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方法
*第二节、作品解读
*什么是好的短篇小说?
*①深入地揭示和表现人性。
*②深入地揭示生活。
*③构思精巧,巧妙。
*④在较小的篇幅中容纳尽量丰富的内容。
*一、鲁迅的《孔乙己》
*教参一般停留在分析这篇作品的思想意义之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2、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转载请注明来自:公文素材库http://www.bsmz.net/)
*【教学难点】
*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生活中并没有一个“本来的”孔乙己,“本来的”孔乙己的故事。
*从不同的角度讲孔乙己,就能讲出不同的孔乙己的故事。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叙事视角。
*《孔乙己》的艺术特点
*1、使用了巧妙、复杂的艺术视角
王富仁认为,在《孔乙己》中担任具体叙述任务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他说:“小说严格按照这样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的眼光(意识)他周围的世界,看待包括(意识)看待他周围的世界,看待包括孔乙己在内的所有其他人物。”
*严家炎在《复调小说:**迅的突出贡献》中认为:“一篇短短的《孔乙己》竟能引起读者异常复杂的感受,就与作者安排了一个可以悄悄移位的叙事者有关。过去许多研究者的文章,以及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提示,都把《孔乙己》的叙事者说成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这种说法不确切。如果叙事者真的是十二三岁的酒店小伙计,那么孔乙己给予读者的印象就会简单得多。……《孔乙己》的叙事者也是个成年人。”
*它其实有两个视角:小伙计的视角和隐含作者的视角。
*小说是在一种复杂的视角运动中表现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人物。
*所谓“隐含作者”,是指作者的一个“隐含的替身”,作者的“第二自我”,作者在写作时不是在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
*“不管一位作者怎样试图一贯真诚,他的不同作品都将含有不同的替身,即不同思想规范组成的理想”,正如一个人的私人信件,可以根据与每个人的不同关系和每封信的目的,而会有不同的替身一样。
*《孔乙己》中的小伙计不仅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一个参与者。
*小伙计的作用有两二:
*第一,他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背景,增加了一种真实感。
*第二,小伙计在小说中,他其实也扮演的一个施虐者的角色。
*这样《孔乙己》中其实可以听到两个声音,一个是小伙计的,这个声音瞧不起孔乙己,充满了对孔乙己的蔑视。
*其实另外还有一个声音,就是隐含作者的声音。或者隐含作者的态度,这个态度对孔乙己有更多的同情。
*在小伙计的话中我们也能看出一种反讽。就是小伙计本人也成为反讽的对象。
*2、使用“重复”的手法,提高了表现的效果
*小说中的重复有两个系列。
*首先是关于“笑”。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②有人说他偷书,他坚持说自己是“窃书”,然后是之乎者也。“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③有人说他没有进学当秀才,他再次辩解,有之乎者也,“众人也都哄笑起来”。
*第二个系列是三次被揭短。
*①别人说他偷书,
*②别人说他识字却不能进学,
*③掌柜的提到“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掌柜的说,“取消?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自资本主义诞生,西方文学一直持有一种怀疑与批判的态度。
*《我的叔叔于勒》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和唯利是图
*主要艺术特点:
*1、用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人际关系、世态炎凉。
*菲利普夫妇的逻辑是:有钱就是好人,有钱就有亲情;没钱,就不是好人,也就没有亲情。
*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前后有这样几次变化。
*最早是于勒挥霍了自己的那一份遗产,而且还把兄弟俩共有的那个部分也用掉了一些。于是于勒被送往纽约。
*请注意这个时候,于勒得到的道德评价:他是一个坏蛋、一个流氓、一个无赖。
*后来,据说于勒发了财,于勒又一下子成了正直的好人,有良心的人,达夫朗什家的好子弟,跟所有达夫朗什家的子弟一样公正无欺了。
*再后来就是在船上相见,于勒成了一个乞丐一样的老水手。
*克拉丽丝马上说:“我早就知道这个贼不会有出息,早晚会再来纠缠我们!倒好像一个达夫朗什家的人还能让人抱什么希望似的。”
*在这里贫穷的于勒被说成是一个贼。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个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2、叙述视角的选择
*钱理群在《〈我的叔叔于勒〉略说》一文讨论了这个小说的视角问题。
*他指出这个小说中大家对待于勒有四层“看”与“被看”的关系:
*童年的“我”若瑟夫如何看于勒叔叔;
*成年的父母如何看于勒叔叔;
*成年的若瑟夫如何看于勒叔叔这样的穷人;
*最后还有一个就是作者莫泊桑在“看”于勒。
*小说是一个选择的艺术。同样的生活看你从什么角度去选择,选择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小说中的于勒就应当仅仅是一个被同情的对象吗?
