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名著读后感
国学名著读后感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此书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因为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起,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论对谁都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四书五经”,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收到《国学常识》一书也有一段时间了,由于放假外出,书评也就提交的有些晚了。
说实话,《国学常识》一书并没有看完,里面的东西太多,包含的知识太杂,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本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书中讲到了很多典故,习俗的来源,每个里面都包含这中国上下五千年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含了职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礼俗、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哲学宗教、语言文学、书画艺术、戏曲曲艺、建筑园林、中华医药等方面,可以说涵盖了生活中得方方面面,好多问题可以毫不费力的在其中找到答案。
但是,我想说的却是,这些文化,现在知道的人又有几个呢,有几个人会关注呢,社会是进步了,我们的知识面再不断扩展,不断的在接受新的知识,可是对于我们的传统,我们却一直在忽视,茶道起源于中国,而现在却流行于日本,韩国也在申请中秋节,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在过圣诞,过2.14,我并不反对洋节,但是在过洋节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难道就要丢掉吗,你问问现在的80,90后,100%知道2月14情人节,但对于七夕知道的就估计不多了吧。当然这好像与本书无关,但至少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知识是很缺乏的,是该补补的时候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现在图书市场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了,题目吸引,而知识点也很多,每篇都很短,茶余饭后看上几篇,很是惬意。
第二篇:国学名著200种
国学名著200种
国学名著200种
说明
书籍在编信息
前言
一
二
三
凡例
一、工具书与语言文字类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举要性目录书《书目答问》 查检年号的《历代纪元编》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查检史书人名的《史姓韵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说文通训定声》
简明举要的《说文句读》 最早的训诂学著作《尔雅》 古代训诂学名著《经籍纂诂》
王念孙的训诂学名著《广雅疏证》 辨古书传写之误的《读书杂志》 古代虚字训诂专著《经传释词》 训诂文字学书《经义述闻》 《古书疑义举例》
最早的官修韵书《广韵》 著名大型韵书《集韵》
《佩文韵府》
《马氏文通》
二、思想与哲学类
孔子语录《论语》
思孟学派的《孟子》
儒家经典《大学》
另一部儒家经典《中庸》 富有哲学思想的《周易》 反映儒家思想的《孝经》 《荀子》
道家经典著作《老子》
表现庄周哲学思想的《庄子》
墨家学派著作总集《墨子》
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
法家另一经典著作《商君书》
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
杂采各家的《管子》
名辩思想代表作《公孙龙子》
杂家著作《吕氏春秋》
集采先秦诸子的《淮南子》
“贵虚”的《列子》
西汉政论名著《贾谊新书》
强调天人合一的《春秋繁露》
古代会议文献《盐铁论》
批评伪书俗文的《论衡》
儒道合流的《抱朴子》
古代无神论杰作《神灭论》
古代家训类著作之祖《颜氏家训》
理学名著《二程全书》
理学集大成的《朱子大全?朱子语类》 理学言论类编《近思录》
心学代表作《象山集》
政论代表作《龙川文集》
永嘉学派代表作《水心文集》
心学语录的《传习录》
集心学大成的《阳明全书》
《王心斋先生遗集》
纵横恢诡的《胡子衡齐》
第一个贬孔子的人写的《焚书?续焚书》 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
主张法治的《明夷待访录》
反对程朱“天理”的《思问录》
阐发张载学说的《张子正蒙注》
论证行知的《读四书大全说》
抨击理学的《四存编》
《孟子字义疏证》
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全集》
维新志士谭嗣同的《仁学》
康有为鼓吹变法的《大同书》
专著《明儒学案》
《宋元学案》
古代年谱名著《朱子年谱》
清代学术史名著《汉学师承记》
评价理学的《宋学渊源记》
清代经学著作《经学历史》
阐微举要的《经学通论》
佛教禅宗经书《六祖坛经》
禅家南宗经典《金刚经》
哲理深刻的《华严经》
研究华严宗的《华严原人论》
大乘佛教经典《法华经》
阐扬中观学说的《中论》
三、历史与地理类
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
春秋战国礼制汇编《仪礼》
研究周代**及官制的《周礼》
古代礼仪文编《礼记》
“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
评论春秋史事的《公羊传》
解释春秋义理的《榖梁传》
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战国史料汇编《战国策》
周代记言性的史书《逸周书》
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
古代纪事本末体史书《绎史》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的《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古代制度史名著《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清朝文献通考》
明清之际要籍《鲒埼亭集》
论清朝盛衰的《圣武记》
清代人物传记集《国朝先正事略》
书史著作《书林清话》
《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研究水道的地理名著《水经注》
清代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
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
《文史通义?校雠通义》
史论名著《读通鉴论》
历史考据名著《廿二史札记》
古史辨疑的名著《考信录》
考订掌故名著《容斋随笔》
考证札记汇集的《困学纪闻》
考论辨伪名著《少室山房笔丛》
考据随笔《十驾斋养新录》
考论心得《东塾读书记》
四、文学类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辞赋总集《楚辞》
《昭明文选》
《乐府诗集》
诗总集《古诗源》
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
唐代诗文总集《唐文粹》
宋诗总集《宋诗钞》
宋词总集《宋六十名家词》
宋诗文总集《宋文鉴》
元人杂剧总集《元曲选》
散文总集《古文辞类纂》
《经史百家杂钞》
诗集《十八家诗钞》
国学名著200种4.doc
骈文总集《骈体文钞》
曹植的《曹子建集》
阮籍的《阮步兵集》
《陶渊明集》
谢灵运的《谢康乐集》
李白的《李太白集》
杜甫的《杜工部集》
王维的《王右丞集》
《孟浩然集》
高适的《高常侍集》
韩愈的《韩昌黎集》
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白居易的《白香山集》
