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7 09:20:01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高一语文教学心得

日子过的很快,恍惚间高一的时间已经过半,回想去年的今天正在全力以赴备战高考。今年虽然教高一,但并没觉得身上的担子轻多少。不教高一已经6、7年了,习惯了高三大量做题、总结、归纳的教学模式,所以刚下高一时感觉自己还真有点手足无措。还好,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努力,现在已经适应了高一的教学模式,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也在高一的四次考试中一次比一次进步,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我和孩子们努力奋斗的结果。回顾高一上半学期的教学我有以下心得和大家分享:

1.首先要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生活心态,让学生们在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时时刻刻感受语文的美丽。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可能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多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探究式、师生互调式等多种课堂模式,转换教学思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提问设计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中等生,要及时鼓励,多用赞语。

5.课本中知识点要细讲,讲透;课外多补充一些好的文章让学生欣赏。

6让学生养成练笔的习惯,多写随笔,读后感。

7.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和两位年轻的班主任沟通,获得了他们很大的支持。

不足之处:

1. 高一学生大部分学习不自觉,主要靠老师督促,所以有时作业不能及时检查到位。

2. 因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有时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少。

3. 缺少持之以恒的决心,没能让孩子们坚持每天练字。

4. 时间、精力有限每一堂课不能精益求精。

基于以上的不足,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改正,查漏补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2):

高一语文备课组已连续多次被评为“示范性集体备课组”,这在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离不开校领导及年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其次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这是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位老师集思广益、集体智慧的结晶。各位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着为学校负责、为家长负责、更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备课,组织教学,所以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大学里我们(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bsmz.net)虽然学习了专业知识,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素养,但关于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都了解的不够。在面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的是缺乏经验,有时候忽略了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还有就是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所以教起课来很吃力。通过这几次备课活动,我们听了有经验老师的讲解与讨论,并向他们请教了一些教学上的难题,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了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争取再接再励,把教学效果提高上去。

备课活动确实让我们长了很多见识,在下面备课时,我们是尽量把要讲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们。但是在各位老师集体备课一块讨论时,却发觉自己做的还不够。比如《氓》中“体无咎言”的“言”字在文中到底作何解释,是做实词还是虚词讲。如果不是老师提出来,可真要把它忽略了。或许有人认为这太简单了,没必要拿出来讨论,这是不对的。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在授课时,正因为有这种严谨、细致、咬文嚼字的态度与精神,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改进教学。集体备课就是让各位老师就教材理解和如何组织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大家就都有收获,同时讨论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思想碰撞交流的过程。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要懂得交流看法与心得,这样才能共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在讨论《采薇》时,李杰明老师就边塞诗的主题内容做了七个方面的总结,可谓是鞭辟入里;刘国东老师就《采薇》最后一段是不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让老师们展开讨论,老师们也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非常独到。《离骚》老师们都觉得不好讲,听了张继华老师对离骚的讲解思路和策略,我们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思路就打开了。再如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状物散文,老师们把以前的教材和现在的做了一下比较,一致认为新课改下我们的教材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体味,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让学生们体味文章的审美特征,让学生自己参考名家手法进行创作。

备课时,就作文和单元测试题问题,老师们也作了一致的规范性要求。单元测试题的模式要向高考试题模式靠拢,作文的评分细则也仿照高考评分细则,从而让学生们能进行规范练习。这段时间确是学了很多东西,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备课活动也让我们收获很多。以前不明白的,现在在有经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的更透彻了。自己备课时忽略的知识点,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点拨下更加明确了,这样在给学生讲解时就不会遗漏知识点,做到了有的放矢。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仅要做到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拓宽思路及眼界。备课时不管是对字词的深挖掘,还是对文本的反复赏析与品味,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体现了语文的性质。弄懂字词的含义,让学生们掌握好终身学习的工具,以便在以后学习中更好的进行阅读;而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审美意境的把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则侧重于对学生们人文内涵的培养。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集体备课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促进作用。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集思广益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安排的更合理,让课堂更充实,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在这里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点拨与帮助,我们将终生受益。

