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当我拿到《儿童精神哲学》这本书时,心中不免有些疑问:说到“精神”,我认为那是成人的思维和意识行为表现,从没想过小小的孩童世界里也会有可以被冠以“精神”的举动?儿童有何“精神”?儿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又说起“哲学”,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门神秘且高深奠测的科学,而儿童离哲学似乎很远很远。没想到儿童也有哲学?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带着疑问,我翻阅了这本书。
由于工作和时间关系,我没有仔细认真的品读。大概粗读了一下,虽还没有读懂儿童精神哲学的精髓,但这本书我有两点感受。
第一,这本书不只是追求清晰地表述内容,而且追求优美地表达。翻阅整本书,作者大量引用了诗人、作家的诗句、名言。作者将哲学和诗统一起来,始终关心读者,使读者在留连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感受到这本书的迷人魅力。如在第七章《儿童精神现象的永恒魅力》中,作者引用了《祈祷》的诗句:冬天在漏风的土屋子太阳我在向你祈祷我的一切心愿是囤里不安宁的种子都在急急地等待春天的拥抱急急地等待发芽长高太阳请您早日把春天送到。这首诗借着童年的渴望表达了成人现在的希望。又如:我七岁的时候每天佛晓透过窗口望着黑幕拉开柔和的金光像花朵绽开慢慢的在天上扩散那时天天都是新奇的长大后头顶生活的重负许多日子挤在一起丧失各自的价值增长的年龄听着一成不变的歌寻不到独特的个性。从诗句的描写中可以体会他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情与向往。等等,举不胜举。
第二,这本书以人类文化史为足点,以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为背景,以那些通常被视为幼稚无知的儿童的研究对象,将儿童空前地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尤其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认为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之子,是“成人之父”。对于这种观点,我是赞同的。我们成人虽比儿童高、大,儿童在许多方面确实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但儿童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比如儿童是好奇的和喜欢追问的,他们对事物特别感兴趣,如经常喜欢问:“这是什么呀?”“水流到哪里去了?”“星星是从哪儿来的,它们为什么不掉下来呀?”等等。甭说孩子,就是一般的大人也仍然答不上来,而这是哲学思考的一招基本功夫。儿童时时刻刻都在思索所有刚接触到的新事物、新经验。他们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并赋予每一样事物一个观点,整合入他们的世界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懒得再去质疑的成年人,孩子们更像是勇于怀疑的哲学家。儿童是身心与言行一体的,他看待世界不是功利性的,没有主客二分的,他们爱说爱做,敢说敢做。正如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只有他揭露了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拆穿了成人的谎言。在探求事物的真相时儿童表现的比成人更率直、更有勇气。他们的生活不刻意,他们的生活听任自然也最贴近自然。“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再无理由小觑儿童。也许面对繁纷复杂的世界时,唯有儿童精神才能救赎我们,在儿童精神里得到安静和抚慰。
这本书是哲学界第一部从个体发生维度系统探讨精神哲学的着作,是教育学界第一部从精神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观的着作,是心理学界第一部从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心理世界的着作,也是一部儿童教育的基础性理论着作。我认为,只有细细品读,才能发现这本书的魅力,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精神世界。
第二篇:儿童精神哲学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作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个体,因其活动范围和心理能力的限制,其头脑中不可能有系统化的思想体系,但儿童在以自身活动的作为主体和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感受、体验、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对具体的人、事、物的意向、兴趣、经验、情绪情感等主观内容,这便是儿童的精神,它是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在现实中表现为儿童各种不同的需要、兴趣、态度、愿望、情感等。而且在儿童的身上,这些精神都是对象化的、具体的。
