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躺在奥格威怀里读书笔记
《谁躺在奥格威怀里》读书笔记
广告是推销技术,不是抚慰,不是纯粹美术,不是文学,不要自我陶醉,不要热衷于奖赏,推销是真刀真枪的工作。——这是大师对广告的见解,从中可以知道真正优秀的广告并不只是文字图案。广告是一种推销技术,而这种推销技术所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看来真正的广告大家与一般的小打小闹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你经常雇用比你弱小的人,将来我们就会变成一家侏儒公司;相反的,如果你每次都雇佣比你强大的人,日后我们必定成为一家巨人公司。——就广告行业而言,人才是就是公司的血液,而高素质的人才无疑是公司健康的血液,能促进公司健康的发展壮大,奥格威的用人之道实在高明,有着极高的远见!
除非你的广告源自“大创意”,否则它就像黑夜中驶过汪洋大海的船只,无人知晓。——奥格威前辈和很多现代的广告工作者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创意就是广告的生命,缺乏创意的广告等于没有了生命,无法得到大众的注意,看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广告者必须得创意十足。
广告没有权威,大师不是公式。——广告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涵盖的范围极广,一则广告的好坏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样的广告在不同地域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而对于广告没有绝对的优秀与拙劣。
无论广告是否具有国界性,就像奥格威所说,关键看最后销售如何。——广告的最终意义在于为广告主谋求利益,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广告策略,作为广告人不必要求 每则广告都是无国界的,只要能优化品牌,刺激消费就足够了。
当然,我们不希望将广告变成相互攻击的手段,广告的底线就像做人一样,同样以道德为标志。——有起码的道德观念是作为一个广告人应该具备的,广告是一个宣传范围极广的媒介,承载着极大的信息量对公众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广告制作者也不能为达到效果而不考虑后果,不符合大众的广告只会毁掉一个产品,甚至一个品牌。
创新是广告的灵魂,如果连广告都跟流,那可真是广告界的悲哀了。——从作者的剖析发现中国人的确有跟潮流的习惯,就连广告的创作方面都有跟潮流的迹象。广告是个特殊产业,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如果按部就班前人的东西,最终只能把中国广告推向灭亡!
盲目地看待国际4a广告,一味地崇拜广告大师,甚至是躺在大师的怀里,这都是致命的。——4a广告归根结底也是国外广告人根据自家行情总结出来的运作模式,如果国内广告盲目追求,按部就班,一味模仿,只能一直处在“山寨”状态,更不用说什么进步,最后也只是一步一步的把自己迷失掉!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则广告出现内容重于形式的情况,那应该属于表现力不足的广告。——广告内容重于形式是广告大师奥格威所提出的观点,这是怀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来做广告,也许在大师的那个时期是适用,但是现在消费者接触的广告太多,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创意欠佳的广告很难得到关注。
东西文化的差异,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广告观点。——奥格威大师说过“避免历史性的插图,旧的东西并不能代替你卖的东西”。但也许在西方合适点,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品牌,使用一些旧的图片来为产品做广告能为产品提高厚重感和名誉感,更有利于销售。
广告探索是无止境的,尤其在中国广告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应后浪推前浪。
——广告的发展已经有好些年了,但是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从某个角度来讲中国也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们能学习到前人的经验,但是年轻的中国应该结合自己本身的情况来发展属于中国的广告,不是一味的学习他人而是应该加入到研究广告事业的行列去。
如果一则广告离开了市场,就会像文学作品一样失去了广告的作用,就不具备销售力。——广告是实战性很强的工作,几乎一切广告都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广告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产品的销售力,所以就要求从事广告的广告人要有较好的实战经验。因此我认为一个广告人要有自己的积累,这是对社会对广告主负责的一种态度。
我们应该感谢这群“狼”,因为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逼出了自己的无限潜能。——本人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国际4a广告公司给国内本土广告公司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但是带来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也激发了本土广告公司的潜能,在沿袭模仿的同时也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笔者很赞成这样一种说法,管理不是人管人,而是用制度来激励人。——在管理内部员工方面,本土广告公司有着很多方面要向国际4a公司学习的地方。本土广告公司的制度很大程度上有着压制员工的味道,而国际4a广告公司则用制度来激励员工,在这方面我们的确有需要学习的地方。
临摹不是永远要做的事情,等到基本功扎实了,到提倡有自己的风格。——学过设计的人都应该知道,临摹前辈的好作品能让自己的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这种方法能让你少走好多的弯路,等到基本的掌握了技术再开始开发自己的风格则更有效。本土广告公司对国际4a广告公司采取这样的态度也许能更快的发展。
“勇敢地去颠覆”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立足于我们的国庆,携本土文化,与国际4a去直面竞争。——我们对国际4a一直以来都有着的崇拜或多或少的都是来自于盲目,这只能徒然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我们有自己的强大文化底蕴,熟悉本土的情况,相信只要敢于去创新拼搏总会能打出属于自己的广告风格。
面对大师,我们不要盲目崇拜,也不应自命不凡,重要的是要读懂大师,这是学习、提高、发展、颠覆的前提,也是合理进步的捷径。——大师之所以能称为大师是因为他有大家有目共睹的建树,但是谁都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所以我们学习大师的时候真的要注意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永远适用。
学习永远只是为了打好基础,但唯有创新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本人完全赞同这句经典的话,学习前人的知识只是求得一个方向,认识新的事物。通过学习创新出前所未有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才是成功之道,但这又是一个难以达到的境界。