第二篇:高一语文教学心得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

日子过的很快,恍惚间高一的时间已经过半,回想去年的今天正在全力以赴备战高考。今年虽然教高一,但并没觉得身上的担子轻多少。不教高一已经6、7年了,习惯了高三大量做题、总结、归纳的教学模式,所以刚下高一时感觉自己还真有点手足无措。还好,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努力,现在已经适应了高一的教学模式,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也在高一的四次考试中一次比一次进步,此次成绩的取得是我和孩子们努力奋斗的结果。回顾高一上半学期的教学我有以下心得和大家分享:

1.首先要做一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生活心态,让学生们在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时时刻刻感受语文的美丽。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可能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多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探究式、师生互调式等多种课堂模式,转换教学思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提问设计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中等生,要及时鼓励,多用赞语。

5.课本中知识点要细讲,讲透;课外多补充一些好的文章让学生欣赏。6让学生养成练笔的习惯,多写随笔,读后感。

7.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和两位年轻的班主任沟通,获得了他们很大的支持。不足之处:

1. 高一学生大部分学习不自觉,主要靠老师督促,所以有时作业不能及时检查到位。

2. 因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有时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少。

3. 缺少持之以恒的决心,没能让孩子们坚持每天练字。

4. 时间、精力有限每一堂课不能精益求精。

基于以上的不足,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改正,查漏补缺,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2):

高一语文备课组已连续多次被评为“示范性集体备课组”,这在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离不开校领导及年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其次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这是高一语文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位老师集思广益、集体智慧的结晶。各位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着为学校负责、为家长负责、更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备课,组织教学,所以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大学里我们虽然学习了专业知识,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素养,但关于教学设计、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都了解的不够。在面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时,我们更多的是缺乏经验,有时候忽略了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还有就是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所以教起课来很吃力。通过这几次备课活动,我们听了有经验老师的讲解与讨论,并向他们请教了一些教学上的难题,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了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争取再接再励,把教学效果提高上去。

备课活动确实让我们长了很多见识,在下面备课时,我们是尽量把要讲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们。但是在各位老师集体备课一块讨论时,却发觉自己做的还不够。比如《氓》中“体无咎言”的“言”字在文中到底作何解释,是做实词还是虚词讲。如果不是老师提出来,可真要把它忽略了。或许有人认为这太简单了,没必要拿出来讨论,这是不对的。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在授课时,正因为有这种严谨、细致、咬文嚼字的态度与精神,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改进教学。集体备课就是让各位老师就教材理解和如何组织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大家就都有收获,同时讨论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思想碰撞交流的过

程。做学问不能闭门造车,要懂得交流看法与心得,这样才能共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在讨论《采薇》时,李杰明老师就边塞诗的主题内容做了七个方面的总结,可谓是鞭辟入里;刘国东老师就《采薇》最后一段是不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让老师们展开讨论,老师们也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非常独到。《离骚》老师们都觉得不好讲,听了张继华老师对离骚的讲解思路和策略,我们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思路就打开了。再如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状物散文,老师们把以前的教材和现在的做了一下比较,一致认为新课改下我们的教材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体味,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让学生们体味文章的审美特征,让学生自己参考名家手法进行创作。

备课时,就作文和单元测试题问题,老师们也作了一致的规范性要求。单元测试题的模式要向高考试题模式靠拢,作文的评分细则也仿照高考评分细则,从而让学生们能进行规范练习。这段时间确是学了很多东西,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备课活动也让我们收获很多。以前不明白的,现在在有经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的更透彻了。自己备课时忽略的知识点,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点拨下更加明确了,这样在给学生讲解时就不会遗漏知识点,做到了有的放矢。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仅要做到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拓宽思路及眼界。备课时不管是对字词的深挖掘,还是对文本的反复赏析与品味,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体现了语文的性质。弄懂字词的含义,让学生们掌握好终身学习的工具,以便在以后学习中更好的进行阅读;而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审美意境的把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则侧重于对学生们人文内涵的培养。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集体备课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促进作用。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集思广益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安排的更合理,让课堂更充实,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

在这里衷心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点拨与帮助,我们将终生受益。

第三篇:高一第二册语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高一第二册语文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说来也巧,晨读期间跟王老师聊起教材说明部分里关于“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话题时,俩人颇有同感,而这和我这段时间一直在酝酿着的但又难以下笔的一篇教学心得有关。正是这次闲聊,触发了我写作的冲动,同时伴随着一种心中块垒不吐不快的兴奋与舒坦。