*有一位中学教师讨论《我的叔叔于勒》时就专门评价过于勒:
*“我的叔叔”也真是,发了财,而不节俭,不本分,竟沦落到去卖牡蛎。这要怨谁呢?从负债出走到发了财,又落到穷光蛋,这难道是必然的吗?或是命中注定的呢?于勒为何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财富呢?要知道自己是如何从家出走的!
*每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由得对于勒生起气来,这个于勒,真的太不争气,太不像话了。发了财而不知道珍惜,去阔绰什么?老大不小的!这难道不是自取灭亡吗?自己毁了自己的前程,一失足将成千古恨。他能振作起来吗?还有发财的机会吗?这个不争气的于勒,实在太令人失望,此时此刻,我们能过多地去指责菲利普夫妇的不仁不义吗?”
*①从若瑟夫出发最容易把这个故事讲得有层次,达到最好的叙事效果。
*选若瑟弗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是把于勒的过失虚写。
*
*②若瑟夫代表了小说的一个道德尺度。
*小说中对待于勒的道德立场则应当有三个
*(1)菲利普夫妇。这是一种典型的中产阶级、小市民的道德立场,嫌贫爱富、唯利是图。这种价值立场是小说批判的对象。
*(2)若瑟夫
*若瑟夫这个叙事角度的存在其实就与他的父亲母亲构成了对比。就是道德良心与唯利是图的对比。
*(3)隐含作者
*隐含作者的立场近似于若瑟夫的立场,但是更有理智。
*若瑟夫在小说更多地只是“看”和“说”,他的立场是中性的。但隐含作者是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我的父亲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套着手套,让我母亲挽着胳膊,我的母亲打扮得五颜六色,好像节日悬万国旗的海船。”
*这些描写满含讽刺。
*在这个小说中,有的话虽然是叙事人说的,但其中也有隐含作者的声音。这就是典型的反讽。反讽的定义是作者实际说的和表面说的不一样,言在此,而意在彼。
*三、王愿坚的《七根火柴》
*(一)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
*王愿坚(1929-1991),****人。1944年(15岁)参加革命,次年参加八路军,做过宣传员、文工团分队长、报社编辑。
*解放后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参加革命历史回忆录大型丛书《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担任编辑期间,他曾多次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和长征路上做实地采访,接触过很多老干部、老红军,了解到许多革命前辈的斗争事迹。
*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支队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等。“文革”后发表了《路标》、《足迹》、《草》、《启示》等10个短篇小说。
*但是基本上都是沿袭旧的模式,政治价值高于艺术价值。
*王愿坚的创作其实面临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他的创作成就与其选材有很**系。
*如冯牧所说:“王愿坚的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他选择和表现了一些极珍贵的、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中还接触得不多的重大题材,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的红军和苏维埃区域的雄伟壮烈的斗争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王愿坚没有亲历苏区和长征路上的生活,这对他的写作多少构成了限制。
*在写作过程中,王愿坚扬长避短。
*他很少写那种复杂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很少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而是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选取典型细节,用一个镜头、一个侧面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崇高和伟大。
*(二)主要艺术特点
*在《七根火柴》中,作者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追问和展示红军在长征路上精神力量的来源。
*他自己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力量是“建筑在高度阶级觉悟基础上的、对革命事业、对革命集体的无限忠心,和由这种集体主义产生的高度的阶级的爱。为了集体,为了战友,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以至自己的生命。”
*作者选择了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
