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孩不笨观后感---成长路上的酸与甜(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7 10:50: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小孩不笨观后感---成长路上的酸与甜

小孩不笨观后感---成长路上的酸与甜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有它奇异的色彩,或者缤纷,或者灰暗,或者一片空白,等待着各种各样的填补。

《小孩不笨》是一部关于教育与成长的影片,在被放弃的班级里,那些学生在家里从父母那里看到的是冷战和漠不关心,得到的是埋怨和责骂,恨铁不成钢的责难甚至暴打;在学校接受的严格校规校纪的约束,一次次考试失败的打击,承受的是考试失败后老师无情的讽刺和挖苦,优等生的谩骂与嘲笑;在社会上受到的是一些不健康现象的侵袭,品尝的是对社会的朦胧无知和无奈;他样对待如此等等,试想身处这样的环境,他们的心里是怎样的失落、怎样的无奈?谁不想得到肯定?谁不想到得夸奖?谁不想得到别人羡慕的目光追随?是的,他们也想成绩优异、当个好孩子、好学生,但是,他们不是不努力,只是因为不懂得怎么学习,就因为成绩不好,所以他们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嘲笑与挖苦。这就是他们接受的教育,这就是他们的成长,唯成绩至上的教育、成长。他们的童年,本该天真快乐,但是事实上只是充满了各种辛酸,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

今天,我们的社会不停地在讨论教育的问题,而责任归属无疑是最热的话题,那么教育?学生单方面无止休的题海努力就能取得想要的优异了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主观努力、教师素质、周围环境等等无一不是影响学习的因素。教育本不应该有门槛,本不应该有上下等之分,但事实上那里的教育已经畸形了,早已偏离教育的本真。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戴着很深的有色眼镜,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随意打骂侮辱成绩差的学生,却没有任何惩罚;成绩差的他们,即使什么都没做,却总是被请到校长室,让被请来的家长和老师们一起责骂。他们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或者说即使他们说出真相,却总被认为是为了减轻惩罚而说出的谎言——他们是没有被赋予信任的权利。就像当文福他们放学后在等车的时候,一个上em1的小男孩可以挑衅他们三个,说“没想到em3的人也会说这样的成语啊!”。这无疑是对他们赤裸裸的歧视和讽刺,就因为他们念的是em3!在学校,学生们被分了等级,在孩子们弱小的心灵里因为他人的不断否定早已不再自信,觉得自己成绩不好被分到差班里,人生已经失败了一大半。没有了希望的努力,还怎么继续努力呢!

教育,本应因材施教。学习好当然离不开学生的主观努力,但是把学习变成一件可怕的事,就只会让人想要逃离。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能学好的东西也各不相同,强求自不可以。就像鱼儿永远不能学会在陆上奔跑,但可以在水里游得快如离弦之箭。文福他们的幸运应该是从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李老师开始的,不同于以往的“有经验”的老师不同,她一进教室就以一种谦和的、放低的姿态和学生交流,说自己上学的时候成绩也不好,但是发现了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沉下心来,去把它们的底儿摸清楚,最后就把他们打败了这个鼓励的方法。幸运的是李老师的不放弃总算让几个学生有了尝试的念头。她发现了国彬画画的天赋,并拿着国彬的画去参加全国小学生绘画比赛获得(更多请搜索:www.bsmz.net和jerry成长在一个物质条件丰厚的家庭,但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鲜少关心他们,更时常施加压力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疏离的家庭生活让他们觉得不幸福。而tom的好朋友成才,出身贫困,父亲没有文化,对成才的教育只有殴打,但他是爱成才的,希望成才有出息,爱之深责之切,这个迷茫的父亲也只能用棍棒来表达自己的期望。但成才不懂,他埋怨父亲不了解他,埋怨父亲不让他学习武术。tom心底想做个好学生好孩子,但他的努力被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在一次严重的违纪行为后,成才被开除,tom被当众鞭打。这让tom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逐渐放弃自己,和好朋友成才一起误入歧途。此时,tom和成才的父母都在为拯救自己的孩子做努力,恍然大悟的他们终于用真情感动了他们的孩子,让孩子走上了正轨。jerry是本片最大的笑点,由于缺少和父母亲的良好沟通,单纯幼稚的他经常摆乌龙,却在家庭里默默起着调和剂的作用。最后,他为了爸爸能抽空去看他的演出,他不惜去偷钱,只为买爸爸的一个小时,最终他也打动了父母,让他们明白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除了讲述家庭教育的失败,影片还解释了新加坡教育体制的弊端。tom和成才的班主任,虽然全身心投入在教育工作中,但他用错了方法,不断的责骂让学生们失去学习的信心与乐趣。在经历与成才斗殴的事件后,他慢慢摸索出了正确的教育

