲閿曞倹鐓涢柛銉㈡櫅娴滃綊鏌涢顐¢偗闁哄本鐩、鏇㈠Χ閸涱喚浜栭梻浣告啞宀e潡寮拠宸綎婵炲樊浜滃婵嗏攽閻樻彃鈧粯绂掕濮婅櫣绮欓崠鈩冩暰闂佺粯顨嗙划鎾诲春閳ь剚銇勯幒宥堝厡闁哥喐鐓¢弻鐔煎礄閵堝棗顏�
《第二学期通用技术教研计划(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3068.html
- 上一篇: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