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小升初那些囧事儿》,我看书的时候,经常小声笑、大声笑,搞得妈妈说我像个疯子,哈哈!
这本书主要写得是晨晨姐姐在小升初阶段发生的校园故事,非常有趣,幽默。苏子莫、炎褚祤、陈锦哲、乔千琪四个人。我觉得,苏子莫和炎褚祤不知道分在同一个班里,他俩简直就是一对冤家。但是在老师眼里,炎褚祤永远是好学生,就好像我的逗逗哥哥差不多,只知道玩,但是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
我嘛,和苏子莫差不多,属于玩转学业型,学习、玩乐两不误,只不过遇到奥数、奥英,看着就头晕,呵呵!
看完这本书,我真是佩服这些同学们了。乔子琪能把歌词“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听成“你出生在我死的那一夜”、把韩文抒情歌当做是美国的摇滚来听上半天;拽得无法无天的炎褚祤,说“苏白痴,我会非常耐心地等你有一天来超过我的”;虽然有一颗男生般不羁的心,却怕黑的苏子莫……
在这本书中,炎褚祤一直都认为苏子莫是一个白痴、疯子,但是这本书讲到最后时,提到炎褚祤发现苏子莫也有善良的一面。苏子莫的周围围着一群流浪的小狗狗们和小猫咪们,它们一生下来,都是有主人的,可是因为主人认为它们可能弄坏地板、啃椅子磨牙……之类,所以把它们都抛弃了,苏子莫经常照顾它们,看到这儿,我不由得被感动了。
炎褚祤想起,他以前也养过一只小狗叫诺比,因为他们一家要搬新家,害怕小诺比会把地板弄坏,所以送人了。其实不是送人了,而是他的妈妈把弄丢了。我也养过狗,第一只小狗因为得了狗瘟,死了,当时我才上二年级,哭得稀里哗啦的;还好我现在又养了一只哈士奇,他非常地健康、活泼……我想,我会陪它一辈子,不让它孤苦伶仃的。
正所谓“读好书,读书好”,精彩的一本书,相信你也会喜欢看的!
第二篇:《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后感
《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后感
原应年前就收到的书,因为一些原因一直到这个星期才拿到手,还是让朋友帮忙取回来的。说来这本书应该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朋友帮忙取回来时,朋友的孩子竟然一晚上将它看了大半。miss也同样,书到了我们家时是晚饭前,miss一开始还嚷着肚子饿的,我递过去这本《小升初那些囧事》,说:“我可爱的公主,请看会儿书,耐心的稍等片刻,ok!”miss接过书学着《小猪上学》里小猪的声音说:“好的!麻烦您快点好吗?”这一看,竟然肚子也不饿了,到了吃饭的点三催四请才勉强放下书过来,一边说着:“炎褚祤果然是个名符其实的腹黑男呀!”我诧异的看着她:“腹黑男?”miss说:“恩!你忘记前几天我让你做的测试了吗?我也是属于腹黑型的!我喜欢腹黑这个词!”果然是我的娃,为娘也喜欢。今天的饭桌上,miss喋喋不休的说起了这个“腹黑男”炎褚祤和“蛋白质”苏子莫之间的趣事。
晚上,夜深人静,我捧着书拿着笔细细的看了起来,想看看miss口中的腹黑男如何毒舌,苏子莫的绰号为何是“蛋白质”。原以为这本书讲的是小升初的一些事,却原来是一本小升初孩子们的一些美好回忆,有着懵懵懂懂、淡淡情愫的回忆,那是属于少男少女的美好回忆。是呀,小升初不只是一个考试阶段,也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作者姜雨晨是一名介乎于90后和00后之间的可爱女孩。这可爱在她的言语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看着标题:有个人陪你一起“二”、我的同桌是“妖孽”、青豆为谁除开……就忍不住想知道女孩的一些故事,读着读着被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女孩所打动,她用细腻的文字把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思维跳跃的女孩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原本在压力笼罩下的小升初不再让人压抑,不再那么死气沉沉,让我有一种想重新体验那充满压力又青春无限的学生时代。难怪miss有点向往的说:“虽然小升初压力大,不过感觉很新鲜!”