之路,学着用鼓励代替责备,多去看看孩子们的优点,最终找到了打开孩子们心门的那把钥匙。同时,影片也怀疑了新加坡当众体罚学生这项制度的合理性。体罚学生已经是对学生人身权利的极大不尊重,当众体罚,更对学生心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小孩不笨2》是新加坡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影片夹杂着欢笑与泪水,让观众在笑声中感悟,在泪水中豁然开朗。影片不仅是对新加坡当前的教育问题的反思,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当前的一些教育现状。影片里,读书不好的孩子被称为“烂苹果”。一颗烂了的苹果难道全身都烂了吗?不是还有许多完好的地方吗?人也是如此,纵然他学习不好,或有很多缺点,但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也许他的特长在别的方面,也许他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像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郭靖一样,他从小就被认定是笨孩子,但他通过努力和身边人的帮助,找到了正确的方法练习武功,成为了一代大侠,比聪明孩子的成就还要高。《小孩不笨2》中的成才,虽然成绩很烂,但是很有武术天分,在经过专业培养后,代表新加坡打入了全世界,这也是杰出的成就啊。读书并不是未来的唯一出来,为孩子考虑,就尊重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走适合自己的路。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也认识到方法和沟通的重要性。有的学生的确需要施压才有动力,但有更多没自信的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因材施教是何等重要。而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们不能自顾自地灌输思想给孩子,也要听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释放压力的机会。前一阶段,赵宝刚的青春三部曲收官之作《北京青年》走红电视荧幕,其中男主人公何东辞掉公务员

工作抛下未婚妻重走青春的行为引起广泛争议。我认为,这就是从小长期活在父母期望中,活在封闭的教育体制下的最终爆发。何东并不是虚构的存在,他代表很多压抑已久的年轻人的心声,只是他更加勇敢。最终,身边的人也都理解了何东,他也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曾经,我也是一颗“烂苹果”,刚进初中的时候,成绩还算不错但没有家庭背景的我被分进了普通版。这是一个“烂苹果”集中营,没有多少人想要读书,课堂上比下课还乱。慢慢地,仅存的好学生都转走了,老师也放弃了这个班,稍微难些的知识点,干脆都不讲了。爸妈看着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终于狠下决心出了一把钱把我转到好班。我以为一切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新老师挑剔的目光,讽刺的话语却深深伤透了我的心。所有的老师都一样,把刚转进来的我视作拖油瓶,上课总用不耐烦的语气提问我,随便一个小错,都会成为拖累全班的借口。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是人生是灰暗的,我很喜欢学习,也觉得自己很聪明,我只需要有个人能很耐心的拉我一把。好在,我的父母很体谅我,总是鼓励我。他们教导我,要用自己的努力,让那些看不起你的人后悔失望。在转班后,我学习很刻苦很认真,成绩慢慢提高,在初三那年,已经稳定在前十名。而那时,每个老师都已经忘了我曾经是颗“烂苹果”,化学老师委任我当课代表,物理老师常夸我聪明,语文老师推荐我参加作文大赛??而这看似光荣背后的辛酸,只有我知道。初中毕业后,妈妈在买菜时撞见了当时的班主任。班主任说,她最难忘的学生反而是只相处了一年半的我,因为那个时候她看走了眼,差点耽误了我。我在听后,并没有太大雪耻之感,只是庆

