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时间:2019-05-29 06:47:43 网站:公文素材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我是生物工程专业一名学生。为了了解目前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我结合村上共5个伙伴构成调查小组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其现状总结报告如下: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是对农民的文化水平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在我的家乡,村委会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又了解多少和我村及附近村庄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怎么样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及带来的利处及弊端进行调查,希望能更多的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

在我的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因此谷庄及邻近的张庄,赵庄,李庙行政村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我家乡农村的整体情况。

方式:在村委会的协助下,我及我村赵腾赵洪鹏等五人组成调查小组对自己所在的谷庄行政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及他们的亲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眼下对于新农村建设我村已进入初步的规划中,通过对邻近张庄行政村的调查,他村已设计出规划图并正在初步的建设过程中,针对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我们五人对随机抽取的个别家庭村民进行询问及问卷调查,其中有30%的村民持否定态度,其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情况并不支持他们拿出十几万的资金买楼房,其中还有的村民刚刚自己盖好新楼房,这就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又有约20%的村民持支持态度,这些家庭基本实现小康水平,经济条件良好,表示新农村建设可以使村容整洁,节约土地,方便管理等,有30%的村民持中立态度,这些家庭一般为经济偏中游的家庭,表示跟着国家政策走,最后是20%的村民对新农村建设不太了解,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实施的,不知道有哪些政策下发。对此持还处于等待观望的态度。

通过对几个村长村委会中领导人的询问,结果也代表了山东省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现将调研情况及有关政策建议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家乡积极采取山东省下达的措施对“三农”加大投入力度,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从山东各县编制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来看,城区、经济强县、中等县、欠发达县把建设目标的时间分别定在201*年,201*年,2020年与2025年。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相结合。从我家乡附近十几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析所有镇街道和一半以上的村庄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新农村规划。规划的内容涉及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村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调研张庄村时,该村党支书张育才说:“我们三年基本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因此我们问他:“什么样就是建设成了新农村”,老支书一言不发地走出去,不一会提了两大块规划图进来,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的新农村”,这个规划包括了村集体收入,农民收入,产业结构等各项指标。由此可见,规划先行的理念在我家乡农村建设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

老支书指出,山东省下达的建设新农村分为三个创建梯次:一是首选一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班子强的村庄作为小康创建示范村,重点扶持;二是筛选部分村庄作为小康过度村,重点培育,扩大示范面;三是其他村庄全面启动,扎实创建。他还说:“新农村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持的力量,又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进行。”(二)突出“生产发展”这个支持重点,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业产业,设有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就会得软骨病,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

我们走访的赵家庄就积极发展养殖业,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村支书赵启民说:“新农村建设必须首要发展农业产业,一个养殖大棚就是一个农业大工厂,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后来我们小组对已经走访过的村庄进行初步总结时,还得到以下结论:目前我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201*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各地正在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摸石过河”,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新的问题和困难。从我家乡的实践来看,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规划、资金、投入、建设主体、建设体制等方面确定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例如,一些村庄的干部对如何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有些地方又存在按兵不动,等待观望的现象,很多村干部不能更全面细致地去规划新农村建设工作,而有的做了比较全面科学,细致地规划却不能更好的实施规划。

我们实地走访的李庙村是德州市财政局农财科的驻村帮助点

综上对个别村的走访调查可知山东省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还,由于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收入,目前新农村建设还没有起色,只能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村委会各成员积极开发致富政策全面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很多,既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投入管理不当的问题。只有积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定推进。

当然在对个别发达村庄走访时,他们已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建设。例如我市开发区个别村庄,在对其村支书询问时村支书兴致勃勃地说:“新农村建设给村民生活带来实际性的提高,如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实现了生产方式合作化;还使我村农村享受公共产品农益化等。

调查结果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也有弊。在进程中还存在一些实质性的难处就是财政。在此建议中央财政在认真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出台引导农民体制放活的指导性意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通过本次寒假对家乡各个村庄的实地走访让我更多的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学校把这项任务下发到每位同学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走出学校走出家门实地调查,曾强了社会实践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同学们社会适应性。为我的人生增添最精彩的一笔。

扩展阅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毕业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学生:刘兰涛专业:行政管理年级:学号:

201*级

1

目录

内容摘要2一、新农村建设背景4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4(一)投入严重不足4(二)人才流失严重5(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5(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6三、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6(一)体制上的原因7(二)改革的负面影响7(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7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8(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8(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9(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9参考文献10

2

内容摘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内容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有益的借鉴。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4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

5

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1*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

6

财政投资的不足,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具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三、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一)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

7

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二)改革的负面影响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

8

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

9

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10

参考文献: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刘彦随-地理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锡文-发展,201*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徐勇-社会主义研究,20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043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