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关于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11篇的作文

时间:2019-04-30 15:05:18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关于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11篇的作文 本文简介:

1.桂花桥作者:程越院子里那壮硕的桂花树又传来阵阵幽香,中秋时节,一树金黄。外婆忙碌于打桂花的工作,树下早已铺好干净的白纱布。桂花一朵朵落在上面,花儿小的不起眼,聚在一起却也是金灿灿的。拾起放在手心,香气扑面,分外惹人欢喜。洗净后盛在瓷盘里,更是令人怜惜。竹竿敲枝的清脆声中,桂花落尽,只剩黑压压的枝

关于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11篇的作文 本文内容:

1.桂花桥

作者:程越

院子里那壮硕的桂花树又传来阵阵幽香,中秋时节,一树金黄。

外婆忙碌于打桂花的工作,树下早已铺好干净的白纱布。桂花一朵朵落在上面,花儿小的不起眼,聚在一起却也是金灿灿的。拾起放在手心,香气扑面,分外惹人欢喜。洗净后盛在瓷盘里,更是令人怜惜。竹竿敲枝的清脆声中,桂花落尽,只剩黑压压的枝桠。

外婆搂着我,指着圆月说:“越哎,你就是嫦娥仙子在中秋送给外婆的礼物啊。”接着把一盘桂花递给我说:“今日是你的生辰,中秋家家团聚,你把这桂花送去,先送邻居周姑娘,人家一人来这儿打拼,不容易。送完再回来继续拿去送。小寿星登门,家家都会欢喜的,也借此机会,联络联络乡里。”桂花上还沾着水,我和外公就一盘一盘送到乡亲们家中去。穿着外婆做的绣鞋,踏着月光的清辉,每敲开一扇门,看见乡里惊喜的神色,心中也格外欢喜。热情的乡人总是和气地牵我进来喝茶吃糕饼。桂花盘子摆在案上,散发出清幽的香气,若是不开窗,只怕空气都会香得凝冻起来!在一盘盘桂花的香气里,在人们的谈笑声中,人与人的心近了。这一盘盘桂花就是一座座心桥,拉近了乡里们的距离,也让这本来清冷肃杀的秋月,平增了不少暖意。

日子过得飞快,我不再体验到当年穿着别致绣鞋,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去送桂花的欣喜心情了,那一份小姑娘才会有的心思和乡里间的快乐时光,似乎全都忘了。

每天重复着紧张的课业,日子稀里糊涂地过着。直到有一天,家里的座机响起,说有一份我的快递。下楼领回一个大盒子,回家打开一看,竟是满满一盒桂花,关于过往的记忆像潮水一般涌来,我竟对着这一盒桂花哭了。抚摸着桂花,闻着这久违的幽香,似乎看见了离别多年的友人。忽然我碰触到一张纸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快回来吧,我们都想见见你。还有许多熟悉的名字,有邻家周姑娘,有对门王大伯,有同街的蒋大嫂……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心里涌起千万股暖流。感谢曾经那一盘盘桂花搭建的心桥,乡里们仍然记得从前那个送花的小姑娘,并提醒日渐长大的她在忙碌的日子里不要忘记乡愁。这桂花让我在异乡仍能通过它寻见故乡的影子,使我能通过它搭建起我与故乡之间的桥梁,是它让我记起乡愁。

似乎又看见院子里那壮硕的桂树已然满树金黄,香飘大街小巷,还有一轮澄明的月。

慢慢桂花落尽,变成一座恒久飘香的金色长桥。彼岸,是故乡……

踏上桂花桥,坚定不移地走向彼岸——美丽的故乡,通向乡里们热情朴实的心,通向儿时那平凡岁月中的快乐和感动。

【陈雅洁老师点评】这是一篇很有温度的文章。以桂花作桥,沟通自己的乡情。里面的人物设置很恰当,如外婆。写法上,照应的处理很出彩,文章胜在情致之美,读来有桂花甜香,加之卷面美观,实乃内外俱佳。好!

