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7 12:26:53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

201*年3月12日《生活的艺术—生活的享受》林语堂

江苏文艺出版社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有许多不朽的篇章,这篇文章1937年出版于美国,后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林先生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茶,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玩水,如何养花、蓄鸟、听雨、吟风等,并探讨生命、心灵的价值,抒发其对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观查感受,并提出自己的哲学理解。

林先生认为人的生活最终不过包括吃饭、睡觉、朋友间的离合、接风、饯行、植树、浇花等平凡的事情,所以哲学家们用深奥的字句来描写这类简单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掩概念的极端缺乏和模糊的技巧而已。本书以一种散文的哲学方式,简单而形象的解释了一些东西。因为本书分为十四个章节,内容比较繁杂,所以我选择我比较感兴趣的第九章生活的享受做一次读书笔记。

关于安卧眠床的意义,林先生认为在身体上是和外界隔绝而独隐,一个人睡在床上时,他的筋肉静息,血液的流动比较平顺,呼吸较为均匀,视觉、听觉和脉息神经也基本静息,造成一种身体上的静态,所以能使心思集中,不论对于概念或对于感觉都更加的纯粹。能真正的静下心来,考虑一些事情。还能静听自然和社会的声音。我认为在一个人独处时,我们可以掏出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拿出来进行品位琢磨。远离尘世的喧嚣,也许可以寻找真实的自我,可以享受自然或社会演奏的天籁之音。万物在一动一静中成长,一动一静相互协调,生生不息,做到动静有致,享受人生!

关于谈话,林先生认为,夜间是最宜于谈天的时候,白天总是缺乏夜间那种魔力。谈天的地点却可以随意,但要做一次真正的谈天,其必要条件是一间关上门的屋子,几个知己朋友,旁边没有我们所不愿意看见的人,那样我们才能悠闲地发表我们的意见。这种亲密的毫无顾忌的谈天,可以谈到出神的忘却身处何处,也不再想到身上穿什么衣服,谈言吐语,一举一动都是任性为主。许多的文学作品也是在谈话的过程中酝酿而生的,文化本身的进步,有赖于空闲的合理利用,谈话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好的艺术作品来源于交流。据我推想,现代社会的聊天虽然更为广阔,大家谈东谈西,但质量可能没有古时高,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加,我们每天都能听说各种各样的新的信息,

国外的,国内的,社会的,自然的,各种快而简短的息讯,使我们无暇思考,便要接受下一条,新的一条。所以在火车上和邻座的人聊天,往往谈一段时间,谈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大层面的东西就停止了,共同语言不是太多。现代社会大量的信息中我们感兴趣的只占二三,因人而异,所以如果遇到有共同爱好者,那种畅谈的快感不亚于读一本好的著作。古时则不同,人们的信息极为有限,虽然谈论的只是一些家长里短,彼此熟知的东西,但是经过仔细的思考后,也能出现许多奇迹的火花。因此我觉得科技的发展也使我们丢失了一些东西,也验证了那句话:有一得必有一失。

林先生认为从人类文化和快乐的观点来谈论,人类历史中的杰出新发明,能直接有力地有助于人们的享受空间、友谊、社交和谈天者,莫过于吸烟、饮酒、喝茶的发明。我喜欢喝茶是因为听大家都说饮茶对身体好,于是便慢慢尝试,渐渐的发现了茶的香、茶的韵、茶的美。但也非到达蔡襄年那种视茶如命的地步,只是爱那种感受,爱那种味道。现在对茶的了解也比较浅显,我想爱饮即饮,何必在意那些形式的繁文缛节,各有各的乐趣,各有各的需求。往往喝的不是茶而是一种氛围,一种感受。酒亦如此,我想现在的人们都曲解了酒的用途,本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到了现在却越来越多的被用做交易的筹码,早已经少了那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怀。不过,之所以酒能够在商场上经久不衰,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在敬酒和对饮的过程中,杯酒下肚的一瞬间,享受到的精神的和身体上的双重刺激,会使当事者兴奋不已。茶讲求一个静字,酒讲求一个豪字,这也是一动一静的艺术。也并非有爱茶之人必爱酒之说,但我想茶酒兼爱之人,必是懂得生活之人,可谓内外兼修。对于抽烟,我是不赞成的,虽然可以列出一些抽烟的好处,比如减压、找灵感等,但我想再有千百个好处也抵不过危害自己、危害他人的罪过大。

