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工作思考
建国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政府在扶贫上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13亿 中国 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 发展 。回顾我国 农村 扶贫政策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挑战,并为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一、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
始于1978年的农村 经济 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此外,国家还采取措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步向农民倾斜。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决定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对 自然 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国专门性的扶贫开发领导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从此,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府扶贫的指导方针改变了以往单纯救济的扶贫方式,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
(三)重点攻坚式扶贫
从1991年起针对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脱贫致富难度较大的地方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帮扶行动。在这一期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1*年)》。这是我国 历史 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为落实扶贫攻坚计划,中央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经过努力,201*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攻坚计划基本完成。
(四)参与式扶贫开发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困难。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1*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总结 了以往扶贫开发的成就和经验,部署了今后1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的精神,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201*年)》。新纲要注重发展 科学 技术、 教育 、文化和卫生事业, 并且意识到疾病是使农户陷入贫困的一个主要因素,扶贫规划强调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新纲要承认城乡间人口流动是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 并采取新的政策举措使农村居民更容易从城镇新出现的工作机会中获益。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年的1479万人,低收入人口也从201*年的6213万减少到201*年的2841万。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
二、当前我国农村扶贫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中,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处于不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资金和资源的流失和投资倾斜使贫困地区稀缺的资源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矛盾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不仅存在着经济规模、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的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距,而且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不如发达地区。此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求贫困人口素质有相应的提高,贫困农户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在农村贫困地区显得比较落后和缺乏。并且贫困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尽早摆脱贫困的主导思想支配下,常常不能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往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基础上。
(三)政府推动型扶贫的局限性和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各方面环境与条件的改变,以政府行政推动为主导的扶贫方式及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日益显露。表现为,一是政府的资金供给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扶贫资金的需求。二是多部门参与和部门利益的存在使政府扶贫开发易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并很有可能出现相互削弱甚至抵消工作成果的情况。三是由于政府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过于宏观,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影响了扶贫资金尤其是有偿资金效益的发挥。四是政府官员的高度流动性既不利于扶贫政策的连续性,也不能保证官员以负责的态度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造成扶贫项目的短期行为比较普遍。
(四)特殊贫困地区矛盾突出
目前,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五)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表现为返贫率高,返贫的区域集中性与分散性同时并存,具有频繁性。返贫蚕食着扶贫开发的成果,往往使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辛勤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同时,对贫困人群的经济基础、挣脱欲望、自信心打击巨大,一旦重陷贫困境地,不仅当初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且重新脱贫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六)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剧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传统农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首当其冲将是贫困地区以种、养为主的科技含量低的农产品销售,农民收入也将可能因此大幅度减少。
三、农村扶贫政策的新要求
(一)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有一套相应的 法律 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的运行要按期完工,发挥效益,项目资金的使用得到监督。此外,要调整扶贫工作重心,适应新阶段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由重点扶贫县转向重点扶镇、扶村、扶户。
在运行机制上,要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增强扶贫能力,培育多元化的扶贫开发主体,实现各种扶贫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与此同时,要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运营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此外,要完善协作帮扶机制,协作帮扶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运行机制中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的有力补充。协作帮扶有利于减轻政府扶贫压力,也有利于地区之间的交流,还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
在开发方式上,一是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是贫困地区的共性。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
