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与进展情况的综述

时间:2019-05-29 07:32: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与进展情况的综述

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与进展情况的综述

【摘要】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合作的情况,分析了协同创新和“201*计划”的内涵及意义,并尝试提出高校协同创新合作的几点思考。【关键词】高校协作创新联盟一、协同创新的背景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来,“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985工程”,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20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计划”)。二、近年来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建设进展情况

自“协同创新”和“201*计划”提出以来,各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密切加强同科研机构、企业联系,探求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力求进入第一批“协同创新计划”的名单。目前,已经有部分由重点院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成立,并制定了申报计划,有的还尚在建设研讨过程中。

(一)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

1.“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201*年4月19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实效的意见和建议;将为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

2.“中国地质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由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三所高校作为发起和牵头单位,201*年5月7日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筹备研讨会。该中心将以我国独特的地域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以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协同创新机制和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理论和技术创新为先导,面向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国家需求,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通过多学科交叉与渗透以及“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构建地质灾害防控领域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创建该领域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解决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3.“恶性肿瘤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联合筹建,201*年5月4日建设研讨会在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召开。会议对如何创新人事体制改革;如何解决平台、设备等创新要素的共享问题;如何有效开展与国际高水平肿瘤防治机构的实质性合作,解决国际高水平人员到中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申报总体思路达成了一致看法,努力进入第一批“协同创新计划”的名单。

4.“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筹建,201*年5月14日建设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该中心就玉米、小

第1页共5页麦、水稻等主要作物的相关科学前沿课题开展研究,还就“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筹建工作达成共识。

(二)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

1.“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201*年4月19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将构建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研究视角出发,开展对社会问题的综合研究,为中科院学部开展相关战略研究、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提供支撑,是中科院实施“开放兴院”战略的重要举措。

2.“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201*年4月23日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就两校合作共建“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签署协议。该中心的成立将协同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高级人才的培训,整合文化创业产业的相关要素,与相关方面合作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体,力争将中心办成集科研、培训、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起到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示范作用。

(三)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

1.“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201*年4月6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共同打造,以空间信息工程重大创新为目标的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在西安成立。该中心将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积极探索与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促进航天领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协同创新研究的科学大平台。

2.“中国油气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四所石油大学组成,并取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三家公司的支持。201*年4月9日该中心筹建方案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举办。该中心将充分发挥石油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石油高校已有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以协同创新推动石油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石油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3.“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201*年2月28日,由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发起,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指导下,由六家高校及交通运输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共21家单位共同组建的“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将按照“自愿平等、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工作,围绕解决绿色运输体系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以长江黄金水道绿色航运综合技术、公路交通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现代智能与绿色航运关键技术为三大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三大协同创新平台。

4.“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年04月10日由中南大学承办的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启动仪式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长沙举行。中心是我国首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依托中南大学环境学科与冶金学科,并整合有关优势学科共同建设,以中南大学和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

第2页共5页其他33家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成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中心的组建对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湘江流域乃至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1.“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协同创新(重庆)中心”由西南大学发起,由市教委、市科委共同指导,在重庆市新药创制战略联盟组织下,由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筹建。中心将依托该校,并整合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太极集团、重庆科瑞制药、重庆希尔安药业、重庆华森制药等新药创制联盟理事单位开展工作。该中心建立后,将围绕新药研发、中药资源综合利用、前沿技术攻关、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在5年内培育年产值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20~30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中药大型企业集团2~3家,年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50~80家。此外,5年内中药产业产值将超过300亿元。

2.“江西201*计划”为了促进江西省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江西高校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引领和支撑创新型江西的建设与发展,江西省决定实施“江西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用4年时间建设40个“江西201*协同创新中心”。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六个一”工程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通过建立一批“江西20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逐步形成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三、关于协同创新合作的几点思考

(一)国家强化重大战略引导,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由国家科研基金委员会负责立项引导,促进政产学研之间协同创新。各种高级科研基金委员会每年主动设计若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协同创新项目,整合高校科研力量,给予学科交叉研究更多立项支持,关心和支持高校教师自主设计的项目,鼓励自主协同创新,以培育更多的前沿交叉研究领域及其领军人物;教育部利用管理优势,适当整合部分高校科研资源,建立若干能面向所有直属高校的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建立面向直属高校乃至全国高校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教育部会同其他政府部门成立高校协同创新研究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帮助高校协调外部关系,解决研究进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精选协同创新领军人物,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一批能够开展协同创新的战略型科学家,他们不仅在本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而深孚众望,而且能够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整合资源,推动科学研究由“单点”式向“线”式和“面”式转变。他们不仅要懂得科学研究的规律,还要懂得市场和社会的规律,能服务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率领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开展集团作战,与政府、社会乃至世界对话,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时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选准领军人物是高校实现协同创新的先决条件。学校受到中央领导充

第3页共5页分肯定的“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即“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其核心和前提便是选准选好领军人物。

(三)科学合理搭建创新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发展

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深度融合,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的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前沿,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创新模式,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努力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力量。高校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的协作创新平台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阵地。更为鼓励的是,在多主体之间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政产学研用高度一体化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充分互动的、开放融合的综合性平台。

