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守则》读书笔记
还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就已经意识到“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但直到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我才真切的体会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会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功。幼儿园阶段要注重各种习惯的培养。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工作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坐在椅子上会翘起“二郎腿”,吃饭时有些孩子总是会窃窃私语,说话时总喜欢大声嚷嚷……这些现象在老师的提醒下虽然会暂时制止,但不用过多久又会出现,“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我很担心他们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但苦于找不到好的办法。
我有幸阅读了《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守则》一书,希望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这是一本重在实际操作的图书,上面记载了许多幼儿习惯养成的案例和老师的心得体会。从书中一些老师总结的经验中我发现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而且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这提醒我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应该再耐心一点,多给孩子们机会。
书中还提到,幼儿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他们正处于由不会到会的关键阶段。读到这里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
喜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成人的行为习惯往往会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幼儿园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是权威、偶像,平日里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们关注,在他们脑海中放大。作为教师,我要问自己:你的行为能不能配得上“教师”二字,你的行为能不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表率。细细想来,也许我不经意间的言行做了坏的示范: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有时我会用呵斥的方式制止,听课时我经常翘起“二郎腿”,午饭时聊天更是常有的事……可见,孩子们一些不好的习惯在我这都能找到影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呢。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我想用这句话来要求自己: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你做的这些“小坏事”会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
所以,为了孩子们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每天以积极的面貌呈现在孩子面前,用习惯的力量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基础。
第二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守则
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守则
一、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对自己的尊重。)
1.在校应穿校服,衣着整洁,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在校服上乱写乱画。
2.男生不得留长发(头帘不能遮住眉毛,两侧不能遮住耳朵),女生不得留披肩发,长发必须扎起来。男女生同学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不得佩戴各类饰品(头、耳、颈、手、脚)。
3.在校要穿运动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包含松糕鞋)。
4.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经常洗头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留长指甲,不带美瞳。
二、安全意识习惯(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1.不在上下学路上玩耍,注意交通安全。不在小摊点购物,不在马路边吃东西。
2.未经家长同意,不得私自外出、外宿。
3.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更不要与陌生人交谈。
4.时刻牢记,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5.防火、防触电、防溺水。
6.课间,不许再教室、走廊和楼梯追逐打闹。
7.在与他人产生矛盾或发生冲突时,应保持理性,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绝不以暴力解决问题。
三、文明礼仪习惯(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2.对人尊重、真诚、友善,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3.同学之间要互助友爱,理解宽容,不以大欺小,不侮辱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预备铃响后,坐在位置上做好课前准备,静候老师上课。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不随意打断老师授课。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下课与老师交流。下课后,等老师离开后,方可离开。
5.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参加集体活动时,要听从指挥,安静有序。
6.提倡勤俭节约。早餐应在家食用。校园内禁食口香糖等零食。每日上学应自带饮用水,尽量少喝各类碳酸饮料。
7.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
8.不得带手机、mp3、扑克牌、三国杀等带有娱乐功能的物品入校。
四、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
1.做好课前准备。第二日使用课本及相关学习用品,应在前一天晚上由学生自己进行准备、检查。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作好记录,课后整理笔记。缺课期间,一定要请老师或同学把拉下的学习内容、笔记补上。
3.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
4.考试时,答题细心、准确,书写规范,绝不作弊。
5.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由家长事先请假。
第三篇: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cn201*-7-18 17:51:26来源:《未来导报》
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宋伟威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0至6岁孩子的教育很重要。6岁以前,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尚未养成,所以加强幼儿的德育教育,使幼儿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那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德育教育伴随幼儿健康成长呢?