的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二是以特色为主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加工 企业 ,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变过去单一抓粮的思维模式和重点扶持短平快项目等急功近利的做法,突出扎根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提高基层组织领导、指导 现代 农业的能力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两手齐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在扶贫思路方面,要跳出就贫困地区解决贫困的传统思维,从外部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坚持劳务扶贫与 工业 化相结合,“搬迁扶贫”与城镇化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在开展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精神扶贫破除困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小农 经济 观念和小生产的思维方式。
(二)要优化扶贫制度安排
应加大政府专业化扶贫机构的独立性,调整财政扶贫资金结构。鉴于扶贫机构仅作为协调机构带来的问题,建议强化专业化的扶贫机构的职能和权威。可考虑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权由各级地方政府手中转移到各级扶贫机构手中。同时,应调整政府用于扶贫的资金结构,减少无偿性财政扶贫拨款份额,加大政府提供信贷资金的份额,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来进行扶贫。此外,还可考虑成立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完善国家扶助 农村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性贷款,逐步放开小额信贷的利率限制,提高贫困户“瞄准率”,培育扶贫机构的可持续 发展 能力。
(三)要加大农村组织化扶贫的力度
农户组织化是有助于实现农业发展和贫困农户脱贫的有效途径。农村组织化扶贫战略就是集中各种扶贫资源,以农户组织创新为核心通过引导、扶持来帮助贫困农户参与农村组织化的进程,最终使贫困农户走脱贫致富之路。贫困农户组织化是农村组织创新的一项新内容,应在农户组织化进程中加入扶贫资源、扶贫对象等变量,确立扶贫工作新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四)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观念
长期以来,以生存为根本的扶贫制度在力图改变物质财富匮乏现状的同时,相对忽视或遗忘了贫困地区精神状态的实质性提高。思想贫困是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根除的痼疾。贫困地区不能成功地造就一种脱贫致富的内在张力,从而严重地延缓了脱贫的步伐,影响了扶贫成效的巩固提高。面对贫困地区的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造就一种对农户原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力,通过对新生活新事物的接触,彻底打破与 现代 市场经济相抵触的经验式思维模式,扩展其精神空间,造就一种积极的、创新的群众意识。
(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有其特定的含义,即通过观念层面的开发使农民适应社会的转型,通过潜能的开发使农民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技能的开发使农民提高开拓生存空间的能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民接受外来观念、信息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培训和提高农民的生存技能,是帮助农民勇于离开土地,走进城市,开阔眼界和摆脱贫困最现实的途径。
第二篇:扶贫工作心得体会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贫困山区,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xx年以来,××县以整村推进的形式,分批组织实施了47个整村推进脱贫奔小康及温饱示范村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已经成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今年5月,我县又在马白镇坝尾、南捞乡塘房和都龙镇茅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就此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执行中存在着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主要根源还在认识和方法上,这些问题不解决,新农村建设就有走偏方向的危险。由此,对于我县这样的贫困山区,在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良好政策机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我,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科学合理规划,做到规划先行
当前我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是:村庄布局散、建设乱、规模小,村镇规划滞后于建设;农村交通、通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增收难度偏大。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必须尽快加以解决。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文秘杂烩网成为一个重要原则。从过去的实践情况看,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前瞻性。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人口稀少的居民点,现在不必要花很大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以人为本。要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不一样,不能雷同于城镇,不能简单地抄袭城市,搞“小区化”,防止“贴瓷砖、住洋楼、扛着粮食上高楼”的现象出现。但也要注意改变传统的陋习和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与改水、改厕、改圈、改院结合起来,使民居上一个层次。要考虑群众经济实力,新的村庄规划建设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线村的实力强,可以搞得好一些、快一点;偏僻村、薄弱村实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规划一次到位的基础上,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到位。在农村村庄和人口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长远趋势、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选址不准、预留不足或“空壳化”。总之,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优惠政策先行,试点先行,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实施起。
二、新村庄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
新村庄建设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从目前全州各县组织参观的重点和经验介绍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实这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从整体和长远看,经济建设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只有生产发展了,才有能力建设新村镇,才有条件过上新生活。只有富民产业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农民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的条件下,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靠的基础。过去把主要精力用在对现有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设上,忽视产业发展,忽视生产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做法必须纠正。就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组织起更多的分散经营的农户开发优质粮、茶、林果、畜禽等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竭力拉长育种、育苗、肥料、种植、收获、加工、养殖、制沼、沼气液化等产业链,通过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力争在全县形成以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杨梅、樱桃、大枣、梨、药材、瓜菜等集中连片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
四、积极探索建设模式,努力创新建设方式
