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碎思》读后感
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郑金洲在其新著《教育碎思》中《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的一个比喻。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教授的书,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教育学的熏陶。
对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学是枯燥的,然而《教育碎思》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教育理论不能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不能被一线教师接受,在郑金洲看来,主要是因为教育“理论本身还不够成熟,还没有能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机制。”因此,“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郑金洲便是这么做的。《教育碎思》谈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教育学理论,但讨论更多的是教育实践、教育现象。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园暴力”、“师生交往”、“案例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等,都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耳熟能详的话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师范大学的博导,郑金洲坚持到中小学去听课,既显示了一种做学问的方法,更表明了一种做学问的态度。难怪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便迅速成为一位在教育理论界著述颇丰、影响颇广的年轻理论家。
教育理论家看待教育问题的视角自然与普通教师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听课,在《听课中的观察与记录》一文中,就不啻成了一门学问。“听课者一般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然后要“观察学生的状态”,“与任课教师攀谈”,“与学生攀谈”,“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并“画出几幅教室课桌椅排列的草图,以备使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听课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员特性”、“言语交互作用”、“非言语行为”、“活动”、“管理”、“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认知水平”、“社会方面”、“情感水平”、“教学材料的使用”以及“时间”等上面;至于课堂纪录,也是有技巧的,可以选择“实录式”、“叙述式”、“分类系统式”、“图式记录”等多种方式;下课铃响了,不要急着离开,因为“在课后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你理解和认识这堂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北师大的石中英教授曾经大力呼吁教师要懂一点“教育哲学”。确实,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能在经验的层次徘徊,而永远只是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碎思》中有很多文章涉及对基本教育概念的分析和阐释,如《何谓“教育观念”》、《何谓“案例”》、《“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校本”是什么》、《“教育口号”辨析》、《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等,这些文章不仅让我们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理解这些名词,更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在教育理论者努力要跟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教育实践者更要积极向理论学习,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第二篇:教育碎思读后感
《教育碎思》读后感
这学期末,学校让我们挑两本书来读读,丰富暑假的生活,一本是关于教育方面的理论著作,另一本是关于本专业的理论著作。我在书店的教育类书堆前站住,每一本书粗略一翻,最后从几十本书中挑中了《教育碎思》。
《教育碎思》谈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教育学理论,但讨论更多的是教育实践、教育现象。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园暴力”、“师生交往”、“新型课堂”“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等,都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耳熟能详的话题。
因为是初读,有些还不能了解透彻,但有一章让我有所感触:师生交往有效性的匮乏。郑金洲在文中指出的问题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还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的课堂虽然不像以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从,但是,师生交往还是不平等的。
当老师的,总有理由来解释自己对学生的呵斥、惩罚。
首先,老师所有的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假如老师在心里没有学生,他就不会因为你作业没做而批评你,因为你上课不听而点你的名。其次,班级的人数太多了,一个班有五六十人,每天要面对大大小小不同的事情。如果人少的话,那么就相对好管理了,我的心情就会轻松,我的脾气就会变好,我和学生们就会轻声细语的说话了。
再者,虽说现在是素质教育,可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考试制度不改革,应试教育别想根除。不改变教学评价制度,也休想有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 如果我们真的要改变自己。首先得从观念上改变自己,其次才能在行为上改变自己。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提法差不多已经深入人心了,我从来没对此怀疑过什么,直到读了《“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和《“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两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在这两种提法里头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现在很多的做法都在学国外的,没有经历一段长时间的在自己本土的实践证明,很多都不成熟,却被教育行政部门当作一种指令来抓,很容易走偏。这可以
反映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们也很心急,想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抓上去。不过,欲速则不达。
