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自清散文集》读书笔记
《朱自清散文集》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作者:朱自清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笔名余捷、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出身书香门第。 写了 荷塘月色,扬州的夏日,威尼斯,圣诞节,论雅俗共赏,论自己和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七内容。
『朱自清散文集的归纳』好句摘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作者描绘了燕子去了来,杨柳枯了青,桃花谢了开的画面,以自然物的荣枯现象、时序的变迁作渲染,暗示时光流逝的痕迹。由此想起自己二十四年共八千多个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影无踪,“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作者深感既然“来到这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层次井然地揭示了题旨。朱自清珍惜寸阴的思想无疑与古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箴言的精义暗合与共的伴侣。引人注意的是,在时间的悄然流动中,在仅只六百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朱自清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委曲尽致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清晰地把握住他的意念流动的脉络。文章开头,作者以三个排比句来描写春景,把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跟与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bsmz.net)相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相映衬,使人想起时光的流逝,引动思绪,点出题眼,以抒情性的设问句式,提出时间是被人“偷了”,还是“自己逃走了”的问题,深感时不我待。然后紧接着前面的设问,引出另外的问题,作者把自己过去生命时间的流喻作一滴水,把大自然“时间的流”比作大海,以渺小和浩瀚两相对比。抒发了伤时而又惜时的感喟。在时光来去匆匆中间,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时光的象征太阳以生命,说太阳在自己身旁悄声地挪移,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作用为此而感到茫然和惶恐。他借饶有情味的太阳之匆匆出没,寄托奔涌的情思,深化题旨。最后在第四段内,作者全用设问句来追寻自己过去生命“游丝样的痕迹”,显示了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著的追求,并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结,与开头反复和呼应,表现了难以平静的心情。 读了这本书。我认为朱自清文章,写的非常好,他用叙述的形式来写这一本书,书中写了一些道理。文章中的含义的道理。写的让读者觉得很真实。的确是真实生活的记录。在文章中,朱自清还以语言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在朴素平淡中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达到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学境界。以格调、词藻、情意和风神的美,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
第二篇:朱自清《春》读书笔记
朱自清《春》读书笔记
胡道诚妈妈
春天是一个让我们焕然一新的季节,也是一个让作家们文思泉涌的季节。
在描写春天的长廊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独一无二的语句,让我立刻感觉到了春天生气勃勃的气息,眼前呈现了一幅鸟语花香的图画。
读到“吹面不寒杨柳风”时,我感觉到风是多么的温柔,仿佛空气中还飘着清新的花香。要是能漫步在这仙境般的春光里,一定惬意极了。朱自清给春天的鸟“恩赐”了一个美妙的嗓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唤友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着轻风流水应和着”这就像在童话世界里似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是最适合放风筝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面,“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人们都满心欢喜的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开始。
春天是希望的种子、是生命的开始、是美丽的象征。人们工作着、奋斗着,让我们从希望的春天开始,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努力吧!
第三篇:朱自清荷塘月色读书笔记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读书笔记
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文,体裁为散文。主要写作者在院子中乘凉并且欣赏荷塘及事物的景色。详细写了荷花与荷叶,其次描写了小径,水面,月光,山林等。又描写了动物来以动衬静。在文章后段记叙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许多美好的回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想逃避现实,把自己寄身与美好的景色中去。这篇文章通过字里行间写出了作者无尽的寂寞与苦闷。对这个黑暗的世界(表现在“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句,说明了现在生活与以前截然相反),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彷徨之中。通过月光与荷花荷叶的关系的细腻描写,朦胧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采莲的那一自然段有所描写)以及对和平,自由的追求。
作者生平: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写作的背景:
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在1927年7月写下《荷塘月色》。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
文中所提及到的《采莲赋》:
《采莲赋》——梁元帝
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缣。菊泽未反,梧台迥见
,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歌曰: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
君子,愿袭芙蓉裳。”
文中所提及到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
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
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
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