*王愿坚在《〈七根火柴〉的构思过程》中指出:“随着这种精神的思索,我眼前浮现了这样一个形象:在翻越大雪山的时候,一个红军战士被暴风吹到雪坡上,几番挣扎,他终于被深雪埋葬了。但是在皑皑白雪上却鲜明地高扬起一只手,在这只手里托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党证。
*……这时,又想到老同志讲故事中多次谈到火在长征中对于部队的重大作用,便把火柴夹进他的党证里。这样,原来从许多故事中获得的思想和感受便得到了借以表达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出现在人物精神光芒闪耀的一刹那,也用不了很多笔墨去烘托、渲染,小说就可以短些了。”
*1、时空间的高度集中
*王愿坚《七根火柴》的成就首先还是应当放到20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的层面上评价。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是一种很新的艺术形式,以1918年,**迅《狂人日记》的发表为起点。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三言二拍”这类“短篇小说”,但说是短篇,其实更像是长篇小说的梗概。
*胡适认为现代短篇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写生活的横截面。
*他指出:“譬如把大树的树身锯断,懂植物学的人看了树身的‘横截面’,数了树的‘年轮’,便可知道这树的年纪;……纵面看去,须从头看到尾,才可看见全部。横截面开一段,若截在要紧的所在,便可把这个‘横截面’代表这个人,或这一国,或这一社会。这种可以代表全部的部分,便是我所谓‘最精彩’的部分。”
*现代文学30年,中国短篇小说逐渐成熟。
*但是,自1942年,《讲话》发表以后,**和各根据地大力倡导大众化和民族化,很多作家学习民间形式,短篇小说更多地在讲有头有尾的故事,又回到了旧式短篇小说路子;现代短篇小说的形式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忽略。
*《七根火柴》一个显著特点是时空间非常集中。实写的场面只有两个。
*从叙事学的角度说,这个小说比较多地使用了呈示,而不是讲述。
*就是像戏剧一样地,让人物自己出来表演,小说主要由场景和对话构成。
*在时间的处理上,小说不是不涉及纵向的时间,而是把纵向的时间收缩到一个横面积上来。这也是戏剧处理生活的一种方式。
*这个小说叙事视角是第三人称叙事,但又依附于人物的视角,主要是通过卢进勇的眼睛在看。
*实际上是用卢进勇的眼睛在“看”,但是,是第三人称叙事人在说,眼睛是卢进勇的,但是声音是叙事人的,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疑问,即如果小说就选择第一人称叙事是否更好一点?
*2、用写心灵的方式写人物
*《七根火柴》有两个主要人物,但是真正的主人公应当还是无名战士。
*对这两个人物,作者都是通过典型细节透视他们的心灵。
*首先,关于无名战士。无名战士最伟大之处是他将革命事业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小说通过3个细节表现了他的这种高尚的情操。
*①卢进勇把找到的鸡蛋大的一点青稞面给他吃,他吃力地推开他,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②无名战士其实具备得到一堆火、一杯热水的能力。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权利。
*③无名战士濒临死亡,但是他一直等到把党证和火柴交给了卢进勇。
*小说写卢进勇也有两个很关键的细节。
*①把青稞面给无名战士,卢进勇也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
*②拿到火柴以后,他不是马上自己点上一堆,而是赶紧追赶后卫连,直到把火柴交给他们。
*3、隐喻与象征手法的使用
*在《七根火柴》中,“火”、“火柴”有着明显的象征意义,这个意义有“实”和“虚”两个方面。
*首先,就“实”的方面讲,“火”对当时的红军战士意味着“活力”、“希望”和“胜利”。
*有了“火”、“火柴”就意味着这些红军战士能够战胜阴雨、战胜潮湿,就有了可以煮熟的干粮,本来不能吃的也变成能吃的。衣服可以烤干,可以驱散寒冷,而这些在当时都是威胁红军战士生命的困难。
*《七根火柴》从题目到文章里面有一个出现最多的字,就是“火”、“火柴”。“火”在文本中一共出现过16次。
*在这个3200字的小说中,后半部“火”或“火柴”密集出现,而前半部是一直呼唤“火”的出现。
*这个小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关于“火”的故事。
*在《七根火柴》创作谈中,王愿坚讲得很清楚,《七根火柴》的创作一方面得益于雪地上红军战士高高举起的一只手的意象,另一方面就是他回想起老同志讲故事中多次谈到火在长征中对于部队的重大作用。
*《七根火柴》中,比较虚的象征意义是从“薪火相传”的意义上理解“火”的意义。
*因为红军长征本身就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一个红军战士用生命保证了七根火柴、也可以说是七颗火种的传递,在这里,“火”火“火柴”应当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三)《七根火柴》的主要缺点