2.小桥

作者:周恩培

爷爷家门前有个桥,短短的、窄窄的小桥,安稳又坚固。

每回到爷爷家,我爱跑下小桥去,听脚下潺潺溪水的欢笑声、身旁野花野草的窃窃私语。小桥护栏短短的却很安全,在乡村清爽的早晨,我可以靠在护栏边,站在小桥上,仰望广阔洁净的天空,眺望远处悠闲的黄牛,此时天地间仿佛就只有三种颜色,天空的湛蓝,田野的新绿,小桥的土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就是这般了吧。

小时候桥边总有许多玩伴,母鸡、黑狗、老牛、黄鸭,它们是不怕人的,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总引人发笑。老牛慢悠悠的,安静地看着我与鸡鸭狗打闹,时不时“哞”一声,似乎在笑。我在小桥上追着鸡鸭跑,常常把它们赶到小溪里头去,气得它们咕咕嘎嘎破口大骂拼命扑腾翅膀,我便蹲下放开嗓子大笑不已,而黑狗也兴奋地摇着尾巴,汪汪直叫。斑驳的小桥上尘土飞扬,它看着嬉笑着的我们,轻颤几下,发出闷闷的声音,它也在笑呢。

晚上了,乡村的夜很黑,黑得像大山裸露的皮肤。月亮清亮柔和的银光,轻轻地散落在人间,碎成一块一块。小桥静悄悄的,溪水仍一路欢唱着。

每个晚上,大人们都会出去散步,于是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我和两个妹妹,小孩子怕空荡的房子,我就领着他们在门口台阶上坐下,静静地守望着,目光里的小桥,只要出现几个熟悉的身影,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等急了,等怕了,我们就牵紧小手勇敢地站起来,黑暗中有清晰如鼓的心跳。“他们回来了!”妹妹喜悦的叫喊划破了夜空,星星出来了,那惬意的步伐踏着一地月光,使我没理由的安心。

望向小桥,它在那淡淡月光下闪闪发亮的黄色,是多么美丽!这无名的小桥,是承载了多少爱与回忆的桥梁。茫茫黑夜中,我仿佛听见了小桥低沉的属于家乡的笑声,入迷地听着,就这样进入了梦乡。

爷爷家门前有座桥,斑驳却又靓丽的桥,用爱砌成,温暖又美丽。

【陈雅洁老师点评】读来有温度的好文。围绕小桥写了桥的外观,桥上及四周的玩伴、快乐的回忆,写了桥的情,等大人散步回家的画面很是动人,你的心里有着暖暖的小宇宙。很好!

3.修桥人

作者:陆扬

循着那抹淡雅的梨花香,顺着潺潺的溪水,寻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石桥。

溪水在时间的长河中逆流,他穿一身蓝衫,觀骨高挺的脸上处处显着中年的俊朗,站在溪的这头,静静凝望着陌生的对岸,深邃的眸里,带着一抹淡淡的愁……

夏季的暴雨使溪水放肆地发涨,水流暗涌,像张开了大口似地吞噬着万物,落水丧命的人因此不计其数,到了夏季,它便阻隔了两岸一切往来,也阻隔了爷爷的思绪,一座跨水的石桥,便成了爷爷的念想。

奶奶有一次跟我说起,眼神里透着亲切,爷爷那时把家里的积蓄都翻了出来,又到处动员大家出钱出力,村里人也都不约而同地支持他。修桥的日子里,田地和山径中,他背着数十斤重石的坚挺的背影成了我眼中最迷人的风景。我常牵着他脏兮兮的裤腿,小跑着随他到处奔走。毒辣的艳阳,炙烤着他黄铜色的脊背,冬日的狂风,在他脸上留下骄傲的印记。我坐在溪边的大石头上,看爷爷的背一天天被重石压弯,额上的沟壑,嵌着泥沙变得越来越深,心中的酸楚和不解,久久驻留在我的心底。

这一切,在一天的傍晚终于得到了回答,落日的余晖给他的轮廓镀上金粉,“爷,修桥累吧。”“累啊,桥修成,我就不累了,人们再也不用被溪里的怪兽夺了性命啦!”我攥着爷爷的手似乎更紧了,他长满老茧的手再一次将温暖传递到我的全身,他的个子似乎又高挺许多。