和miss同看一本书的好书就是可以多个话题一起聊。miss和雨晨有个共同点就是看阅读,书中有几句很喜欢也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如果没有真正吸收书中的精妙所在,这种阅读只是停留在消遣上。
有效读书是因人而异的,就看我们有没有从书中汲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
想要写作提高还是要多读多想多练习。对于好的架构和词句多思考,多练习,但不是照搬。要树立你独一无二的思想风格才能感染读者。
miss看了书和我聊书中的人物,miss问:“苏子莫的原型是雨晨姐姐吧!”我说:“恩!不过里面的所有事不一定都是真实还原的!”miss说:“那就是说在原型上添加想象,是吧?!”我赞同的说:“恩!就像你前几天写的小瓢虫的故事,把虚构和真实穿插的很好!就像雨晨姐姐说的一篇文章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你有独到的见解,哪怕你用朴实的文字描写出来,那也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miss很崇拜书中的学霸“炎褚祤”学的好又玩的好,一个优等生不仅仅只会学习,还要会玩。书中采访雨晨中写道雨晨经常会和妈妈撒娇,miss说:“妈咪,我也是你的小宝宝,对吧!”我瞪着眼睛说:“恩?你不是我的妈咪吗?怎么又是我的小宝宝了?”miss一听马上搂着我说:“喔~对,我忘记了,你才是我的小宝宝!乖……”说完还轻轻拍着我的脑袋!
……
因为看的时间不长,所以聊的不多,多看几次我想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第三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若有机会,我会让你出现在我们家户口本上。
爱的时候轰轰烈烈,你是个宝,不爱的时候,放个屁都觉得你啰嗦,这就是爱情 御姐发飙,威力无穷
闭上眼等待的时间是最难熬的时间
不许和别的男人眉来眼去,肌肤接触,还要记得想我,你太白眼狼了,去了肯定就忘记我了 别说谢谢了,多见外啊
到家的时候我已经沧桑的不像一个人人啦
民以食为天,现在饿了管不了那么多
我最讨厌拿哥们轻易说是,却又无可奈何
《明朝那些事儿》
你实在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高分低能的代表
当一个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时,自杀代表着尊严和抗争
真相大白之日。即是你死期来临之时
真是比及时雨还及时啊
在权力面前,从来就没有兄弟的位置
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
那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得意!
名留青史,千古流芳
作恶多端,名声之臭,罕有匹敌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能进去的人不是穷凶极恶就是达官显贵。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小爷心中根本就没有害怕两个字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死,而是每天在死亡的威胁下等死。不知何时发生,只知随时可能发生,这种等死的感受才是最为痛苦的。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
年华逝去,大浪淘沙
后果可想而知,也不堪设想
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不在于被骂,而是骂无可骂
坚持以错误开头,用错误结尾,真正做到了把错误进行到底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所谓有水平,就是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相处别人想不出的方法
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因素,是人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只要一平均就会原形毕露
你就是口若悬河,豪言壮语呼之即来,能讲得江水倒流,天花乱坠,但做起事来,却是一无是处,瞻前怕后
在高管云集的京城,说他是官都是抬举了他
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还未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更不上什么空乏其身,忽然就天降大任啦
纸上谈兵不行,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
人有时候必须有舍弃生命的觉悟,才能找到生路
你就是穷奢极欲,好色之徒,消极怠工,不务正业
虽无显迹,意有之
“莫须有”杀掉了岳飞。“意欲”杀掉了于谦
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而且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之奇才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饭桶废物也是有用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也是功德无量啊
朱棣根本不是什么善类,他是不会容忍一个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还聪明的人一直守在他的身边
要知道,当一个坏人并不难,但要做一个坏到极点的极品坏人是很难的。没有文化的的坏人干点小偷小摸,拦路抢劫之类的勾当,最多只能骚扰自己家的邻居老百姓。而读过书的坏人却可以祸国殃民,危害四方
朝廷中的忠臣们,为了正义和理想与坏蛋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成功了就是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失败了就是人间悲剧
人缘: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一些人,让我们一见如故,感觉温暖,如沐春风。这种气质往往是天生的,我们都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
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奖励啊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从一盘散沙、行将崩溃到众志成城、坚如磐石,从满天阴云、兵临城下到云开雾散、破敌千里,大明帝国终于转危为安,北京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
