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摩课的思考
对幼儿园观摩课的一些思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观摩课在幼儿园逐渐兴起甚至是火爆起来。依据我们自身的观察经历和通过与不同幼儿园诸多幼儿教师或深或浅的询问与交流,我们获得了有关观摩课的一些信息:在一些名气较大、社会反响较好、教育质量较高、家长比较认可、生源充足的幼儿园,几乎每个月甚至每个星期都会组织一次或者多次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观摩课;即使在一般的幼儿园,也会定期或常性地开展一些观摩课;观摩课在有些幼儿园已被作为一种制度来贯彻和落实,这种制度在他们的教学管理文本中可以清晰地见到。与此相伴随,观摩课都带有特定的指向,有指向本幼儿园内的部分幼儿教师经验学习的观摩课;有面向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的其他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的观摩课;有针对前来帮助指导的部分幼教专家学者研究生的观摩课;有为了迎接前来督导检查甚或是对幼儿园等级评定开展验收的教育部门的教育行政官员的观摩课。实际上,在一次观摩课中,可能会涵盖上面提到的所有情况。
不仅如此,我们还深入地了解到,具体到一次观摩课中的参与幼儿,也并非是被选中来组织上观摩课班级中的全部孩子,一部分幼儿被排斥在观摩课的外围,而且,这种情况在幼儿园还比较普遍和常见;另外,哪位教师有资格来组织和执教观摩课,在大部分幼儿园中也是有所慎重考虑的,尤其在事关幼儿园的评比和声誉的情况;而哪些教师又能代表自己所在的幼儿园来参与他园开展的观摩课也是别有讲究的,尽管上述情况并非存在于全部的幼儿园,但由此足以见得,作为在幼儿园经常实施和开展的观摩课这一教育现象,充满了难以确定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如果我们借助法国社会学大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对幼儿园经常开展的观摩课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就会发现观摩课的全过程并非单一纯粹,而在其本身以及背后,其实充满着不同利益、情感、教育机会、参与机会、执教权利的分配、争斗与争夺情况。尽管有些争斗与争夺不是那么明显、公开化与火爆,而有些则次之,甚至是相反。由此,围绕着观摩课的全部过程,部分教师、部分孩子,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成了观摩课的陪衬,甚至是观摩课的牺牲品,尽管孩子并没有参与到争斗与争夺的过程中来,而作为构成观摩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被选去上观摩课的孩子,或是被排斥或剔除在观摩课之外的孩子,他们的身上和语言、表情中似乎也或明或暗地体现和残留着争夺、争斗的痕迹或色彩一并被掩盖或遮蔽在观摩课的背后。这样说也许并不为过。这里,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观摩课这一教育现象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幼儿园远非神圣、高尚、纯洁的净土,也远非每个幼儿健康成长与快乐发展的乐园,而可能是导致孩子产生厌恶、恐惧并力图逃避的位置空间。这,毫无疑问会破除现实中人们形成或抱有的对幼儿园如同花园一般美好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童话般的认识。
这里,我们并不打算借助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对幼儿园经常开展的观摩课进行分析,而是想从“尊重”与“平等”的两个角度来谈一些自己的思考,以期拓展和深化对观摩课之所存在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提一点改善的建议。
一、观摩课“尊重”了谁1观摩课尊重幼儿了吗
自1978年至今,幼儿教育领域历经了三十年的变革与发展。如果我们对三十年幼儿教育中的教育理论作一番精心的梳理、总结和提炼,就会发现,“尊重儿童”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并且得到了诸多阐释和受到特别重视的教育观念。无论在幼教的现场或是一些文本中,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在幼儿园鲜亮的墙壁或是其它醒目耀眼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尊重儿童的标语;翻阅幼儿教师的职责手册,我们大都能读到教师对待幼儿的“四心”对幼儿要耐心;对幼儿要细心;对幼儿要真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2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第一部分“总则”中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1】的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这使得“尊重儿童”的教育观念有了国家政策的依据,也足以表明国家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全面、深化、具体。
尽管“尊重儿童”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普遍有效的宣传,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它并不意味着“尊重儿童”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就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落实,或者说,“尊重儿童”就成了不容争辩和令人信服的事实。如果对幼儿教育实践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就会发现,歧视儿童的行为和做法在幼儿园中是时有发生且经常可见。我们这里谈论的观摩课就是其中的一例:大多数观摩课的组织者只是选择了班级中的一部分幼儿,另一部分幼儿则被无情地排斥到了观摩课的外围。
客观地说,观摩课自选择一部分幼儿、排斥一部分幼儿肇始,就已经背离了教育的人文关怀旨趣,也走向了教育者所承诺的促进每个儿童发展的反面。据我们了解,这里所谓的观摩课,是部分教师和幼儿园追求利益、荣誉与声誉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参与到观摩课中的部分孩子,也就成了被教师或幼儿园操纵、控制的对象,成了实现其目的的工具。而完整意义上的观摩目的交流心得、分享智慧、推广经验毫无疑问也就被渗进了水分,打了折扣,自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实现或达成。这里,我们确信一点:观摩课是合目的的,首要和根本的目的是尊重每个孩子、促进每个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其次才是交流心得、分享智慧、推广经验。两者是辩证有机地统一在观摩课的目的中。