石桥建成,那溪水似乎更加温驯,乖乖地从桥下穿过,过桥的人们,脸上的笑容满溢出来,爷爷成了村里受人尊敬的老者。又过了几年,一个富商腆着大肚子来了,在村里圈了一块地,嘴里嚷嚷着“买,买”,那石桥,也落入了他的爪牙,他用北京方言说道:“桥给拆了吧。”这短短的一句话,震惊了村长,导电似地传入了爷爷耳朵里,他飞身跑向富商,与村民们一齐去理论着,惊天的狂吼把我吓坏了,溪水的响声也似乎激昂地控诉着,翻起一层层高起的浪花。

桥,留了下来,爷爷的脸上因岁月的侵蚀又多了几分黯淡。

他不是伟人,却修葺着人们心中的希望,坚守住这片他依恋的故土。他所谱写的爱的赞歌,铭刻在石桥上,温暖着从桥上踏过的每一个人。

我从回忆中醒来,斑驳的桥面,泛白的雕栏,都尽显相同。而修桥人稍弯曲的背影,被清风吹散了,被溪水冲去,只有桥的斑痕,无声倾诉着修桥人的过往……

【陈雅洁老师点评】文章围绕“修桥”写了爷爷,一个普通人的执着和能量,让人感动!环境描写的烘托,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读来有诗意又传神。结尾处对于“修桥人”的理解有深化中心的作用,点亮了文章。好!

4.永恒的乡桥

作者:黄伊洛

我趴在大巴的窗边,一阵微风引来阵阵木棉花的清香,吹动了我的心弦。啊,站到了。

我轻轻地走下大巴,身后是逐渐远去的乘务员甜美的声音和嘈杂尾气的隆隆声,却都不能打扰这里的一份宁静。我的故乡,我的石桥呀,你们还好吗?

脚步循着记忆匆匆地赶去,是了,正是这熟悉的乡桥,每逢休息的日子,我都会不远千里回来,在桥上走走,看看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那几张石椅,那棵老木绵花树,不知经历了多少年轮,坐椅上的,靠树旁乘凉的,已无曾经的乡人了。

我的手顺着缠绕在石栏上的青藤慢慢地挪动着,踩在桥上木棉花摆动的影子和不小心顽皮脱离树母亲怀抱的嫩叶儿上。它的脊背上已经鲜有人的脚印了,就连以前布鞋的印记也慢慢淡去。它像一位老人,护栏上的粗糙如同乡里老一辈们经历的沧海桑田;又是一名见证者,孤独地见证这故乡里的生机逐渐流逝,叹物是人非。

蹲坐在桥的石阶上,我忽然想起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长骑在外公肩头去赶集,从桥上走过,总会与乡人们打招呼。“王爷爷,您好!”“哟,妞儿,去赶集呀?”他笑眯眯地说;“咦,何奶奶,今儿怎么那么高兴呢?”“哈哈,就是遇到你个讨喜的小家伙呀!”……可是,现在耳边只有冷风呼呼的嘶喊声了。不知几时,身边的乡人一个个离我而去,一如他们衰老的生命,我的故乡,我的小桥也在老去。眼眶里的晶莹不经意湿润心灵,但我知道,在我心中,可亲的王爷爷、和蔼的何奶奶,还有众多记忆里的故乡的人儿是不会老去的,就像默默付出的乡桥也是永恒的。

我记得外公曾经告诉过我,这矮小的石桥已有很久很久的历史,据说是祖祖祖外公那一辈筑的,当时为了两岸人民和谐往来,在此处搭建了这座石桥,自此,一代又一代的人踏上这座两岸工匠花费几年心血的乡桥,通达对岸互相交流学习,逐渐成了一家人。

我看向竖立在桥旁的石碑,没有留下任何姓名,唯有斑斑不褪的血迹,依稀是曾经筑此桥的乡里被砌刀磨破、被石尖割伤的手印,但他们仍然坚持,默默用躯体、用精神,留下这座供无数人学习、成长、前进而默默无闻的永恒之桥。

乡桥还是一如既往地伫立,纵使它老了,我对故乡、对乡人和这粗糙的石桥的思念依旧如初,因为在我心里,这座桥是永恒的。

【陈雅洁老师点评】淡而暖的文章,从乡桥的外观写到桥的回忆、承载的情感,再回顾乡桥的历史,写它的沉默与永恒。行文思路很清晰,写法不落窠臼、隽秀平实,有较好的感染力。好!保持写作的状态!