幸老师毕竟是老师,也会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而这段读书时的经历,也是促使我走向师范这条路的重要原因,我希望能帮助更多迷茫的孩子,找到他们本该有的尊严与荣耀。

我将来的学生,一定不会被称作“烂苹果”,因为我会是那颗培养他们的苹果树,让每颗苹果,都以最饱满的姿态落地。

第三篇:小孩不笨2观后感

青少年心理学

学院:

姓名:

学号:

序号:——找到那把钥匙xxx学院 xxxxxxxx xxxxxxxx

《小孩不笨ⅱ》观后感

找到那把钥匙

——观《小孩不笨ⅱ》有感 这部电影我看了三遍,第一遍是在咱们青少年心理学课上看的,第二遍是在学校教育心理学课上看的,第三遍是在写这篇文章前又看的。这部电影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触动人的心灵。也很感动。看第一遍时就想写点东西,开始着手写,看了第二遍又有所感悟,第三遍我看的最仔细,注意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却又不知道如何来写这观后感了,感觉自己有很多感悟,又很零碎,不知道用一条什么样的线把它串起来,只能随便谈谈了,谈得有点多又有点乱,不管正确与否,只能代表我自己的观点罢了。说出来,写下来,和大家交流交流,有什么不对之处,同时希望老师能够做出指正。

我认为这部电影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第一,教育家长如何去管孩子,第二,教育老师如何去教学生,第三,教育学生如何去理解家长和老师的爱,这部电影是每个家长,每个老师必看的,他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能把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从而更好的去施教。

作为老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果不得当就会物极必反,影片中符老师难道不是好老师吗?不是,符老师是个好老师,他教课不认真吗?不是,他教课很认真,他不负责任吗?不是,他很负责任。他们班的学生华语不好,他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华语水平,周六还给孩子们补课,而且自己花钱为学生们买了字典,但结果呢?孩子们不领情,还是和他作对。这是为什么呢?他就是缺少那位年轻的郝老师所说的那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

要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学生都想做一个好学生,没有哪一个孩子想做一个坏学生,就像成才,好不容易做了一次功课,却依然被老师骂,作为老师,不管学生平时怎样的不好,但只要他做了一件好事,我们都要鼓励他,他们需要鼓励,学生们渴望得到鼓励,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认可,这样他们就有了动力,至少认为老师还是关心他的,老师没有放弃他,我们应该像那位年轻的郝老师那样:“不管是25分进不到30分,还是有三十五分进不到四十分,只要有进步就是一种努力。”其实学习不好的孩子,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的成绩提升上去,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也许是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给与他们的也许就是莫大的动力。

作为老师更应该相信学生,就像影片中晶晶,第一次华语考试中虽然只拿了十分,当符老师责问时,她说是已经尽力了,但符老师却说晶晶在找借口,符老师会很大的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可能是学生更加讨厌他的华语课了,但当他找到那把钥匙后,面对晶晶第二次十二分的华语成绩,却说晶晶进步了两分哦。是很大的进步,要继续加油。成才的父亲去世前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作为老师我们要坚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采取的方法得当,也许就在那么一瞬间激发出孩子的潜力,发掘出他们的才能,就像成才,最后在拳击上有很大的成就,打出了新加坡打到了全世界。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一个也不能少。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他的特长就会展现出来。

作为父母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做孩子的榜样

影片中的校长说过:“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不以身作则,孩子就有样学样。”杰利也说过:“大人常常比我们讲对不起,自己讲一声对不起就像要死一样。”杰利一家吃饭时,学谦接电话,他父母骂的不得了,他父母自己却接电话爽的不得了,说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谈论的却是无聊的话题。这样如何才能使孩子信服?还有成才对他父亲说脏话,他父亲骂他,成才说自己打架说脏话都是跟他父亲学的!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一点不假,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孩子从小一举一动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得道德,如果父母做得不好,会深深的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为了孩子,作为家长要是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好榜样,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这样会使孩子很矛盾,到底是他们说的对还是做得对?