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
到西洲。
第四篇:关于闺怨诗的读书笔记
关于闺怨诗的读书笔记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1*301000011肖尧
闺怨诗的定义与由来
代的宫怨诗与闺怨诗,都以女性心态作为描写对象。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两类诗都起源于周代:《诗经·小雅》有一篇《白华》,据朱熹《诗集传》,周幽王到褒姒,黜申后,“申后作此诗”以自伤,是为古代宫怨师之滥觞。闺怨诗在《诗经》里尤多,像写弃妇的《邶风·谷风》、《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都是早期闺怨诗的代表。汉晋南北朝时,闺怨诗又获长足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汉乐府《怨歌行》、《白头吟》、《上山采靡芜》,古诗《行行重行行》,曹植《美女篇》里的部分作品等;宫怨诗则从晋以后逐渐增多,有石祟的《王明君》、陆机的《班婕好》、谢眺的《玉阶怨》、庾信的《王昭君》等。至唐,两类诗与田园、田家、山水、行旅、游侠、边塞等题材的诗歌一道步入其鼎盛发展阶段,名家杰构,层见叠出。
闺怨诗的内容与感情
传统的思妇闺情题材有三种情况:
一是抒发离别苦情的。五代词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堪为这方面的代表: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起玉笙寒。多无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开篇“菡萏香消翠叶残”一句,所用名词及术语,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菡萏”就是“荷花”。也称“莲花”,后两个称呼浅近通俗,而“菡萏”有一种庄严之感。“翠叶”也即“荷叶”,而“翠叶”之“翠”字,则既有翠色之意,又可使人联想到翡翠及翠玉等珍贵之名物,也同样传达出了一种珍美之感。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消”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以“残”字,词人对如此珍贵芬芳之生命的消逝催伤的哀感,便以尽在不言中了。若改为“荷叶香消荷叶残”,虽意义相近,音律尽合,但感受却已全非了。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在鸡塞之外。至于梦中之相见,是梦中之思妇到鸡塞去晤见征人,还是鸡塞之征人返回家中来晤见思妇,则梦境迷茫,
不可确指,也不必确指的。“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的,其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也极精美。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很有代表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景。起句将眉喻为山,初见文心,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装饰之“额黄”。次句写懒起女子的睡态,从行云流动设喻,生动地传写出鬓发轻笼拂扬之状。一个“度”字使鬓发有了飞动的感受;一个“欲”字又赋人的鬓发以人的感情;而“香腮雪”三字,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貌的美艳。整句话画出一幅女子未醒的娇慵神态。三四两句写她梳妆打扮的情景。这女子懒懒地起床,姿态娇慵,无精打采。然后慢吞吞地洗梳、画眉、弄妆。这里“懒”、“弄”、“迟”三字,富有表现力的描摹了她的情态,不言自喻地刻画她的心情。
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看衣的情景。前两句写梳洗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人脸与插戴的鲜花交相辉映,脸如花,花映脸,花容月貌,相互辉映。结拍两句,写女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懒的原因,是人心领神会。
三是借思妇闺情寄托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李商隐在《嫦娥》中这样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使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了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闺怨诗的创作特色
从创作特色航来说,古代宫怨诗和闺怨诗都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情。它们中的许多作品原本是周汉以来的民歌;文人所作亦多受民歌影响。除袭用乐府题目外,它们的民歌风情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浓重的感伤色调。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
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诗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其感伤色调亦极为明显。因此,它们也是古代感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细腻的心理描写。两类诗多用第一人称(即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叙
写女性怨情。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它们织就了一部抱憾辛酸情,浸满女儿泪的古代妇女苦难心灵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这些诗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形象的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无论民歌还是文人创作,大都以动作或情态细腻的表现心理活动见长。
(三) 恰切的比兴衬托。用比衬手法赋物写情,原是民歌的特长。“桑之未落,其叶
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比喻爱情的兴衰;“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热炎。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乐府《怨歌行》),比喻“君恩无常”;“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复西”(子夜歌),比喻女子的坚贞和男子的薄情。文人诗也往往如此,如“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不如潮水信,日日到沙头”(张仲素《春江曲二首》其一),与李益《江南曲》一样以潮水有信反衬归人无期,“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三),以寒鸦犹带日影衬托姬不被君恩;“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郑谷《长门怨二首》其一),以庭花可出禁墙反衬宫女遭幽闭。凡此种种,皆妙用比兴衬托,曲折有致。还有一种比兴,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
(四) 在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又构成两类诗“浅而能深”的艺术风格。“浅”是指它
