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
1995年,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Harris)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的开头这样写道:“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其时,朱迪斯哈里斯在哈佛大学拿了心理学硕士学位,没拿到博士学位。因为身体原因,她毕业后没有在学术界继续研究,只是在家编写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并养育两个孩子。
1997年,这篇论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乔治米勒奖”。
1998年,《教养的迷思》出版,系统地阐明了她的观点,即:家庭教养对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没有长期影响,在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中,父母不起决定作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他们自我归类的心理群体——亦即是同辈群体完成的。
此书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震撼与回响。
1
基于教养假设的社会化研究存在方法谬误
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哈里斯通览了行为遗传学领域与社会化研究领域各自的研究数据——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通常互不参阅,因为行为遗传学重视遗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而社会化研究者重视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在家庭内环境与家庭外环境中,社会化研究者又偏好研究家庭内环境,更经常将家庭内环境偏颇理解为父母的教养。
哈里斯回顾了社会化研究领域关于父母教养与孩子心理特质的一些研究,在批评了许多社会化研究中普遍的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上的谬误之后,她指出,两个趋势是符合事实的:
概括一:那些善于管理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这样。那些在生活、持家、人际关系方面有问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有问题。
概括二:与被严厉对待的孩子相比,那些被赋予爱和尊重的孩子更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
(哈里斯指出了社会化研究中普遍的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上的谬误,总结起来大概是:
1、许多研究设计没有控制基因这个变量。父母跟孩子之间的相似首先可以用基因来解释。如果要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形成,应该要排除基因的影响,即去研究被收养的孩子、尤其是被分开收养的同卵双生子,而许多社会化研究没有这样做;
2、数据分析错把相关关系理解为单向的因果关系,即父母的教养造就了孩子的人格,但这既可能是教养与孩子人格都与第三个因素相关(比如说相同的社会文化、相同的社区环境),也可能是孩子对父母的效应(比如说父母严加管教孩子是因为这个孩子本身就比较难管,而“不合作”、“宜人性低”本身又与基因相关,即问题孩子遗传了问题基因),当然,也有可能确实是父母的教养造就了孩子人格,但多数研究的数据分析没有严格遵循这样的科学研究方法;
3、许多社会化研究没有规避情境效应和评价者效应,前者,比如说,研究设计让填问卷的孩子在回答人格测试问题时将父母的影响代入了进来,后者,比如说让父母来评价孩子的人格特质,而父母本身就是实验需要测量的变量。)
这两个趋势可以说明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关,这也是“教养假设”的立足之处。但哈里斯并不认为这样的趋势能证明父母的教养造就了孩子的人格。
第一:在解释父代与子代的相关问题时,自变量有基因和环境这两个,因变量有相似性和差异性这两个。我们既要解释子代与父代的相似,又要解释子代之间各自的不同。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似性首先可以用遗传来解释。好父母会给孩子好的基因,问题父母会给孩子问题基因。
第二:孩子与父母行为特质的相似可能与彼此共同的环境有关。
第三: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可能是孩子自身特质的因变量。对于难以与人合作的孩子,父母也难以对他用“爱与尊重”的教养方式。家中有多个孩子的父母对此体会尤深。
哈里斯继续综述了运用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即控制了基因变量的人格特质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明确且具有一致性:在被试的差异性中,遗传因素占50%,环境因素占另外50%。
这个结论的意思,并不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关性,一半是基因的影响,另一半是环境的影响,而是说,孩子之间的差异性,比如“真诚”中的50%是由基因的差异引起的,而不是说父母真诚与孩子真诚之间的相关是遗传所致。
另有研究证实,孩子与父母在性格上的相关系数通常低于0.5%。相关性如此之低,以至于他们之间共用基因的相似性就可以解释所有的相关了。
遗传可以百分之百地解释父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但只能百分之五十解释子代之间的差异性。人格特质的差异一半是由环境的差异造成的。所以,环境因素对孩子有影响。
但社会化研究者错误地将环境理解为“家庭教养”。
2
同一家庭中生长的同卵双生子,人格并没有更相似
如果影响孩子人格特质差异的另外50%的因素就是家庭教养的话,那么,在同一个屋檐底下成长的同卵双生子,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应该比被不同家庭收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更大,因为同卵双生子具备同样的基因。
但这与实验数据不相符合。实验数据表明,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同卵双生子的人格特质的相关系数只有0.50,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的孩子并不会更相似。到70年代末期,已有足够多的数据表明行为遗传学的基本前提是错误的。基因的前提没有错,在人格特质方面,基因相同的人更相似。有问题的是环境前提。许多研究指出,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之间的相似程度与生活在不同家庭中的孩子之间的相似程度没有多大差别。