事情到这里就算结了,程敏政被这个黑锅砸得七窍冒烟,回家不久就去世了,唐寅一声叹息之后,对前途心灰意冷,四处逛妓院,开始了他的浪子生涯。而徐经功亏一篑,对科举也是恨之入骨,回家就开始烧四书五经,还告诫他的子孙,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一句屁话,还不如学点有用的好。他的家教收到了良好效果,八十八年后,他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出世,取名徐振之,此人不爱读书,只喜欢旅游,别号徐霞客。
第四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许久,没有认真写一篇博文了,我发现人的惰性就是这样积累而成的,不想写就什么也不想写了,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发现自己写日记最爱写天气,实在是无语至极。最近一些天不是很忙,抽空看了一些想看的书,一些想看的电视剧,很放松。又抽空做了头发,多海不汗党里的造型,第一次尝试,齐平的刘海,还算满意吧。这段时光,不紧不慢,还算舒心。
认真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很想写段读书笔记。许是书写的太精彩了,忍不住想写几句。一段几百年的明史,却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第一部里记忆犹新的是那段八股科举考试,最佩服的是那几百年间就出现的寥寥无几的三甲状元。张居正也着实厉害。庆幸的是当年黄观投河自尽,否则以他的气节岂不比那方孝孺等人下场更惨。最想解开的迷便是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难不能被火化成了灰?最狠的人非朱元璋和他的四儿子朱棣莫属,为了保全皇帝位,杀了身边所有的人,宁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格外觉得朱棣爱记仇。最现实的人非李景隆是也,墙头草,两边倒。做不成军事奇才也罢,却成了内奸。看完第一部后觉得老天格外厚爱朱棣,穿了朱允炆的防弹衣不说,连沙尘暴都格外青睐朱棣一方,那几仗胜利的更外惊险和侥幸。(其实也许是书里故意这么写的,但是那四年的风风雨雨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朱棣的强大,敢弑君夺位,比起宁王那些人,让我佩服不已。至少他不那么做,肯定会被朱允炆贬为庶民。那段洪武年间,那个风雪之夜,便已经让人记忆深刻,这是一个怎样有隐忍之心的男人。也可以感受到朱棣装疯卖傻背后的豪情壮志、说他是社会青年,我觉得并不完全符合,读书笔记大全《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早年跟随父亲征战,可能是父亲疏忽了他,倒也罢。正因为有这样一段不寻常的乱世之战,才成就了后来这样一位不平凡的永乐皇帝。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
朱棣和朱元璋都有个共同的地方,狠起来,会绝到底。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但是他们的两位长子又与其相反。朱标若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应该是位仁君。宋濂天天教他的都是做皇帝要宅心仁厚,善待百姓。而那位当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似乎也是比他老子厚道许多。同样的老子生出来的儿子们可真是性格迥异。
最喜欢书里写的金戈铁马的场面,不算宏大,称不上写的精致,却颇有戏剧化。无论是对战陈友谅火烧那些铁索战舰,还是对战那些前朝元人在那个漫无边界的沙漠里寻找敌人,或是盛庸在追杀北军时突然帅旗刮倒,都觉得充满了戏剧化。正是因为如此,战争才能写得如此精彩。第一次发现即使没有爱情的小说故事里,也能让人看得如此投入。无论是从哪位强大的将军身上,都隐藏着这样一句话。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
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有人说这些事儿,不够真实,其实在我看来,假假真真也好,这段历史能够在轻松的氛围里写的如此深刻,已觉得不易,何必要做到绝对真实呢,本来历史就没有绝对的真实,即便是正式记载,也不能说明绝对可靠。历史可以写的如此好看,像书里所说,生涩的道理用最普通的语言来描述,岂不更易理解。为什么非要钻牛角尖呢。
我想把这部书完全读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枕边书,它还是不错的选择,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类似于易中天的品三国。畅销千万册。不过相比之下,无论是品三国还是论语心得,比起这部书,都逊色不少。
那么长的一本书,我居然都记得书里的人名,有点过目不忘。哈哈。就此罢笔,如若下次再想到些什么,再来提笔继续,现在该说的基本都说了,完结。
第五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那些人那些事
朱元璋大概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坐上龙椅,贵为天子,君临天下,当初迫不得已跟着造反,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但形势不由人,一步一步下来,他这个乞丐和尚出身的人也当上了皇帝。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群雄角逐,给了豪强们功成名就的机会,但最终登顶的只朱元璋一人而已,朱元璋这个被时势造就的英雄最终也造就了自己的时代。
他大概也不会想到,他的孙子只做了四年的皇帝就被四叔给赶走了;他想不到,自己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百年之后,帝国却一片狼藉,千里为官只为财啊,他改变不了;他也想不到,自己废除了丞相,自以为自此之后就是皇帝一人说了算,但另一个叫内阁首辅的官却比丞相还宰相;他想不到,自己手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碑竟然被一个叫王振的太监给撤掉了,之后的刘瑾,魏忠贤等大名鼎鼎的太监一个个比皇帝还风光;他还想不到,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试图给子孙们做个还榜样,却还是有那么多不成器的败家子挥霍着他的江山;他想不到,自己荡平四海,自认此后边疆永固,但有明一代,边患迭起,最后还是被那个他没有放在眼里的女真给替补掉了。他想不到的太多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有多少精彩的事情,多少生动的人,这段好看的历史要是他能想到,那历史的未知性不就没了,还是得有后人来为我们书写这些。
历史很好看,我一直这么认为,但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才发现,历史可以有趣到这种地步。在我看来,一步有思想的书就是好书,而有思想,能让人接受,深入人心,又是基于事实的,就算是好书了,这本书不但具有这些,还生动有趣,鲜活形象,能达到这么多境界,而作者又是一如此年轻的非专业人士,那只能说是非常好了,五体投地啊!