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使我们一天比一天感到无暇去顾及烹调和滋养方面的事情,一个人如只是为了工作而进食,而不是为了须进食而工作,实在可说是不合情理的。中国人对于食物,向来抱有一种较为广泛的见解,对于食品和药品并不加以很明显的区别。凡是有益于身体的都是药物,也都是食物,于是越来越多的食疗诞生。对于中国人的药食不分,应该感到庆贺,因为这个观念使药物减少了药性,而使食物增加其可食性。

生活的艺术在于尝试和体会,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生”,体会各式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哲学,它涵盖于一个人的一生,它无处不在。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就要学会懂得生活,懂得生活的艺术。

201*年3月30日

第二篇:《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

在许多的科学书里,我最喜欢《昆虫记》。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苍蝇等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

我从书里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他仔细的观察。从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昆虫是可爱的,是有感情的,他们是大自然的生灵,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令人憎恨、厌恶的对象。在法布尔的书中,昆虫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扮演着主角。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法布尔的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要写完十卷<<昆虫记>>是何等困难,这不仅需要耐心与毅力,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法布尔他却做到了,他观察某种昆虫,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的时间,这还不够说明他的耐心与毅力吗?他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用一生的时间写完<<昆虫记>>,他的这种可贵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只有用心去品味这本书的精华,才能对他所研究的昆虫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第三篇:《人生》读书笔记摘抄

近日借的书都还不错,每天做点儿开卷有益的事。不知怎的,有本书自从书名印入我脑海就一直接忘不了了。路遥的《人生》几次都想借来看,但在图书馆都没找到。算了,在网上百来了一本电子的.感动着加林和巧英的爱情也感动着感情与理智之间的抉择。结局虽然不那么完美,但是总觉得人生或许就该是这样的。人活着,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有所担当。

书中有几段风景的描写,很传神,看着仿佛身临其境。

外面的阳光多刺眼啊!他好像一下子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天蓝得像水洗过一般。雪白的云朵静静地飘浮在空中。大川道里,连片的玉米绿毡似的一直铺到西面的老牛山下。川道两过的大山挡住了视线,更远的天边弥漫着一层淡蓝色的雾霭。向阳的山坡大高分是麦田,有的已经翻过,土是深棕色的;有的没有翻过,被太阳晒得白花花的,像刚熟过的羊皮。所有麦田里复种的糜子和荞麦都已经出齐,泛出一层淡淡浅绿。川道上下的几个村庄,全都罩在枣树的绿荫中,很少看得见房屋;只看见每上村前的打麦场上,都立着密集的麦秸垛,远远望去像黄色的蘑菇一般。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除过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川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川道,空气也显得凉森森的了。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玉米、高粱、谷子,长得齐楚楚的。都已冒过了人头。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耒。远处的山坡上,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

他们默默地偎在一起,像牵牛花绕着向日葵。星星如同亮闪闪的珍珠一般撒满了暗蓝色的天空。西边老牛山起伏不平的曲线,像谁用碳笔勾出来似的柔美;大马河在远处潺潺地流淌,像二胡拉出来的旋律一般好听。一阵轻风吹过来,遍地的谷叶响起了沙沙沙的响声。风停了,身边一切便又寂静下来。头顶上,婆娑的、墨绿色的叶丛中,不成熟的杜梨在朦胧的月下泛着点点青光。