(四)合力打造共赢机制,协同创新各方力量密切协作。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正向外部性,其外溢效应往往惠及千百万人口和众多产业,因此仅仅片面、孤立地计算科学家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是不准确和不公平的。尤其是公益性科研成果,形成周期长,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虽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高校无法从中获得经济回报,更要注重尊重科学家的辛勤劳动。政府和企业应该大胆承认价值创造的多元途径,承认科学家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真正实现科学家的个人贡献与利益分配、资源配置挂钩。对于大多数应用性科研成果,尤其是高校协同创新要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的原则,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在初期阶段,由于协同各方彼此信任程度不高、协同创新前景不明朗,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比较关注眼前的实际利益,在此阶段以现金和物质形式出现的利益分配形式更能为人所接受;在高级阶段,随着团队中信任程度的增加和产业的扩张,股份制成为一种更好的利益分配方式,它有利于实现以股连利,以利连心,让每一位成员都真正把协同创新都当着自己的事业而关注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大光.增强科研能力推动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5-7.

[2]万劲波,孙中峰,全利平.大科学时代典型国家科技政策的调整与创新[N].科技导报,201*-4-4.[3]本报评论员.积极推动协同创新[N].科技日报,201*-9-1.

[4]李忠云,邓秀新.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9-14.[5]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9).[6]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是科技界重大任务[N].科技日报,201*-09-11.[7]再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N]科技日报,201*-09-26.

[8]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

[9]教育部科技委《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20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

第4页共5页[10].[11]王树国.加强协同创新,建设一流大学[J].大学(学术版),201*(8).

第5页共5页

扩展阅读:协同创新的文献综述

协同创新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的相关理论

1.协同的概念

“协同”在《辞海》里被解释为同心协力,互相配合。英文里的协同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协同工作。传统的协同理念最简单的表达公式就是“1+1>2”。

(1)企业战略角度

美国战略理论研究专家伊戈尔安索夫认为,“协同是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地拓展新的事业”。他较早地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即企业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阐述了企业取得有形和无形收益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与公司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另外日本战略家伊丹广之认为协同就是“搭便车”,因为从公司某一局部发展出来的隐形资产可以同时被用于其他领域,且不会被耗掉。许多公司都因为忽略了隐形资产而失去了获得协同效益的机会。

(2)系统科学角度

哈肯协同学指出,系统中大量存在的子系统,却只受少量的序参量支配,实现系统的总体上形成有序结构。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序参量来源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同时序参量起着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作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产生宏观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一层含义。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决定着系统的有序机构,这是“协同”的第二层含义[32]。协同学认为,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关键,在于由一个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内部发生“协同作用”。它强调系统内部的关联以及系统发生变化时要素间的互相配合与耦合。二、创新与协同创新

1.创新

创新是现代社会使用率很高的一个名词,也是应用很广的一个概念。因此,如果不加以限定,创新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对创新做出明确论述的当首推熊彼特,他第一个从经济学和企业经营的角度系统提出了创新概念。从现在对创新的研究进展看,熊彼特的创新是广义的创新,它既包括了技术创新,又包括了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多种形式的非技术创新。现在对创新研究的基本趋势之一是,更加关注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或者说,研究是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因此,现在对创新的研究可分为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或者说,广义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狭义的创新就是指技术创新。(1)国外关于创新的观点在熊彼特看来,“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也就是说,所谓“创新”,就是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熊彼特认为这种“新组合”包括下列5种情况:一是创造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使已有产品具备一种新的特性;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这种新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建立在科学新发现的基础上,它可以是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验定的方法,也可以是以新的商业方式来处理某种产品;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企业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四是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不管它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五是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到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六阶段理论,对“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1962年,由伊诺思在《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伊诺思的定义是从行为的集合的角度来下定义的。林恩(G..Lynn)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他是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

曼斯菲尔德(M.Mansfield)认为:“产品创新是从企业的产品构思开始,以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他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产品创新,与此相对应,其定义也只限定在产品创新上。厄特巴克(J.M.Utterback)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这一观点主要是强调发明与创新的联系,也即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认为:“创新是指为达到一个有用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新方法”。主要是强调创新的目的性。范杜因将技术创新过程具体划分为六个阶段,即:①不面向社会需求的基础科学;②面向社会需求的科学发现;③发明;④开发;⑤创新;⑥创新的扩散。在他看来,一种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它的扩散,也即在生产上的成功应用。弗里曼(C.Freeman)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只有当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或者在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应用,才能说完成了一项创新。他主要强调创新成果首次应用。(2)国内关于创新的观点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创新的定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方面,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信息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此定义是从企业的角度给出的。彭玉冰、白国红也从企业的角度为技术创新下了定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变革的一个阶段,技术变革过程大致可分为技术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阶段。发明是指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出某种技术的新概念、新思想、新原理;创新则是继发明之后实现新技术的第一次商业性应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阶段。