出于爱好,我比较喜欢历史方面的东西,当然我承认,历史确实比较枯燥,但这本书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着读着竟然觉得是在看小说,而它确实是基于正史的,不是演义,能把历史白活到这种程度,真是绝了。
当然,形式很重要,一种好的形式可以吸引很多人,但最重要还是得有好的内容,这本书可称得上是内外兼修,表里如一了,内容如形式一般引人入胜。
读历史的作用有很多,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实不仅仅是这样,手头常备一些历史书籍,不管什么时候看看都有用,这部书出来之后,有这么一套摆在案头,经常翻翻,应该感觉不错吧。困难时,看看朱文正是怎么守住洪都,袁崇焕怎么千辛万苦击退
宁远来犯之敌,再想想长征两万五,觉得这点困难不过如此了;失意时,看看杨慎,三朝元老杨廷和之子,状元及第,前途一片大好,曾经意气风发,却也躲不过政治的无情,杖责,监牢,流放,谋杀,他尝了个遍,却能安然处之,专心休学,最终著作等身,名扬天下;骄傲时,看看陈友谅,他是什么下场,想想蓝玉、胡惟庸,骄傲是什么下场,还是被朱元璋给灭了;看看那些个人渣,王振徐有贞魏忠贤之类的,你会觉得咱还不是那么差劲;读了杨继盛慷慨赴死,杨涟宁死不屈,就想到了信念的力量真是无穷的,精神真的可以支配肉体,人的意志可以坚定到如此程度,自愧不如感动之余也知道了崇尚正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的人生誓言,他做到了,每每此时,自小心中那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想法总被唤醒,顿感天地如此开阔,正是我辈驰骋时;看看李时珍,想想现在那些个庸医,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现代社会人人为利而来,但总该讲点职业道德吧;明朝的那些言官,屡屡直言抗上,凛然不屈,宁死不从,现在那些不惟真,只惟上的人该脸红了吧。
明朝历史真是奇怪,嘉靖、万历两个皇帝在位将近百年,虽说多少管点事情,但比起朱元璋朱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国家也能运转下去,这可就要归功于那些辅臣了,那两个时代产生了多少优秀的政治家,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等。明朝官员的内耗是相当厉害的,这些人在你死我活之余还能顺手把国家给治理了,不是一般的强。看着他们的斗争,丝毫不亚于刀光剑影的血拼,步步为营,进进退退,虚虚实实青云直上身败名裂只在旦夕之间,看看那些人,哪一个不是才高学富身手非凡,却也一个个一败涂地,只能感叹,一般人真玩不了政治啊!
这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不必说了,嘉靖到万历这一百年,也是人才济济,东南抗倭有戚继光,镇守辽东,拱卫京师有李成梁,出征朝鲜有李如松,还有谭纶、王崇古、杨博这些文官出身搞军事的也做得有声有色,明朝的江山没有他们估计也做不了这么长时间。戚继光当然是我最服气的了,先是抗倭,每次看戚家军和倭寇的阵亡比例,往往是个位数对四位数,就是想不通他是怎么做到的,真刀真枪的拼能有这么悬殊的差距,鸳鸯阵真有那么厉害?戚家军真的如此勇猛?再是北方守蓟门,十五年屹立不倒,相当于前十任总兵的任职时间总和,看来他不但英勇善战,领兵作战三十多年,未尝一败之外,还精通人情世故,为人慷慨仗义,作为一个纯武将出身的人将领却能写诗著书,在明朝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混的风生水起,等等这些,高山仰止啊!而李成梁就不那么地道了,辽东铁骑纵横天下,他的战功百年少有,但私心太重,贪欲太强,对蒙古女真,他是谁厉害谁打,却也从不做毁灭性打击,一次都打
光了他也无功可立了,于是边疆貌似平安无事,其实是养虎为患,最终后金的崛起,努尔哈赤坐大,最终对明朝长期为患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儿子李如松倒是厉害非凡,远征朝鲜,打得丰臣秀吉手下那些战国名将落花流水,长国人志气,只可惜天妒将才,英年早逝,可惜了。