很多时候,我们的反思只是停留在事情的表面现象,没有追根溯源,也就看不清问题要害所在。看看自己的工作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处于模糊状态下进行的。开卷有益,至少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读了这本书,虽然不能说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最起码思维得到撞击,对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第三篇:《病隙碎笔》读后感
学生习作
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读《病隙碎笔》有感
“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他,把生活比作戏剧,诠释的那么准确:“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然而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可以随意调换,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通俗易懂并且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关于我们人生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史铁生有严重的残疾,但他仍然坚持地在写文章——在他三天一次透析,整天与病魔抗争的时期,他完成了《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生命体验的记录。他随着年龄的增加,写作的时间将不断减少。也许正因为这样,他对于病痛不畏惧,努力留出时间对人生意义等去进行思考,所以也有了对“成长”、“生病”、“爱情”、“道义”等的感悟。
看完《病隙碎笔》,顿时觉得史铁生不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有很高文学功底的伟人。史铁生,我曾反复地咀嚼着这“铁生”二字,一个因双腿瘫痪而投身写作的人。或许上天给了他过多的信任,让他经受着磨难却依然坚强的活着。很难让人相信以上对于拜佛这事儿的看法竟出于他的文章。甚至于轻松地说他的职业就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对于一个有着这样经历的人来说,沉郁、沮丧才是人们对他的认识,可在《病隙碎笔》中,我终于看清楚了他,终于感受到了他的一颗善良、智慧、自我的心。拥有化苦难经历为人生哲理的本领,用一支笔驰骋在依旧充满生命力的大地。
史铁生没有躲避生命必须面对的问题,他用他的智慧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也领悟到了很多道理。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生命给我们每个人的提问都不一样,怎么样去回答生命抛给你的问题正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于是,不再苦苦追问“公平吗?”“为什么?”我会抓紧每一寸的时间,继续、和继续的继续。
第四篇:病隙碎笔读后感
灵魂的洗礼,生命的追问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的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全书共六部分,两百三十六则。《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通俗易懂并且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关于我们人生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繁琐的推理或考证,也没有精美的段落,有的只是朴实的陈述与精辟的思考,甚至是对于生命的幽默的调侃。
命运与生活
李泽厚说:“哲学探索命运,文学表达命运,宗教信仰命运。”《病隙碎笔》开篇第一句,便是“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生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我们常听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作者把生活比作戏剧,我能读到的就是生活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来组合的。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造成了人生的差异,才显示出生活的五彩缤纷。所以作者承认生活存在差别的,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不埋怨上帝对自己的不公。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对于病痛、残疾,作者并没有自卑与怨恨,而是以他豁达乐观的心态理智地去面对,并将之展现与我们的眼前。他对生活的坦然与豁达,使我对他的坚强的意志无比钦佩。一个每隔三天就要做一次透析,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他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他的身体里去的人,他如此坚强的活下来,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吗? 作者曾这样调侃:“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对生命的豁达,对死亡的正视,从自然层面上升到一个哲理层面,从而超越了个体与自身的命运局限,提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的道理,过程的精彩才是生命的精彩,“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此岸与彼岸之间,史铁生选择了彼岸,但是彼岸只能去跋涉,不能抵达,目的只是过程的方向,创造了过程,也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把死亡是一个节日,就好像苦读时盼望有一个轻松的暑假。是的,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亦有不能承受之轻。死不带去的一副皮囊,有时反而禁锢着人的心,灵魂。人生在世,庸庸碌碌还是叱咤风云,最后终归要化尘化土,那么,与其把死亡说成是生命的结束,倒不如说成是一个漫长的节日来
的豁达了吧。只不过,这个节日就像夏日午后的小睡,一经睡去,不知道何时再醒来了。
尘世犹如浮云,人生弹指即过,是福是劫是祸?齐克果曾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走这条道——跨过叹息桥进入永恒。” 死亡是我们的生命的一部分,它在长路的尽头守候着我们,我们是无法拒绝的。这是我们唯一的路,我们无法回避,只有径直地走过去。但当我们走的时候,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一路播种一路耕耘,让身后的路鲜花遍地插柳成荫。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只在乎过程本身,结果怎么样,那都是次要的。过程本身就是结果,感受我们一生应该感受的,经历应该经历的。在历史的洪潮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无中来,回无中去,谁也不是谁,就像在过100年谁又会记起我们呢?亲情、爱情、友情,才是我们在这短暂的行程中最真实的存在。人生就像那把三弦琴,一头连着希望,一头连着生命,两头绷紧了,人生才叮叮当当的充满生气。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忏悔与反省