虽然这书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并且还是农村的故事,但是对现在依然很有教育意义。有多少人不被物质迷惑,有多少人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加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对自己想要的是否是正确的缺乏判断。在别人的眼里,他找到了自己。这个被认为是“自己”的人,是否是真正的自己他是迷失了。准确的说,他迷失在别人的眼神里。人生的价值体系到现在也没有建立起来。我为什么而活,这个命题没有被深刻的思考。甚至连榜样的力量也没有。我们看到的是纷繁无非是 “名”、“利”二字,虽然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却没有人脱的开。我们比从前更羡慕别人的权、钱、势、优越,我们比从前活的更自卑。甚至自卑到猥琐。

我们不能正视生活带给我们的苦难,不能正视贫穷带给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哀怨盖过了坦然。热情没了,勇气都没了,甚至连心都没了。我们选择了盲从,选择了随波逐流。我们忘了自己还有热忱,忘了去改变,忘了跃出云层我们就都看到曙光。位置决定我们的眼界,前面的主语被忽略了,那是我们心的位置决定了我们的眼界。可是没了心又怎能看远?

《人生》结尾处有几句话,让我格外感动:

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相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本来想多写些的,但是,撩拨人的感动处处都有而人的心越来越麻木。我们越来越不能感动,所以不在写的多少,有时间再看一遍原著吧。

第四篇:《童年》读书笔记摘抄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一样的童年。在大家的心理,童年都是很美好的,可自从我读了《童年》这本书我明白了每个人的童年并不一定都是美好快乐的。

小说所写的是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作者童年经历的苦难。我喜欢阿辽纱。彼什科夫这个人物,他是个可怜的孩子。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期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呵护,爱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故事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善与恶,爱与恨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岁,阿辽纱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可,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曾当过鞋店里的伙计,轮船上的洗碗工人,也曾在任绘图员的亲戚家里和圣像作坊里当过名日“学徒”的小佣人。无论在哪儿,他都要担负着一个孩童难以胜任的苦役般的劳动,而且受尽屈辱,饱尝辛酸,切身体会到可低层劳苦大众的非人般的奴隶的生活,开始模糊地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进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包围着他的市侩生活,同时也发现了劳动人民具备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我应该向他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小我就生活在幸福快乐的家庭,家人都很疼爱我,给我一切最好的东西,我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我花着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钱,不会省吃俭用,我的生活物质条件很好,但不会好好利用这样的条件。我没有挨饿受冻过。阿辽纱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了,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而我却享受着家人的呵护,不努力的学习,只知道玩,不懂得怎么省吃俭用,不懂得怎么去努力学习。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不能辜负爸爸妈妈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栽培,不能,浪费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一分一毛。我要努力的学习,我要更懂事点,将来要好好的孝顺他们。

它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成长故事。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不断地争吵、斗殴。一天,他把一块白桌布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阿廖沙的生活从此失去了原本就不多的光彩。但在这种污浊的环境里,外祖母的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给阿廖沙很深刻的影响,让他在悲惨的环境中依旧保持着正直,善良的心。

这部作品取自于作家的真实生活经历,不但再现了作者幼时的悲惨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残暴统治的缩影,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与社会的腐-败。

《童年》的语言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鲜明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让我看到了憧憬美好生活、正直善良的阿廖沙;凶恶残暴、冷酷无情的外祖父;勤劳善良、乐观的外祖母;坚强美丽的母亲;凶狠的继父;自私残暴的舅舅们…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跟阿廖沙比起来,我们的童年可是幸福得多,拥有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能完成学业,得到家长的疼爱…有些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停对身边的种种不满抱怨。其实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一味的要求更多,不满足于现状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每当对环境抱有不满时,请想想阿廖沙吧,想想那双明亮的眼睛,想想那双勤劳的手,想想那颗善良的心,想想那段在逆境中永不屈服,奋力向上的成长经历,你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呢?

所以,请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拥有的一切!

第五篇:幼儿园读书笔记摘抄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更多请搜索www.bsmz.net)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活的艺术》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836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