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7 10:01:08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担负着小学语文的教学。在语文课堂

上,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气息,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下面本人谈几点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

一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等,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做操》一文时,我用一张画了太阳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孩子们站起来,面向太阳,跟我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当做完一遍,我又把图片拿到教室的另一个地方贴上,让孩子们继续跟着我做。反复几次,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跑到我的跟前和我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开心极了。当你看见孩子们学得快乐,玩得开心时,你会感到幸福无比,觉得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这里。“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同时,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融情”,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 给学生一个“阅读与交流的课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

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涵咏其丰富内蕴,进而学会阅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亲历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和“听”,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和“听”以及“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和交流: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老师、同学之间的不同的真挚见解和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只有闪烁着思考光芒的“读”和“听”及相互交流,才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意,发展思维,才是有效的、厚实的语文阅读教学。

三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更多关于借物言志方面的古诗,而且无形中又学习到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激烈的情感碰撞中才能渐入高潮。

同时,我们还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是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 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教学中,我们要逐渐培养学生把别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桂林的山、水,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

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自豪,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深深地感动了自己。每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共同感悟的地方,而每个人的所得是不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以上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在反思中提高,这样才能走出迷茫,融入新课程,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

丰台小学

王艳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回顾自己八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作上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吧。

一、勤备课,备好课。

演戏先排练,上课先备课。术语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备课特别重要。怎么备,备什么?按新课标要求备:备教材,备学生。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明确教学任务,目的,备出重点、难点。只有熟悉学生,量体裁衣,才能备出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案。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在备课时,抓住重点,分散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择最佳的突破口,带领学生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中去感受,去领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做到学有所乐,乐有所学。再则,备课的关键应抓住一个“新”字,备出新意,备出新方法,备出新思维,才能常教常新,才能使学生如今吃桃,明日吃杏,后日吃梨,常学常新,兴趣盎然。

二、加强有效的“读”。

因为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尤其重要。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中我经常把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读。 1

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一节语文课上,没有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那么谈有效的“学”,简直是空谈。只有把“读”抓实,抓好了,理解、感悟、评价等才能学习行为才有可能实现。这个“读”,不仅要保证读的时间、数量,更要保证读的质量。盲目的读,即便重复多少次,那收效是微乎其微的,反而导致学生厌烦。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爱读,而且每读一次,必有所获。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认识到,唯有反复的读,才会有所得的理儿。以后学习时,遇到困惑,学生便会自主地去读,直到自己读明白了,才肯罢休。其次,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书。例如,每一个单元中的讲读课文,我重在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精读、研读,甚至品读。读出个中滋味。而对自读课文,我重在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进行速读,培养学生的迅速抓住关键词,通过关键词连接的方法,整体感知文本。例如在教学《琥珀》时,我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采用搜索关键词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就很快地归纳出了:形成——发现——价值。从而明白了本课旨在介绍琥珀的科学知识,是一篇说明文。那么,下来研究说明方法便是学习的重点了。这样为深入地理解文章节省了时间,使得学生有了充分读书、讨论与交流的机会,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近几年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合理搭配合作成员。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每次活动教师首先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成员都参与进来;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学会探究的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记录员"要

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发言人要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三)提供充分时间,保证从容参与。

合作活动是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课堂45分钟内,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保证学生能从容参与。这一阶段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如小组成员间的比赛等,但大体以讨论探究为主。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互相交流,互相探讨。

(四) 适时引导耐心倾听

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当发现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或交流不深入时,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启发,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中的“冷场现象”,出现这些情况,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中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同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抗挫能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争论与反思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和量。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交流发言,并及

时给予反馈与建议,或鼓励学生参与评论与辨析,同时在倾听中,还要努力去寻找学生思维的火花,对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表扬。

(五)加强感情交流,关注合作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报告员不能只有好学生充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可以经常换,具体由各小组定);也可以针对某一组的学习成果大家再次展开讨论补充。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最后祝各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好!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黔西南普安县三板桥小学杨丽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的一个瓶(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www.bsmz.net)颈。老师们普遍反映作文难教,花费时间多,而见效慢;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提起作文,更是避之不及。怎样解决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作文言之无物,言而无序,东拼西凑,敷衍应付的问题?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进行了多方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要多观察,多思维,多积累;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写作素材

