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四部曲”
题记:从模仿走向融合,从融合中走向借鉴与创新。思考,前行。
从精英中走来
201*年12月22日,在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课堂的奇迹》这本书的时候,就爱不释手了,一口气读完了它的三分之二,惊叹于课堂的奇迹,膜拜于精细的管理。12月29号,校长亲自带领校领导班子和各教研组长分析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就“6+1”课堂模式进行解读。31号 ,结合课堂试行、研讨,确立“问道精英,全面改革”的举措。接下来的两周,我们进行了10余次头脑风暴式的研讨,“6+1”的理论深入我心。201*年1月21日,我在全校会议上做了《16.1.1 二次根式》的教案、导学提纲研究课例的阐述。1月25日,确立寒假认真研学《教师素质读本四》,以“导—思—议—展—评—检—用”的“6+1”模式备出开学两周的课时。课改拉开序幕……
去课堂中实践
201*年2月23日,开学第一天,我和学生就直接进入“6+1”模式的共研,我们一边进行新课的学习,一边进行“导—思—议—展—评—检—用”各环节的指导,结合课例理解每一环节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本来一课时的新授内容我们需要2课时,甚至3课时才能完成。每节课下来,我们有些许的收获,但更多的是遗憾,是问题,是纠结,现实与理想中的预设相差甚远……但不放弃,不抛弃,要扬弃!从备课入手,从“思”的问题设计入手。我们备课组3人时时进行思想交流,事事进行问题探讨。“数学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读课本?怎样借助问题设计做好例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准确简练表达?怎样的评价机制可以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似乎一切都成了问题。可贵的是我们有面对问题的勇气,独立的思考,思维的碰撞,理论的提升,似乎让我们对“6+1”的理解更清晰了,各环节在课堂中的应用不再那么生硬,一周的课堂实践,我们和学生有了灵犀,课堂教学能更好的融合了。
3月1日,数学组老师们和各教研组长参加了我执教的《16.3二次根式的加减》,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宝贵的意见。我们认同,学生自主并不是简单的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导学提纲的设计应更注重问题的设计,确实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习题的堆砌。我们发现,需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而生成自己的理念,方能熟练操作于课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的课改“四部曲”》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5675.html
-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