2、学会和孩子沟通

影片中杰利说过:“达人们以为他们说很多话就以为和孩子沟通了,其实他们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都是假装在听,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讲就算了。”的确,沟通是一门学问,很多家长就这样,不懂得去和孩子沟通,不去和孩子心与心的沟通,不可能了解到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就像杰利他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只能用小纸条来联络,学谦口中的“无聊,酷毙了”他父母根本都不知道,这样父母怎么能知道孩子和心呢?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他们需要的是爱,而不是房子,就像今年春晚蔡明的那个节目中一句经典的台词“有爱才有家”。“全世界的大人都是一样凡是我们喜欢的他们都不喜欢,凡是他们喜欢的我们都不喜欢。”这是杰利的心声。所以,作为父母,要时常和孩子交心的去沟通,不要拿自己的眼光和评价标准来判断孩子们的想法。

3、学会欣赏孩子

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几时?你最后一次被人称赞是几时?

成才的父亲最后一次称赞成才竟然是在他两岁的时候,杰利每次考试都拿甲等,但他的父母从来都不称赞他,而且还说为什么不再拿高一点的分数呢?在这一点上成才父亲的那位朋友做得很对,她的孩子考试虽然只拿了六十五分但她还是夸奖她的孩子。杰利的奶奶说的也对,杰利能够给那个女孩吃黄梨,带她去医院已经很不错了,在他那么小的年龄,能够做出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作为父母要看他好的一面不要看他坏的一面,不管怎么样只要孩子能够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而学谦也说到:“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一无是处,不管我做得多好你们总是认为不够。”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特长, 作为父母不应该去扼杀他,而应该去欣赏他,也许有一天他就会成为这方面的天才。没有小孩是烂苹果,哪怕是烂了,切掉就是好苹果,你把它丢掉就什么也没了。

4,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学谦的奶奶说学前的父母,:“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偏管,有什么事对也骂不对也骂,好孩子被你骂成流氓。”是啊,学谦在他父亲过生日时买了一个剃须刀,他母亲却说是在浪费钱,当他修好了他父亲的电脑送给他时,他父亲却说肯定是学谦拿去玩,弄坏了,现在赶快修好给他,还说他是逃课了,这样该会使孩子多伤心啊。这难道孩子做错了吗?没有错。

“不对的内容是不可以在电视上播出的,播出的肯定是对的,”这是杰利说的,在现在的社会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父母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和有可能从电视上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从而使孩子进入误区,父母应该给与孩子以正确的认识,教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而且现在的媒体应该做的实一点,尤其是关于历史类题材的,如果不够真实,就会给孩子不正确的的历史,从幼小的心灵上以不可磨灭的错误认识,对于这些父母更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不能再用旧的思想、方法来教孩子,不要认为有骂他、有讲他、有打他

才是管教,那其实就错了。

5、学会爱孩子

爱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成才父亲的朋友说成才的父亲太爱成才,太不会爱成才了,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杰利的父亲,以为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给他们零花钱,就爱他们了,其实他就错了,孩子们需要的是爱,需要父母时间陪他们。记得小时候,我做错事了,父母打我,我很不理解,而且当时有点恨他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长大,渐渐的也理解了父母的苦心,父母为了我们做了很多很多,将来要好好的孝敬他们。

作为孩子要理解父母的爱

也许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年龄小不能理解父母,千万不能怨恨父母,父母总是为我们的好,哪怕是父母的方式有些不当。当我们长大了,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的,会理解父母的艰辛。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想用杰利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其实这把钥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在鼓励下跌倒了才能爬起来,在每个小孩的心里都有一个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有句话说的好,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赏识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推动力的发生也许就因为你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或者是你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