海瑞算是明朝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影响力之大古今少有,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也有他一份功劳。举人出身,四十做官,还是不入流的教谕,为人又不是一般的正直,这种人头脑里想的都是忠君爱民,廉洁奉公,和官场规则不接轨,按说一辈子是没指望了,但正直的人永远都有,所以正直的他被个别欣赏他的人提拔,官越做越大,事情办得也越来越不靠谱,名声也越来越盛,海瑞是个好人,但这种正直近于刻板,廉洁近于苛刻,奉公近于自虐的行为是不是有点过了?水至清则无鱼,凡事得讲策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有匡扶济世的理想,但理想的跟着现实走啊!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事只能是日渐封闭,事倍功半了,虽有千古美名但都是虚的,除了道德理想,也得讲技术,看看徐阶张居正,这些人无疑更出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看来海瑞得学学,徐阶就是王守仁的传人,这一点上他做得很好。说到王守仁,作者把他列为明朝第一号人物,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此人确实厉害,大哲学家,心学的创始人,军事家,单枪匹马能召集千军万马,荡平宁王叛乱,政治家,政治上相当成熟,跟他作对的坏人基本没什么好下场,基本上能在立于不败之地,文学家,著作颇丰。算是传奇人物了。
皇帝不好当,我算了算,明朝的皇帝平均寿命最多也就四十吧,像皇帝这种地位高贵,养尊处优,吃好的喝好的,还有一大帮太医围着转,却寿命不长,什么原因?压力大算是一个吧,整天得提防着谁暗算,谁图谋不轨,心神不宁,生活压力也大,那么多嫔妃,累啊!最主要是治国理政太累,每天得批多少奏折,想多少点子,英年早逝也算正常,当然也有高寿的,像朱元璋、朱棣,这父子俩战乱出来的,长期征战,身体条件好,活六十多七十正常,像嘉靖、万历祖孙俩情况就不一样了,虽说活了五十多,但主要是靠偷懒换来的,不光彩。待遇高就得卖命干活啊!都不容易。
一个朝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皇帝大臣,明朝有多少个皇帝很少有人能说出来,堪比宰相的内阁首辅近百人,真正让人记住的不过十人,历史记住的永远只是那些功勋卓著或是臭名昭著的。就说青史留名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只要是对人类的发展有贡献,浓墨重彩也好,痕迹淡然也罢,史书上都有一笔,后人的评价可就不一样了,当时的小人物现在可以是大人物,当是大名鼎鼎的现在也许无人知晓,像李时珍,像徐霞客,他俩一个医(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bsmz.net)生,一个旅行者,当时或许籍
籍无名,现在却是尽人皆知,只因为他们有功于人类;至于那么多名噪一时,位高权重的状元、首辅、尚书有几个能让人记住?
明朝的特务算是封建王朝里登峰造极的吧。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这些组织,无所不为,监视、抓捕、审讯、绑票、暗杀等等,虽说威风八面,但一个政府如果用这么一些恐怖手段去统治大众,它的脆弱也可见一斑了。还是讲法制的好,要想坐稳了江山,搞这些是不行的。
王朝更迭是历史规律,中国更有趣,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王朝没有一个能超过三百年的,汉唐明清,都是二百多年,秦隋元则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几十年而已。明朝开国之初,灭北元,下西洋,修大典,四海归一,万国臣服,泱泱大国,何等尊崇。但岁月流逝,当这些繁华都已成旧日往事,帝国风光不再时,鞑靼瓦剌又是俘虏皇帝又是兵临京城,东瀛小国也敢骚扰侵犯,虽说一次次化解危机,但不难看出,大明帝国已渐渐走向没落,最后苟延残喘也逃不过历史的宿命,被革掉了。
想起诸葛亮的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国家的强盛,需要一大批人才的支持,但凡盛世,无不是君主励精图治,臣下各司其职,建言献策,一心为国。而那些黑暗的年代则是各有各的不同,有主上昏庸不堪,有奸臣蒙蔽圣听,有阉党为非作歹,有党锢之争,有外戚作乱,但社会大众永远都是决定历史走向的,当群众的愤怒达到了顶点,揭竿而起时,王朝末路就到了。明朝也是如此,后期魏忠贤一折腾,皇太极在关外骚扰,国内又有天灾,政府还要加派三饷,去剿这个灭那个,那些当官的还照贪不误,老百姓也不是摇钱树,活不下去就反了他,大明最终是谁也没剿就被老百姓给灭了。
明朝那些事儿,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精彩生动的历史故事,读了之后真是感触不少,毕竟才读了一遍,多读几遍,每一次读应该都有不同的感触,这就是读书读史的乐趣所在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8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