我县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资金筹措难等实际,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第一,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首先选择经济和民意基础好的自然村入手,在示范点取得切切实实、具有说服力的成效之后,再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推广。第二,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一是要坚持农民“自主申报”。确定示范点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人为指定。二是坚持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建设具体怎么搞,如采取哪种建设模式、确定哪些建设项目等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建设资金由农民自己投入为主,建设施工也由农民自己投工投劳。三是坚持农民“自主管理”。引导各地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理事会全权负责发动群众、资金筹集、组织建设、质量监督、后续管理等工作。第四,建立起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责任目标约束机制。要制定一些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村道养护、公厕管理、庭院保洁等制度,并将相关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到户甚至到人。二是建立日常管理投入机制。应采取“村集体解决一点,向农户收取一点,市场化运作筹措一点”的办法,筹措解决理事会成员工资和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维护管理费用问题,保证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五、必须始终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
目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对新农村建设下任务、定时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出现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现象,这种倾向是违背中央精神的。农村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决非朝夕之功。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但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个必须长期实践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虽然从性上可以确定,但在量上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量化的东西,即使可以量化也要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完善和提高,因而是一个可以充实的变量,并不能说到什么时候新农村就建成了,完成了,不再前进了。因此,我们不要在时间上过于细化,过于急于求成,而应当稳扎稳打,脚踏实地,逐步推进,要反对那种定指标、定时间、机械、僵化和教条式的考核验收,反对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考核细则形成“千村一面”,否则,结果只能是基层忙于应付达标考核,导致形式主义泛滥。
第三篇:扶贫工作体会扶贫工作体会
第一、思路扶贫要先行。困难企业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发展规划,选准发展项目,理清工作思路。也就是说,要从战略层面去考虑扶贫,引导困难企业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和优化适应市场需求、适合自身实际的支柱产业。大方向选对了,才不会走弯路白忙活。近年来,区局从全局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各困难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确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扶持上马重点项目。我们欣喜地看到,困难企业以区局的战略部署为指南,将工作思路具体化、明细化,积极整合现有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真抓实干,努力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转机和生机。
第二、观念扶贫要注重。困难企业中,悲观、消极、畏难情绪严重,等靠要思想大有市场。为此,思想观念扶贫犹为关键。必须注重引导干部职工彻底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正视眼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树立信心,鼓舞士气,振作精神,努力奋斗。思路决定出路,行动源于信念,只有更新观念端正思想,迎难而上,干部职工团结合作,全力以赴搞建设谋发展,才有可能打赢脱贫致富这场攻坚战。
第三、人才扶贫是保障。由于种种原因,困难企业职工队伍年龄普遍老化,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极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非常严重,这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阻碍。区局安排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困难企业挂职,正是实施人才扶贫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挂职干部能够将原单位好的工作经验带去,以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出点子,想办法,抓生产,积极推动扶贫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挂职单位工作的开展,挂职干部本人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和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人才扶贫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继续发扬,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中青年干部挂职扶贫的长效机制,为扶贫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第四、扶贫工作应从职工的切身利益抓起。扶贫帮困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发展工程。扶贫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从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和帮助职工优化产业发展生产,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帮扶工作所带来的实惠和变化,争取得到职工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从而打开帮扶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资金扶贫效果显著,但也应正确对待。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有了再好的发展思路和项目,缺少资金也难以实施。而对于困难企业来说,由于经济状况窘迫,融资能力差,资金最为紧缺。垦区优势企业认真按照区局部署,充分发挥了农垦人大公无私的精神,及时足额安排帮扶资金和物资,为帮扶对象解决了燃眉之急。这种帮扶犹如雪中送炭,效果显著,为困难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使其获得了新生。但是,作为困难企业,切不可因之有等、靠、要思想,而应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谋求发展中想方设法,多渠道筹资融资,实现由“外部输血”向“自身造血”的转变,这才是长远之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
第四篇:关于我市农村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决定,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十万农民异地转移工程”等系列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政协把农村扶贫工作列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并成立调研组,于今年2-6月份开展了调研。调研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进行,庆元、云和县同时开展。调研组在认真听取市农办等10个部门有关农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报的基础上,先后赴遂昌、青田等6个县及乡镇村,全面了解了各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广泛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还于5月26日召开了委员约谈会,征求部分委员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以实施“三大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201*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奔小康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201*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具体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明确要求。从201*年至201*年连续5年,市委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尤其是201*、201*年分别出台了市委1号文件《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丽水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全市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奋斗目标、扶持政策、工作举措,对指导我市扶贫工作,确保扶贫实现预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因地制宜,狠抓“三大工程”,不断深化扶贫工作