*从叙事学的角度讲,作者与人物几乎没有距离。作者对正面人物一概采用仰视、甚或是崇敬的立场。
*这样就形成了十七年作家一种集体的僵硬的姿态:塑造人物缺少变化,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
*就王愿坚来说,其《三人行》、《七根火柴》、《党费》、《普通劳动者》中的人物,其实都是一个人物,就是思想政治觉悟高到极点,为革命马上愿意奉献一切。
*很多作家创作之前就已经设定了人物的标杆,就是说,人物的思想觉悟已经设定完成,可以变化的只有人物的性别、年龄和所处的环境;这样作家可以选择东西就非常有限了。
*在《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其实是没有区别的。如果卢进勇有七根火柴,卢进勇也到了濒临死亡的地步,可以设想他也会照着无名战士的方式去做。
*四、狄斯尼《勇气》
*(一)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
*美国女作家多萝西·卡梅伦·狄斯尼(1903-1992),生于俄克拉何马州,在纽约巴纳德学院接受教育。曾经做过速记员、夜总会女招待等,后来成为美国知名作家,拥有广泛读者。主要作品有:《死在后座》(1936年)、《金色天鹅谋杀》(1939)、《阳台》(1940年)、《9月30天上帝》(1942)等。
*(二)主要特点
*1、关于《勇气》的主题
*《勇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把人物置于生与死、荣与辱的严峻考验面前。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赞美了这个普通法国妇女的勇气,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但是这个法国妇女所拥有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如何理解这种勇气,其实并不是简单浏览一下就能理解的。
*这个问题其实应当放到跨文化的背景中去思考,才能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出于正义与信仰,以牺牲自己或亲人的生命,换取他人的安全的事迹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常有的,中国的文学作品也经常写到。
*《苦菜花》中,日军围捕了一批群众和共产党的区委书记姜永泉,敌人为了把八路军亮出来,设下毒计让妇女认亲。小说中的人物花子正向丈夫老起走过去的时候,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区委书记姜永泉,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她毅然走向姜永泉,领走了他;其后,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惨死敌手。
*而老起也深明大义,宣布自己就是八路军,牺牲自己保全了党的干部。
*但是中西小说中类似的情节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比较强调人物的阶级觉悟。
*就《苦菜花》中的花子来说,对日本人的憎恨固然是她用丈夫的生命换取八路军干部的重要原因,但更根本的是人物对共产党的热爱、对八路军的热爱。对阶级和民族翻身得解放的期盼,是支撑花子做出选择的主要心理依据。
*在《勇气》中,支撑法国妇女做出选择的原因则要更复杂一些。
*其中首先当然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入侵法国,相比较而言,德国军队在法国虽然没有日本军队在中国那样烧杀奸淫但是也给法国人造成了非常大的灾难。
*然而,支撑这个法国妇女“勇气”、同样重要的也许还有一些文化的原因。
*西方文化有一个非常深厚的宗教传统,很多西方人从小就浸润在基督教的教义与信念中,经常恪守某种教规或生活的准则。
*西方文化非常崇尚理智,经常把一些普遍的、抽象的原则置于生活之上,成为普通人生活的准则。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玛特渥·法尔高纳》就讲了一个死亡与荣誉的故事。
*主要人物:玛特渥·法尔高纳、福尔杜那多、吉亚内多。
*如果说《勇气》中法国女人牺牲丈夫、家庭保护美国伞兵既出于爱国主义,也是出于某种信念、信仰,那么梅里美《玛特渥·法尔高纳》中玛特渥·法尔高纳亲手杀死儿子就是仅仅出于一种信念、信仰,出自一种做人的原则和他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荣誉。
*《勇气》的点题之笔其实是空军将领的几句话。
*有3个关键词:勇气、幸福和信仰。而3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信仰是支撑点,有了信仰她才有勇气,有了信仰,她在牺牲了丈夫以后仍然是幸福的。
*在这个法国妇女的信仰中,爱国主义当然是一个基础,但是爱国的人未必都能像这个法国妇女一样为爱国献出自己的丈夫,并且准备献出自己和整个家庭。
*在这里,西方人那种更重视原则和信念,把信仰置于生命之上的传统就被凸现出来。
*在《勇气》中,具有这种“勇气”的并非法国妇女一个人,小说中其实有一个一直被忽视的人物就是这个妇女的丈夫。
*空军将领为什么说法国妇女牺牲了丈夫以后,她仍然是幸福的?
