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更多: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
一、公元纪年:
1、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在此之前称为公元前××年(如公元前509年,),公元前这三个字不能省略;在此之后称为公元××年(如公元1912年或1912年),公元两个字可以省略。公元前表示年代的数字越大,表示的时间越早;公元前表示年代的数字越小,表示的时间越晚(如公元前50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晚期;公元前589年,就是公元前6世纪早期)2、中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时间是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3.、一个世纪为100年,一个年代为10年。一个世纪的头20年为该世纪的初期,后10年为末期。1949年为20世纪40年代。二、计算年代:
1、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之差,如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年),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2、跨元年的等于二者之和减去1,如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57年),他的年龄应该是6+57-1=62。三、历史分期问题:1、中国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①古代史时间范围(远古---------1840年鸦片战争前)②中国近代史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中国现代史时间范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在)
2、中国历史社会形态的更替:原始社会(远古-----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夏朝------公元前476春秋末期)、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战国-----1840年鸦片战争)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3、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地点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
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劳动在使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能否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4、山顶洞人距今约1万8千年,生活地点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里。模样已经与现代人模样基本一样了。使用的工具仍然是打制石器,但已经出现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还会用装饰品。会人工取火。过着氏族公社的集体生活。
5、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①工具方面,北京人是打制石器,山顶洞人虽然也是打制石器,但已经出现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还会用装饰品。②模样方面: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模样已经与现代人模样基本一样了③社会生活方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集体生活。④火的使用: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距今6000多年,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已经使用彩陶(人面鱼纹盆、四鹿纹盆)。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3、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房屋是干栏式的。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有骨耜。处于新石器时代。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4、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随着生产的发展,已经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5、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农耕文化。(农业生产时代)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和黄帝相传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指黄帝。2、相传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南方的蚩尤部落。后
来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双方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多种动物的复合体,说明中华民族是由各种不同的部落融合而成的。3、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用禅让制的方式传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
相传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被称为大禹。
4、传说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史实一定是真实的。炎帝和黄帝、尧、舜、禹都属于传说中的人物。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是夏朝建立。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表明我国历史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夏朝定都阳城。夏朝筑有城堡和宫殿,并且组建有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是暴君。3、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因此商朝又称殷。商朝
末年,暴君商纣王制造了炮烙之刑。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5、西周经济---全国的土地归周王所有,农作物品种增多,出现人工灌溉。手工业分工较细,原始瓷器制
作比较普遍,建筑物上使用瓦。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西周分封制----主要按血缘关系分封(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a)原因: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b)主要内容:a,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
的事务。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b,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c)作用:a,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周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
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b,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度。“亲戚”指同姓子弟;“藩”指诸侯国;夏商西周社会区分尊卑等级的主要标准是血缘亲疏。
3、西周的贵族包括诸侯、卿大夫、士,兼任各级官员。平民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奴隶来源于战俘和罪徒,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财产,命运悲惨,经常被杀死和殉葬。
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①东周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几个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或者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作用: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①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②齐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③顺应当时的政治,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
5、晋楚争霸-----①城濮之战(以少胜多):晋打败楚,成就晋文公霸业;②之战:楚打败晋,成就楚
庄王霸业。楚庄王问鼎中原---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6、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各国之间展开合纵、连横。----著名纵横家:秦国的张仪(破
坏齐楚联合)和魏国的公孙衍。
7、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退避三啥;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围魏救赵;
图穷匕首见;完璧归赵;孙庞斗智。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西周时期的“千耦其耘”指的是西周农业的大规模集体生产。
2、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出现铁犁铧。铁器、牛耕的使用大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方式由集体变为个体,促进当时的社会开始变革,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地主阶级为了获得统治地位,开始推行变法,把各国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公作则迟,分作则速”指的是集体耕作效率低,个体生产效率高。魏国首开变法之风。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进行变法的最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使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3、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a)历史背景: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秦国为了富国强兵。b,新兴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
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通过变法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
b)主要内容: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承认土地私有;e,推行县
制;f,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b,d,f。促进军事发展的措施:c。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e。瓦解奴隶制经济,发展封建经济的措施:d。)
c)历史作用:a,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b,经过
变法,秦国新兴地主阶级最终建立了封建统治。
d)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秦国由此进入封建社会。(改革后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社会制度: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e)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答: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最主要的是改革的措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因此获得极大成功。f)商鞅最后被处死,但变法未废。给我们的启示?