全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以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增收和农民异地转移等“三大工程”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通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到201*年底,全市欠发达乡镇通乡公路硬化率达到100%,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1.9%,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72.2%;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通村率达到76.6%;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到58.74%;实现贫困家庭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和高中段免收学费、代管费;积极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和引导低收入农户“走出去”、“输出去”、“考出去”,拓展创业空间。通过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从201*-201*年底,全市已累计建立下山移民小区166个、点189个,安置下山迁移农民3.78万户、14.28万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到201*年底,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口从201*年底的18.1万人减少到8.5万人,净减9.6万人,加上4万低保人口,全市低收入农户脱贫或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为75%。2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3元,比上年增长13%,增加504元,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三)部门协作,结对帮扶,不断促进扶贫工作
部门各尽其职,深化项目引导,增加农民收入。5年来,全市欠发达乡镇实施开发农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2580个,投入开发资金5.57亿元,各级财政扶持资金7269.8万元。新建农业基地56.9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91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24家,覆盖行政村1441个,带动农户11.7万户。全面实施“一户一策一干部”和“一村一计一部门”帮扶机制,通过单位结对村、干部结对户的办法,把帮扶工作做到村、做到户、做到人。201*年,全市31421名干部结对33761户低收入农户,资助资金1217.4万元,帮扶项目10590个,项目资金201*万元。同时,不断深化“六个双百”活动,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合力共建新农村、合力扶助低收入农户。201*年,百家民营企业扶百村结对帮扶115个村,落实帮扶资金1369万元。1055家文明单位与940个村结对,落实帮扶资金533万元。55名侨胞、27个侨团结对帮扶76个村,共捐资761万元。青田县还开展“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活动,共有327名华侨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共落实帮扶资金81.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全市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一)制约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外在因素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立地条件差、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市耕地量少、块小、分散,而且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己年久失修,制约了我市农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二是特色产业扶贫水平较低。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设备差,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市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再加上技术、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约,专业合作社组织从事种养业的比例高,粗放经营的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少,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带动作用不明显。四是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单一。城镇产业规模小,二、三产业发展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难以让低收入农户从第二、第三产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五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向下延伸不够,低收入农户对市场信息和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对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致使农业生产难以与市场对接,加之部分农村文化阵地萎缩,公共文化体系缺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影响了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六是一些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无法带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二)制约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也不少。扶贫工作要靠“内治外帮”, 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最终要靠自身的努力,只有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才能抓住扶贫工作的“牛鼻子”。目前影响他们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一些低收入农户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模式,离开土地的脱贫致富能力较弱,有的仍未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养鸭为了找点油盐钱”的自然经济状态,他们的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很低。二是由于受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一些低收入农户生产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传统的自然习惯,部分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三是部分低收入农户“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过去长期实施“送钱、送粮、送衣”的扶贫方式,致使一些地方的低收入农户产生了靠政府靠社会救济度日的依赖心理,失去了改变贫困的信心,存在着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志气”贫困。
(三)扶贫的方式方法还需改进。一是强调经济的多,重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的少。有些地方往往强调的是增加“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一谈到扶贫就强调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等等,对于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宣传不够。二是缺乏对症下药、分类指导。有些扶贫资金、项目,采用平均分配办法,直接影响了扶贫的效益和效果;机关干部在帮扶中,下去的人多,但帮助分析贫困原因、指导脱贫办法的少;在帮扶措施上,有些地方对不同类型贫困户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采用的办法不多、措施单一。三是有些地方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反映在一些基础数据上,包括低收入农户、低保对象的确定,有些就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够准确、真实、可靠。比如有些贫困户是由于家庭成员不承担或少承担赡养和扶养义务造成的,但这类情况在一些地方仍把他们列入扶贫对象,以致造成不良影响。
