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XX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29 04:47:44 网站:公文素材库

XX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XX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党支部应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记载清楚流动党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党时间和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等,实行有效管理。

二、流动党员要自觉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本人的思想和打工情况,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每个支委每月与党员联系一次,支部每季组织党员开展一次学习活动,支部书记每季度汇报一次党员管理情况,若有党员工作单位变更等事项,则党支部分别作调整登记,并向党总支汇报,党总支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管理情况总结会交流经验推进工作。

四、流动党员有责任和义务为锦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五、党委对遵纪守法并能对锦丰建设和家乡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党员,予以奖励;对违法乱纪的党员,按照党纪党规进行处理。

XX镇流动党员学习制度

一、党总支制订年度学习纲要,各支部要提出具体学习计划,

同时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加以贯彻执行。

二、各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做到:1、每月一次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学习,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监督)。

2、每季度一次支委会(传达贯彻上级的决议、指示、研究安排党支部工作以及重大问题,开好民主生活会)。

3、每半年一次党员大会(组织学习和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议,并研究贯彻执行措施,总结工作经验,纠正工作中缺点和错误,使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接受批评和监督)。

4、每季度一次党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等教育,不断提高党的思想觉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党员要积极参加党内各项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做到活动不缺席,学习有笔记,工作有成效。

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

流动党员目标管理是基层党组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党章对流动党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应当承担和完成的责任、任务等目标,同时相应地提出具体的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并建立一定的奖惩约束机制一种管理手段。

二、作用意义

流动党员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和激励党员充分、有效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流动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功能,便于把党的建设与经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注意事项

制定目标要务实。制定目标程序是:对党员进行宣传发动+制定支部目标(党建、经济、精神文明等内容)+把总目标分解到每个党员并召开小组会讨论,党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党员大会和支委会分别审定党支部和党员的目标。目标的内容应和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扩展阅读:乡镇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镇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

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领导批示精神,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我镇积极探索,组织各村、社区结合我镇实际情况讨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方法,现将我镇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调研结果及处理方式汇报如下:

一、我镇流动党员组成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和居住地变化等原因连续6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流动党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流动性”,而流动性又决定了党员活动地的分散性和所在地域的不确定性,导致“口袋党员”、“挂名党员”、“隐性党员”不断出现。经汇报总结,我镇流动党员主要有如下几种:1.在本辖区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2.军转及下岗再就业的务工人员。3.居所和就业更换频繁的市场、商铺等活动在外的职、务工人员。4.离退休党员。

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员流动给基层党员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流动党员人员少、距离远、时间短,导致“所在单位管不到,所到单位管不了”的现状。目前流动党员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管理思路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流动党员的松散性。传统的管理工作对行政组织的依赖性很大,流动党员远离行政组织,表现出了一定的松散性:时间不固定,有的常年外出,有的短期外出;形式不固定,有的外出地基本固定,有的没有固定地点。因此,传统管理思路的局限性很难适应流动党员的松散流动性,致使管理得不到充分发挥,管理措施落不到实处。这就导致了对流动党员难以组织并无法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是否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也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2、传统管理的规范性难以适应流动党员应变性的要求。传统的党内活动方式和党员管理方法侧重于静态管理,具有固定性、稳定性、集中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党员流动以后,党员的生活和生存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要有效地实现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突出个性化和针对性,追求管理上的应变性,不同类型流动党员需要的管理方法是不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管理规范性就很难适应新时期流动党员应变性的要求。这就很难对分散在各行各业的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也就成为一些基层党组织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地重要原因。

3、管理目标的先进性与流动党员的负面性构成强大反差。党员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目标的先进性,要求党员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通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每一位党员都能遵守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由于流动党员过于分散,因此,他们接受的正面教育就少,自然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组织观念淡化。他们很难主动与党组织联系,甚至不汇报思想,不参加组织活动,不交纳党费,不发挥作用,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尽管他们为数不多,但对党组织的整体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管理目标先进性要求与流动党员的负面性之间的反差,也是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重要原因。

三、管理流动党员的应对方法

流动党员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流动性,管理工作需要我们适应党员的“流动性”,抓住其特点,变静为动,适应大流动的新形势,灵活设党组织,把流动党员管理和社区党建、经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消除这个空白点。依靠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的合作支持,实行“双重管理”,坚持内抓与外抓并举,双向联动,形成合力。

经各村、社区摸索及其研讨其他优秀典型,力推流动党员建立科学工作机制:1.登记报告制度。在各个基层支部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点,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汇报制度。流动党员每半年至少与所在支部联系一次,汇报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2.联系制度。对各基层党组织中的流动党员分别指派专人联系,每季度至少联系一次,并如实填写流动党员联系卡,作为年终联系人和流动党员双向考核的依据;3.教育培训制度。采用“寄学”、“补学”等方法对流动党员进行流动期间和返乡教育。这一机制的实施对指导各级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起到很好作用。

从强化组织建设入手,在提升服务功能和管理职能方面制定创新制度。一是创新管理制度,可以建立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入转出和预备党员转正“三谈话”制度,党员发展制度,党员教育制度,党费收缴使用制度等;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可以设立以管理流动党员为工作对象和管理内容的基层党支书、党小组。三是创新管理组织,配备专职人员抓党务工作,专门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党支部,在党支部换届和组建工作中吸收流动党员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在具备条件的人事代理单位可以积极开展创建流动党员党支部活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XX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XX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XX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031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