2.协同创新

创新在内外环境综合作用下而启动与实现。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技术创新模式也随之变动。一般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式为主流;60至70年代早期,出现“需求拉动”模式;70至80年代,综合这两种模式而提出第三代技术创新“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模式;80年代早期至90年代早期,提出集成(并行)模式;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出现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模式。Rothwell(1992)在总结前四代创新过程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一些领先的创新者正在向时间更短、成本更低的以系统集成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第五代创新过程转变,包括产品开发的技术、组织、制度和生产等更加整合、更紧密的企业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以及更多的运用先进复杂的电子信息工具箱。

协同问题最早是在1965年Ansoff研究企业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的。其协同的概念主要是指组织各事业部间的协同。尽管在20世纪60、70年代协同的学术研究一度比较热,但由于企业多元化实践中遇到了种种困难,结果导致协同的问题一度又受到企业的冷落。人们当时一度认为把各自每一部分工作做好比其他问题都重要。近年来,理论界对“协同”的再度重视,把协同思想引入创新过程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竞争的激烈,企业又逐渐重新开始认识到协同的重要性,那种忽略协同的战略己经过时。

20世纪70年代,以弗里曼、多西、约翰?齐曼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在国家和地区等更广的范围开展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推动了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的融合,使得人们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又开始向熊彼特的简单创新定义回归,即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总体的概念,包括技术上的,也包括组织和管理上的创新。近年来,国内把协同思想引入创新领域的研究较多。但是许多学者仍然是以技术创新为主来研究的。

郭斌,许庆瑞等(1997)从系统、组合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组合创新及其效益进行了探讨,指出组合创新实质上可认为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引导下,受组织因素和技术因素制约的系统性协同创新行为,包括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组合,渐近创新与重大创新组合,显性创新效益与隐性创新效益组合三个层次。并以此为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在技术创新管理上的传统视角,以系统的观点和组合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张钢,陈劲等研究了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而当今企业技术创新又要求企业组织与文化的相应变革。因而,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就成为企业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道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在于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协调方面准备不足。该研究结合了我国典型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案例分析,对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三者相互匹配的分析框架与一般模式。

朱祖平从创新对象(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和创新重要性(根本性创新、渐进性创新)角度对企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企业协同创新的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他强调,要把握创新的内部机制和规律,必须从协调的角度建立创新协同机制,也就是要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形成协同的机制和管理模式。此后,在201*年,朱祖平在总结了国内外几个典型的对企业系统进行系统研究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概念模型。不足之处是该模型尚处于提出概念阶段,尚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论证和实证案例的验证,仍需进一步改进。

此外,彭纪生,吴林海在《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建构》一文中提出,根据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也随之变动,并提出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变动趋势是走向技术协同创新模式。他们认为,所谓技术协同创新,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定义。宏观层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实现4个创新子系统集成,即各子系统的核心:知识创新系统独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技术创新系统企业;知识传播系统教育培训机构;知识应用系统社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现协同。微观层面的技术协同创新,即各种创新资源以及各行为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协同整合。

沈小平,孙东川(201*)等人对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探讨了企业如何准确把握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递进式互动关系,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动态的、双向的匹配、协同与互动的创新模式,选择最佳的战略组合。严新忠[]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互动与竞争战略融合》一文中认为实施创新体系是我国工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关键是实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互动,同时探讨了创新体系与竞争战略融合选择的思路。

三、协同创新的研究评述

目前,国外针对协同创新而做的研究还较少,且主要是宏观方面的,研究的趋势中已经隐含了创新过程中企业内部各职能、各创新对象、企业与环境协同的思想。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创新方式,已经逐步受到国内理论界、实业界的重视。国内理论界针对协同创新的研究较多,但是理论界目前还未达成对协同创新概念的共识。由于技术创新在企业中占有较高的地位,现有理论多集中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单个技术创新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以组群的方式出现,它们的有机结合和协同作用才能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因此,对单个技术创新的分析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在国内协同创新研究中着重要提出的是,1997年以来,以许庆瑞为首的浙江大学创新管理研究团队,采用理论推导、案例研究、统计实证等方法,以全面创新管理为中心,连续、系统地对协同创新进行了多角度、不断深入的研究。先后研究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技术市场创新的协同与管理,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及其动态演化过程,技术(产品、工艺及其组合)与非技术(文化、组织、制度等支撑技术创新的要素)要素协同创新,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201*年其协同创新思想进一步扩展,认为是各创新要素(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匹配。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全要素协同创新研究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协同创新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不少研果,乏大量企业实证研究支撑,没有为创新实践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思路。基于系统创新理论视角的研究相对于创新系统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更为微观,基于企业层次的理论研究也更为丰富,甚至一些学者提出了系统创新的模型和诊断工具。

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缺针对高技术企业进行其协同创新的研究;当前基于系统观的要素协同研究较少考虑协同成本,一味追求全要素协同,尚缺乏对于全要素协同的需求程度的研究,对于系统协同创新的概念模型也未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构建。有待研究的协同创新方面的问题包括:(1)高技术企业协同创新有哪些实现途径;(2)高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类型;(3)如何判断企业创新协同的需求程度;(4)怎样构建协同创新的概念模型。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与进展情况的综述》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与进展情况的综述: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协同创新研究与进展情况的综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7428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