如果你在别人的基础上创新了,那你就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上,即你已经超越了别人、更超越了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说过了类似的名言,用在广告的研究也是相当的恰当,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有可能走出适合并属于中国本土自己的广告道路,躺在前辈的怀里只能让自己变得很弱智。
有个性才会被关注,有个性才有可能捉住更多的成功机会。——这个世界上强者总会有很多人争相模仿,但是模仿者的名字极少被人们所记得。就像做广告一样,只会模仿是不够的,要创新要有自己不同于他认得东西才会得到关注和喜欢。
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文化资源,本来就是我们国人的光荣使命,广告人
当然更不能例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少了我们年轻一代的传承就会变成前人留下来的遗产。特别是作为广告人,从事着文化传播工作,如果这些人都不在意不重视那我们的本土文化传承与传播就更不可能了。
中国本土广告一定要自强自立,一定要学习国际4a公司的成功经验,一定要发挥出中国本土文化的魅力,同时一定不要躺“在”奥格威等广告大师的怀里。——这是作者对于广告行业的担心和忠告,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行业中的前辈有多么焦急。但其真正担心的还有中国文化没有得到传承,这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呼吁大家去发展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不仅仅在广告方面,不要一味才崇洋媚外,好好立足本身,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篇:花瓣阅读
花瓣
一年一度教师节,老师的办公桌上,飞来了彩色的花瓣。你看,那一封封学生来信——淡蓝的、粉红的、嫩绿的、浅黄的??一封一封,寄来了一颗颗赤诚的心。忽而,窗外飞来了一只白鸽,送来了一片云——一页洁白的信。老师欣喜地取下,看到了当年一名淘气生真切的思念、热情的祝福。当一串鸽哨响起,老师目送着白鸽远飞天际,深情祝愿似欲随它飞去。
啊!飞来的花瓣,变成一朵朵馥郁(fùyù)的鲜花,开在老师的心间。
1.照样子写表示颜色的词语。
淡蓝的、粉红的、浅黄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馥郁”。
3.老师欣喜地取下,看到了当年一名淘气生真切的思念、热情的祝福。想一想:这名淘气生会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替他写几句话。
参考答案:
1.乌黑的、雪白的、碧绿的
2.指花朵的香味
3.老师,您好!我是您的一名学生。您还记得吗?当年我很淘气,给您惹了不少麻烦。不过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起不再是淘气包了,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栽培和教导。在这里,我祝您教师节快乐,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第三篇:花瓣哲学
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 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2.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人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 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3.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 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我们看人也是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
4.有一位花贩告诉我, 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那是为了要向买花的人说明:要珍惜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5.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无法容忍的部份。 一朵带刺的玫瑰,并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要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到身边的人。
其实,生活就像洋葱,一片一片地剥开, 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
第四篇:花瓣飘香
花瓣飘香
我不是个感性的人,但第一次看到这四个字,心里就暖暖的,说不出的温馨与愉快,就好像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置身于一片花海,心潮涌动。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语文课本,一览为快!
《花瓣飘香》语言朴实,笔触细腻,文质清雅,流淌着浓浓的亲情与诗意,如那红艳艳、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飘溢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又似严冬里的
暖阳,温暖了我的心田;更像回音绕梁的音乐,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淡淡的花香,是小女孩爱花的心香。红月季象征着纯洁真挚的爱,它或许是妈妈的最爱,给妈妈一瓣月季即是对妈妈最真挚的祝福。它真的是小女孩的最爱,她“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小心地摘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将它献给妈妈。
这那淡淡的清香,更是小女孩孝顺的心香。为了生病的母亲,她在清晨的时候来摘“我”家门前月季花的花瓣,因为“妈妈会高兴的”。“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的她做这些之前曾经历多久的思想斗争?她牢牢记住了爸爸的话,不惹妈妈生气,所以“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这“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那淡淡的清香,还是“我”包容的心香。第一次看到小女孩摘花瓣我没有叫住她,第二次才叫住了她。“我”没有喝斥她,而是“轻轻地问”,面对一个“摧花之人”,“我”是多么的大度?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我”是多么的宽容?正是这种对孩子的爱和包容,才有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于是,那淡淡的清香就沁入了我们的心脾。
书本淡淡的墨香,使我陷入沉思:这不是思品课,如何把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淡淡的清香)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营造“随风潜入夜,润心细无声”的教学境界?