*这个“幸福”的内容是指:法国妇女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牺牲丈夫对她来说虽然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但是如果当时他们的选择是把美国伞兵推出家门,将这位美国士兵置于死地,她和他的丈夫将终生生活在痛苦中,终生受到良心的谴责,生不如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空军将领认为,这个妇女在家破人亡以后仍然是幸福的。
*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派出68个师120万人参加战争,最终有25万人战死,占欧洲战场盟军伤亡总数的70%。
*小说里提到的那个美军士兵不远万里到法国,为解放法国人民而战斗,法国人在盟军士兵遭遇困难时挺身而出掩护他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小说中法国妇女信仰的内容主要应当是一种责任感,即她认为法国人有“义务”不惜生命保护盟军士兵的安全,她愿意牺牲自己和家人的生命来做到这一点。
*做到了即使牺牲了自己的亲人,她也会感到幸福,如果做不到,则会使她的良心终生受到谴责。
*2、《勇气》在叙事上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小说的故事选择了第三人称进行讲述,作者谋求的是一种快节奏的叙事效果。
*第三人称叙事的效果是高屋建瓴,作者能够俯视整个事件,对事件的前前后后都了如指掌;使用这种人称,作者能够快速、清楚地梳理、讲述事件的整个过程。
*虽然缺少层次,但是能把事件讲述得更清楚明晰。
*而第一人称叙事的优点是具体、亲切,能给叙事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使用的是限制叙事,也能很容易地给叙事创造出一定的层次。
*其不利首先是视野的限制,叙事视野只能以人物的亲历为限;其次它也很难创造那种快节奏的叙事效果。
*在《勇气》中,狄斯尼异乎寻常地选择了第三人称或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作者要凸显的是法国妇女处境的险恶,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面临了两次对自己和亲人来说是生与死的选择。小说要寻找的效果就是那种快而紧张的节奏,一种压抑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美国兵第一次到法国妇女家,仅有的描写是非常简略的,就是用简练的笔墨介绍了法国妇女和这个家庭。
*她长得并不漂亮,也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她显然刚从做早饭的灶间出来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幼小的孩子——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对话也非常简略: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他迅速地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旁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第二次的对话只有两句:“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哦,当然啦。快!”
*②通过人称与视角的选择调整叙事与人物的情感距离
*拿《勇气》与《七根火柴》相比,能够看出两个作品在情感距离上有相当大的差别。
*十七年中国小说叙事方式它会使读者失去对叙事人的信任。
*如果叙事人把每一个人都说成最好,对每一个主人公都拍着胸脯保证他们在道德情操、思想品质方面是最好的,那么叙事人的可信度就会大大地打折扣。
*在《勇气》中,作者不想采取那种过分仰视的视角,而更希望拉开与人物的情感距离,用一种客观的、平淡的态度讲述整个故事。
*美国兵第一次见到法国妇女时,小说写到:“她长得并不漂亮,也不是满面笑容,但是她的眼光却是善良而镇定。”
*美国兵第二次到法国人门上的时候,这个法国妇女就更不像一个英雄了。“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她甚至不敢向他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非常明显,这位法国妇女是悲伤的,内心也充满了巨大的恐惧,作者远没有把她写成那种大无畏的英雄。
*当然,作者采用客观的、有距离的叙事,并非一定就会造成读者与人物的在感情上的疏离。
*如果人物是一个刀枪不入的英雄,能够含笑面对死亡,她选择藏匿美国兵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这里也就没有一个“勇气”的问题了。
*在小说中,对六名德军士兵作者也没有把他们漫画化。
*从小说整个结构的设计来看,作者很重视的是小说结尾,空军将领对故事的分析,即法国妇女和美军士兵勇气的来源,特别是法国妇女勇气的来源。