5.筑桥

作者:徐智耿

一夜争吵,无言。

黑夜的深沉给人带来无尽的孤独。已是半夜,失眠的我没有心情欣赏夜晚的风景,孤单地坐在窗旁,看着路上车辆渐渐减少,看着城市的灯光渐渐熄灭,而随之渐渐增加的,却是对父亲的怨恨……

“只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别再来烦我了!”顿时,我暴跳如雷。父亲对我考砸的责怪,引来我的不满与激烈的回击,对父亲的怨恨顿时涌上心头,犹如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水。我与父亲之间只存在着一座微弱的桥,自然是抵不住如猛兽般的洪流,瞬间便断了,深不见底的河把我与父亲隔绝在了互不相通的两岸。

不知道过了多久,倦意不断袭来,门把突然转动,进来的却是父亲,虽然完全不像平日里精神抖擞的他。此刻他双眼发红、头发蓬乱,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站在我面前,见我还没睡,他显然有些惊讶。我与父亲还处于对立状态,于是不耐烦地说了句:“干嘛呀!”神奇的是,父亲竟没表现出我预料之中的愤怒,反而十分冷静。他径直走了过来,刚伸出手想摸我的头,而又因为我的抗拒而缩回去了。他想摸我的手,竟是如此温和。

面前的父亲竟显得有点憔悴,在微弱的月光下,他的发际,竟有一丝花白,白得刺眼,白得扎心。父亲有那么一段时间就站在那里,仿佛有什么话要说,而每当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憋到最后,他只好说一声:“快去睡觉吧!”便离开了。

我也撑不住了,便一倒倒在床上。望着平静的夜空,我的心却与这宁静的环境十分不符,波涛汹涌。

方才父亲的话语,有些温柔而一扫往日的严厉。父亲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我不知所措,在他的关心面前,我竟千军万马溃不成军……

我不想原谅父亲,但每当我合上眼睛,想到的,却都是父亲。他通红的双眼,竟让我有些感动;他花白的头发,竟让我有些惭愧……

他老了,已经没有了当年把我背在身上登长城的力气,已经没有了当年去教训欺负我的人的冲劲了……他为我付出的一生,又怎么不能换来我的理解呢!

内心的怨恨早已像棉花糖一样,融于水中了。原以为是父亲严厉的教导,导致了这座桥的断裂,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是我一直不理解。而父亲呢?则是一个默默在背后流泪的筑桥人……

父亲啊,我愿弥补之前犯下的错误,用余生与你共铸这座桥,请你一定相信,我会变得沉稳,会理解你的,让再猛烈的洪水也不可能摧毁,让我们,永远相连!

夜虽然深沉,河虽然深不可测,但我不会再孤独,不会再流泪。因为我知道,我们正在筑一座桥,能让我们通向对方的心里……

【陈雅洁老师点评】此文本身选材普通,胜在写作上的细腻与点题的纯熟与自然。文章写“我”与父亲之间的桥的断与筑,实际上反映了男孩成长中与父亲的交流、沟通的障碍和双方的认知改变和彼此的努力。有现实意义。

6.在桥上

作者:张晓

在黑夜的海上,飘行在海上的渡轮朝着远方灯塔的那一点点光行驶着,就如同天桥上来来往往的人,他们拼搏着,他们忙碌着,为远方拼搏,实现自身的价值。

回忆似书,翻开了泛黄微皱的一页。记得那时还在上小学,从学校到家的路上搭建了一座天桥,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在桥上,瞥一瞥眼,一位支摊卖棉花糖的老奶奶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她把头发高高地盘起,没有留下那几缕扰人琐碎的发丝,还露出光滑透光的额头,看上去很精神!那气质就像少女一般,显然可以看出,这样一位“少女”真不像缺钱出来卖棉花糖的,当她做棉花糖时,她左手腕上的翡绿色手链引人注目,总与这画面不符。