在平时的作文课堂上,令学生最头痛的就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很简单,就是无米下锅,缺乏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作文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密不可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这句话道出了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生一定会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来。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像密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密来。”同学们长期身在学校,阅历肤浅,没有社会经验,又不懂得观察生活,不能及时掌握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正所谓“身在深山不识宝”。因此,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注重分析,注重积累,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生活中的事物有动有静,有明有暗,有多有少,有简有繁,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先观察一些动态的、明显的、 1

简单的人和事。譬如:“我们的校园”、“我的老师”、“我的同桌”、“我们的课外活动”、“我爸我妈”、“难忘的一件事”,如此等等。为了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充实写作内容,我常常带领学生们春游、参观、家访、街道访问、登山、打球等等。引导他们善于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有所得就动笔记,有感受就动笔写。这样,久而久之,坚持不懈,学生们就感觉到“有话要说,有事可写”了。另外,我还注意教育学生多读名篇佳作,多育名诗佳句,注重积累语言,扩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热情

有句名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也说过一句话:“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愉快的事,幸福的事,自豪和骄傲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样他们才乐意写,积极主动地写,而不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写,甚至是强迫下去写。我们深知,小学生喜欢生动、有趣、新奇的事,因此我在授课时,注意语言的风趣幽默,注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启发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挖掘材料,寻找写作素材。记得有一次,我组织本班学生进行放风筝比赛。我先辅导学生制作风筝,然后带领全班同学到野外去放风筝。回校后我让同学进行了座谈,让学生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些女同学感谢男同学在技术上的指导;有些同学谈其他同学对自己物质上的支援;男同学则大谈风筝的式样、性能,探讨风筝栽下来的原因;初次放风筝的同学谈了他们的风筝终于飞上天的联想。同学们在活动中的感受不相同,他们所留心

的地方也不同,于是我启发大家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结果《放风筝》的作文各有特色,避免了千篇一律。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求不必过死,在启发指导时也要多方法、多途径,随机应变,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作文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字3000个左右,为提高读写能力打下基础。而阅读教学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不断熟悉、积累字词句篇材料,并懂得怎样选择素材、组织素材、怎样确定中心。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语言材料、知识和技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写出好文章,除了要有生活基础之外,就要多读点书,多吸收一些营养,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综上所述,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作为教师,则须时时刻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在生活中获得感悟,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热情。使学生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笔写我口,我笔写我心”,手口心一致,写出真情实感,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同时,才能让学生的作文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焕发出生活的色彩。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文/李曙光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激情”,怀着满腔热情进入课堂,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教学;激情;口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一些自己的经验体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激情”,在上课之前都该把自己的状态调到最佳,怀着满腔热情进入课堂,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用老师的热情澎湃去感染学生。只有教师真正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感染下去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讲教材的同时结合课程资源,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使得我们,应该在课下做好准备工作,搜集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小文章或者小故事。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度,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刚开始,我经常从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做起。选出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让学生进行“一字多词”的练习,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越多越好,让他们用喜欢的字词造句,这样学生会觉得字词也不难理解,会很喜欢上口语表达。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够五遍课文,在读的同时标出生字和自然段,找出不明白的语句,并解答课后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在一定的口头表达基础上,学生要学会写句子。学写句子要学会三个步骤:要先学会写简单的语句,再进行扩句。扩句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合适的定语和状语及补语等,第三个步骤就是在扩句的基础上进行分段,把句中的定语和状语成分形象化、生动化。这样把原来的句子写成一段话,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兴趣,愿意写句子。愿意写还要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坚持阅读,不要求内容。可以看童话故事,也可以看新闻报刊,阅读了之后要让家长签字,每周老师还要进行大检查,让学生形成自觉的习惯。老师检查后在全班评选出优秀的阅读典范,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精读和略读、速读,并且告诉学生怎样快速地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会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有了一定的句段能力,我就要求学生摘录一些自己的片段并且天天要求写日记。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比如,最常见的水果和景物。还要会写人物,比如,先学会写家庭成员和熟悉的班级同学。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字数要求,还要言简意赅;(2)要学会写精彩的优美的语句,并加以润色;(3)要标新立异、立意新颖;(4)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作为教师,在讲评作文的时候,要着重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和写作后的讲评,给学生分析如何写好作文,如何列提纲,如何选择材料等,为升入高年级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淄博师专学报,201*(02)。