*在小说中,作者调动各种手法,控制叙事的距离,甚至抑制读者对故事本身的介入,其目的看来只有一个,就是她要留出空间来,追问与思考法国妇女“勇气”和“幸福”的来源。虽然有点直露,但是小说最后还是成功地指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信仰”在一个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高于一切的。
*小说的题目,如果真正按照作者的意愿,或许应当是“信仰”而不是“勇气”。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而不全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1、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2、**迅:祝福
*3、沈从文:边城(节选)
*4、卡夫卡:变形记
*五、**迅:《祝福》
*(一)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迅全集》第二卷。据统计,新时期以来,已经发表《祝福》研究文章近400篇。
*(二)《祝福》叙事策略解读
*小说创作应当是在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和情节。
*如果从素材与主题的划分来看,祥林嫂的故事最容易写成一个命运悲剧。
*事实上,祥林嫂的一生也确实就是由很多不幸构成的。
*从《祝福》整个的构思与布局来看,**迅显然不愿意把祥林嫂的故事写成一个单纯的命运悲剧。
*作为一个启蒙者,作者要挖掘的是人物悲剧命运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即封建礼教对人精神上的扼杀与禁锢。
***迅虚笔淡写**四老爷对祥林嫂的经济盘剥,肉体摧残,正是为了泼浓墨以突出他手中挥舞着的旧礼教的罪恶绳索。**迅虚笔淡写祥林嫂的穷苦和意外灾祸,也正是为了集中艺术力量着重细致,深一层地写出祥林嫂两次来**镇有色调对比的精神状态。
*无论是穷困被卖,还是丧夫失子等痛苦都没有导致祥林嫂精神与生命力量的真正崩溃。而真正导致她精神崩溃的是她捐了门槛,幻想获得了拿祭品的权利而四婶“你放着,祥林嫂”的一声断喝。
*在《祝福》中,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把祥林嫂的故事写成一个纯粹的命运悲剧,他最大的追求则是压抑读者对人物遭遇的纯粹厄运的兴趣,而要把读者的注意引导到礼教杀人这样一个主题上来。
*而《祝福》最大的特点也正在于作者成功地处理了这个故事,让一个在那个时代随处都能看到的人物命运悲剧变成对封建礼教扼杀生命的艺术写照,在一个不幸妇女的故事中植入一个深刻的启蒙主题。
*在《祝福》中一个真正有意思的问题是,作者通过什么样的叙事策略转移了来自素材的主题,他是如何通过叙事将启蒙主题植入一个本来或许只能赚取读者几滴眼泪的悲惨的故事中。
*《祝福》中行之有效的叙事手法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
*1、以“我”为视点,将作为封建礼教代表的**四老爷与受害者祥林嫂联系起来,从而凸现了小说反礼教的主题。
*《祝福》中作者所作的最大的叙事干预,其实就是加上了一个“我”的故事,即将祥林嫂的故事,置于“我”的视野之中,在有“我”参与的框架中,重新演绎与讲述了祥林嫂的故事。
*有人指出:“在长达万余字的篇幅中,祥林嫂的故事占了三分之二,而‘我’的叙述竟然占了三分之一。如果小说文本的用意仅仅在于再现祥林嫂的人生悲剧的话,叙述者‘我’的篇幅实在太过冗长了。”
*“《祝福》分别写了‘我’和祥林嫂的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连的故事——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与‘我’的心路历程。……‘我”的故事在意蕴深度上超过了祥林嫂的故事。”
*但事实上,“我”的故事附属于祥林嫂的故事,它是作者为了凸显主题,进行叙事干预的一种手段,其意义主要在于某种叙事功能,而不是旁出的思想与社会意义。
***迅从“我”的角度来写祥林嫂的故事最重要的目的是在祥林嫂与**四老爷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也就是在作为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与被害者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主要用这种方式将祥林嫂的命运悲剧转换成对礼教杀人的控诉。
*小说以“我”住进**四老爷家作为叙事的起点,其目的是在于将祥林嫂的悲剧置入一个礼教氛围浓郁的环境之中。作者在讲述四叔和其家庭的时候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就是凸显其理学、道学的背景。
*“我”一开始就提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一见面寒暄之后就大骂新党。案头上除了《康熙字典》,就是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所谓礼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套价值观念,它以儒学为基础,其核心是所谓“纲常伦理”,也就是一套规约制度,它是封建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不仅属于**四老爷,同时也属于祥林嫂和柳妈,事实上也属于所有**镇的人,这是一套共同的规约制度;正是这个制度扼杀了祥林嫂。