答: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②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奉献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③作为我们中学生要不怕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才能实现个人远大抱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象形文字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西周时期主要用金文(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2、商朝的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达,青铜器工艺十分精湛。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3、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4、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1、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基础的改革----管仲改革2、使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的改革---李悝变法3、为秦国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的改革---商鞅变法
期中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C)A、西周C、战国B、春秋D、唐朝二、组合列举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2、商鞅变法时秦国的国君是-------(秦孝公)三、判断改错题
1、甲骨文是夏朝的文字(×)改正:夏朝改为商朝四、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发古”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朝的什么制度?答:西周的分封制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变法?什么时间进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是: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承认土地私有;e,推行县制;f,统一度量衡五、活动与探究:
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与前朝不同的制度和措施?
答:①实行分封制,巩固对周边的统治;②利用宗法血缘纽带,编织社会网络;③通过礼仪教化,稳定社会秩序。
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请从以下方面列举社会变革的表现: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出现铁器和牛耕技术②社会制度的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3、面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中学生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有什么启示?
答: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②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言之有理就行}
扩展阅读:初一历史1-9课复习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远古人类
1、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发现的地点:_____;生活距今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年;北京人使用工具是_____;北京人
用火是使用_____火,生活方式是。____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
3、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_____生活距今年,使用_____石器但已经懂得_____和技术,取火方式是_____;生活方式“_____”。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_____;生活位置:_____流域;我国
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和的国家。半坡居民居住在_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半坡居民种植___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1、在距今______千年,生活在____流域的____帝和____帝联合,在打败了东方的____部落,___和____的结合,形成日后的____族,是_____族的前身。
2、“人文初祖”是_____;___发明了文字。
3、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治水;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朝,建立者是______;建立时间是标志着____社会结束_社会形成。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朝建立时间:______;都城:______;建立人:______;
______(事件),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2、商朝开国君王是____,商朝最后一个国王:______(暴君),周文王重用______;周武王继位,在______年,周、商在______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又称,历史上叫做西周。
3、西周在政治上实行______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______,赶走了______王,______年西周灭亡。4、对分封制的理解?(见课本24页)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______;比较精美的是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1、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春秋是我国______瓦解时期;
战国是我国______形成时期。(“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与______有关)2、春秋著名的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______大战,______成为中原霸主。5、战国初年______、______、______三分晋国,后来______建立齐国。
6、这个时期的战役有赵魏之间的______和魏齐之间______。7、______年,秦、赵之间发生了______,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8、齐桓公最先称霸的条件有那些?(见课本27到28页)
9、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三个暴君、末代国王10、列举战国七雄,按照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______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这标志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2、______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和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______国太守______在岷江修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因而四川成都又有“”的美称。
4、商鞅变法的时间在____年,在支持下商鞅推行变法。
5、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和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5、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各国都开始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1)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2)商鞅变法的意义和结果是什么?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商鞅变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为什么?
答: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一场变法的成与败,主要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了,而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还是死。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______”今天的汉字就是从______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朝开始的。
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______”,也称比甲骨文规范,在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商朝文字比较
少,周朝青铜器上刻的文字比较多。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用毛笔蘸墨,在或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改变,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3、历法产生于______朝,完善于______朝,______时期测出24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4、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_____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诊法。
5、战国时期,楚国的______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代表作是《》
6、战国时期盛行“______”,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最为珍贵。7、有关屈原的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选自《______》
2)该诗句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著有《______》;主要思想是___。道家在战国
时期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提出______
2、儒家学派----创始人是______,他的主要思想是;在教育上主张;他编订了《______》一书;他的言论主要收集在弟子们编写的《》一书中。后来他的学说成为的正统思想。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要求统治者用“”治理国家,轻徭薄赋。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______,主张“______”“______”,希望人们互敬互爱,支持正义战争。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____,主张反对提倡。他提出建立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
5、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______著有《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6、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1)该材料是谁说的?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在教育上有什么贡献?
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教育贡献见课本p46)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1-9)》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1419.html
- 上一篇:语文月考反思600字
- 下一篇:高三语文月考学生总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