3
出生顺序研究不支持教养假设
1983年,在参考了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之后,一篇篇幅较长且有深度的社会化研究综述得出结论: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父母的基本特质,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的好坏等,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小。研究结果表明,要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影响,要么父母的行为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这个结论将哈里斯引向对出生顺序研究结论的综述。因为出生顺序可能能够表明“父母的行为对不同孩子有不同影响”。但两项重要的出生顺序研究综述得出共同结论:出生顺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就使教养假设完全崩塌。
不仅如此,哈里斯在此领域的研究综述继续表明,就“孩子能不能长成一个适应社会的大人”这点来说,除了父母的教养方式之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关系好坏、母亲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妇女、小孩出生后没多久是自己照顾还是送托儿所、家里有没有父亲存在、母亲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全都没有影响。
4
教养假设无法解释的一些事实
“教养假设”也无法解释一些事实或者相关研究的结论,包括:
1、移民家庭的孩子能够自然习得不带口音的当地语言,并且很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移民家庭的父母倾向于保持原有文化时却不能阻止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孩子会习得新社区的文化;聋哑人父母的健康孩子能够学会流利的母语,这显然不能由家庭内部传授;
2、按照英国传统贵族教育的方式,孩子生下来之后与父母呆的时间非常少,父母通常不怎么见孩子,幼年时,孩子更多与保姆和家庭教师在一起,8岁左右,男孩们会被送去学校寄宿和完成学业,但这些男孩最终都成长成跟其父亲行为举止、精神气质很相似的人;
3、教养假设认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可是很多社会对于孩子与成人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孩子模仿大人时通常不是被鼓励,而是被禁止,孩子不被允许模仿成人,而他们仍然成长为这个社会中标准的成人;
4、如果人格测试和童年创伤测试分开做,则人格与童年创伤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家长不在孩子跟前,或者孩子没特别回想起家长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会消失。回到原来的家里时,情境会让你的“家内人格”出现。如果你不再回家,你在家中养成的人格可能会永远消失;
5、肥胖的父母会有肥胖的孩子,这不是因为他们给孩子吃太多东西,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坏的榜样。肥胖主要是遗传使然。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体重有长期的影响,却有很好的证据显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体重不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6、父母教养子辈的方式,不太影响子辈教养孙辈的方式。人们教养孩子的方式与他们的朋友、邻居、当时正权威的专家的方式一样,而不是沿用自己父母的教养方式。
5
群体社会化理论
基因差异只能解释个体50%的差异性,另外50%源自环境差异,但又不能由家庭教养的差异得到解释,由此,哈里斯提出了自己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这一理论得到了行为遗传学与犯罪学领域相关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证实:
1、职业罪犯的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
2、青少年犯罪率高与青少年叛逆相关,青少年叛逆可以用“群体社会化理论”解释:青少年不认同自己为成年人,依据组间对照效应(我既然与你不同,我就要扩大我与你的不同之处),为了区别于成年人,他们向成年人的价值规范发起挑战,青少年犯罪是源于青少年群体的自我认同;
3、糟糕的社区环境是滋生犯罪的沃土,问题家庭往往居住于糟糕的社区环境中,问题孩子往往自我认同于问题青少年群体。
哈里斯认为使孩子社会化、并且强有力地塑造了孩子人格的力量,在于家庭之外的环境:
孩子是被他自我认同的心理群体,亦即同辈群体社会化的;
他的人格,是被他自我认同的心理群体塑造的;
孩子在他自我认同的心理群体中的地位与孩子的自尊强烈相关;
孩子在其自我认同的心理群体中的情境角色对他的人格特质有恒久的影响;
一旦孩子自我认同于某一心理群体,他就会内化该群体的价值规范,比如他认同自己为不好学的群体中的一员,他就会内化“不努力学习”的价值观,因为那是他们的群体规范;
认同某一心理群体,适应该群体的规范,是演化留下的功能机制,是孩子自然而然、不自觉地、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它并不明确出现在意识框架内,如果要扭转孩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应该改变他的群体认同,或者改变他认同的群体的价值规范。
一个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就好像囚犯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看守一样。孩子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在大多数社会里,小孩子行为像大人的话会被认为是无礼的。“大人有大人的规矩,小孩有小孩的规矩”才是更通行的准则。孩子最喜欢模仿的是比自己略大的孩子,或者孩子群里“最酷”的孩子。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孩子认为自己所属的同辈的“心理群体”。对孩子来说,同辈群体是一个具有“心理学意义”、是他们“主观上欲与之发生联系的”组织,他们还从群体中学到规范行为的规则、标准和信念等。同辈群体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是决定他们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人的地方。