由此,我们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
【2】性,就是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而这种人性与深沉的爱,在我们看来,汇聚到
一起,就是对与教师密切相关、生命相连的、生活在幼儿园里的每一个孩子的尊重、关心和热爱。想一想观摩课中的某些教育者和幼儿园吧,也许在日常中,他们论起尊重儿童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甚至冠冕堂皇。但其言说在我们看来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他们并没有将“尊重儿童”的观念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并贯穿和落实到观摩课的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们的尊重儿童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很难真实让人觉察到他们尊重儿童的具体行为,更难以让人体验到他们对儿童深沉的爱。也许,利益和声誉才是他们真正尊重和看重的关键点吧。
2观摩课尊重教师了吗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教师,不仅是指执教的教师,还包括作为观摩者的教师。首先,从执教的教师说起。其实,当部分孩子被执教者排斥在观摩课中那一刻起,歧视儿童已是既成的事实。按“不尊重他人,自己也得不到他人尊重”的逻辑来推,执教的教师也就成了事实和形式上的不尊重自己的承受者,成了自欺者。随着观摩课的组织与实施,作为观摩者的教师也自然成了被蒙蔽和欺骗的对象,成了没有受到尊重的观摩者,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残缺的观摩课。可见,观摩课,没有受到尊重的不仅仅是部分排斥在外的孩子、执教者本人,还有前来观摩的同城教师,甚至是“千里迢迢”外地幼儿教师。
论及“观摩课尊重教师了吗”这样的话题,我们想说的又不止于此。因为,观摩课不仅存在着排斥部分幼儿不能参与的事实,而且还存在着台下作弊和台上作秀的情况或问题。实际上,在正式组织观摩课之前(台下)的数天甚至是数周时间里,教师已经开始了观摩课的反复排练,不仅在自己班级练习,还借班练习;再有,对突发事件的考虑与应对,对活动环节与细节整体的把握,对如何开头、怎样收尾、除了意外怎么处理、甚至让哪几个幼儿回答问题等都已经做了详细的安排与布置。待到观摩课实施(在台上)时,整个活动会朝着教师事先导演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直至活动的结束,即使在此过程中个别幼儿偶有意外,也会被教师巧妙地引导或拉扯到原有的节奏上去。于是,一场完美无缺和精致流畅的观摩课就此诞生。难道说,观摩教师辨认不出这是经过精心包装与倾心打造的观摩课吗?实际上,对于细致的观摩教师来讲,他们不但能够看得出来,而且会产生鄙夷和不屑的表情和心态。这样的观摩课,从它在台下被演练的初始就已失真而降低了观摩的价值和意义,仅停留在教师和幼儿园的表演和作秀的浅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台下作弊、台上作秀的观摩课,是对同城和远地而来观摩教师的一种不尊重。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观摩学习与交流的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价值。经过了解我们知道,多数观摩教师是带着学习的心理来参与观摩课的,他们更想看到的是真实常态的观摩课,而非完美无缺的观摩课。而让人感到遗憾和可憎的是这种情况在幼教领域里依然大行其道,特别在关涉幼儿园声誉和教师荣誉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二、观摩课体现平等了吗
崇尚平等的倾向可以说是人性所固有的。自从人类有了教育以来,追求教育平等就成了人类的理想或价值诉求之一。从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到今天人们不断高呼和提倡教育平等和公正的行为,都是教育平等理念具体化和现实化的生动反映。这也充分说明,当下的教育离人们渴望的平等仍有一定距离。熟悉和了解中国教育的人都清楚,某种程度上,现今的教育不是在缩小社会的差距,相反却是在制造、生产并加剧和拉大这种差距,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产生不平等的工具。观摩课排斥一部分孩子的做法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实际上,观摩课中被排斥的一部分孩子,在教育者的眼中,可能是各方面表现都相对较差一点;或者在老师看来是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执教教师之所以排斥和拒绝他们参与观摩课,是害怕他们会在观摩课上“出彩”,难以控制,给他们脸上抹黑;或扰乱观摩课的流畅精致,划破观摩课的完美无缺,进而担心自己和所在幼儿园的形象或背后的荣誉、利益受到影响或遭到损失。然而,这种担心或顾虑比起孩子们平等接收教育,实现平等发展的教育目标而言,哪个才是教育者更应该优先考虑和追求的呢?我们想,善良真实的幼儿教师可能会更倾向于后者。“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正义原则其实意味着对于社会首要善的分配要更加偏向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这是为了公共生活中的社会合作和社会福祉。”3在我们看
【】
来,这也是为了实现公共生活中的社会平等。然而,那些轻易甚至是无情地被剥夺了参与观摩活动的“弱势”孩子,他们的弱势并没有得到优先的考虑,他们变得是越来越弱而不是越来越好,他们的福祉与平等发展并没有受到教师的正视,他们的尊严和价值被人为地架空。至此,我们又进一步思考,在日常其他教育活动,例如,例如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是否依然存在着部分孩子参与、尝试机会和权利被排斥和剥夺的情况?概言之,部分孩子参与机会和权利的被剥夺,是发展与成长权利与机会的被剥夺,实质上是教育不平等现象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真实反映。作为幼儿园一线的教师,当看到这种情况在幼儿园上演时,真的会无动于衷吗?或者是抱有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侥幸心理?或者,自己本身就是那个观摩活动的执教教师?或者,观摩教师中的观摩者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麻木不仁?
