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
作品概述(数字代表小节号):
材料的难以驾驭——没有情感的客观对应物——情感不可驾驭
1、艾略特上来就提出要重视文本,评论首要应该关注的是作品,使整体性,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主人公,或者他的性格特征。虽然这也许会很有趣。文学批评首要任务是研究作品,把批评变成自己创作的延续是一种误入歧途。
2、罗伯逊等人的研究重新找回了17、18世纪的研究成果,认为批评应该更加注意整体的重要性,而不是主角的重要性。
3、艺术作品本身是无法阐释的,只能在和其他作品的比较中进行批评。《哈姆雷特》是一个多层体,仅仅靠阐释是不能够完成批评的任务,应该找到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看到它们是如何叠加的。
这里面艾略特也许想说明的是,面对像《哈姆雷特》这样一个复杂的作品,光是注意主角的个性特点,或者是阐释作品的故事,是不能够完成批评的任务的,也不能揭示《哈》里面各种复杂的关系,更不能解释其中的矛盾。
4、莎士比亚的《哈》实际上是对托马斯·基德同名剧本的改写,哈姆雷特股市的材料在莎士比亚之前就已经被创作成剧本。从之前有相关内容的剧本《西班牙悲剧》、关于贝尔夫斯特的传说还有在德国公演的剧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哈》和以往的故事有3个很大的不同:动机、行动的拖沓、装疯。从这些看出,莎士比亚没能把握这些原始材料为他的主题——关于母亲的罪过对儿子的影响——服务。创作的动机未能很好地融入原始材料之中。
5、艾略特认为《哈》是莎士比亚的一部失败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材料的难以驾驭,另一方面是因为剧中的诗风变化不定,并有一些多余的场次。艾略特认为《哈》是莎士比亚某一个危机时期的作品。
这里艾略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评判艺术作品不能看它是不是“有趣”,而是要从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出发。
6、艾略特重复罗伯特的观点:《哈》的情调是因母亲堕落而备受折磨的人的情调。这是作品始终强调的动机。
7、艾略特认为除了这以外,《哈》更多地在整体中具有一种不能言说的不能说清的情调。
艾略特认为,作品整体的感觉或者说是情调可以不出现在某些字句中,而是存在于作品的整体感觉之中。
8、艾略特认为,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客观对应物”,这种客观对应物出现就能够直接唤起这种情感。
《哈》中的情感无所依托,缺少客观对应物。
哈姆雷特的厌恶感来自于他的母亲,但是他的母亲本身不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对应物,限于故事情节的确定性,莎士比亚也不能加重他母亲的罪过而使之成为这一客观对应物。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在这里遇到了困难。
厌恶感和他母亲的消极平凡的性格形成张力。王后几乎没有一个往后应有的气质,而是更像一个平凡的女人。
(《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到的感觉是由词汇、语句、意象而组成,所以,这里面的客观对应物难道只能是一个单纯的形象吗?)
9、哈姆雷特的装疯实际上是情感排泄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无法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就是没有客观对应物的情感。艺术家应该时刻保持这种能力,通过一系列事务、场景、一连串的事件,即客观对应物来表达情感。莎士比亚笔
下的哈姆雷特的情感没有这种客观对应物,因为做出种种离奇举动,这也许在无意中能够形成一种张力,但实际上,莎士比亚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也许是一个失败者。
几个关键词:
1、批评:应该在比较中进行,而且必须注意作品的整体感,整体把握作品。重视文本分析。重视从艺术的角度分析。
2、阐释:首先要提供读者不知道的历史事实,
3、客观对应物: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应该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出现边能力可唤起那种情感。
4、艺术的“不可避免性”:外界事物和情感之间完全对应,情感在客观对应物出现后自然而然的出现。
5、材料的“难以驾驭”:在《哈》中,因为大体情节已经是事先安排好,不可能作重大更改,已有的情节无法表达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情调,而造成的情感宣泄。
评论:
艾略特的这篇论文正是《传统与个人才能》——在艾略特以后的很多论文中,这篇文章都是纲领性的——的关于逃避情感一说的延续。艾略特的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从反对浪漫主义的角度提出“非人格化”的学说。针对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是诗人感情的表现的观点,他认为主观的感受只是素材,要想进入作品,必先经过一道非人格化的、将个人情绪转变为普遍性、艺术性情绪的过程,将经验转化为艺术的过程。针对浪漫派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艾略特在《哈姆雷特》(1919)一文中认为“在艺术形式中唯一表现情绪的途径是寻找‘客观对应物’”。艾略特为逃避情感找到一个直观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这是由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的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艺术家应该“通过强化世界”以达到自己情感的能力。情感不应该只是青春期的放任自流,难以驾驭,一旦无法为情感找到客观对应物,也就是说,无法把这种情感通过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就会造成问题,比如《哈姆雷特》中材料的难以驾驭。
