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谈教师角色的转变(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7 09:20:4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谈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到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把学生领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收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和老师发上共鸣,对于教学课堂而言,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现在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渔。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第二篇:谈新课改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谈新课改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已经逐渐要求教师由重“教”传递向重“学”发展转变,由统一标准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构形式向重过程探究转变,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民主和谐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教学中,教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下面进行了论述。

长期以来,各科教学往往聚焦于课本、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测验为目的,教师角色主要强调教师的社会职责、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的职业品质和教师的传道与解惑。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不是一个简单的换位,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究的反复实践活动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采取互动交流,共同协作方式 实现课程目标,实现教学关系的和谐发展。

我们今天的教学状态是“教知”,这种教学状态给学生带来的是痛苦。负担过重,可能造成学生智慧的萎缩,甚至于扭曲异化学生人格,针对这种教知,教懂的教学,在今天的发展形势下,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顺应社会,我们就必须转变这种“教知”为“练能”。所谓的“练能”就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为重点,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把知识转换为能力。我们的取向是能力为重,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在行动上,首先,以能力培养为硬指标;其次,以选练能力为线索,为只要内容与重点;最后,要做到教方法—练能力—考能力。

所谓“练能”,这里的“能”是指学科技能力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法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要立足练能,选点做实。具体操作方面,有以下的步骤:作为实践新课改的老师,要先引导学生自读教材,让学生熟悉教材,运用网络和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探究促说;第三步要分层展说,这一步教师抽学生回答要做到从差生开始抽答;第四步是教师点拨评说,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与点拨,让学生从中受益;第五步是强化练说,要做到人人过关。我们要做到这样一堂课的完成,需要以下的保障措施:第一是小班化的组织建设机制,要进行课改,必须保证班上的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二是教师的方法指导机制,在进行课改之前,必须保证实施班级的教师具备良好方法指导的素养;第三是激励参说机制,要激励班上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第四是个别强化练说机制,要做到人人过关;第五是以说代练的家庭作业机制。

要做到学生自主练能这是一种理想境界,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进行交流与强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组织,引导,评价,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可以提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新课程鼓励教师探索独树一帜的个人教学理论。学生自学自练,互学互练。这样的模式进行离不开班级的自主管理模式的引导,具体需要在班级设立小班长,(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ww.bsmz.net)板书员,检测员,纪检员等等。

在我的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在经过第一次展练课堂的学习后,切实运用到了我的课堂上,作为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一开始进行展练是比较困难的,但我相信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展练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我觉得把展练引入农村小学课堂尤为重要。一开始,我把展练的导学案

设计好,从生字开始,用了一个周给学生示范。先从优生开始,挑选了成绩较好的几个学生第一次进行了字词展练,一开始,比较僵硬死板,但总算是顺利完成了,接下来慢慢让每位学生都上台展练。这第一轮,我引导指点的比较多。接下来第二轮,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发现学生们能变通展练台词,并且比较流畅地完成了,我指点的也比较少了。我感到很欣慰。慢慢的,我开始引入一些课文展练,这个部分比较困难,但是,学生们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个展练的舞台上,我看到学生们都实际锻炼到了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收获比以前的“教知”方法大得多。

新课改后,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要求教师要把控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三个方面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把我好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课程不仅学会知识,教师还要思考每堂课的知识学生学习之后,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所以在教学钱一定要备好课,思考教学过程与方法。我在本册语文教学中很好地把控好了三维目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学,第一单元让学生热爱读书;第二单元让学生热爱家乡;第三单元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兴趣,增加常识;第四单元让学生学会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领悟一些人生道理;第五单元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第六单元让学生感悟父爱与母爱的伟大;第七单元让学生热爱祖国;第八单元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革命,勿忘国耻,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保持有效互动过程;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条件、时间及空间上的障;有效的教师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第三篇:谈新课标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谈新课标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者:张 伟

来源:《校本教研》201*年第04期

一、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要更新

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教师知识结构要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三、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无论你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游泳的明确知识,但从来没有在水中折腾过,那么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因为你脑中缺乏游泳的意会知识,游泳是在游泳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放弃以前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与具体知识相对应的稳定的产生式,即一看到条件信息,相关的活动就会自动产生。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首先,充分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比较、抽象、概括、分设、验证和分化等一系列的概念形成过程,从中学到研究问题和提出概念的思想方法。其次,要充分揭示结论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经历曲折的实验、比较、归纳、猜想和检验等一系列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结论的由来,强化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发现奠定基础。再次,充分揭示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过程,教师要想使学生学会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过程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中学会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方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

第四篇:谈信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谈信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者:班元桂 马建广