不被同辈群体接受,并不意味着某个孩子不认同这个群体。即使孩子被某个群体排斥,假如他认定自己应该属于该群体,他依然会受该群体影响。
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同伴冲突或同伴虐待。但和家庭暴力相比,同伴欺凌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与教养假设相比,群体社会化理论有其演化的依据。从“演化适应”的视角看,模仿同辈群体而不是模仿父母,通过群体认同来实现自我社会化的机制,有利于孩子适应未来的社群。孩子的未来不取决于父母有多么爱他们,而取决于他们与集体中其他成员能否和谐相处,尤其是与同辈人的相处,因为他们要与同辈人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只向父母学习的倾向会阻止孩子学习社会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年轻人有更多创新。向同伴学的东西会更适时,与当下情境有更好的契合度。孩子受外面影响也能增加家庭内部的多样性,从而使家族成员有更广泛的技能和知识基础,让整个家族更适应环境。
如果父母不是社会认为的“正常人”(比如,罪犯,酗酒等),模仿父母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孩子模仿父母时其实非常谨慎,只有当父母的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一致时,孩子才会模仿。
当然,孩子也不是完全不模仿父母,凡是文化中涉及在家里做的事情,父母都有影响力。任何在家里学到的、在家里保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父母传授给孩子的。例如,如何持家,如何烹饪。
然而人不会将自己在家庭情境里学到的东西自动迁移到社会情境里去。人们习惯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规范和奖惩规则,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父母的确对孩子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有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或者“孩子处于家庭情境里时”才显现。
6
父母仍然很重要
尽管父母的教养方式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也不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父母还是有许多事情可做。
首先,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父母跟孩子之间一辈子的亲子关系。
通过群体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属于无意识的过程,大脑中处理关系的模块则与意识中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记得父母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会很轻易地将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我们的人格养成紧密联系起来的原因。
所以父母爱孩子、不虐待孩子,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在家庭情境内,双方会拥有高品质的亲子关系。父母虽然没有办法决定外面的世界怎样对待孩子,但仍有很大的权力决定孩子在家里是否快乐。普通正常范围内的教养方式差异,不会对孩子造成终身影响,但极端虐待孩子的父母当然会危害孩子的未来,造成对大脑的长久伤害。这就好像你对待你的伴侣的方式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正常情况下不太会影响伴侣在社会上的人格(除非你极端虐待你的伴侣)。
然后,父母可以选择孩子的同辈群体,可以决定孩子居住的社区环境。
至少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同伴是谁。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父母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如果孩子总是被人欺负,家长应该考虑搬家换学校。一般来说,搬家对孩子不利,因为他失去了同辈群体、失去了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但如果同辈群体让他过得很痛苦,并且他在群体中没有任何地位,搬家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居住的社区环境总体上是消极、恶劣的,父母也应该考虑搬家,这正是孟母三迁的道理。
第三:父母能改善孩子外表,减少孩子被群体欺凌的风险。
让孩子看起来正常、有吸引力,因为外表的确很重要。“正常”指给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你可以做这样一些事情,让你的孩子具有“吸引力”,例如,带有皮肤问题的孩子去看皮肤科医生,带牙齿不整齐的孩子去看牙科医生。如果你能负担得起,或健康保险可以支付的话,带脸部畸形的孩子去做整形手术。
也不要给孩子起一个很奇怪或很土的名字。
孩子不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群体中,与别人不一样不是一种美德。
7
我的阅读领悟与思考
就我自己来说,这本书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书中对于教养假设的批评有理有据,我非常信服。最直接的帮助,是帮助我卸下了带孩子的沉重的心理负担。正如哈里斯所说,她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
“养孩子应该和性一样,应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演化是一个既有胡萝卜又有大棒的过程。大自然让我们愉快地去做她想让我们做的事情,如果为人父母是苦差事的话,你认为黑猩猩会去做吗?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
