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马克思与我们》读后感分享

时间:2019-05-17 10:07:38 网站:公文素材库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是《马克思与我们》这本书。其实马克思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很熟悉了。但我们真的了解马克思吗?我们真的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吗?我们真的懂得马克思的当代价值吗?这本书就拉近了我们与马克思、与马克思思想的距离。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特别策划了一套“走近马克思”的丛书,这套书包括《马克思与我们》《马克思与信仰》《马克思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与世界》。这本书都是大约200多页的篇幅,还专门邀请漫画家李新慧为书本配上了插画,形象地诠释了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些经典话语,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马克思与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的论述,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感受是深入浅出,每一章节前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阐述马克思的思想观念,这一部分看的相对比较慢,需要慢慢理解,也会有很疑惑的时候。而后部分则是将其思想内容进行延伸,延展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延伸到我们的自我认知与生活价值,结合“我们”本身来进行理解则容易的多。因此,这是一本能让我们认识马克思、认识“我们”自己、认识马克思与我们的关系的书,既有大方向的理论,又有理论面对的时代性课题和人生困惑的思考。下面,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说到人生观、价值观,很多人会觉得是个很宏观的话题,但其实通俗点说就是对“我们为什么要活?”“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理解什么是我们自己。马克思提出人和动物都是生命的存在,但人的生命活动是“生活”,它表现为生理的存在、心理的存在和伦理的存在。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满足这三方面的需要—比较充裕的物质生活满足生理需要,比较充实的精神生活满足心理需要,比较和谐的社会生活满足伦理需要,这三个缺一不可,而且人们在特定的处境之下,可能需要的、最渴望的是其中某一个方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作为生活的存在,是非常复杂的个体,不是单一的生理、心理或伦理,而是一个统一的东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现实的诱惑与考验,我们要懂得追问“我们为什么要活?我们生命的意义何在?生命的价值如何去实现?”,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从而度过有价值意义的人生。

作为一个人,我们追问生命的意义,实际上是想实现生命的价值。马克思在他的中学的作文里边就提出,他的人生价值追求就是“为全人类而工作”,他给自己的座右铭是“目标始终如一”。阅读马克思的书,就能体会到马克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说、理论和思想,还表达了人格化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从价值观本身来说,马克思认为其主要矛盾是社会的价值理想、社会的价值规范和社会的价值导向,与我们每个人的价值期待、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通俗地说,就是“社会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的矛盾。“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价值观看起来是随意性的,但深层次隐藏着社会的性质、社会的内容和社会的形式。所以在这对矛盾中,其主要方面是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因此我们要以社会环境为前提,树立、培养、践行该时代下社会环境倡导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的学说理念渗透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也体现在我们的处事态度、追求目标上,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有马克思打下的烙印。最后,用孙正聿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束: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讲“马克思与我们”,就是希望用马克思理论的彻底性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社会、理解历史、理解未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马克思与我们》读后感分享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814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