莎士比亚因为某种也许是我们和他都无法理解的原因,无法为剧种的情调寻找客观对应物,然而他又不能修改已经确定并为大家所熟知的情节,以实现这种对应,从而造成了这部作品的“有趣”——解读的开放性。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王后性格的消极平凡和由她而起的巨大的厌恶感不能形成对应,哈姆雷特装疯时的情感宣泄的不能驾驭(或者是作者有意为之),都成为了这部作品“有趣”的因素。而事实上,一部作品并不能因为它有趣而成为成功的作品。材料的无法驾驭导致的情感无法驾驭,这正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极力摒弃的。他追求的,应该是他自己所谓的艺术上的“不可避免性”吧。因而,《哈姆雷特》在这个意义上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也许,但丁这一类诗人才是能真正为艾略特所钟爱吧。即使真如艾略特所说,《哈》在艺术上是失败的,但是这也并不妨碍其具有的文学史和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艾略特分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烈的重视文本。他不是陷入在对主人公性格的不能自拔的评判中(因为这并不是构成作品艺术性的因素),也不是陷入对剧情阐释的迷宫中(因为其剧情是“多层体”,各个人物和事件互为关联且互为因果)。他从这几个方面阐发他的见解:第一、对生成作品的的全部原材料加以
分析,找出作品实际表现与原材料之间的差异,得出了作者无法驾驭原材料的结论。第二、艾略特更是从诗艺的角度发现了作品中的诗风变化不定,有些情节多余,场次不连贯等问题。第三、从情感没有客观对应物的角度说明两个主要人物的行为和情感宣泄。艾略特和罗伯特的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艾略特不止认识到《哈》中的材料的不可驾驭性,更是看到了感情的不可驾驭性,感情不是不可避免地出现。
被兰瑟姆推崇的新批评,他们从象征派的美学观点出发,把作品看成独立的、客观的;他们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对作品的文字进行分析,探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隐秘的关系。象征物象征主义为他们提供了美学理论,字义分析是他们进行评论的具体方法。
“客观对应物”这个批评术语可以说是反对浪漫主义在诗歌中的直抒胸臆和意象朦胧,而提倡直截了当和描述性的具体赶来抒发诗人的所思所想。在艺术创作中,要求艺术家要为情感思想寻找准确的对应物,并且只有当指涉物与其意义之间保持了一种平衡时,客观物才是有效的。这种主客观统一的理想范式是玄学派的多恩,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玄学派诗人》一文。
在这篇论文中,艾略特的关于现代社会中客观与主观、理智与情感、语词与感受的分离的看法,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客观对应物。他的这种观点可以在布莱德利的哲学中找到源头,主体与客体应该保持统一和连续性,经验中主观和客观的一面都不应由县与另一面,它们是互依互存的。诗人就像一个带着面具的人,他的声音不是一种,而是好多种。
赋比兴和客观对应物的关系,马拉美等人的意象和客观对应物之间的关系,非个性化和诗言志诗缘情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人能做到非个性化,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和非个性的关系,
第二篇:《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01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
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亡放弃了一切,包括他的尊严、爱情甚至于生命。然而这样有没有意义呢?为什么要为死亡而生出怨恨呢?哈姆雷特并不清楚,他甚至连死亡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要做些什么梦”。
但他不得不报仇,他受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使命感从何而来?是因为正义吗?消灭代表邪恶与丑陋的叔父克劳狄斯,恢复王国的秩序。这似乎是一个理由。但正义的伸张又必将伴随着流血和新的仇恨。哈姆雷特为了避免这些迟迟没有动手,他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这个使命。但在那时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死了,只留下一个霍拉旭。或许这也是最好的结局,涉及这段仇恨的人都不在了,仇恨也就消失了。
哈姆雷特临死时对霍拉旭说:“啊,上帝!霍拉旭,我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蒙受极大的损伤!你如果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的幸福,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哈姆雷特的故事吧!”这很奇怪,哈姆雷特为什么留下这样的遗嘱?为了他的名誉吗?可哈姆雷特为了复仇已经什么都不顾了,为何还要在乎名誉?我想他当然不是为了名誉,传播这个故事是为了给世人以警醒,让世人替他继续思考仇恨、生命、死亡、人。遗嘱中还提到了天堂,连死亡为何物尚且不清楚又何来天堂呢?我实在不明白,或许哈姆雷特仍对死亡怀有恐惧,想给自己一个精神安慰罢了。
哈姆雷特的迷茫也反映了作者迷茫。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者,但当时各个阶级为了利益而不停斗争,使英国社会现状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差距越来越大。莎士比亚能怎么办呢?踌躇满志的他却无法“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于是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与矛盾中,《哈姆雷特》正是这思考与矛盾画出的省略号。他想借这个省略号引发世人同他一起思考,希望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第三篇:《哈姆雷特》读书笔记摘抄