首先,家园教育要达成统一战线,实现家园教育的一体化。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必须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幼联系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与游戏的教育目的、内容及方法有所了解,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了解幼教、重视幼教、学会幼教;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培养幼儿从了解和关注幼儿的心灵开始。
孩子的行为问题有很多,要分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心灵。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考虑每一件事,只有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愿望,才能更好地接纳他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的心灵世界永远都是一个未知,只有用真爱打开孩子的心扉,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读懂孩子。爱心、耐心和细心才是你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
第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最不喜欢、最不易接受的方式就是“说教”。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体形象的,也正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所以它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崇拜的对象可见其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父母亦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儿童文学作品和幼儿生活中所展现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爱模仿。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呢?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因素,父母、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第四,持之以恒,抓住孩子的闪光点。
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训练才能形成好的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我们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孩子上情感失控;并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对幼儿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勇敢而不畏缩,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第四篇: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灵石第一幼儿园李芳芳
一切美的东西基本都是在娇嫩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很难改变,所以,抓住幼儿的关键时期开始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有可喜的收获,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十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害。
对于一个班级,一个幼儿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成长和教师组织的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于小班而言,建立良好习惯会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变化和心理的不适应,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午睡等,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我认为,在小班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乱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和谐的发展,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的主动性。
下面我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中
谈谈在实际生活中的实施。
一. 平时多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时刻提醒幼儿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
二. 在督促检查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采取提醒的语言。
三. 奇妙运用表扬和批评,使幼儿产生一种动力,我们班40名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由爷爷奶奶带大独立性很差,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大转变,在家都是几个人围着转,到了幼儿园是集体生活,也得自己动手吃饭,所以有些幼儿就不适应,因此抓住幼儿喜欢故事的特征,给他们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并做一些简单的提问,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把理论和实践达成统一。
一. 午睡
幼儿从生下来就开始睡觉,但是幼儿在幼儿园午睡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松口气了,他们睡他们的吧!其实不是,这里学问很深的。
1. 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孩子年龄小,发病突然,教师午睡时随时认真的观察幼儿午睡,关注幼儿的举动。
例如:幼儿午睡以后盖被子蒙住头,而且个别幼儿好动,好奇不知深浅,常常随心所欲,无所畏惧,特别在
睡前和睡醒后耐不住安静,在老师不注意偷偷玩玩具,要不就说话、乱动因此,教师时时刻刻不得松懈。
2. 及时调查,观察。
3. 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榜样示范法:根据幼儿“喜欢模仿,受表扬”的特点,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
例如:我班的部分孩子不喜欢吃海带,面对这一问题我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知道海带对人体的好处,另一方面故意闻闻说:“哇!多想啊!并做得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老师最爱吃海带,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扬,为他们树立榜样。
递增的方法:有些幼儿从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很难,对这类幼儿采用此方法。
实物奖励法:对于偏食、漏饭、剩饭的幼儿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都会给予鼓励发给孩子笑脸或者红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改掉不良习惯。
二. 培养幼儿课堂上的良好习惯
幼儿的天性好动,更不用说坐姿如何。
1、 上课不到10分钟,他们就坐不住了,有的把腿放在桌子上,有的趴在地下,没有一点学习的意识。
2、 缺乏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在孩子心中教师的地位最高,来时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把教师当