我的邮箱:chenn806@nenu.edu.cn

第四篇:小孩不笨观后感

《小孩不笨》观后感

第一次观看小孩不笨是在教室里,我看着看着便哭了起来,然后急着抹眼泪,同桌看见了笑了笑,说道“你怎么哭了,看来你是一感性之人啊“。的确,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对待一些事情很敏感,特别是孩子与父母还有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就说是教育上的问题吧。因此我感触颇多,许多细节触动着我的心灵,不经一颤,让我思绪翩然。电影很不错,受益匪浅,很值得一看,更值得深思。

国庆放假,我把它放给了弟弟们和他们的家长看,他们都是初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也是不同的年纪,刚好初一至初三,初三弟弟看了,眼泪在打转差点就哭了,初二弟弟看了没有说话,初一的弟弟时不时的笑笑,而大人们的反映却是出乎我的意料,没有认真看完,中途有事还离开了,看了也没有任何的意见要发表,什么话要说的,(或许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有话口难开吧)很是漠然。和电影里面的父母一样,他们很忙,没有功夫陪孩子,而他们的忙,是忙着和同龄人打牌或者聊天说笑,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的教育是老师学校是事情,与他们干系甚少。

而我却陪着弟弟们看完一次又一次,还时不时的给他们讲解,虽然中途我也离开过,没有认真的一次性全部看完,可是每看一次我都有更深的感触,现在就诉述一下个人就对《小孩不笨》这部电影的些许感受吧。

一.总体感觉

这部电影很值得肯定,内容充实丰富,情节真切感人,在嬉笑怒骂中传达出一些简单而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让人们去深思去感悟。它以一个小孩诉说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家庭学习生活,并穿插身边相似的教育问题情景在里面,形式特别新颖,构思也很精妙,以两条主线,jerry和tom为线索一明一暗进行发展,使之明暗两线相辅相成。杰利开始的愿望在结尾表演会上实现,同时身边的人们也在此刻有了大的进展和改变,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中间的一切跌宕起伏都在最后的表演之中美妙的结束,

《小孩不笨》给我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些画面很真实,一些情景,似乎就是感同身受,就像吉利被小朋友们戏弄一样,对于牵牵手,亲亲嘴然后就会有小孩了,什么也不懂,问大人,他们也是支支吾吾说的不清不楚的。孩子们都很迷惑,年少无知啊,而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更是讳莫如深,越是不让他们知道的事情,孩子越是感兴趣,越要去接触探索。而且在年少的时候,对很多事情都是听别人说的,然后会很相信很相信,别人骗了还帮人家数钱,单纯可爱的年纪。看着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像是在细数着自己的过往,曾经的自己也那样的单纯天真,感觉自己就是里面的主人公,他们的高兴快乐就是我的高兴快乐,他们的痛苦难受就是我的痛苦难受,不由的就随着情节笑着哭着思绪泛滥着……

二、关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

感触颇多的是成才,他有一个不是很完整的家,父亲只会用打,暴力的方式来教育他,然而他学到的也是打架蛮力。每一个大人都是爱子女的,但是又不是爱子女的,因为他们不懂的爱的方式方法,往往以他们觉得是以对的好的,来教育我们,给予我们那些他们眼里认为需要的的东西,正如台词所说“我们喜欢的大人都不喜欢,我们喜欢的大人都不喜欢”,可是,爱的好的,但方法没有对口,说的话做的事情便会成为孩子们的负担累赘,絮絮叨叨的话语孩子们听进去几句了呢?这边刚说完,那边又来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者根本就没有进入耳朵。孩子们表面上没有什么大的征兆,但是时间一长,或者是遇到了合适的场合,孩子与家长就会爆发矛盾,矛盾没有沟通调理好,“战争”便一触即发,会升级会爆炸,痛苦受煎熬的是父母,而难受哭泣的何尝又不是孩子们呢?