*从这个意义上看,**四老爷也并非扼杀祥林嫂的凶手。他并非着意和祥林嫂过不去,他执行的是一套礼教的规则,这个规则已经内化成一种社会行为规则,或者成为一种潜意识规则。
*其实,祥林嫂也是这个规则的遵循者——她如果根本不在乎这个规则,她就不会受到如此严重的伤害。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四老爷又是《祝福》中一个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首先,一个社会中知识者总是更集中地代表一种文化和思想,他们是某种文化的传播者、维护者,也是某种规则的执行者。
*其次,**四老爷也确实扮演了一个封建礼教维护者和执行者的角色。他下令四婶不让祥林嫂触碰祭品,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精神崩溃。
*《祝福》如果没有使用“我”这样一个视角,而是用第三人称直接写祥林嫂的故事,当然也可以写到**四老爷,但这样写会使叙事很不自然——如果没有“我”的出现,作者就很难找到理由写**四老爷,特别是写到他的奉守理学、反感新党这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这个小说如果没有**四老爷这个人物,礼教杀人的主题也就很难被突出出来。
*2、小说使用“套叠式”结构,将**四老爷设为背景,进一步凸现了礼教杀人的主题。
*《祝福》的叙事可以简单地分出“现在时”和“过去时”两个层面。
*“现在时”基本上就是3天:第一天夜里“我”到了**镇,虽然是故乡,但是已经没有家,只得暂寓在**四老爷的宅子里。第二天“我”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下午碰到了祥林嫂(距上次看到她已经过了5年)。第三天,还是去看朋友,傍晚听到了祥林嫂的死讯,开始回忆(进入过去时)。
*“过去时”主要有3个部分:①祥林嫂第一次到**镇的经历;②第二年正月里,卫老婆子向大家讲述了祥林嫂被抢走了以后的经历,即被迫嫁给贺老六,生了一个儿子;③祥林嫂第二次到**镇,准备祝福祭品时第一次被拒绝,捐门槛后再一次被拒绝,精神陷于崩溃。小说最后有回到“现在时”。
*使用这种结构框架,在时间上可以把祥林嫂十年的生活比较集中地讲述出来,使小说显得比较紧凑。
*在空间上,**四老爷的宅子既是“我”现在的落脚之处,也是祥林嫂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二者有很高的关联度。而且这个宅子上上下下,从**四老爷、四婶到**家的短工都是祥林嫂故事的当事人,“我”在**四老爷的宅子里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故事看上去非常自然。
*关于正文中祥林嫂一生悲剧的叙事方式,即作者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还是第三人称叙事,以往是很有争议的。
*争议的根源其实在于作品本身的模糊性。即这段叙事既可以看做“我”对祥林嫂故事的转述(我听来的故事,由“我”的嘴里讲出),也可以看做小说转换了视角,即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
*从“套叠式”的结构出发,作者更容易控制叙事的节奏,即灵活使用倒叙和插叙、概述和场景描写。
*在小说中,作者较详细地描写或讲述的地方主要有4处:
*①“我”在河边与祥林嫂相遇,祥林嫂问“我”人在死后是否有灵魂的问题。
*②卫老婆子转述祥林嫂被卖给贺老六,婚礼上激烈反抗的过程。祥林嫂真正地以死相拼。
*③柳妈对地狱恐怖的描述以及祥林嫂的反应。
*④祥林嫂捐门槛以后,四婶的不信任及祥林嫂的反应。
*这4处都与祥林嫂的精神之死有着直接关系。换言之,这几个情节连接起来就能勾勒出祥林嫂被礼教扼杀的完整过程。
*在《祝福》的叙事策略中,能够明显地找到一组对应关系:祥林嫂精神上的受虐和自虐与场景描写的对应,祥林嫂一般的命运悲剧与概述和省略的对应。
*换言之,关于杀死灵魂的过程作者总是愿意使用更多的篇幅,在叙事上更多地进入场景,做比较多的描写与详述;而那种纯粹的命运悲剧,作者倒是做了非常多的省略。
*从这个意义上说,礼教杀人是作者在祥林嫂纷杂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一个故事,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法精心“讲”出来的一个故事。
*作者通过引入“我”这个叙事人,通过设置“套叠式”的结构压抑了素材本身可能具有的多种主题,将旧中国一个普通妇女“悲惨的”生活改写成一个具有时代意义“悲剧性”的故事。
*而这种“改写”正是《祝福》叙事策略的要点所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方法》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6407.html
- 上一篇:高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