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阶段性小结

时间:2019-05-29 00:04:45 网站:公文素材库

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港镇中心小学潘海琴

本课题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下,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进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增强课题意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课题如何实施,课题实验效果如何,成败要害在于教师。因此,我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等,让课题组教师深刻熟悉到:古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有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仅靠单纯的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展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塑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针对小学生可塑性、模拟性、好奇心极强的特点,小学生的阅读极具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忽视、不能拖延。有了明确的课题意识,教师从心底里接受了课题研究,愿意、喜欢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倡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建立教师读书学习的“四个一”制度,即每人天天学习报刊、杂志1个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一本书籍(有时尽量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两份报刊(其中有一份必须是教育教学杂志)。

以公开课为契机,形成浓厚的教研风气,提高课外阅读课质量。平时,学区开设美文欣赏课、课外读物推荐课、阅读指导课等观摩课,我们还于今年4月3日,成功举办了县级阅读研讨课,这些课为教师上好阅读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些好的借鉴方法,教师之间也互相听课学习,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通过学习,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增强了文化底蕴,说话的底气足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引导: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爱好、读物推荐、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二、创设读书氛围,共建书香校园。

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习惯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爱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创设了读书氛围,使学生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书的世界。

1、提供丰富的书源。①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学校图书室又新进了一批适合学生阅读、品种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书籍。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借出制度,每星期二为一、二年级同学的借书日,每星期三为三、四年级同学的借书日,每星期四为五、六年级同学的借书日,半个月还一次。②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期初,老师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两本书,这样班级图书角就有60~100本书了,选择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治理员,做好图书的出借、归还登记工作,班级之间互相换书看。③鼓励同学利用零用钱买书、订阅报刊、杂志,并互相传阅。

2、保证时间。学校规定每个班级至少要抽出2个早自修、3个午自修的时间,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放学后在家看书0.5~1小时。老师布置作业尽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3、创设读书校园文化。在教室墙壁上、图书角贴着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格言、对联、古诗名句。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等。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上出“课外阅读”主题专刊。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上有同学们的读书笔记、手抄报、剪帖本、优秀作文。课外时间,同学们也经常捧着书,兴致勃勃地与老师、同学谈论着书中有趣的内容。学生置身于高雅的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读书。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筛选读物。学生看了不健康的读物,对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老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读物。⑴阅读经典名著。如:中国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四世同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⑵教材拓展性阅读。如学习了《狱中联欢》就读《红岩》,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就读《小英雄雨来》一书,学习了《飞夺泸定桥》就读《星火燎原第三集》等。⑶其他方面的阅读,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世界》、《鸟类奇观》、《歇后语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华上下五千年》

2、方法选用。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跳读法、圈点批注法、边读边想法、摘录笔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根据读物特点、以及阅读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情操。四、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巩固阅读成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1、讲。在课外阅读汇报课中,开展“古诗词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好书推介会”、“主题阅读汇报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它既反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又促使孩子持之以恒、深入地进行课外阅读。

2、展。在教室的一角,精心设置“手抄报园地”、“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台”。展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剪贴本,摘录的读书笔记,写下的感想体会。学生时常抬头仰望自己的自得之作,品赏自己辛勤阅读的收获。3、评。通过学生评、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综合评价推选出“采蜜能手”、“故事大王”、“小书迷”、“诗词擂主”等,这些桂冠对学生有很大的魅力,它们如同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吸引学生去摘取,使学生保持旺盛、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激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阅读的能力提高了,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面拓宽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提升。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外阅读工作,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里徜徉,快乐成长。

扩展阅读:项目阶段性工作总结

项目阶段性工作总结

填表日期201*.12

项目名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经费额度李泉胜201*0项目类型已使用经费专业建设4723.4立项时间201*.7预期结项时间201*.6工作总结:一、加强专业建设思路根据学院的安排,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本学期加强教学水平的建设,为接受水平评估做好准备。为此,根据要求,教研室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从各方面加强产学研活动。二、专业建设的基本工作情况1、加强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联系。2、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完成本专业201*级实施性教学计划,按要求完成了各项教学大纲与实验实习指导书的编写工作,进行了高职教材的选编工作。3、教研室人员先后加强了对嘉兴本地汽车营销、维修与检测企业的联系,考虑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3-4家。4、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进修一人,报考在职研究生两人,在职攻读研究生三人。5、完成了新校区本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搬迁和整理工作,根据新校区的特点,加大实验室规划力度。6、协助完成201*年本专业招生。7、积极参加各项专业竞赛,提高学生水平,不断提升专业特色。三、专业建设的经验总结及不足通过这一年的专业建设工作,主要工作和体会有以下几点:1、通过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和本行业专家的交流与探讨,我们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并确立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明确了特色是专业建设的目标,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为专业设置与发展指明方向。2、确定了培养目标与毕业生规格,明确了加强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逐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以便毕业生能更好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完成了教学计划和相关资料的编写,从而为现行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了依据。3、完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及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了本年度师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工作。尤其是加大在职教师进修,促师资水平的提高。从面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理论、实践和科研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4、完成了本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实验室建设目标及规划,并结合专业建设的特色,进行了校内场地的设置,实验设施的采购,只有实践加强,职业技能才能加强。专业建设过程中也有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计划还有待再一步的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需进一步加强;师资状况尚待改善;专业定位要更加明确,特色应更加鲜明;需要与生产单位加强联系,真正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阶段性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阶段性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阶段性小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606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