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读书笔记《打造儿童超级大脑》——表达能力

时间:2019-08-14 23:24:16 网站:公文素材库

读书笔记《打造儿童超级大脑》——表达能力

  一、区分表达能力和背诵能力。

  表达能力是更高阶的能力,孩子可以背诵、朗诵,这很好,但不要忽略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千万不要满足于孩子绘声绘色、一字不差地背诵,反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表达能力。

  看了作者写这一段我就想起来前不久看过一个表演,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吧,朗诵了一篇很经典的妈妈您别牵挂还是什么的,我觉得孩子们很厉害啊,在大家面前落落大方的表演,很熟练,抑扬顿挫。只是我坐在下面听觉得有些别扭,这个篇目应该是写了有一段时间了,我不认为孩子们真的理解了里面的感情。所以这也提醒我,今后如果选择这方面的兴趣班也要注意啊。

  二、玩中锻炼表达能力。

  1、描述——读心术(从出生开始)

  当你和孩子玩的时候,可以描述孩子正在做的动作。这样的描述,其实是在帮助孩子理解和重组,等孩子能够自己说话的时候就有了输出。

  如果我一直在旁边说,是不是会打扰孩子呢?这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是否矛盾?

  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点:当我们使用平行描述时,是在确保孩子和我们共同玩耍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孩子和父母关注的是同样一件事,这时候,父母可以进行平行描述,但当孩子和你没有共同关注一件事,你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时,就不要打扰孩子。

  这个方法其实是我之前也读到过的,我也一直怀疑,这样不会影响专注力的培养么,什么时机做这个描述更好呢,这本书就总结得很明白。

  2、扩充词汇——储备(1岁以上)

  这里强调了储备的关键是形容词,这个方法就是跟孩子描述的时候逐渐说长、说复杂,像扩句一样,这个时候不要嫌啰嗦。这方面我觉得我做得还行,没有什么新内容,就不再总结了。

  3、扩充词汇——思维(2岁以上)

  这点读过之后我觉得收获颇多。

  顺序: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首先,然后。

  观点:我不同意;我认为;我的理解是。

  说服:因为…所以…;如果…那么…;因此……

  举例:比如…;就好像…

  这些词不用特意教,就是家长在平时交流时有意识的用上,说的时候放慢,说重一点,孩子就会慢慢模仿的。所有的看似不经意,都体现在日常的互动里。

  4、多轮交流(3岁以上)

  这个多轮交流我的理解就像扔球一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别让这个球掉了,也就是别把天聊死。

  书上举了一个把天聊死的例子:

  孩子:妈妈,今天奶奶带我去动物园了。

  妈妈:哇,你去动物园了啊,真棒!

  真的啊,动物园用英文怎么说?记得吗,上周妈妈教过你的。

  你乖不乖,有没有淘气?

  这一不注意还真的很容易把天聊死,我感觉跟我老公聊天他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让我没办法再接下句了。所以一起来学学吧。

  (1)使用社交语言:

  非常自然地表现出兴趣,不需要用语言回应,而是放下正在忙的事情,认真地看着他,做好聆听的准备。这些社交语言传递的情绪是真实的,孩子对情绪的回应特别敏锐,当他感受到你是真心表达兴趣时,才愿意进一步跟你交流。

  (2)情感的呼应:

  “哇,妈妈也好想和你一起去呢,听上去特别好玩。”

  (3)开放式提问

  这几个方法我这几天试了一下,发现真的稍微注意一点跟孩子的对话就会变长,会延伸开。

  三、生活的记录者

  这里面的几个方法感觉也特别好。

  1、睡前总结,报流水账(6个月以上)

  这个我之前也写过,也真的觉得很有用,就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每天睡前给孩子回顾一天的事情,像流水账一样,说得很详细。

  2、利用照片,看图说话(18个月以上)