“凡你描写他人描写得(或指责他人指责得)准确——所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惟妙惟俏——之处,你都可以沿着自己的理解或想象,在自己的心底找到类似的埋葬。真正的理解都难免是设身处地,善如此,恶亦如此,否则就不明白你何以能把别人看得透彻。”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能描写或指责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要不就是因为在自己身上看到、反省到真实存在的劣根性,要不就是自己极为熟悉的人有此劣根性。人最为了解的,应该是自己;而除开自身,便是极为熟稔的人。要不你怎么能把别人的所思所想分析得如此之透彻?难道对于一个仅仅见过几次面的人甚至是毫不相识的人,你就能做到对他彻底的分析,如解剖过他一般?若真能如此,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便是,此人具有特异功能,他有读心术这门高深的绝技。在武侠电影或连续剧中,我们常能看到身怀此绝技的人,任何人在他面前,毫无隐私可言,非常可怕。然而现实中呢?在现实中,会读心术这一类对我来说是恐怖的绝技的人,大概是不存在的。那么,即使你是多么有天赋、有能力的心理学家或逻辑学家,也无法推断到一颗陌生的、复杂的心的声音吧。所有的深刻的描写,都是从忏悔和反省中来的。
看到这一段文字,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人,他就是先生鲁迅。上世纪初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我们在先生的作品中可以说是窥尽所有。先生出于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在他发表过的那么多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国民性的弱点理解得相当透彻,相当深刻,简直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那么些小说,把国民性的弱点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先生创造的阿q这么个典型的人物,集中表现国民的劣根性。阿q性格形成的原因,除了封建的政治、经济等原因外,还有传统的封建思想。能将阿q描写得如此透彻,即使是一个世纪后的现在,我们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难道不是因为先生自己身上有阿q的某些劣根性?先生在深沉的强烈的自我反省中看到自己一些落后的、消极的思想,并加之他对自己所处的当时的社会清醒理智的认识,才能写得如此尖锐与暴露。
无论是作者所说的“忏悔”,还是鲁迅先生的自省,在我们当前这个时代,都是必须的。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已经被讨论过很多回了。有人这暴露了当代社会的冷漠,有人说是父母的看管不善,有人说是交通知识不普及,还有道德的缺失······经过这些年的扶跌倒老人反被诬告的事件层出不穷,之前有位网友发布了一条说说:“生命的宽度就在于:走在路上,看见一个老人摔倒,所有人都上去扶她,让她一时不知道该讹谁!” 只有忏悔和反省,才能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爱情与欲望
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残疾人的爱情与欲望的问题,最终上升到所有的人。就我个人而言,提到性与爱,在国外,不得不提的是《情人》的作者,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我看过的是早年王道乾先生翻译的版本,译得极好,可以说是诗意满篇。在《情人》这一薄薄的一小本子里,杜拉斯极尽描写之能事,将性爱描述成一种文化,一种爱情的表达仪式,真是露骨而又大胆,却无丝毫龌龊之感。在这本《病隙碎笔》中,作者也有这样的表述:“性······已经成长为一种语言,已经化身为心灵最重要的表达与祈告了。当然是表达爱愿。”而在国内,我最愿意想到的是90年代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争相打印、传阅的《黄金时代》了。作为文坛边缘第一人的王小波,对杜拉斯也是极为推崇的。虽然小波自己也
说了,自己描写性爱,是“对过去时代的回顾”,“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的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
这两位作家对性的描写,既不媚俗,又不肮脏,而是将性作为人的一部分来诠释。孔老夫子说:“食色,性也。”也就是说,性如果得不到,就会成为人性的障碍。残疾人也是人,是人就该有人性,应该勇于追求自己应有的人性。史铁生告诉我(本文来自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们,残疾人也有争取爱情和欲望的权利。我想我们该做的,就是以正常人的眼光看待残缺(包括心灵的残缺和身体的残缺)的人。
史铁生说佛,说上帝,他似乎对于这些,并无确定的界限。对于佛法,他敬重,却没有皈依,因为自认无知。对于上帝,他的认识是,上帝不许诺荣光和福乐,但会给你希望。对于宗教上的信仰,史铁生似乎并无一个坚定的判断,是或者否。
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病痛中书写的对生命的了悟,质朴无华的文字,冷静睿智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各种不同境遇的体验和感受。他用勇气去超越痛苦的智慧,以我现在的人生阅历,是绝不能很好得地理解的。但又何妨,就把阅读《病隙碎笔》当成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生命的追问,虽然我对它认知浅薄。
最后,就让我以他的一句很出名的一句话作结尾:“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第五篇:《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
基督教的信徒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上帝,让上帝来操控着人的贵贱尊卑与智愚贫富,罗织着世间一切真实却又漂泊不定的情感。但如果,当那人可以控制这一切,洁净心灵,另开一扇窗时,他也就从平凡之人一跃成为黑夜中最璀璨的明星,而史铁生,就是这样的人。
《圣经》里说:“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就必然会再给你开一扇窗。”上帝让史铁生平静地生活了21年后玩笑似的赠予不健全的躯体,干脆利落地折断了这个少年刚舒展的羽翼,硬生生地毁坏一个生灵的梦想。但他并未被击倒,反而自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换一种生活方式来享受。他不再为自己的躯体而发愁,忐忑不安的想法早已灰飞烟灭,满腔的爱,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曾经有位记者问史铁生的职业,他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话霎时听来不失调侃,可仔细一想又何尝不是呢!他的一生,病痛接连不断,此病未去彼病又来。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并且积极对待生活。他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是啊,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鼻塞了,才了解鼻通时呼吸是多么顺畅……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感慨万千,可是真要等我说出来,能在笔间流泻下的却也无几。很多都只能心领神会,不是几个文字就能表达的;也有些还未能看懂。我想也许是我阅历不够,无法理解他的逻辑思想吧;也或许是我的那个灵魂的自我太局限,无法够及他的高度吧。
吴元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育碎思》读后感(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79612.html
- 上一篇:《春自田埂来》读后感(精选多篇)
- 下一篇:《春天的故事》读后感(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