三、实现尊重与平等的建议
为了体现尊重和平等的教育人文关怀,首要的就是要让那些被排斥在观摩课之外的孩子回到观摩课中来,回归到原本就属于他们应当享有的教育权利中来。也就是说观摩课,应让观摩教师看到被选中班级的全部孩子。这是对孩子和观摩教师、执教教师的最起码的尊重。我们相信,对于有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无论出于什么情况或基于什么考虑,他们绝不会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也绝不会将一部分孩子排斥在观摩课的外面。因为,他们有可贵的人性与品性,他们的心里时刻装着孩子,关心着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他们怀着对孩子的深沉的爱,他们将孩子的尊严和价值看的比什么都高,这也是教育责任与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
其次,观摩课应是常态化、日常化。观摩课,它应该展示真实常态的东西而不是虚假异化的内容;它应是幼儿园日常教育的一部分或者延伸,而非教师虚假的表演。也只有在完整、常态或原生态的情况下,观摩课所承载的价值和预设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和达成,尊重儿童、尊重教师才构成现实,儿童平等的成长与发展在幼儿园才成为可能。所以,我们要坚决杜绝或远离台下作弊、台上作秀的行为,更要消除这样的认识和观念。
最后一点,自始自终,我们都认为,观摩课仅只是一次活动,一次由教师、观摩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的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常态活动,附着的才是交流心得、分享智慧、推广经验。而教育的魅力、精彩就在于平实、本真,而真实的教育本事才是美丽的,富有生命力的。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201*年
[2]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13
[3]金生,学校场域与交往惯习.福建论坛,[J],201*年第6期
扩展阅读:幼儿园观摩课心得体会
幼儿园观摩课心得体会
11月15日在市幼儿园听了青年教师观摩课,又听了其他老师的评课及议课,自己感触颇多,收获较大,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学习中总共听了三节课,第一节是中班的科学活动、计算课《复习5以内的数》,教师通过设置活动情境,使幼儿在不同环节中复习巩固以内的数。
第二节课是中班的语言活动,续编故事《小雨点》,这节课中以游戏引出课题,孩子们通过观察、想象,讲述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再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序、讲述,教师积极启发幼儿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联想、创编,激发幼儿对小雨点的兴趣,再通过小组合作创编故事结尾,最后,伴随着钢琴乐师幼在游戏声中结束活动,从而达到首尾呼应。
第三节课是小班的社会活动《走平衡木》,在开始部分,教师以游戏《走平衡木》引出课题,在活动中教师结合自拍的幼儿活动照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认识到谦让及有序的重要性,引发幼儿思考:小朋友们在集体活动时应该怎么做?幼儿分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讨论后让幼儿有表情、有动作的进行讲述,并通过再次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从而达到对幼儿良好品德培养的目的。
在观摩课中,所有的老师在讲课时的表情,动作都很丰富,教师在课上只起到引导作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上课时教师首先要有生动的语言,相信能激起成人的兴趣的故事,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小班的教育中教师要随时指导幼儿学习,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力,活动中,教师不是单纯的讲,而是及时走到那些不会动作或语言表达不清的幼儿面前进行示范,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教育活动中注意各个各环节的衔接,让整个活动流畅的进行。在活动中,幼儿可能会突发奇想,说出一些出乎自己意料的答案或行为,这时,不能回避或无视幼儿的这种行为,而是将它们结合到自己的教育中,充分发挥随机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另外,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深入浅出,让幼儿充分理解,这样才不会造成时间的隐形浪费从而使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作为一个骨干教师,不能坐井观天,我要向青年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潜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幼儿园观摩课的思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幼儿园观摩课的思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园观摩课的思考》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23069.html
- 上一篇:幼儿园优质课听课反思
- 下一篇: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