(四)一些政策、措施还不尽科学合理。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诱发新的债务。如下山脱贫中,生活在偏远山区的部分农民由于自然条件差,致富门路缺,原始积累少,而异地转移成本较高,农民除了政府补助的部分之外,自己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特别是低收入农户难以承担,导致部分下山移民负债。又如康庄工程对村级配套资金要求较高,我市地处高山的村级经济一般都较薄弱,有的村由于实施康庄工程导致村集体背上了债务,甚至有些村还存在因筑路而返贫的。二是资金渠道多头分散、门槛高,受益难。据了解,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资金也不少,但这些资金各有各的主管部门,各有各的投向,各有各的管理方式,造成项目规划、实施、验收不好统筹协调,增加乡镇村的操作成本、农户的生产成本。其中很多扶贫项目资金都是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下发或申请条件要求较高,而低收入农户由于无资金、无能力进行启动实施,根本无法争取项目资金,所以扶贫效果收效不大。再是有些规划项目不尊重群众意愿和不切合实际,有的地方农民想做的项目,相关部门没有规划,就不能申请扶持资金,而部门规划的项目不一定适合在当地实施,但为争取资金又必须申报,最终效益不好。三是低保扩面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低保“提标扩面”将能更有效解决农村最低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但“提标扩面”下达比例指标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低保对象难确定。由于分配到乡镇、村的指标是固定的,造成部分农村出现“粥少僧多”或者“粥多僧少”,引发农村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部分乡镇因财政困难,配套资金难落实,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落实不到位情况。
(五)扶贫的机构、力量有待加强。一是扶贫的主管机构不健全。目前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扶贫办没有独立(青田、云和除外),大多与农办或农业局合署办公,而且办公室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或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二是扶贫的资源、力量有待整合。扶贫工作要求多部门协作,但当前的协调主要在资源动员上比较有效,在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上部门间的协作明显不足,形成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很好地将部门的资源、资金整合运用,形不成合力,造成各方面都在抓,而各个方面又都出现资金缺口、项目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而且多数县(市、区)缺乏统筹兼顾、有效整合的机制,降低了扶贫的效率。
三、对策与建议
做好农村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市必须在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扶贫工作,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理清思路,加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市委[201*]1号文件的同时,进一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把扶贫开发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抓住扶贫关键环节,用统筹的眼光看扶贫,综合的手段抓扶贫,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
一是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的需要,统筹规划,加大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林生产条件,为可持续发展打实基础。
二是狠抓农民异地转移工程。认真贯彻执行市委生态移民的决定,把高山远山立地条件太差的农户“请”下山。充分考虑就近就业、就医就学等各方面因素,选准移民点(如工业区附近、中心镇等),做到“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要提高低收入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搬迁的补助标准,以及搬迁后的帮扶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降低移民户的搬迁费用。
三是进一步规范扶贫对象的审定。扶贫对象的确定必须坚持标准,规范程序,规避人情因素,确保准确、真实、可靠,把真正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纳入建档立卡对象,扶贫项目与低收入农户对接到位。
四是加强扶贫分类指导工作。要继续向开发性扶贫、救济性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管齐下的方式转变。要积极开展信息帮助、产业扶持等开发性扶贫。目前我市贫困对象中近三分之一是老、病、残等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适宜“造血式”的扶贫,对这部分人员应纳入政府低保救济。要进一步做好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尽量减轻乡镇的负担,对欠发达乡镇要给予特别的照顾,以更好地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
(二)明确责任,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完善扶贫工作组织。市本级、各县(市、区)要尽快建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扶贫工作机构,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市、县、乡、村及相关部门的扶贫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贯彻好“以人为本”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方针,帮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路子。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统筹抓好扶贫工作的各个环(来源好范 文网:www.bsmz.net)节,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做足“农”字文章,加大引导、指导、帮扶的力度。
二是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扶贫工作力度。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是基层扶贫工作的生力军,要强化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责任。乡镇扶贫工作要有专门组织、专人负责,协助村领导想办法、抓落实,发挥好基层扶贫的主体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县主管部门和帮扶部门的责任,扎扎实实协助乡镇党委政府搞好扶贫工作。
三是建立扶贫工作考核管理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扶贫工作考核管理体系,准确评价扶贫工作的成效,努力避免以表面的数字统计成果取代实际增收效果,用考核促使“真扶贫、扶真贫”落到实处。
(三)政策扶持,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渠道
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大力促进信贷扶贫,增加低收入农户增收实力。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贫政策。在用足用活现行上级扶贫政策的同时,继续努力向省委、省政府争取扶贫政策和补助资金,对一些不尽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二是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为加快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引导农民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对低收入农户应给予特别优惠政策。三是全面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形成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贷款方式优势互补的格局。积极探索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新模式,扩大贷款范围,开展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组织的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个人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四)提高素质,增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能力
扶贫先要“扶志”和“扶智”,才能增强低收入农户增收能力。首先要典型引导,增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要从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功典型中,发现规律,汲取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要大力弘扬基层群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环境,建立奋发图强、勤劳致富的激励机制,增强广大低收入农户勤劳致富的光荣感。其次,坚定不移地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教扶贫。要紧紧抓住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和产业科技含量,深化科教扶贫。要引导低收入农户积极参与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在利用培训基地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采用流动式培训、乡村培训等灵活多样方式,尽量方便群众参与。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引进人才和技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引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定期邀请专家、技术人员为低收入农户讲课、传经送宝。要认真组织好农民职业实用技术培训,本着“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普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努力使每个有能力脱贫的贫困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要充实县乡农技推广队伍,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对低收入农户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辅导。