李商隐的《樊南文集》
杜牧的《樊川文集》
苏轼的《苏东坡集》
王安石的《临川集》
黄庭坚的《山谷集》
陆游的《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
顾炎武的《亭林诗文集》
龚自珍的《定庵文集》
古小说集《世说新语》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儒林外史》
《红楼梦》
《镜花缘》
《窦娥冤》
《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山之作《文心雕龙》 古代文学批评名著《沧浪诗话》
五、自然科学类
《黄帝内经》
中国科技史名著《梦溪笔谈》
《王祯农书》
药物学名著《本草纲目》
《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
古代科技书《物理小识》
附录一、“首要必读书”及“重要必读书”选目
一、首要必读书(10种)
二、重要必读书(50种)
附录二、推荐者简介
原文链接:http:///viewww.bsmz.net】,三联书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同上
性自觉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局限而转向超越的无限(神性维度),即“普天归一的上帝之超然存在”。“超越的突破”显示出轴心时代文化与前轴心时代文化之间的“对立、断裂、突变”。而中国古代文明在这个突破过程中则要显得极为温和,因此目前许多学者更认为这是一次“人文主义的转向”。陈来教授认为,“在中国的这一过程里,更多的似乎是认识到神与神性的局限性,而更多的趋向此世和‘人间性’,对于它来说,与其说是‘超越的’突破,毋宁说是‘人文’的转向”10。
殷周之际以天命为中心的“宗教的转化”,实现了中国古代精神世界的人文转向。陈荣捷在其编译的《中国哲学原典》导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整个中国哲学史,这个词应该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从中国历史的黎明期开始就居于思想的主导地位。”正是周公和西周文化的熏陶,正是人文主义所养育的精神气质,才会有孔子出现的可能。“也正惟如此,汉唐一千年间以‘周孔’并称,完全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真是体现”11。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青铜时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年
【2】李波:《从<诗经>看殷代的天命观及其成因》,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年第11期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三联书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4】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445
【5】樊树云:《<诗经>》宗教文化探微,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10
11 同上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三联书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第四篇:读后感(国学)
读《诸葛亮教子俭以养德》有感
凌云一小五(3)班杨秀彬
不久前,学校组织开展了“国学经典”读书活动,我得到了《国学启蒙》这本书后,便迫不及待的读起来,其中《诸葛亮教子俭以养德》这则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从中受益匪浅。
《诸葛亮教子俭以养德》这则故事中,诸葛亮教育后辈:一个有涵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不要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要贪图生活上的享受,不要无限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如果奢侈而不知道节俭,失去坚强的决心,那就会永远是一个平凡的人。
掩卷沉思,诸葛亮虽然贵为丞相,但是他的生活起居却非常节俭。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且要求家人、后辈也这样做,他这种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高尚品质就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便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行为与勤俭节约意识反差很大。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是否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许多浪费。许多作业本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洗碗的时候任由水一直在碗里冲;地上到处是洒落的粮食……。
我还发现在班里,有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爱炫耀家庭的富有, 1
明明教室有桶装的纯净水,可是他们偏要买饮料;穿的追求名牌;用的追求高档。在物质上让父母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在学习上却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经常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课,经常不交作业,成绩赶不上别的同学。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喜欢攀比,他们不比思想好,不比品德好,不比学习好,比的却是谁穿的名牌,用的高档。不体谅父母的辛苦,经常伸手要零花钱,买零食吃,买玩具玩,从小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有的还沉迷于网络游戏,被网络网住手脚,束缚心灵,在看不见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样年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节约就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学校,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爱护财物,不在桌椅上乱刻乱画;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在家里,倡导低碳生活,用洗菜、洗碗的水冲马桶;量体裁衣,能吃多少就煮多少;尽量不用塑料袋装东西;废旧物品想方设法再利用……
勤俭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每一张纸,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第五篇:国学读后感
高港实验小学 郁当兰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书中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说,经典故事:如夜明珠,盘古开天,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多读、多背中享受这部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学名著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8214.html
- 上一篇:在阅读中成长
- 下一篇:围城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