来源:《职业·下旬》201*年第02期

现代社会日愈发展,科学技术日趋完善,教育越来越体现整个国家发展的步伐。在这样的形势下,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专业知识更新要快、教学方法要新、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深厚。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进程的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

一、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往往都是知识渊博、文质彬彬、非常严肃、一丝不苟的人,而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信息时代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满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走进学生心里,指导学生如何在繁杂的信息环境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应能走近学生,了解认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从学生身上了解时代的信息,领悟到学生真正的需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教师还必须学会宽容,与学生同甘共苦,不要有师生的严格界限,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才能有针对性地启迪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二、学习进程的指导者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教师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必须能够在教导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我,改变世俗的眼光,让自己能够在指导学习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利用高科技的工具学到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指导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健康地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调整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意义的建构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轻松,从而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观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学生个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三、信息资源的设计者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作为教师,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师要树立一种创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这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还要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资源集成。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本事,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可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总而言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是由多种社会角色构成的。在信息环境下,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角色转变、角色适应和角色调整,才能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提高自身能力,才能精通教学内容,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设计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客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作者单位: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

第五篇:谈新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角色的转变张林

谈新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角色的转变

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在我市已全面实施。作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专业追求精神的美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共同营造新的课堂环境,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尖、忽视人文知识积累的陈旧思想的束缚,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调整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全面平衡文化素质,面向未来,成为最具活力的教育创新实践者。

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封闭和狭隘,比较习惯于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的俨然形象,再加上陈旧的课程模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学生经验和发展需求,如何推进中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美术老师要努力适应新课标要求,蜕旧更新,转变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重塑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职能可以说迫在眉睫!

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传统中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一般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作业、作业展评、课堂小结几个环节。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交流过程。教学认真的教师,都设计了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安排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滔滔不绝,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洗耳恭听。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少,在课堂上充当配角,教学效果是预设的,往往教师感觉良好,学生却没有兴趣。要彻底扭转这种被动状况,美术教师必须转变形象,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要成为美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要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要及时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能“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更积极、更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凸显美术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习美术感觉很容易、有趣味,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参与者”很容易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个角色要求美术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力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展现自己独特的美术教学艺术魅力。

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传统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跟上时代、科技发展的脉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学习内容难、繁、偏、旧,过于专业。虽然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美术学科知识常规教学胜任自如,但用专业、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被动接受,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更谈不上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很多学生(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平时喜爱画画,却不喜欢上美术课。除兴趣发生转移外,教师课堂上说一不二,灌输式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经验,把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感觉学习机械、乏味,这都是原因。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局限性,自己的作品又很难适合老师的口味,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可望而不

可及,丧失了自信。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转变角色,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还原学生喜爱美术的天性,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更具个性的美术作品。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主张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学习与美术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适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使美术课程更具吸引力。在组织教学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因材施教,不能再把学生当“机器”,更不能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自居,要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虽然美术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地影响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比内容更起作用。这中间美术教师参与、引导的作用是关键。

三、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由严格按大纲要求被动授课的“执行者”变成据新课标精神灵活、主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索者”

以往美术教材的编写,具有既定性、凝固性和封闭性,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实践者,缺乏自主性、灵活性,有些内容不顾各地区的情况,没有考虑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条件和文化的差异,单一标准在执行起来受到一定的局限。教师只能按美术大纲的要求消极、被动、忠实地授课,部分课程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教师可以重组、优化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可以对课程的发展进行创造性研究。这就要求现代美术教师,与时俱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由严格按大纲要求被动授课的“执行者”变成据新课标精神灵活、主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索者”。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它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而是制订导向性的内容标准,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课程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现实情况,适当对教材进行“裁剪”,增补具有本地特色的教学内容。无论增减、取舍,都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策略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之有机整合,灵活运用,注重创新。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四、在美术教学评价中,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片面强调甑别和选拔功能,对少数美术特长生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轻视大量普通学生,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学生没有发言权,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被测试的消极境地。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评价观,美术教师必须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评价不是目的,促进美术学习才是目的。

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

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美术学习活动,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教学时,要注重美术教育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主动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学生的潜力、个性,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即使学生作业水平不高,教师也要找出其闪光点。特别注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否则学生会逐渐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失去创造的自由意识。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作用,自我认识,沟通情感,使学生更能读懂美术作品的内涵。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谁画的好坏,而应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美术 。千万注意,最好的促进办法就是表扬。作为美术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你画的真棒!”“这点画得太有想象力了!”“色彩真漂亮!”“比老师画得好!”学生会因此受到鼓励,增强自信,对他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以上观点,是全组成员学习美术新课程、新理念的点滴体会,期盼和您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谈教师角色的转变(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482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