一直以来,总感觉高中语文教材教学与高考似乎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更直接更具体地说,除古诗文阅读与分析这一板块“有用”之外,其他单元(现代文阅读)学与不学“并无大碍”。我的理由是:看看这几年的高考语文卷,你会发现,假如接下来几年仍按照这种模式出卷的话,或许我只要让学生从高一起始年段起就通过大量练习卷来强化语感,让他们机械般地熟习现代文阅读题的文字游戏(科技文部分选择题)、捉迷藏游戏(阅读部分主观题),剩下时间专门练习语言应用表达部分和作文写作部分,高考结果呢,我敢说,不一定会都考高分,但肯定也不至于会考低分。这样一来,教学现代文单元意义已不复存在,而学生和我这科任老师也乐得逍遥自在??

可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痛心!痛并忧虑着!汉语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母语,她的影响力正逐渐波及整个世界,正如咱们国家蒸蒸日上的国力一般。可身为华夏儿女,在人生的最关键时期对自己的语母语却如此般地虐待和亵渎?!——语言基础知识分值少得可怜,现代文阅读纯粹是一种猫抓老鼠的游戏,作文套题现象愈演愈烈??

在这里我并不是在抨击高考,更不是把矛头指向谁。我只是想说咱们的高考还可以再合理、科学些。例如,语言基础知识考查内容可以和中学教材再贴近些,现代文阅读题可以是中学教材内容的深入或延伸,作文题材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思想实际等等。如此一来,老师和学生在备战高考就不至于太过盲目而被动;反过来说,有了针对性(“学到就能用上”),我们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双方面也就更加地积极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发挥乃至最后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自然就水到渠成,而这不正是咱们国家赋予我们人民教师培育“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吗?

忧虑也好,牢骚也罢,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教学激情却在与日俱增。教师教学的灵感闪现源于不断尝试,创新动力则来自学生主体,这是我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一点颇深体会。每每看到学生眼神里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倍感欣慰;可当看到学生困惑的表情和疲于应付的回答,我便深深自责。而在大部分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后者,这种挫败感与自责心理反而激起了我挑战传统教学方式的斗志,接下来我对其中的几个转变作一介绍,意在和同行们探讨并请雅正:

一、古诗文阅读模块

1、因为这一板块的学习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所以我把它安排在了学期初进行教授,这也是依据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再加以反复巩固,这样方便于记忆,而且效果不错。

2、以往我发现在分析古文文意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吃力,所以这学期我在第一课时里先扫除该课文字障碍并通篇翻译,让学生有一整体把握,接下来的课时我并不急于分析课文,而是照此法教这单元剩下的三课,每天都会划一些重点词语、语句乃至段落,并告知临近周末的一节课要听写、默写,这样被动接受

(文意分析)与主动学习(背诵记忆)相结合,而且有足够时间应付周末考试,易让学生接受。

3、值得再提的是古诗文教学一定要注意反复巩固,实虚词归纳、特殊句式和熟读背诵部分是反复考查训练中的重点。

二、现代文阅读模块(本册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依次为杂文、科技文、文化随笔单元)

1、小说单元教学,我围绕小说三要素分别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细腻的刻画、分析环境对氛围的烘托、感受情节发展的起伏,如对祥林嫂波折的命运、翠翠情窦初开的羞涩、铜墙铁壁般的大荷叶、可笑可悲的别里科夫形象等进行课堂大讨论,在倾听激烈辩论的同时,我深深被学生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潜力震撼着。

2、杂文单元教学,我认为学好这一单元更多的意义在于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启发上,所以我和学生从课文中总结出这么九条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拿来主义》中的反讽、比喻论证、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我若为王》中的归缪推理、铺排手法,《庄周买水》中的改编典故、白描写法,《剃光头发微》中的以小见大、联想手法等。接着我及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风格选择其中的几种手法进行模仿创作,写出来的文章果然更出色了,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见解也较以往深刻了许多。