沟通,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润滑剂,可是,在发生问题上,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有多少呢?很多子女认为与父母有代沟,便不愿意去跨越这条沟,然而“逃避存在,依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沟说不定越来越宽,到时候去跨越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既然遇见了问题,那就大胆的,趁早去解决吧,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和他们都不好交流沟通,那还有谁好交流沟通呢?但是现实之中孩子们就不愿意去沟通,觉得沟通也是白搭。而父母也觉得子女还小,认知都还不完善,沟通也沟不出什么来,只要好好的听从与顺服就是好的,可是,这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一叶障目,还是子女的误解偏见呢?子女真正需要这些吗?你们懂自己的孩子嘛,你们与子女有多少时间心与心一起交流,一起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孩子们你们又有多少时间和父母促膝长谈,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呢?(可能我说的比较偏激,不是针对所有的家长哈)

三、关于赞扬的力量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肯定,得到别人赞扬的言语和期待的眼神,这是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激励我们更加向前向着美好的前方奋进的力量动力。我们最希望的还要属身边的亲人朋友给我们的鼓励支持,他们在我们的心中的地位分量很大,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们,并且还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试想,身边的亲人,见面就说这个孩子没有出息 的,不能成就大事的,是一个混混等等,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狼开了的故事听多了,羊也变成狼了”,孩子们开始还会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很在意,处于懵懂的状态,可是伴随时间的推移,他们或许就沿着大人们说说的不好的方向发展了,因为他们对自己认识不够,觉得大人说的都是有点道理的,既然父母都那样的说自己了,否定了自己的价值,自己就是没有出息,没有用的人,那自己就是父母所说的那样了吧,那自己也就朝这个方向发展了。那么说我是混蛋,笨,成绩不好,我就是不好,你们既然都那样说了,我还能怎样?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然而更多的是辛酸,家长的泪,孩子的痛,谁人懂?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呐喊和观众,有的只是不足,不满,不屑,没有肯定,没有赞扬,有的只是否定,贬低……

这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不相信自己,更加的贬低自己的价值,开始怀疑自己的,不相信自己。失去了鼓励与赞扬的沃土,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们希望能够开出怎样的花朵;丧失了积极向上与自信乐观的源动力,这艘破损的帆船我们希望能够行驶多远的航程;

这是我身边的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头脑比较的聪明,可是就不用在学习上,贪玩调皮,顽劣成性,他的父母就一直说他没有出息的,是一个“二流子”,经常的打击他,贬低他,损他,(或许大人们喜欢用激将法吧,恨铁不成钢。希望借此来让孩子能够成才有出息,可是激将法不是用在任何人身上都行的通的,因人而已吧)慢慢的我们发现他开始独处,孤立自己,害怕和人们接触,不和别人说话,怕大家又骂他或者欺负他,有时明明是别人的错,他被欺负,他奋起反抗。他的辩驳成为狡辩说谎,随之而来的是一顿鞭笞暴打,这更增加了在父母心目中的不好形象,最终没有办法他只好和社会上那些混混在一起,坑蒙拐骗样样俱来,后来因为入室行窃被少管所的人带走了,父母没有说一句话,不管他的,随便他怎样……

有时我就在想,如果大人以另一种状态来对待孩子,会不会有与众不同的效果,我想是的,会有的,电影里面的成才不就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么?发生的奇迹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赏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的发生,是因为你的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或者是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

可是父母总是那么的吝啬,不肯轻易地说一些赞美鼓励的话语,就像电影里面的父母,对孩子的赞美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长大以后就没有了,他们口里的赞美鼓励支持慢慢的变成了训导厌恶奚落,那双温暖的手渐渐 的变成了束缚鞭笞我们的戒尺,我们感到害怕孤独,没有一种归宿感,自身的价值在最亲的人面前变得是一无是处,废物,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大人们所谓的激将法?还是真心的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没出息的,不能够干一番事情的,没有很大的价值的?持有这样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我们,打击我们,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成才?在以后的风雨中能够迎面而上?他们的好心,长远计划却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与沉重的行囊,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四、关于学校教育还是家长教育