路过的学生纷纷从口袋中掏钱递出,都想尝尝这桥上的棉花糖。年纪小的小孩子们,也撒着娇,用小手缠着爷爷奶奶们的大手,让人忍俊不禁,引得长辈们都无奈地掏钱满足他们的心愿,买着价格并不昂贵的棉花糖。

总之,老奶奶的生意十分火爆。每当有小朋友递钱时,老奶奶的眼睛就闪过一道光芒,那道光芒很灿烂,是那种打从心底里的快乐,如流星般闪耀。她目光所至的不是钱,而是小朋友们殷殷期盼的笑容。“好好好,奶奶马上给你做,别着急!”老奶奶接过钱,咧开了嘴,露出好看的大白牙,“为你们做棉花糖我很幸福。”

她的双手相互配合着,左脚站稳,右脚摆动发力,左手撒糖,右手转动竹签子。只见一缕缕的糖丝抱团在一起,聚集起来,那一朵朵白云般柔软可人的棉花糖就做好了。行人纷纷驻足痴望,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奶奶。

就这样,天桥上的老奶奶享受着这份快乐。直到那一天,我要做值日,所以放学晚了,回家走上天桥时,已没有多少人了。听到声音扭头一看,是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与老奶奶起争执,他阻止老奶奶做棉花糖的手:“妈,回去吧。我养得起你,你这样会很辛苦。”“哎呀,不要。我在这里卖得挺好的。虽然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但这样的劳动,让我很快乐。”我好似恍然大悟:这价格便宜的棉花糖,精神抖擞看上去并不缺钱的她……

听到这段争执,我愣了愣。在这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论年轻人还是早已不如当年的老人,他们都在努力劳动、生活、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生意义、享受这份美好。

在桥上,那身着黄衣的外卖小哥,奔跑着实现人生价值;上班族提着公文包,不停地接电话;年轻人拿着手中的笔记在复习……

这桥上,如同一份报纸,记录下在这善变世间的真善美。社会上有许多像老奶奶一样的人,他们不愁吃穿,却劳动着,用自己的手自食其力,我不由心生敬佩。

【陈雅洁老师点评】此文胜在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初步看到了劳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不局限于经济层面上的理解。桥上的故事记叙详略有致,有明显进步!略不足是,人物语言描写的自然不足,平时多注意观察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特点。

7.松间明月桥前澈

作者:黎卓岚

那年夏天,夏夜微凉,夏花初绽,夏风微拂。

外婆家门口的小桥,不论春夏秋冬,总少不了人们的足迹,少不了斑驳的树影。

那,正是月光,下澈无痕的月光。

月光把小桥照得亮闪闪的,如若大片松林中的信号灯。桥下的拱形,能通过捕鱼为生的渔夫的船只,桥身不是很陡,却弯曲得恰到好处。

桥前月下,是儿时嘻戏打闹的好去处。那里远离尘世的喧嚣、没有世俗的纷扰,摆脱生活的烦恼;那里树影斑驳、泉水叮咚、四面竹树环合,清凉透顶,可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曾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在桥前草坪玩丢手绢呢。我们有说有笑的,笑得合不拢嘴迈不开腿……

可惜时光荏苒,谁敢说踏过此时归来仍是少年?

桥上常流淌乡邻们打完水回家小心翼翼却仍然滴落的井水;桥上承载了无数知识青年的梦想;是乡邻们互相打招呼谈笑商讨国家大事的“场所”。

风飞快地吹过,吹起了我的发脚,吹动了我的衣衫,更吹醒我那一颗单薄而脆弱又未眠的童心。

下澈无痕的月光,透过树叶与树叶之间的缝隙,打在了地上,更打在了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的回忆里,这使得那个人的背影,在我的脑海中显得越发清晰,那个人,便是我的外婆。

“这是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句诗抒发李白心中无尽的感慨,是千古传唱的佳句。你知道这‘三人’是指哪三人吗?”“应该是李白自己、李白的影子还有明月。”

桥前月下,两鬓斑白的老妇人,用她瘦如柴的手指指着古诗,略微沧桑沙哑的嗓音念着古诗,此情此景,终身难忘,却只能独自回忆,更与谁人说?