们的语言都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深”是说它们的意境却往往能深婉悠长、含蓄无尽。例如沈德潜评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评《殿前曲》:“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会,此国风之体也。”(以上并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有譬如,两类诗一般不重使典用事,即或使用,亦皆避生就熟,无非阿娇、班姬、昭君、文君、杞梁妻、望夫石、牛郎织女之类,一看便知;然又往往能化熟为生:或者“脱胎换骨”,或者做“翻案文章”,意境便觉深婉。
闺怨诗例举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李白《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独宿空房泪如雨。
李白《妾薄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长相思》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一声,不读轻声)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乌栖曲〉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古风〉(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第五篇:《诗的社会功能》读书笔记
《诗的社会功能》
作品概述(数字编号代表该段落的小节号):
a(1-8):界定什么不是作者所要论述的诗的社会功能——从时间和对象的外延上界定“诗”——诗的特殊社会功能不同于“社会功能”——诗的内容如何也不是其社会功能——甚至也不是诗歌所必须具有的提供快感和改善生活的功能——而是诗歌对民族社会,对所有人(包括不读诗歌)的人的功能
1、诗不是“应该”做什么,不是事先就已经确定好该些什么样的诗歌,而应该是诗歌本身就应具有了什么样的普遍的社会功能(从时间上界定)
2、“诗”的对象应该是所有的伟大的诗,而不是某一类、某一人或者某一首(从诗的外延界定)
区别诗的一般和特殊社会功能——诗具有自觉的社会目的,如:巫术、记载历史、宗教活动或者仪式,这些是是可能具有的特定的某些用途
3、不同历史时期,诗的这些特殊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某些功能,如记载知识等今天已经不再需要了;某些功能,如训导说教也发展战成了包涵了更多的讽刺意味。
4、同样,艾略特所说的社会功能也不同于“剧诗”的那种戏剧功能
5、哲学诗也不自此列
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说的诗歌普遍的社会功能,因为这些仍然未触及诗的功能是什么,这一切都能用散文或者其他问题来表达。
6、同样,诗人在诗中宣扬的是什么样的观点也并不重要,诗歌所要表达的观点也不是诗歌的社会功能。观点本身也许是错误,或者是迎合,或者会过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诗本身所提供的快感。
7、诗的明显的社会功能首先就是提供快感。
8、但是诗歌的社会功能不仅是提供快感。提供快感和增强生活的感受性是诗必须具备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诗歌为整个民族社会所作的贡献,这个贡献包括所有的人,包括不读诗的人。
b(9-15):从“时”、“空”两方面讲述诗歌的感受方式的不同——“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国家、不同语言,情绪和感情在同语言民族具有一种共性;诗人因此和大众相通;诗人对本民族语言和感受有直接义务:拓展和丰富本民族的语言和感受——“时”:不同历史时期的感受方式不同;诗人必须不断的保持创作,保持民族作品的活力,是本民族语言和感受能持续不断,否则会背离本民族的传统——因此,精英团体和超越时代的创作是必需的,精英对大众的影响是
渐进和逐渐渗透的——诗的广义社会功能就是:影响民族语言和感受性。
9、诗应该对本民族或者使用相同语言的人具有一种价值。 从翻译说起,诗歌是最难翻译的,因为它具有强烈的区域性,不同民族的感受方式是不同的。思想是普遍的,可以用其他语言进行翻译而不损失;感觉用其他语言翻译就会发生变化。
(这里的感觉可以参考《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的“感觉”,指因作者特别的词汇、语句、意向而产生的感觉,感情或者情绪指得是诗人的感受。)
(这里,作者展示了他对于语言可能会被吞并或者消亡的忧思,语言消亡,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当然作者似乎没有将政治因素考虑在内)
10、情绪和感情在一个民族中持有一种共性,这在一个民族的日常语言中得到体现。诗人和大众在这个意义上有了相同之处。
11、因此,诗人对本民族的语言有直接的义务:首先是维护、其次是扩展和改进。扩展人们的感觉,开掘感受形式,丰富本民族的语言。
(作者在这里表示对追求怪异的不屑,认为那对本民族语言和感受形式无任何作用)
12、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诗人必须不断创作,由此不断丰富和推进民族语言,使之不会消亡,并使本民族语言保持不断的延续。
(作者再次表示担心民族文化会被其他更强大的文化吞并的忧思)
13、反之,如果不能保持创作的活力,就会离传统越来越远,导致民族的感受能力下降。
(作者第三次写出其忧思,对语言的衰退导致感受性的衰退表示担忧)
14、艾略特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保持诗歌创作的精英性,好的是人应该是领跑者,应该超越时代,使之成为推动语言的动力之一。精英对大众的影响是渐进和渗透的。
15、综述,诗歌的影响会波及语言、感受性、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社区全体成员甚至整个民族。
因此,诗歌的社会功能,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诗确实能影响整个民族的语言和感受性,这种影响力与诗歌本身的卓越程度和活力有关。
c(16-20):再次界定这一结论,并且提出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诗歌在这里面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广义的诗歌的
社会功能可能出现的误读(语言取决于诗人;诗是区分民族的工具)——今后可能出现的两种文化的危险(文化孤立;文化的盲目的大一统)——因此,民族间的交流就是必要的,诗本身具有一种特质,可以超越语言,通过对其他民族诗歌的学习,诗歌可以作为进入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的工具——必须不断的保持语言和感受性,因为,这就是保持文明人类的情感。
16、诗和其所在语言环境具有互动性,所以,诗也许有义务协助语言发展。
17、诗也是不同民族相互沟通了解的桥梁,交流就能延续文化,孤立则会僵死。文学不断在外来的刺激下获得新生。文化的孤立是危险的,盲目的文化大一统也是危险的。为了实现文化的相互交流,就需要下苦功夫学会理解其他民族的语言和诗。
(这里作者指出可能会出现的两种误读:语言取决于诗人——其实语言和诗的作用是相互的;诗是区分民族的工具——诗应该是连通各个民族使之相互了解的工具)
18、诗不光具有民族性的特质,也具有一种普遍的特质,诗的特质,它能够超越语言和民族。借助诗,可以进入或者了解另一个国家。
19、诗有自身特殊的存在和生长方式,通过对诗的了解,可以看到另一个国家的文化。
20、因此,必须保持诗,进而保持语言和感受性。否则,一个民族将不再能表达和感受文明人类的情感。情感失去了,人类何以存在。
作者对语言和文明的衰退的忧思贯穿始终:
1、语言不够有优势,就可能会被更为宽广精良的语言代替(9)。
2、不能保持语言的持续不断(12)
3、语言的感受能力的衰退(13)
4、语言和文化的孤立或者盲目的大一统(17)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朱自清说诗》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