(五)科学帮扶,完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从愿意为村里作贡献的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能人中培养村干部,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对他们加强政策、法规、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增强其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重奖优秀村级干部,激励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表彰奖励,提拔重用。
二是积极推进互惠式产业扶贫。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业主、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基地,大搞农业综合开发,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在方式上,多扶持与扶贫项目相关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低收入农户签订生产合作合同,项目主管部门与龙头企业签定产业扶贫合同,项目风险由企业承担。当企业保证了低收入农户的利益、实现了预期的增收目标时,项目主管部门及时给企业兑现项目资金,使低收入农户利益得到充分保证。
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卫生事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继续落实农村低保、“五保”集中供养、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救助、残疾人扶贫等救助政策,确保特困群众的困难救助落到实处。要建立贫困群众法律援助机制,及时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四是不断改善结对帮扶机制。要根据“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做实、做细结对帮扶工作,切实构建有效的“一户一策一干部”和“一村一计一部门”的帮扶机制。要提倡和鼓励送项目造血的长效办法。真抓实干,通过领导联系、单位结对、企业帮扶,突出到村到户,注重分类指导,真正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第五篇: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残疾人。回良玉副总理说过:“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准确掌握全镇贫困残疾人状况,镇残联组织就我镇贫困残疾人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总人口18900人,各类残疾人276人,约占全镇总人口1.46%,其中城镇残疾人14人,农村残疾人262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其中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155人,占残疾人总数5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2人,占12%,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或社会救济维持生活。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89人,占32%。从家庭情况看,全镇有61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占残疾人总数的22%,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3600元以下,农村在2160元以下的有44户。全镇特困残疾人基本都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正常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镇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受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限制,加之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靠务农生活。
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例如:南鹿村残疾人朱军标和妻子吴水英均为残疾,奶奶年事已高,父母双亡,虽然其奶奶有土征养老安置保险,但年事已高,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属于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朱军标做村保洁员的收维持生计。调查显示,我镇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比例%,扶持难度大。
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有关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甚至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如不主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不按国家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仅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更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xx大提出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需要。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没有残疾人温饱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扶贫工作大盘子中,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救助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和个体经营、残疾人就业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乡镇及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
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规划范围内,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三是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康复。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的额度再适当提高。
四是加大救助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大、中专学校给予助学结对等帮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呼吁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献爱心,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资助,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社会各界要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人人都伸出友爱之手,多渠道、全方位地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各村要充分利用场地、康复器械等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残疾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有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我镇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默认推荐访问其他精彩文章:农村扶贫发展工作总结
对我市农村党建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农村扶贫发展工作总结
201*年度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
农村扶贫各项工作制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村扶贫工作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7781.html
-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
- 下一篇:养老护理员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