书里重点提示的基因的视角拓展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这本书1998年出版以来至今,基因科学又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如今我们知道,孩子并不是一块父母可以随意涂抹的白板。他们出生时就本具着自己独特的性情特质,这是他们人格的起点。人格的许多特质,例如外向性、攻击性、易激动性、紧张性、神经质、忧郁性、抑制性、冷静、支配欲、开朗,等等,基因都有其决定作用。教养方式,通常是对这些先验的、基础设定的反馈。从优育的角度上,了解基因信息可能是父母可以努力的方向。攻击性强、易怒、难以与他人共情、神经质、抑郁焦虑易感,等等,如果具备这些基因,本身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只是在一个统一的、一元的、铁板一块的社会评价体系下,这些特质的孩子适应会出现问题。不过我们如果及早了解孩子本身具备哪些特质,就可以扬长避短,培养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更擅长去做的事。
我自己也在想着,可能去给弯弯做一个基因测试呢。
从同辈认同的视角看,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从2岁左右就开始了。孩子3岁上幼儿园开始,就很有社交需求了。父母没有必要拴着孩子。弯弯现在快6岁了,从进幼儿园的第三个月开始,就社交欲爆棚,有一段时间根本接不回家来。虽然弯也很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但只要在有小朋友的场合,她都会去跟小朋友玩,这很符合哈里斯的理论。弯弯社交经常受挫,这时,我会接纳她的情绪,但不会直接介入帮她解决问题,不会去评断小朋友们谁对谁错,只是抱抱哭哭,哭完自己去处理问题。弯弯目前社交非常好,跟男生女生大的小的都能玩。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她能适应各种不同的角色,有时是领导者、有时是跟随着、有时是协调者。以哈里斯的理论看养育,社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能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需要调整一个思路,就是过于焦虑孩子的知识水平,而忽视了孩子的社交需求和社交质量。
父母对孩子仍然很重要,因为父母既能够参与塑造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如前文所说,在大脑处理社群信息的模块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以情感、记忆的方式存储进显性的意识框架内的,也就是说,孩子进入社交中是带着充盈的感觉、还是匮乏的感觉,这是跟父母很相关的,孩子越小越是相关。孩子通常会自我归类于与自己相似的那一群人里,那孩子自我归类时的自我认知如何,这也是跟父母相关的。总之,孩子进入他的社交生活之前,他已有的自我认知,他的兴趣、喜好、价值、信念,总之,他的自由意志,他进行选择时的依据,是与父母相关的。在这方面,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做了很多探索。
哈里斯的行文风格犀利,主要是用科学和逻辑的方式批评了支持教养假设的社会化研究的不合理之处。但综合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其他内容来看,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社会化过程以及人格形成过程中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是很难否认的。自我、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是持续的、经验的、适应性的、情境性的动态过程,它很复杂、也很个人,目前的基于实证数据、经验验证的科学方法范式,不足以应付其复杂性。而针对“什么是科学”这样的科学哲学问题本身,托马斯库恩也提出了与波普尔不一样的观点。波普尔强调经验验证、可证伪性,而托马斯库恩提出了认知范型,后者能够把精神分析理论容纳在内。
比如,哈里斯讲,回到原生家庭时,原生家庭中的人格会重新出现,那么在与原生家庭类似的家庭情境、亲密关系情境中,一个人的人格如何,他的思维行为模式如何,会没有父母的影响吗?哈里斯自己也在本书前言里说:
“我很清楚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社会化是让儿童更加适应自身的文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同性别同伴的行为更加相似的过程。而人格发展正相反,它要么保持、要么扩大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将这两个过程混为一谈是我的过错。”
哈里斯认为,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对人格形成产生永久的影响,那么这种“人格”在成年之后的家庭和亲密关系情境中如何表现呢?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体表现的是父母给他人格的影响,还是同伴给他的人格影响呢?
父母同辈群体的共识是孩子同辈群体社交总体框架的依托。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个幼儿园、一个班级、一个社区,孩子们是一个社交圈,家长们也是一个社交圈。按照哈里斯的理论,父母同辈群体的共识会渗入孩子同辈群体。焦虑、竞争、攀比,会渗入,鼓励合作、鼓励独立解决问题、鼓励自由表达、容纳多样性,也会渗入。我们在大理,弯弯所在的猫猫果教育社区,就有着非常良好的社区环境。父母们经常会带孩子在一起聚聚,聚餐、露营、轮滑、运动、读书会、二手交易、家校沟通、教学研讨,总体上是独立、自由、合作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也渗入孩子的同辈群体中,他们会自己协商解决冲突、民主投票制定规则。
从优育的角度,哈里斯的理论还对学校和媒体提出了要求。
现代教育制度下,学校是孩子们度过最多时间的地方,也正是孩子同辈群体的所在。学校的价值观、学习风气、老师的师德、教学能力,老师对孩子们的组织能力,都对孩子的社会化与人格有着巨大、深入、持久的影响。照哈里斯的理论,孩子自我认同于的那个群体,它是否有着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这是决定孩子人格的关键。
媒体呈现的内容是孩子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时所依据的素材。哈里斯的社会化理论,就是讲小孩子学大孩子,大孩子学青年人,而青年人的文化素材,一是从媒体中学来,二是又借助媒体广泛传播、相互感染。所以,媒体给孩子呈现健康积极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养的迷思》读书笔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84166.html
- 上一篇:读书笔记|《经典小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