孙民从按照自己界定的“精神”概念描述了“儿童的精神”:在他看来,“儿童的精神”是“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简言之,“儿童的精神”便是儿童的意识。而众所周知,儿童的心理世界 (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等)要远远大于儿童的意识世界。于是,在孙民从那里,“儿童的精神”“儿童的心理世界”,也就是说,孙民从的“儿童的精神”甚至还不能囊括儿童的心理世界。这与精神哲学的宏大视野是相悖的。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儿童(主体)在与环境(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必然会形成感受、体验、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为什么儿童又“必然会出现对具体的人、事、物的意向、兴趣、经验、情绪情感等主观内容”?我以为这恰恰要从意识层面的背后寻找原因。我在拙著《儿童精神哲学》中对这背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追寻。很显然,从孙民从的“商榷”一文来看,他是反对我所做的这种追寻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孙民从把精神世界只看作了意识世界,或者说只看到了精神世界的意识层面;精神世界的无意识的和本能的世界——— 这个作为意识大树之根的极为丰富的原始的精神世界——— 在孙民从的意识世界里被忘却了,在孙民从的“精神”概念中给剔除了。
孙民从将人类的精神系统与动物界的精神系统完全割裂开来,于是人类的精神系统成了封闭的系统,它不再有进化论意义上的来源和发生学基础。
这是从上面的引文中得出的结论。然而,孙民从在后文却指出:“……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尽管今天科学仍无法对人的无意识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但无疑在儿童的精神活动中肯定有无意识的过程和内容。”这便令人困惑,一方面孙民从将“儿童的精神”界定为“儿童的一种主观的意识”,简言之,就是把“儿童的精神”界定为儿童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同一篇论文中他却认为“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那么,一方面,“儿童的精神”是“意识”,另一方面又说“在儿童的精神中有着无意识的内容或成分”。显然这是自相矛盾。
201*年11月金菲菲
第三篇: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是一门发展至今约40年的新兴学术领域,目前在世界各地正蓬勃发展。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除了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外,也可视为一种 “儿童研究”或“儿童学”。什么是“儿童研究”或“儿童学”呢?就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确切地说,是以“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人格特质、行为表征和思想的一门有组织、有系统的学问”。如果按照研究的领域,可以粗略分为哲学的与心理的,前者包括儿童人类学与儿童哲学,后者包括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
儿童哲学的缘起与三重意涵
儿童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创始的一项以儿童为对象的哲学教育计划。也因此,李普曼教授被称为“儿童哲学之父”。儿童哲学的英文原名不是“philosophy of children”,不是“关于儿童的哲学”;而是“philosophy for children”,也就是“为”儿童设计的哲学教育计划,或者可以说是针对儿童的哲学训练。其中包括编撰一系列的思考故事、哲学小说与教师手册。李普曼将儿童哲学建立在儿童思想的研究上,也就是儿童哲学的主要内容在于“思想的思考”上,于是人们开始思索:(1)关于儿童的思想;(2)对于儿童思想改进的问题。因此,此计划的内容简言之就是:带领儿童亲身体验哲学讨论的过程,藉此改进及增益其推理能力。这影响了美国儿童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实践方向,较强调儿童的思考与推理。也因此,美国的儿童哲学具有教学技巧与方法的特点。这是儿童哲学的第一种意涵。
由于哲学背景与家庭制度的差异,欧洲的儿童哲学特点与美国的儿童哲学特点有所不同。欧洲承续古希腊爱智能的哲学传统,因此,其儿童哲学的重点在于教导儿童喜爱智能。欧洲的儿童哲学,英文为“philosophy www.bsmz.net)建。
11. 儿童道德哲学的教育学意义是什么?
其一,儿童的道德哲学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其二,儿童道德教育应注意道德内容道德形式的统一;道德认识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其四,发展儿童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其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其六,利用交往、游戏、童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其七,帮助儿童构建其道德范畴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八,与儿童开展对话;其九,建立健康的道德生态环境。
12. 作为思维训练的哲学教育有哪些基本内容?
其一,哲学教育可以训练和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其二,哲学教育与分析性思维;其三,哲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其四,哲学教育与实用性思维;其五,李普曼的思维训练系列课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8707.html
- 上一篇:像你这样一个女孩读后感
- 下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