那是个陪伴我长大,保障我穿衣保暖,曾因我发烧而寝食难安,给我讲述满天繁星的故事的女人。

即使繁星满天,但人离即逝,离人愁,离人愁,人不离不见愁,遍地斑驳的树影,让我静下心来,思考生命本真,懂得取舍与感恩。

下澈无痕的月光,此刻把外婆家门口的小桥照得闪亮闪亮的,仿佛我和外婆,仍在桥上吟诗……

松间明月桥前澈,明月自会上心头。

【陈雅洁老师点评】有明显进步!写景抒情比之前进步,画面感较强,文中松间明月桥很有意境。外婆月下桥前讲李白的场景,有一种老一辈的慈爱的温度。但你的写景、抒情、叙述,整体观感偏零碎,仍需加强表达训练。

8.心桥

作者:刘浩权

夜,深了,他在那黑色的背景中,迈着机械的步伐。在他的目光所触之地,是一盏路灯,但那里的一片光亮,还在他身前的五十多米。

本来在他头顶上有一盏路灯的,但正好碰上故障——灯罩被碰破了,露出里面断了的灯丝,肯定亮不起来。

他从口袋中拿出盒子,抠出一根烟来,最后一根了。点燃,一抹亮橘在黑暗中,成了唯一的依靠,一闪一闪,总算能给他一点聊胜于无的安心。

忽然,身后传来了一束白光,划破了夜,同时到他身边的,还有一个陌生的声音:“兄弟,看你在这慢慢地走,是不是怕了?”“我……”他刚想辩解,又被那个声音止住了:“来吧,俩人一起走,没那么怕,还可以聊聊天。”于是,他停了下来,等着那人跟上来,手也攥紧了些,就当是默许了。脚步声“踏,踏”地近了,终于,在他的身边停下,那是一张粗犷的脸,络腮胡,浓眉大眼,剃着寸头,露出一种凶恶的戾气,他不由得远离了两步。

黑暗,如潮水一般,淹没了地上的路貌,唯那手电筒的那束白光,让他把男人看清一点。“你知道我为什么在这大半夜的出来走吗?”男人首先打破了沉默。但得到的回应,仍是他的沉默。“其实,是这样的,”男人自顾自地说了起来,“那是因为,我犯了错,那一天,我也像你一样,在这夜路独自走着,突然看见有一个人影在最黑暗的地方抢夺着另一个人的钱包。他看见了我,于是一刀捅倒了那个人,就跑了!我急忙打急救电话,医生来到时,人已经没了。于是我被带到警局,那些人,竟咬定我就是凶手,我拼命说不是,但他们不信,于是我逃了出来,我一定要找到这个人!”说到此处,男人提高了音量。“另外,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象我这样!”他笑了笑,这应该只是个笑话吧。于是他笑道:“你能把整个故事详细说出来吗?”

于是,男人就把整个故事告诉了他,匪夷所思的是,他居然把过程完整地说得毫无漏洞!

他在风中裹紧了点衣服,脸色有些发白,于是俩人又一起谈论了起来,他还知道了那个男人过去的趣闻,一路上,欢笑声不绝,不知不觉,他回到了他的家前。

他说:“好了,这次聊得很愉快。”男人也苦笑道:“那就有空再聊吧!”两人分别了。

他回到家,莫名地流泪了。他掩面而哭,从床头柜中扯出那一把带血的水果刀,还有那一个钱包。打开窗,哽咽着说道:“谢谢你!”一连说了几遍。

他回床上躺下,愧疚、后悔、愤怒、难堪、害怕一齐向他涌来,他不知所措,唯有喃喃自语:“嗯,明天就去自首吧……”

原来,那时,他不是在回家,而是在找猎物,正伺机而动,准备下手,见男人健壮,不敢行动,但他没想到,那原来,就是他的替罪羔羊。

不过,这也要把功劳归给男人,是他,打开了他的心桥,让他明白——善恶终有报。

桥通了;罪,也悔了。

【陈雅洁老师点评】是一个构思很巧妙的小小说,情节设计曲折,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之感,但从细节处理上讲仍有不少小瑕疵,不够自然流畅,可以再继续雕琢。好好努力!