《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xx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以下是该书的读书笔记摘抄。
1、你的话已经锁在我的记忆里,那钥匙你替我保管吧。
2、一个梦的本身就是一个影子。
3、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诚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
4、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是更勇敢的?
5、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
6、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感化。
7、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
8、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言语,永远不会上升天界。
9、——谁造的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坚固?
——造绞架的人;因为一千个寄寓在这屋子里的人都已经先后死去,它还是站在那儿动都不动。
——掘坟的人;因为他造的房子是可以一直住到世界末日。
10、
哈姆雷特写的情诗: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
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
你可以怀疑真理是谎话;
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
掘坟人的歌:
“年青时候最爱偷情,
觉得那事很有趣味;
规规矩矩学做好人,
在我看来太无意义。
谁料如今岁月潜移,
老景催人急于星火,
两腿挺直,一命归西,
世上原来不曾有我。”
11、亚历山大死了;亚历山大埋葬了;亚历山大化为尘土;人们把尘土做成烂泥;那么为什么亚历山大所变成的烂泥,不会被人家拿来塞在啤酒桶的口上呢?
12、恺撒死了,他尊严的尸体也许变了泥,把破墙填砌。啊,他从前是何等的英雄,现在只好替人挡雨遮风。
第四篇: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哈姆雷特 他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同时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在实施复仇的过程中,他反复想着“生存还是毁灭”这样的问题,总是耽于沉思冥想,步履为艰,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去复仇,却又迟迟不肯行动。哈姆莱特的装疯说疯话,一方面适应了内心的忧郁,一方面针对外界的罪恶社会现象。另外突出的一点是喜欢把个别现象一般化,从一个小点就扩充到一个面,打击一大片人,最后更是伤害了他自己,甚至让他身边的人们都或主动或不自觉得离开了他。
奥菲利娅
是一个美丽,年轻,纯洁,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她爱哈姆雷特,想接受他的爱情,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闭而远之。父亲的死对她的打击很大,而且竟然是自己所爱的人杀死了父亲,因此脆弱的她疯了,她全身戴满花环,爬上小河边上的树,然后从树上跌下来,跌到河心。莎士比亚在写到这一处的时候,用了一种绝妙的笔法,塑造了奥菲利娅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开始时她浮在河面上,漂流而下,唱着歌,逐渐地她慢慢下沉,就这样死去了。她的生活中一下子失去了两样最重要的东西,一样是爱情,一样是亲情。并且是她的爱情导致了她亲情的完结。她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而她的死,激化了他哥哥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之间的矛盾。又进一步使得哈姆雷特陷入了命运的绝境。
葛特露:在奸王克劳迪斯四处安插了耳目,控制了整个皇宫之后,葛特露不得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委身于他。但是又不完全如此,她还屈从于自己的情欲,所以她的脆弱是含有双重意思的。对此,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发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的感叹,表明了哈姆雷特是了解他母亲的处境的,却又无法接受她的选择。但这并不是一个光属于女性的脆弱,在同样的现实面前,有些男人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这种脆弱是属于人性本身的脆弱,与性别无关。
克劳狄斯
哈姆雷特在他的台词当中几次三番地用语言攻击过克劳狄斯的长相,但是戏剧中的克劳狄斯应该并不丑陋,相反,还可能很有男人味,很招女人喜欢。因为哈姆雷特在许多台词中严厉谴责过王后的脆弱,她服从于自己的情欲,委身于他。撇开王后屈服于他的恶势力这一点不谈,她很快改嫁这一点应该也是出于一个女人对自身的考虑。克劳狄斯是恶,而不是狠。他的阴谋是一步步来的,小心翼翼,生怕会有错。他是一个隐性的残暴之徒,从不外露,因而更加阴险。
波洛涅斯
在老国王还活着的时候,他并没有阻止女儿和哈姆雷特交往,但是老国王一死,时局扭转,他明晰地洞察到哈姆雷特很可能丧失嗣位的权利,并会被克劳狄斯杀掉,便失去了提携他的可能性。于是,他就挑拨了女儿和哈姆雷特之间的关系,让奥菲利娅对他的爱情产生怀疑,进而达成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他对自己儿子的爱被莎士比亚表现地十分有趣,他让下人放出儿子的坏话,继而套出他人口中的雷欧提斯的传闻。但是他又不敢让下人把儿子说得太坏,怕损害了他的名誉,只允许说一些纨绔子弟们通常会犯的错误。这的确是个聪明的办法,但这并不是个一个高明的办法。这很能说明波洛涅斯奸而迂的性格特征。