在家长的眼里,他们出了钱,孩子的管理问题就全部交给学校了,其他的他们都不管,很大程度是注重的是期末考试的成绩单。的确。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短,父母忙着工作,孩子们上学去了,大人们也上班去了,孩子放学大人们也就下班了,这段时间里面孩子们都在学校里面,接触的是老师和同学,受影响最多的还是学校里面,父母就认为孩子是受学校教育的,用不着自己亲手教育孩子,由是,于孩子的沟通交流便减少了了。于是,遇到问题就只知道责怪孩子,而不是反思自己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上所犯的过失。孩子的成长发展与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孩子的教育多数时间是在学校里进行的,不单单是老师学校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多

方面的,这里涉及着许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多的是作为父母,学校,体制,亲人朋友、环境等等众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忽视或者偏重于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作用。要使之协调,和谐发展,共创美好。

四、总结思想

但是,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知道么,你们的一句赞美鼓励的话可以温暖整个寒冷的冬季,同时也可以扼杀整个花季雨季,让她在冰冻中沉沦乃至死亡。

父母总是喜欢比较,拿自己的孩子和其它孩子做一个高下,让他们脸上有光彩,他们宁愿出高价选择很好的学校,让孩子们去上学,而自己就可以不用管理孩子教育成长路上的的其他事物。把孩子的教育归结与学校、老师。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成为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标准,成绩优秀的孩子就是父母炫拿出去在有事没事的时候的显摆,炫耀的资本;成绩好不好就成为了大人与孩子们沟通的“对讲机”,这时,两代人之间就有了沟通,但是这个沟通沟的如何,就要适时而定,看情况了;孩子们很优秀,那就要给他些许轻飘飘的鼓励支持,即使一向成绩都是很优秀的,而稍有不慎,换来之的是什么,不言而喻了;一向成绩都不好的孩子,父母更是没有多少的好生气。渴望鼓励支持赞扬的话像是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

再听听小吉利的声音吧:“其实大人和小孩都需要获得人家的称赞,可是我们在称赞别人的时候,总是那么吝啬呢?在每一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和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一句话说的好,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历史文化学院 09级03班龚彩琴201*年11月

第五篇:《小孩不笨》观后感

《小孩不笨》观后感

12地科二班1214010222林艳雯

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新加坡的电影《小孩不笨2》,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中感触良多。其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这部电影影片的主角是三个孩子,其中学谦及其弟杰利是新加坡一般中等家庭中的孩子,父母都是忙碌的上班一族,与他们之间缺少沟通,以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就够了。很多时候,家长都是一厢情愿的,因为家长根本不了解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家长在说个不停或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当孩子想要解释时,却被冠以“顶嘴”的罪名,结果,孩子与家长的对话里只剩下“嗯、啊、哦”。就像杰利说的,大人们喜欢的东西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的他们也不喜欢,这样我们慢慢就变成了哑巴。另一方面,学谦的同学成才也和他的父亲同样有着沟通问题。他的父亲出身低,坐过牢,为了不让儿子步自己的后尘,很反对他练武,希望他好好读书,能有出息,可是成才的成绩却非常糟糕,这让做父亲的很苦恼,以为打就可以让儿子成材,却没有正确的引导他。

由影片所引出的学校教育问题同样发人深省。同样的华文老师,对待学生的种种行为,一个善于批评,一个善于诱导。虽然都尽心尽责,产生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一个让学生讨厌,一个让学生欢迎。我们常常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不知兴趣的培养与老师的人格魅力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对老师的好恶都会表现在他的课堂上,影响则由成绩体现出来。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开始增强。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大人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去理解。于是,需要褒奖和鼓励,需要疏导和斧正,而不能一味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去解决,要用正确的方式让他们感觉爱的存在。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而是一味的家长作风,大男子主义??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别因为大人的无知,而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

在结尾从杰利嘴里讲出的那段话也同样另我们深思: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原来赏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是因为你简单得几个字,几句话,或许是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改变了许多事,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孩不笨观后感---成长路上的酸与甜(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124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