  从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前的照片中挑选出她印象深刻的几张,打印出来。当我看到她感兴趣、正在看照片墙,或者我们正好路过照片墙的时候,我会看着某一张照片对她说:“记得吗?我们上周去看了外公,外公给你买了一个巧克力冰淇淋,你好喜欢吃,吃得满脸都是。”

  3、一问一答,互相补充(2岁以上)

  其实也是当天回顾,只是加上了孩子的参与。

  2岁以后的孩子,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如果你刻意想去考他,去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孩子一定是不配合的。例如,很多长辈会和孩子说:“来,给爷爷讲个故事。”“给爷爷背一首唐诗。”姑且不说背诵和表达的区别,当我们去要求、命令孩子的时候,常常得到的是拒绝、排斥,他会建立一种负面联系:表达是一种任务,那我不要表达了。

  而这样的交流是自然地、随时随地的,就是跟孩子瞎聊天。只不过,很多父母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和孩子瞎聊天。

  4、孩子主导,父母提问(3岁以上)

  跟前面一样的回顾经历,只是把主导权更多交给孩子。

  5、说给大家听(4岁以上)

  小d的幼儿园有“小小故事本”和“小小绘画本”两个游戏。就是把孩子的想法记下来或者画下来。

  小小演说家:每天晚上,全家坐在一起,听孩子讲述他想说的故事。

  这些方式并不会用力过猛,也不是特别刻意,但是孩子在每个阶段都做得特别踏实且开心,不知不觉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目前珍珠是在2和3的阶段,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聊一聊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幼儿园老师发了照片,我就会给她看,她给我讲照片里发生的事情。我有时候也会给她讲,我遇到的事情。感觉真的不是很刻意,但是又了解了她每天的生活,又有了交流。

  四、如何让孩子积累表达的信心和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

  1、口头鼓励不是真的鼓励

  每次我们鼓励孩子的时候,通常会说“没事的,你去说吧”“没关系,你可以的”……这些真的不是鼓励。当我们在说这些的时候,其实是在否定孩子当下的情绪,会让他觉得不自信、很紧张、有点儿害怕的情绪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父母才会说“没事的”。

  这个说完了真的是提醒了我啊,我前几天面试,你说不紧张么,不可能的,这时候谁跟我说“没事的”之类的,我觉得完全起不到缓解紧张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跟我说“是啊,我也超紧张啊!”“我陪着你一起”我可能会觉得好很多啊。

  我也觉得孩子能在大家面前表达是很了不起的,对她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暂时还做不到,那也不必要着急吧。

  2、积累正面体验——父母示范

  孩子是父母的模仿者。特别是我们把成功后的喜悦之情、自我肯定的感觉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体会到这些情绪之后,他们就会不自觉地也想尝试这么做。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勇于表达,就要让孩子看到更多的为人父母勇于表达的例子。当孩子不断地看到这些例子时,慢慢地就会知道:“噢,原来敢于表达不是难事。妈妈表达完以后特别开心,这种感觉真棒!”这就是侧面地帮助孩子积累了正面体验。

  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也很重要。我也经常提醒自己,想让孩子身姿挺拔,我就要先做到不弯腰不驼背,想让孩子敢于向前一步,我就要先敢于坐到第一排。有了孩子之后,无形中对自己提高了要求,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吧。

  3、积累正面体验——从安全环境创造机会

  养孩子,慢慢来,分策略,分阶段进行尝试。先从“面对熟悉的人”开始,再到“安全的环境中,面对不熟悉的人”,积累了这些正面体验以后,我们可以再跨出一步“在不安全的环境中,面对不熟悉的人”。

  在此过程中,孩子一定会反复,有时候甚至会倒退,躲在自己舒适的壳里,好久不敢出去。

  这时我们怎么做?还是父母示范:别给孩子压力,让孩子慢慢地去体会当时的那种情绪,让他自己去积蓄能量,等孩子自己感觉准备好了,我们继续创造环境,继续尝试。

  鼓励,其实就是陪伴孩子。

  我很喜欢最后这句话。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书笔记《打造儿童超级大脑》——表达能力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8417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