3、科技文单元教学,不言而喻,是让学生对现行高考模式里的科技文阅读题型有一接触了解。我认为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术语概念的准确把握和筛选、汲取观点的能力,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结构提纲,《神奇的极光》里“极光的来龙去脉”部分的成因、条件及原理等等。

4、文化随笔单元教学,既是随笔,特点当然是在它的旁征博引和“理趣”上。它里面的观点难免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不严密性,理论性也不强。我们要掌握的一是学习作者如何搜集论据论证论点,一是品味妙语佳句,再有更重要的就是结合自己的体会或者深入挖掘,或者重新阐释它。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也来再次“随”一下“笔”。学以致用,乃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5、课外阅读指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的优秀的评论和建议也很多,这里我就毋庸赘言了。

以上的这些,便是我个人本学期尝试了的一些有别于教参上“大而全”的改变,也可以说是自我教学风格上的一种突破。总的说来,我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加强了,感觉学生课堂上的干劲也越足了。而这,最主要的是源自教材说明里的那句话“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说起来还得顺便感谢和王老师的那番闲聊啊。

这里我也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供大家商榷——因“材”施教。意即教材的编写和教材的结构是经过专家们审查编订的,这点我们大可相信。而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专家们的苦心和意图发挥到极至,根据不同单元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尽展咱们伟大中华民族的汉语魅力。

廖伯海

201*-5-19

第四篇: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

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六、具体措施:

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高一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内容外,我们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己找资料,既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改变做练习的习惯

如何处理练习问题,我们尝试以下办法:

1、整合原则。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

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自由原则。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3、重视过程。传统的处理练习的方式是注重结果,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4、评价策略。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或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总之,新教材练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通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为完成我们的课改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二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七、教学工作安排

(一)必修课

1.教本

(1)必修课教本的处理,依据合理有利的原则、单元组织的原则、集体备课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按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三、四、六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中心发言人;每个中心发言人都承担一堂“公开课”。

b.按照单元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研究,从而深化对文章和单元要点的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小结。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3)教材的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解说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要全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要各抒己见,细致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与读本相结合的原则,做如下安排:

(1)课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番号)

第一单元1—15(文言文)

第二单元16 —30(美的真谛)

第三单元21—31(透视人生百相)

第四单元32—44(建构精神家园)

名著与文化素养:66—68;

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69—79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处理方法

——以“读”为主,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要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以写促读,布置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读本的“名著导读”部分,结合“研究性阅读”实施;

——在练习、检测时以读本为材料,促进学生的读本学习。

(二)作文教学

1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实践”训练。

2写作练习分步骤进行达标训练,要求学生逐渐达标,形成基本的语言修辞意识。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钟内能根据要求写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

5作文教学重讲评,通过讲评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批自改。

6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做自我总结。

7本期拟做大作文8次,练笔10次。

(三)课外活动

1、在“校园文化周”中举行“背诵大赛”。

2、4月和6月分分别举办“鲁迅小说赏析专题” “《红楼梦》赏析”讲座。

八、教研工作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备课的核心是备学生。

1、本学期教研重点是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2、组内交流探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

第五篇: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201*-201*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结束了高三后的漫长暑假,又重新走入课堂。新学期又如约而至。学校又有了新的面貌,也迎来了新一批怀揣梦想的孩子。这一学期我教一年二班和一年八班的语文课,刚经历高三的紧张的教学和系统复习,接触新高一的学生,无论在教学上和课堂上都要做相应的调整,高一级上学期,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适应高中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本学期的教学至关重要。现作简单计划,如下:

一、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利用最短的时间和班主任、学生沟通,尽快了解学生,以做好因材施教。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二、紧抓语文基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充分了解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在知识、讲法、学法上的区别,以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课堂。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

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 生的文学修养。

三、利用高一上半学期充分打好学生的基础,充分调用语文晨读巩固辽宁省考纲中背诵篇章中初中的那部分内容,并计划让同学自由订阅《读者》《意林》等杂志,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四、本学期计划两项工作重点,一是打好学生文言翻译的功底,一是多留作文,从高一抓写作,坚持不懈。

五、以考代练,学会知识迁移,及时训练。

新高一年部继续实行晚考训练,训练以日常学习内容为主,考试作为日常学习的再次训练。

201*-201*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宋佳艳

营口实验高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476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