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时间:2020-11-21 14:32:0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点击查看更多: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做合一”、“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创造的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一、教育最终目标

  在《学生的精神》一文中,陶先生将学生的精神大致分为三种:学生求学需具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品质的学生,即我们的教育最终目标。就如同我校教学楼上悬挂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的宗旨不是教出一批做题的机器,而是真实的社会的人。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他们缺乏吃苦耐劳以及应对挫折的精神。这些孩子的想法往往比较偏激叛逆,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的确任重道远。

  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陶行知先生说:他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陶先生做过这样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陶先生是一个追求独立、追求人身价值的人,他不喜欢现在社会上那些不好好工作游手好闲的混混,不喜欢那些身体健全却靠别人养活的人。

  二、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第一就注重健康,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三、创造教育

  陶行知先生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这时培养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反观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的时候,把地下室给他做实验。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大力倡导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鲜明的特色,致力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这些在倡导新课程改革,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四、知行合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 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我们所注重的知识,大多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之门外。有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真正实际应用时却不知所措。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的平台。

  “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我们知道王阳明先生是提倡‘知行合一’说的,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先要脑袋里装满了学问,方才可以行动。所以大家都认为学校是求知的地方,社会是行动的地方,好像学校与社会是漠不相关的,以至造成一班只知而不行的书呆子。所以阳明先生的二句话,很可能代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思想。现在我要把他的话翻半个筋斗。如果翻一个筋斗,岂非仍是还原吗,所以叫他翻半个筋斗,就是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是退缩。怎样才能成功呢?不能光是靠想,一定要付之于行动,也就是要“做”。真正的做要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上劳心”很简单的五个字,它的意义却很深长:它告诉我们不要蛮干,不要空想。如果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课,你的教育教学方法没有丝毫的创新和变化,那只能今天是昨日的重复,明天依然;倘若心里有着很多想法,但是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也是不行的。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且要试着去做,这样他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五、教学合一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说:“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

  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

  因教施教也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

  六、爱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他想到了,父母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当我们对学生因“恨铁不成钢”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教师要“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2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句名言出自于陶行知先生。

  这一观点与《陶行知教育名篇》第五篇《教师专业与成长》中的“教学合一”是一致的。原文是这样写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

  对于第三条我感受颇深。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我们教师可以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可以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学,可以通过阅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学习。

  像我教学的英语学科,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其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的就是交流。交流就需要语言环境和氛围。在一次学习心情变化的课上,我让同学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读。当时看到学生的表现我很意外。原来学生们对某个表情是这样理解的。作为表演的学生他思考和表现的过程就是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作为其他同学一定对这节课印象深刻,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肯定比常规老师讲讲效果要好的多。通过学生的表现方式给我的启发,在后面的对话教学设计上,我尽可能的给学生创设更多表演的情景和语言的。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表演,在表演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另外是我们的英语绘本阅读。英语绘本阅读其实对于学生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语绘本阅读的要求是让学生可以正确的朗读绘本并且理解大意。学习绘本的目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感练习。去年结合外研社提供的多维阅读,我们也在学生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因为每个班是一套绘本,所以起初我把绘本拍成照片,做成PPT放到群里,学生进行摘抄。当然我的要求是学生可以适当的根据绘本内容配插图。但是后来我了解到学生对于绘本阅读好像收获一般,这个学期绘本阅读我做了调整。我给学生提供了音频,让学生做适当摘抄,然后加上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发现,学生确实能力有限,用英语谈感受有一定的困难,后来向教研员请教,又做了一些调整。我把文本,图片,音频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自己最喜欢的阅读甚至表演,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说感受。这学期我每周也都拿出了一节课单独进行绘本赏析。根据题材,让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而学生在表演或者朗读的过程中,我也能明显感受到绘本带给学生的快乐。

  以上是通过课堂上学生给我的灵感。但是谈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我还联想到我们前面读的《杰出青年的七大习惯》里的第七个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定期让自己得到休整和充电。说到这里我自己也很惭愧。就好像广播88.7里麦麦同学每到月初都会调侃的说,大家每到月初都会在朋友圈发口号,我们好像都是通过在喊口号中一天天的过。

  不过我们也不要气馁,一切还来得及,让过去都过去吧,我们应该活在当下,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让自己沉下心来,简简单单的做一件事,那就是读书。通过读书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提升自己。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读书,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就像我们组长MR Xu说过的那样,让我们相信坚持和重复的力量,越努力就会越幸运!让我们不忘初心,行动起来吧!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3

  在美国跟着杜威学习多年,回国后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祖国教育事业的陶行知先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爱满天下;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着爱的教育,让我们既敬佩,又汗颜。先生有一句名言:“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的话正是他为祖国、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今年暑假,恰逢和全镇老师共读此书,细细读来,我感到非常震撼,非常感动!震撼于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感动于他的大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本书中所谈到的许多现象和问题都值得我去思考,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面镜子,可以此来对照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言行。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吗?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其次,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

点击查看更多: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80999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