做自己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时刻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生活习惯养成。
总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生活中持之以恒,实践和强有力的措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
第五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身受益,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提到良好行为习惯,有些老师便会将“严格遵守规矩或纪律”“如何能够管理好幼儿”。于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便成了对幼儿行为进行控制的过程。随着现在生活的发展,我们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刚来到中一班的时候看到班里的孩子个个行为习惯方面的表现,我有过头痛、有过放弃、也有过努力之后的哭泣。而每当我遇到班里孩子听不到、听不懂我自己生气的想要放弃的时候,班里的老师安慰,园里边的老师也给我鼓励和肯定说“你们班的孩子进步已经很大了。比上学期好多了”“出去做操也比以前好了”“站队也能站好了好了”听到这些话首先我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果的,而班里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也在被我慢慢地培养养成。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我们在组织活动时效果更加的明显。为此:我进行了思考和实践。一|、良好习惯的建立要由单方的教师转变为师幼或者幼儿。以往,我对于我们班统一的要求比较多,个体服从集体的规则也多。现在我发现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的遵守。我班每天上完厕所都是由老师负责检查和督促要求幼儿洗手,但有些幼儿总是会趁这教师不备便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会有幼儿过来告状说某某没有洗手,通过观察,我发现由个别幼儿确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而且在教师提醒了之后依然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刚开始是,我让看厕所的教师加强对幼儿的看
管,但是收到的效果不明显,由于教师要帮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整理衣物,所以还是由孩子经常不自觉。而孩子们还是会忽略洗手这个环节。例如:我班的简志远小朋友,我发现他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要么就直接不洗手。在经过老师以及幼儿们的多次提醒之后仍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
显然,被动的服从根本就没有解决幼儿不洗手的问提,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试验,我特意把自己的手弄的脏兮兮的,然后端来了一盆干净的水以(版权归公文素材库www.bsmz.net)及洗手液,让幼儿观察老师洗手之后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随后,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刚才还干干净净的水,在洗手之后就便的脏兮兮,黑乎乎。我趁机引导幼儿如果不洗手,那么那些脏兮兮、黑乎乎的细菌进入了我们的身体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呢?为此我还特意向简志远以及平时也不喜欢洗手的小朋友提问:如果没有洗手又把脏兮兮的手放进了嘴巴里会怎么样呢?他们也都知道了自己以前没洗手是多么的不爱卫生。
经过了这次小试验,我惊奇的发现幼儿们都会很认真洗手可见幼儿对于日常规的培养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并不了解常规培养的原因,也并不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对于幼儿常规培养应先从幼儿理解着手,让有人自觉履行取代教师的硬性规定。
在和幼儿交流中发现,教师建设性的建议往往会让幼儿有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幼儿确认为有同感。这说明评价主题会影响评价效果。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由体现主观性转变为人文化
以前,我班在吃饭时总是会有小朋友边玩边吃,而当吃完放的小朋友去看书或者游戏时,他们又会边看边吃或是忍不住的想去参与到到他们的游戏当中,于是我通过将故事《肚子里面的小馋虫》让孩子们知道边吃饭边玩和慢吞吞吃饭是不好的,并特意把吃饭慢的小朋友请出来,通过游戏的形式和老师比赛,而且适当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的进餐效果明显的比以前好了很多。虽然还是不能吃在前几名,但也不至于把饭吃到冰冷。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指令转化为讨论活动
在学期初,我发现班里有许多孩子有拖着椅子走的习惯,两个小椅子腿着地,喜欢拽着椅子背,椅子腿沿着地面发出很难听的声音。我们老师也总是在一旁提醒,但效果不明显,后来,我直接把他提出来,当成一次讨论活动,让孩子来讨论“说说怎样爱护小椅子”孩子们讨论的很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不能使劲摇椅子,有的说不能托着椅子走等等。我根据孩子们所说的用夸张的动作表现了出来,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并及时提问幼儿刚才老师这样做对不对。还特意问那些喜欢拖椅子的幼儿,他们知道自己做错的都能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四、良好行为习惯的单纯要求转化共同合作式
在户外体育锻炼时学期初我班幼儿经常会出现在做操时到处乱跑、追逐到闹的情况根据幼儿的这些现象首先我请表现好的幼儿做班级中的“正能量”起模范带头作用,请幼儿们向他们学习。其次,我
用“比赛式”“鼓励式”“表扬是”等多种方法。积极地使幼儿体会到发挥自己身体里的“正能量“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赞美。也使我班幼儿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也使幼儿们懂得了集体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五、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核心,构建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方式。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的共同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实质是习惯的养成,幼儿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是他们终身受益。例如;当幼儿不能按时作息的现象时,我会请家长也配合在家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让家长反应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教师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相互理解,更大程度的促进孩子的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成长的一生都是很有帮助的,相信以上几点对于我以后的工作会更加的有帮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守则》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8874.html
- 上一篇:《弟子规》读书笔记(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