[2]曹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学周刊,201*(32)。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城厢小学)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年级是学习的新起点,它是小学生入学后进入正规学习的开始。一种新的学习态度或许将会在一年级中形成,学习语文的好坏或许也将决定他一生中对学习语文的喜好。在这两年里我一直担任着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下面就以我在这两年里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学低年级语文的几点体会:

一、要爱自己的学生

课程改革后教育界人士首先都呼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前提。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看得更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做得更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发展要生动、活泼、主动,这就要求教师每一个教育行为更科学。素质教育呼唤着更深层次的爱生,师爱不是解决温饱,而是塑造灵魂,师爱不是人之情感,而是体现民族的精神。

有一次班里的两个同学相互玩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其中一个同学却拿石头砸到了另一个同学的后脑,结果被砸的同学流了很多血,在别的老师的帮助下,被送到诊所停血。还算幸运,只是砸到血管上,并不需要不针。而另一位同学看到自己惹祸了,哭着跑去躲起来,怎么就是不肯出来。两名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样玩耍,结果却出现这样的事情,谁能说是谁对谁错呢。做为当时的我,认为没有权利责怪哪一位同学,虽然比较起来是拿石头砸人的同学不对,应该受到批评。但是如果他们懂得会出现这样严重的事,他们就不会做了。或许他看到那位同学流那么多血,已经后悔了,也害怕了,所以跑去躲了起来,怕受到了批评,难道这时候我们真的要批评他吗?我们想过他的心理吗?明白他的恐慌吗?有没有想过他会因为我们处理地不当,而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呢?或许这时候我们应该伸出爱的双手,帮助他摆脱这次留给他阴影,一切等过后再好好教育。我这样做了,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拿石头砸人的同学还是好久都不敢抬头看我,更不用会注意听课了。所以每次下课后我会故意让他过来陪我聊天,还有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上课的时候也会故意多表扬他。渐渐的一个学期下来,他不仅敢注视着和我说话,上课的时候也积极地回答问题。或许那次的阴影在他的心中忘却了,但是真的会消除吗?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纯真的、透明的,无时无刻不需要我们老师来维护和关爱。

二、耐心是教师的基本功

耐心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教师的耐心是在体验自我和执教工作中磨炼出来的;是在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因为没有受到过较好的幼儿教育,进入一年级后就完全是一个新的开始。也因此在教学这样一个班级时,不免会碰到很多困难。首先就是课堂纪律,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不够长,上课后吵闹是很正常的。再次是卫生习惯,小学生吃完零食乱扔垃圾也是正常的事,做为他们的班主任不仅要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讲要讲卫生、讲文明,还要当他们的榜样,因为儿童是天生的模仿家。最后就是书写,小学生在书写方面通常要求速度,而不要求写得好不好,写得对不对。要教育学生做好三点,一个没有耐心的教师是做不到的,也因此耐心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耐心能够使教师消除失望感和挫折感,使教师以一种宽

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不良习惯,以一种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耐心意味着教师愿意承认学生在努力学会做人、努力获得知识过程中的局限性,愿意给学生一种在成长过程中有人陪伴的安全感。

三、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表扬

人常说一笑能解千愁,因为笑是阳光,是春风,是开心的钥匙,是人与人感情沟通的一座桥梁。 笑也是理解,是尊重,是关爱,是温情,而表扬是被肯定和认同。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微微一笑,会使学生勇气倍增,大胆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最想看到的大概就是老师的微笑,最想听到的大概就是老师的表扬了。