9.小小“天桥”

作者:蔡荣璐

早晨,一阵无名的花香弥漫在校园里,我呆呆地坐在小学的楼梯上,等待加练的弟弟。

正当无聊在我身上攀爬时,一阵喧闹吸引我抬头,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在“小天桥”上游戏。两栋教学楼之间,有一个小过道,五层楼便有五座“桥”。每个过道不过四五十米,却被年少的我们戏称作“小天桥”,而这个幼稚的叫法,一叫,便是六年。

我爬上第一层,向下望去,不过两三米,又怎能被称作桥呢?“我要当警察!把所有坏蛋都赶走!”“我才是警察!我有枪!”在“桥”上打闹的孩子们嚷嚷着,一阵无声的大笑在我肚子里翻滚,却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我又何曾没有说过这种话,一二年级,正是不谙世事的年纪,没有学业的负担,只有小小的身影在“天桥”上来回奔跑,只有稚嫩的笑声在“天桥”上回荡。

仰望三楼的天花板,上面吊挂的诗词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变成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还记得,我古诗默写不过关,被罚站在“天桥”上,直到会背为止,那是我头一次体会到学习不易。

站在第四层“天桥”上,我曾是无限风光。四年级时,我当上了纠察队员,骄傲地把红袖章带在手臂上。“跑步,第一次提醒!”“扶栏杆,第三次提醒!”那些被我呵斥的学生只得乖乖就范。

快乐的时光易逝,五楼“天桥”上的人渐渐变少,面临小升初的巨大压力,许多人只得窝在教室里,作“好学不倦,端坐如松”之状。而且总是与好友相约放学后,蜷缩在“天桥”的角落里,伴随着傍晚的花香,聊到天黑。

这“天桥”承载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我们的青春。我们一点点长大,楼层一级级升高,而一晃,便是六个春秋。

尽管有多么不舍,但我们迟早要学会长大,然后离开。

我牵着弟弟的手,回望了一眼“天桥”,走出了大门,在背后,留下无数记忆与童年欢笑,以及萦绕在校园的那片花香。

【陈雅洁老师点评】文胜在构思和立意,虽是校园事物,但写出了成长的变化,不同时段的特点,巧妙用“天桥”上的呈现,很有巧思,前后照应也处理较好。表扬!

10.过桥

作者:王开来

男人醒来时,面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不,那不是人群,那应该是一群灵魂。

“嘶……”男人头部传来一阵剧痛,“我这是在哪儿啊……”男人仔细回忆,能想起来的却只是星星点点,他好像是在一座桥上开着车,耳边是“爸爸,慢点!”的叫喊,而远处是凄厉的警笛声,然后是一声巨响,猛烈的撞击,醒来便是在这个地方了。

“来来来,大家排好队了啊!一个一个来领汤。”男人被这声吆喝拉出了回忆,随后就被挤进了队伍中。队伍在慢慢地往前挪。男人东张西望,好像在找谁,这时,他看见一个牌子:“孟婆汤,一碗便能忘记前世的一切记忆,喝了才能过桥!”一瞬间,男人的眼神暗了下去:“原来我已经……”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冲出队伍,一把抓住正在派汤的孟婆,喊道:“我的老婆孩子呢,她们没跟我一起吗?”孟婆缓缓抬起头,双眼直视着男人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你一生的罪孽太多,怕是她们连死都不愿意同你一起吧!你要不想再轮回呢,就从那桥上跳下去吧!”