个人理解
对于哈姆莱特来说,复仇既是自己作为儿子的责任,又为拯救了这濒于崩溃的国家,因而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勇敢地承担了这一责任,同时也深感这一责任的重大:“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是个人的复仇,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复仇。王子的“忧郁”,一直是人们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他的这种“忧郁”,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极高的美学境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遵照父命去杀死国王克劳狄斯的肉体,而是要消灭克劳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会: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到处充满着专制腐败、阴谋诡计、阿谀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所换来的鄙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使他对这个时代不满意,要以一己之力“重整乾坤”。“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经久不绝的痛苦的声音,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莱特复仇的过程中,也就有了他行动上的犹豫,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的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现。从开始的孤苦,焦虑中幻想自杀,后来的“生存还是毁灭”,最终毅然地走向毁灭,或许只有死亡才能沉寂心灵的延宕,他的死成全了他的信念,最后成为他在人们心中永远存活的希望。
第五篇:《哈姆雷特》读书笔记800字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对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奥菲利亚只能如一条自生自灭的小船,能让她从容美丽的香消玉损,已经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样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典型的环境里。
奥菲利亚的命运只能维系在王子身上!王子爱她,至少曾经爱过。她也确信王子爱她。连她的哥哥、父亲都看得出来。可是,王子背负着替父报仇,为母雪耻,为国除害的大任!这些都比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来的重要!他在复仇的火海中挣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构陷中抗争,他在对母亲的失望中奋斗,他在对周围人的围追堵截中,像个猎豹一样左躲右闪,伺机反攻,这一切,让他没有时间再去关心爱情,关心一个爱着她的女人。
这个女人甚至成了试探他的筹码,这个单纯的姑娘被人利用了来试探自己的爱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是受新国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杀掉了偷听的老臣——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奥菲利亚,这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在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的情况下,疯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过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词:“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芸香。这儿还留着一些给我自己,遇到礼拜天,我们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别致一点。这儿是一支雏菊,我想要给你几朵紫罗兰,可是我父亲一死,他们全都谢了。”
作为大臣的女儿,她必须谨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还要她跟王子保持距离,她这样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孩。父亲让她试探王子是否真的疯了,她也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儿。现在,她可以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所爱的人采花,跟他对话,在王宫里出出进进。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编织花环,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唱歌远望,那结果是,树枝断了,连同她一起,顺水漂流、顺水漂流,带着这个美丽的姑娘回到了天国。
没有她的世界里,男人们的血腥的角斗,更加肆无忌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7700.html
- 上一篇:向孩子学习读书笔记
- 下一篇:医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