有一段时间因为心情不好,上课的时总是没有兴致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一堂课下来感觉特别累,就不想再上第二节了,同时也会担心下一节课上不好。有时还经常向别的老师抱怨现在的小学生怎么这么难教。直到有一天上课,我下了决心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进入教室后脸上就一直挂着微笑,在课堂上尽量多得表扬他们,以至于达到调动他们兴趣的效果。比如: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给表现好的小组画水果,然后看看哪个小组的水果最多。果然不到10分钟,同学们都进入了状况,如果有个别同学没有进入状况,你也不用担心,因为他同组的同学会叫他坐好。 这样一节课很快就下了,通过这一节课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千万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表扬,因为你的微笑可以改变他人的态度,你的微笑可以改变自己的行动,你的微笑可以改变你的“孩子”。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尽量想出各种方法来表扬我的学生。如:可以通过男女比赛、或小组比赛(四个人一组)、给他们画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等等。

四、沟通是师生的桥梁

沟通是一把永不生锈的锁,它能锁住师生间的真情和热爱;沟通是一张阳光下结出的蛛网,它能网住许多颗稚嫩的心,能网出无数个朴素又美丽的心愿!

我班有一个叫罗文能的同学,不是因为学习不够认真,是他太有个性了,动不动就欺负同学。有一次下课后,一个同学从他座位旁经过,但不小心碰到了他,他就开始追着那同学打,当我走到教室喊停时,罗文能同学却根本没有听见去我的话,一直把那同学打哭。后来我问他那位同学又不是故意碰到你的,你为什么一定要把那位同学打哭,老师都叫你不用打怎么还动手呢?可是他有他的道理,一直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说是那位同学碰他写字不对在先的,就是心里不服我,还一直趴着哭。

到了第二天,他一整天都不主动和我说话,上课的时候也不比以前认真,总爱在下面做小动作。因此在以后的几天空闲时间里,我会有意地去和他聊聊天。开始的时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问多几次就好了。有时候说到打架的话题,他还是会辩护说是别的同学先打他的,他要还手。这时你当然又要告诉他,同学之间是要互相帮助的、要互相团结的,就算是有同学跟你动手,你要应该告诉老师,而不是与他动手,那样会受伤的。其实在课堂上,罗文能同学是一位非常认真的学生,作业也写得非常认真,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多留意他并表扬他。渐渐的罗文能同学变得非常乖,不仅不欺负别的同学了,有同学打架了还会劝架。也正因此在上学期末的时候,他被评为了三好学生,我相信这会更好的鼓励他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做一名好学生。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这两年里教学低年级语文的几点体会,如果有讲得不到位之处,望各位老师加以指点。我们所面对的,是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我们所培育的,是娇嫩的花蕾,含苞待放,我忠心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太阳更红,让花儿更香!

文章评论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所属专题: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来源:互联网要点: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收藏 5

评论砸彩蛋!超级好玩!什么?你不是注册用户,可惜呀!

本文相关应用

?

?

?

? 鼠标划词关闭划词 收藏 评论 打印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也促使其有意注意的发展。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组字游戏。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

3.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4.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变字小魔术。我结合语文百花园一中“这样识字真有趣”组织了“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三、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温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电视、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教材编排识字二中的三篇课文就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我们每星期评出十几个“识字大王”的作品进行展览,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

201*-04-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

在识字教学中,我认为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你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在字音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偏旁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如“消、削、抱、姑、苍”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它们的读音。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它的偏旁读出正确的字音,像“捎”,偏旁是“肖”,但它读“shāo”,而不是“xiāo”,还有“讨”偏旁是“寸”,但它读“cǎo”,而不读“cǜn”。但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在字形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歌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灭”时,我教给学生这样来记: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料”时,我教给学生这样记:今天上集,买米一斗。而在教学“思”时,有的学生则自己编起了歌谣: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交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但遇到其中来。

另外在字义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着它的意思,像“捎”和“梢”,虽然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当然与树木有关。于是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分析,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学生由此类推,很快便发现了许多小窍门,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当然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肯定与语言有关,结果一查字典,与自己判断的一个样。他们高兴的心情自然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只要我们勤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而只有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时,才能让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查看所有评论 我要评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755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