男人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脚步轻浮地走到桥头,往下一看,下面不是水,竟是一株株曼陀罗汇成的河。曼陀罗的颜色红得愈发刺眼,似是在迎接那些绝望的人们。

男人日日蹲在桥头,只希望有一日能等到自己的老婆孩子,对她们说声抱歉。他日日被后悔和歉疚侵蚀着。这一天,一位头发掉光了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地上了桥,这不正是他老婆吗?男人猛地站起来,却因为蹲得太久而重心不稳摔倒在地上。“老婆!老婆!”

男人内心的后悔又深了一层,他知道她们一定很恨他。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等到了他的儿子。他抢在儿子喝汤之前,一个箭步冲到他跟前,说:“儿子,是我呀,我是你爸爸呀!”儿子的目光疲惫地移到他身上,摇摇头,说:“唉,你不知道,这几年,我和妈妈过得有多苦!妈妈一直不肯相信你会做出那种事,不肯再嫁。因为家里没钱,我只好辍学去打工!妈妈一下子病倒了,家里又没有什么钱,妈妈化疗都掉光了头发,为了不拖累我,就……自杀了。唉,我不想看见你,你走吧。”

男人反应过来时,儿子已经喝了孟婆汤,上了桥。男人想要追上去,奈何他没有喝汤,不能上桥。他吼着:“我真的很后悔当年贪污!我不应该逃走!对不起!求你原谅我!”他一下子跪在地上,可惜,这都是徒劳。

男人眼底的光彻底熄灭了,他走到桥中间,桥下的曼陀罗的颜色将他眼睛刺得生疼,似是在迎接他。他纵身一跳……

他终究还是没有过桥。

【陈雅洁老师点评】这应该不算太合适的考场文,但却是一篇正在尝试的已有初步技巧的好文章。场景描写有很大进步。“男人”的塑造很立体,伏笔设置也到位,一伏一应,最后点出贪污导致的家破人亡,有警示意味。卷面不错。表扬!

11.桥的那边

作者:潘晓童

一条河,隔开了两岸,河上有一座桥,接通了两岸,桥的那边,是什么?

小时候,我总问妈妈,桥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每到除夕夜对岸的人总会过来吃饭呢?妈妈说,桥那边跟我们一样呀!过年了,热热闹闹的,挺好的呀!

除夕夜,对岸的人提着些鸡鸭鹅,走过桥来到我们这边,吃过饭,闲聊了一会儿,拉拉家常。他们带来的还有一些小玩意,玻璃珠啦,糖人啦,很招小孩子喜欢。他们拜过年,拿着我们回赠的年货,回去了,这使我对桥那边又多了几分好奇。

终于有一天,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地溜了出去,来到桥口,踏上那座桥,往对面跑去,下了桥,看见一个卖糖人的叔叔,他手里的糖人很是好看,有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看得我直流口水,不禁走过去,多看了几眼。叔叔见我这馋猫样,就笑着:“你想吃糖人吗?叔叔请你吃一个吧!来,看看你喜欢哪个?”我凑近看了一眼,挑了只小鸟说:“我要这个!谢谢叔叔!”叔叔把糖人给我,笑着目送我离开了。

我一边走一边吃着糖人,看见房子啊,鸡舍啊,猪圈啊,都跟我们差不多,我那顽皮的心按捺不住了,把这窝鸡蛋移到那窝里,把鹅吓得满鹅舍跑,用树叶在小狗身上扫……总之熊孩子会干的事我全干了,还咯咯咯地笑。

走着走着,便忘了路,又正午了,我又累又饿,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台阶上休息一下,这时门开了,一个阿姨走了出来,见到我惊奇地说:“咦?素姐的孩子?你怎么在这啊?”我一五一十地向阿姨说了。阿姨笑了,说:“那你在我这儿吃碗面再走吧!”我连忙谢过她,进了屋。吃完面,阿姨带着我,走出了村子,过了桥,回到家门口。

现在,我知道了,桥的那边,是美好,是温馨,就像这边一样。

【陈雅洁老师点评】文字简而意境丰的文章,乡里人的纯朴与乡情的美好呈现到位。文章构思立意均有特点,桥的那边是什么,从探索到发现,以一个顽皮好奇的孩子的眼去写,照应处理自然。好!

关于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11篇的作文 本文关键词:作文,为话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11篇的作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25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