一、咬文嚼字,感悟亲情
学习“摘花瓣”这一段时,我放送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学习抓住重点字词理解感悟。孩子们在读悟中,不知不觉走进了小女孩的情感空间,与主人公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心灵沟通,生命的对话。有人说:“从‘俯在花前’、‘小心的摘’这两个词语中,我感悟到小女孩生怕把整朵花弄坏了。”(师补充:这是爱花惜花之情);有人说:“从‘双手捧着’一词中,我感悟到小女孩对花的珍爱之情”;有人说:“从‘穿过田野’‘飞快的跑’一词中,我想到小女孩迫不及待地想让妈妈看到花的心情”;“我也感受到小女孩期盼妈妈快点好起来的急切心情。”……接着引导学生带着理解反复品读,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触摸到小女孩那金子般的心灵。同时也实践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二、填补留白,渲染亲情
巧妙的利用文本中的艺术空白资源,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艺术的补白和再创造,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更好的去体验文本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可以更好的充实文本,拓展文本,升华文本。《花瓣飘香》一文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她低着头,不好意思的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围绕省略号这一艺术空白,我启发学生:“小女孩面对花的主人的询问,还会说些什么呢?”在片刻的想象之后,有学生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说花儿也是有生命的,那样花儿会更疼的。”另一位学生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是想让更多的人都能观赏到月季花的美丽。”孩子的创造性的补白,不但挖掘出潜藏于空白中的一片真情,同时也再现了小女孩人性美的内涵。
再如,当小女孩把花瓣送到妈妈的病榻前时,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情景啊!面对小女孩的一片孝心,此时此刻,妈妈会有那些表现呢?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妈妈可能会说:‘(请关注:Wwww.bsmz.net)我的乖女儿,你真懂事!’”;“妈妈会把小女孩一把楼在怀里,兴奋的说:‘你真是妈妈的小棉袄!’”;“妈妈可能会望着小女孩,又看了看花瓣,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在美丽的想象中,“情”与“情”的牵引下,孩子们渲染出一片母子情深的绿色家园。
三、移情体验,升华亲情
教学的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在《花瓣飘香》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淀,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适时的亲情嫁接,把孩子们的主观情感移入到文本中,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与小女孩再一次产生情感共鸣。如课文中写“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移情体验的练习。“现在妈妈生病了,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女孩,还会为妈妈做哪些事呢?”孩子们随机被带进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步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我会陪伴在妈妈的病床前,和妈妈聊天”;“我会讲笑话给妈妈听,逗妈妈开心”;“我会给妈妈倒茶、捶背;“在妈妈生病期间,我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移情体验中,孩子们茅塞顿开,百感交集,实现了心灵的共鸣
第五篇:读书笔记
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安丰初中 赵 嵩
自从上学期学校安排了教师读书活动,我从图书室借阅了几本自认为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有《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起初,也只是随手翻翻,可真正在闲暇时打开阅读,却又不一样的感受。对《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我特别喜欢,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学生的生源质量,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告诉我们,应该将教师与医生放在一起联想。医生看病的原则首先是“望、闻、问、切”,即要实事求是,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刨根问底,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出药方治病救人。
王老师的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这样在引导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加专业一些,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或是仅凭经验来处理问题。诚然经验对教师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经验引来的思维定势,逐渐懒惰的思维方法有时却有致命的危险,或者说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人们都说“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够对每一个人都能洞察心机,再加上可能出现的代沟,初中生当中的一些想法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看似简单幼稚的问题在他们眼中却显得至关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么?是考试?是成绩?是升学?这些教育手段渐渐成了目的,凌驾于教育之上,而教师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过程甚至成为一种追名逐利的捷径,试问有多少老师能够真心去教每一个学生?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问题生就真成问题了,很多本不该划为问题生的也变成问题生了,也许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这应该是每个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我们的学生呢?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外,就是要我们关心学生的需求。现在有太多的学生被家长当做白板从而复制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学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仅仅是家长看来的白板,实际上经过学校及社会的影响,学生这块板上并不是随意能刻画的来的。比如书中分析学生去网吧的原因时就很透彻,说到底就是学生把自己在家在学校以及和同学朋友间未能发泄的东西 1
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天堂的过程。 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越是直接跟他说不要去做某事,他反而越想去做一样,因为这种教导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产生的矛盾更成为了一种催化剂。不问青红皂白,只问是非对错,到头来真不知道到底孰是孰非,孰对孰错了。
对于老师来讲,这本书堪称工具书,特别适合任课老师阅读,它比较全面地罗列出了学生在青春期所出现的一系列典型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应方法,现在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从更深层次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因此时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书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首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后再进行处理,而不是想当然地马上批评教育,孩子的心灵很可能因此而受到伤害,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老师仅靠学校里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是很难对付现在的学生的。
如果你还在为问题生而烦恼,建议你读一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相信你您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花瓣躺在小溪里》读书笔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8151.html
- 上一篇:《草样年华》读书笔记
- 下一篇:《草房子》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